电厂综合计划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管理
36 2015年29期
电厂综合计划管理
曹震山
新疆华电吐鲁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吐鲁番 838100
摘要:电力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工作和其他很多企业一样,都处在一种摸索发展的过程中,部分管理手段、方式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需要在今后实践工作中去积累更多的经验,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综合计划管理体系,让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做到更健全、关键词:电厂;计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29-0036-02
1 电厂综合计划
1.1 年度工作计划的编制程序
(1)本厂根据集团公司指示和要求,提出下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并将编制综合计划的通知下发到有关部门。
(1)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编制下年度单项计划建议,并经分管厂领导批准后,根据厂通知要求报生产技术科。
(1)生产技术科于规定时间前编制出下年度综合计划建议书,报厂长审核后报集团公司,经批准后下发执行。
(1)每年年底与电网运营企业草拟购售电合同,合同中应明确规定计划内(外)电量、电价、结算时间、方式,违约出力办法等内容。
1.2 月度计划编制程序
(1)各部门应在每月25日前,报送本部门下月度工作计划。
(2)每月月底前,生产技术科得到省电力集团公司分配给本厂的电量计划,编制出下月发电量及其他指标计划建议。
(3)财经部根据发电量及其他指标计划,编制出下月成本计划建议。
(4)生产技术科根据发电量及其他指标计划,编制出下月机组小指标计划建议。
(5)每月月末或月初分管厂领导主持召开全厂月度计划会议,听取各部门当月工作汇报和下月工作安排及需厂部协调解决的问题;各厂领导就分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总评价,并提出下月工作安排;厂长对本月工作进行总评价,并对下月工作作指示;会议内容由生产技术科综合计划主管记录整理。
(6)厂月度计划会后,各部门应召开部门工作会议,总结当月工作,传达厂月度工作会议精神,布置次月工作计划,会议要有文字记录,并形成部门领导签发的会议纪要。
1.3 计划外项目审批程序
(1)未列入计划的工程项目,经论证确有必要实施的,应按照计划外项目报批程序,填写《计划外项目申请表》,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安排计划实施。
1.4 计划组织实施程序
(1)各部门根据厂部下达的综合计划,将有关指标分解,制订措施,认真执行。
(2)各类计划由其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两个以上部门负责的,由主要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
(4)各类计划实施期超过一个月的,由归口管理部门分解为月或季度计划,提报生产技术科,纳入厂级月度或年度计划实施。
1.5 计划调整程序
(1)各类计划下达后,一般不得调整。
如因特殊情况或工作需要方可调整,并办理计划调整手续。
(2)月计划的调整,在每月末5日前办理;
(3)年度计划的调整在该项目完成期限5日前办理。
1.6 综合计划的检查程序
(1)年度计划每季检查一次,由各分管部门负责,按专业计划分工进行,每季初月5日前将检查情况报生产技术科,生产技术科进行全面检查、汇总。
(2)每月5日前由各项目负责部门对上月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将结果提报生产技术科,生产技术科进行全面检查、汇总。
(3)每月25日左右由生产技术科组织对各项月度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平衡。
(4)每年10月由分管厂领导主持对各项年度计划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分析。
2 电厂综合计划管理的具体方法
2.1 建立电厂综合计划管理的特定机构和职责
建立综合计划管理机构。
为了保证电厂综合计划管理工作可以顺利的实施,应该建立以电厂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其他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综合计划管理机构,并将每一个人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保证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综合计划职责。
电厂综合计划管理机构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对综合计划管理的实施进行全聚德监督和管理,并制定出相应的年度、月度工作计划,监督其实施过程,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
综合计划管理的相应部门应该设立专门的岗位人员,并对本部门的综合计划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协调。
电厂的其他部门,如办公室、财务、营销等部门也需要设立相应的综合计划管理人员和岗位,并根据自身部门的具体职责开展综合计划管理工作。
通过这样的分工合作方式,可以保证电厂综合计划管理取得最大化的成效。
2.2 明确综合计划的编制、下达程序
电厂综合计划的编制。
在进行电厂综合计划的编制时,应该遵循从上到下、上下结合、统筹兼顾、统一协调的原则。
电厂综合计划编制最开始的阶段就是电厂发展战略的制定,电厂应该以综合计划管理机构为基础,在充分开展市场调研的前提下,结合电厂的实际情况以及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指标来进行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从而确定电厂最终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然后,电厂综合计划管理部门应该召开专门的会议,然后对电厂未来的发展目标进行分解、落实,按照分解结果将相应的任务分派到相应的特定部门,再由相应的部门根据电厂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出发,并结合本部门的实际任务,制定出下一年的具体计划方案,并填写相应的任务书,填报综合计划内容的各种数据和指标,并汇总到综合计划管理部门进行优化、平衡,并制定出初步的综合计划,最后由电厂相关领导经过开会讨论审核后最终确定。
综合计划的下达。
在确定综合计划后,电厂综合计划管理部门应该及时联系电厂各个部门,并将计划指标分解到相应的部门并进行落实,从而形成部门的专业指标计划,并将具体的实施项目分别下达到相应的部门。
3 电厂综合计划的内容
综合计划是电厂在某一特定计划期内对所有工作的总体安排,因此,综合计划应该包含电厂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全部内容,比方说项目建设、生产管理、市场销售、能源节约、资产经营、安全环保等等方面,同时也是电厂在某一计划期内总体目标的集中体现。
通常电厂综合计划是由量化指标和计划报告两部分组成的,其中计划报告主要对电厂面临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重点分析,找出计划期内重点需要解决的工作,并制定具体的保证其顺利实施的措施。
一般综合计划按照时间来分可以分为年度、月度计划两类,而年度计划是月度计划实施和制定的基础,月度计划则是年度计划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
2015年29期 37
具体分解和落实。
3.1 综合计划管理的分析和考核
进行综合计划管理分析就是对电厂综合计划总的执行情况进行特定的跟踪、监督和分析,最终确定各项综合计划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而综合计划管理考核则是将综合计划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货币化处理,将综合计划考核与电厂经济目标责任考核紧密结合到一起,从而将综合计划的完成情况与相应部门及人员的经济奖惩联系到一起。
通过电厂综合计划管理的分析和考核工作,可以有效地提升电厂的综合计划管理水平。
在开展电厂综合计划管理的分析和考核工作时,应该采取定期化、制度化的方式,根据电厂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采取月度分析和考核的方式,在每个月的25日,电厂的计划实施部门需要将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报告,然后由电厂综合计划管理部门对所有的分析报告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核实,然后结合电厂相应的经济目标责任制,初步完成考核结果。
而后,电厂综合计划管理部门应该组织召开月度计划会,电厂各个计划实施部门应该采取书面报告的形式对计划完成情况以及未完成计划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由电厂综合计划管理部门对整体的总和计划完成情况进行书面分析,并将初步的考核结果进行通报,由全体的参会部门人员对综合计划完成报告以及考核结果进行充分的讨论,最终完成综合计划管理分析、考核报告以及确认考核结果,对月度综合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原因、责任部门以及改进措施等进行明确分析。
会议后,相应的综合计划实施部门应该根据会议制定的内容进行落实,电厂应该将相应的奖罚进行及时的兑现,综合计划实施部门应该尽可能快的将会议中提出的措施进行落实,电厂综合计划管理部门应该对计划的接下来实施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监控。
通过电厂综合计划管理的月度分析考核,充分体现了电厂综合
计划管理的全面控制特性,电厂综合计划责任部门和个人的自身利益与综合计划的完成情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提升了电厂综合计划管理的有效性。
3.2 电厂综合计划调整
在电厂实施综合计划管理过程中,通常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综合计划实施经常出现很大的偏差,另外由于一些特定的因素影Ⅱ向,使得电厂综合计划的实施部门出现无法按照计划完成任务的现象,这时综合计划实施部门可以向电厂综合计划管理部门进行计划调整申请,经过综合计划管理部门审定、领导审批后,可以对电厂综合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
可对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综合计划调整是为了优化和平衡企业综合计划的所有任务指标。
在综合计划中,包含了反映企业在基建、生产、营销和效益等多方面的重要指标,各个指标相辅相成,是对整体管理水平的全面反映。
根据各指标之间的联系,确定支点,一动俱动,以点带面,最终达到各指标之间的优化平衡。
4 结论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工业改革已经成为一种我国趋势。
综合计划管理系统从综合计划、综合管理两方面考虑,加强发电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把发电企业经营工作的各个环节纳入到目标管理中来,从而实现充分利用电厂已有的信息资源,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焦丽玲. 《核电厂系统与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等3项能源行业核电标准顺利通过审查[J]. 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14(4).
[2]杨毅. 新时期核电厂生产计划管理工作研讨[J]. 大科技,2013(11):134-135.
抽检,固定管口的抽检不得少于一个焊口,抽检的焊口应由施工单位和第三方监理人员在现场共同选定,并记下焊口的编号。
无损检测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及时在管线单线图上准确标明管道编号、管道材质、规格、焊口位置、焊工代号、无损检测位置、无损检测方法。
监检人员应及时对无损检测报告以及RT 底片进行检查。
如需返修,应严格执行返修工艺,做好返修施焊记录,同时还应及时审查按规定要求扩探的RT 底片报告,并在压力管道单线图上准确的标明返修扩深部位。
返修必须在热处理、耐压试验之前进行。
5 压力试验
管道安装完毕应按规范进行压力试验,其试验过程和合格标准应符合规范要求。
控制方式是审查压力试验方案、现场监督试验过程和审查压力试验记录。
在压力试验的过程中,监检员容易忽略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1)压力表使用不规范,如压力表未经校验、精度等级不符合或超过校验有效期;试压时,仅使用一只压力表,且未设在管道最高处等情况较为普遍。
(2)某些工业用压力管道的设计温度高于试验温度时,往往试验压力未按GB50235中规定的要求乘上试验温度下管材的许用应力[σ]T 除以设计温度下管材的许用应力[σ]t 这一系数,在蒸汽管道试压时,此类问题暴露尤为突出。
同时需注意当试验压力在试验温度下,产生超过屈服强度的应力时,应将试验压力降至不超过屈服强度时的最大压力。
(3)当管道的设计压力大于0.6MPa 时,设计和建设单位认为液压试验不切实际,可采用气压试验代替液压试验。
其他情况如由于给排水不方便,环境温度过低,管道试验压
力较低等情况下,也可在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同意的前提下采用气压试验代替液压试验,此时,考虑到安全因素,可不乘[σ]T/[σ]t 这一系数。
少数安装单位有时未经设计和建设单位同意,使用气体进行压力试验来替代液压试验,且未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是不允许的。
(4)个别单位对压力管道试压时间不明确,试压方案中采用的标准不符合要求。
如监督检验时,发现某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中管道压力强度试验稳压时间为24h ,而在检查管道试压报告时强度试验稳压时间只有30min 。
(5)有些安装单位在管道压力试验后不能及时对管道进行检查,特别是对一些流程比较复杂的管道系统,试压时采用的与不参与管道系统试压分隔的临时盲板、盲法兰不能及时清理和拆除,使得管道清扫不干净,也导致系统投运不畅而容易出现质量安全事故。
6 结语
压力管道工程属于特种设备,涉及很多方面,输送着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特点的物体,属于高危行业,以上本文介绍了压力管道安装工程中常见的问题,系统地从设计以及施工的技术两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得出总结,从而提出了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岚,姜德林.压力管道安装监督检验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8):11.
[2]任刘陈.压力管道安装监督检验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