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泰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
高二年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18年1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踹.水(tuān)载.体(zài)耘籽.(zĭ)恶.乎待哉(wū)
B. 坳.堂(ào) 倒涎.(xián)亭皋.(gāo)弃掷逦.迤( lĭ)
C. 迄.今(qì) 毗.邻(bĭ)襜.帷(chān)九重城阙.(quē)
D. 旌.旗(jīn) 西噬.(shì)翠蔓.(màn)咬文嚼.字(jiáo)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嘉丽岐路万应锭心慌意乱
B.漂摇潦水武候祠唉声叹气
C.平添阑干制高点疏朗绵密
D.烂调寒砧瓜州渡一概而论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心是五脏之主,心脏病基本都是五脏病变作用在心脏上的表现。

心悸伴随气短出现,说明心是受到肺的影响了。

B.《世界环境》杂志和中国日报网联合承办的“全球十大环境热点事件评选”活动,将有助于我们把握环境发展脉搏,促进世界绿色可持续发展。

C.春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但对于入住养老院的老人看来,春节往往是情绪波动的敏感期,一些老人会因无法与家人团聚而闹情绪。

D.画面上方,是如海市蜃楼般的古老城门;画面下方,则是奔涌不息、略显拥挤的二环路。

4、下列加点字成语使用正确的是()(3分)
①这个朝代的变化具有深沉内敛的品格,瓷器就是诠释这一品格最好的注脚之一,而这件
定窑瓷瓶即是具体而微
....的一例。

②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
....,结果落选了。

③写作需要真情实感,不得生搬硬造,可有的学生纯粹是为文造情,凭空写作,说空话,
写假事,表假情,所写文章令人不忍卒读
....。

④循声而望,如血的夕阳下,青白色的蒙古包茕茕孑立
....。

而蒙古包外,一群雄壮的骆驼闲步于戈壁滩:好一幅落日骆驼图!
⑤小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工厂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

他已娴熟地掌握了专业技术,达到
了目无全牛
....的境界。

⑥上周六败走抚顺之后,甲A赛程刚好过半,鲁能泰山队战绩差强人意
....,年初制定的冲三甲,争第一的目标眼看着已成镜中花水中月。

A.①③⑥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⑤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江山相发挥
..发挥:辉映
B.千里逢迎
..,高朋满座逢迎:迎接
C.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秀才:官名
D.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
..数里辟易:后退
6、从词类活用看,对下列句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或命巾车,或棹.孤舟②闾里之侠皆宗.之③徐孺下.陈蕃之榻
④襟三江而带.五湖⑤层峦耸翠,上.出重霄⑥可怜焦土
..
⑦马童面.之,指王翳曰⑧辇.来于秦⑨则刘病日.笃
⑩窜.粱鸿于海曲
A.①②④/③⑤/⑥⑦⑩/⑧⑨B.①⑥⑦/②④/③⑩/⑤⑧⑨
C.①⑥/②④/③⑤⑧⑨/⑦⑩D.①⑦/②④⑩/③⑤/⑥⑧⑨
7、从句式特征看,对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何为而在此②去以六月息者也③既自以心为形役
④技经肯綮之未尝⑤访风景于崇阿⑥彼且奚适也
⑦南冥者,天池也⑧然今卒困于此。

A.①④/②⑦/③⑧/⑤⑥B.①⑥/②⑦/③⑤/④⑧C.①④/②③/⑤⑥⑧/⑦
D.①④⑥/②⑤/③⑧/⑦
8、以下对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结草衔环,代指受人恩惠,定当厚报,与羊羔跪乳和乌鸟私情同义
B.期功,指关系较近的亲属,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
C.乙巳,干支纪年法,与帝王纪年法同为古代主要的纪年方法
D.翼轸,星宿名,古人用天上二十八星宿所在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无丑不成戏,无丑亦不成班。

然而世人以为丑角不入行,连配角都算不上,不过是插科打诨而已。

其实不然,丑角的唱念做打皆有独到的功夫,且无不有绝妙的特定程式。

至于丑角的意义,司马迁在《史记》中专写《滑稽列传》,并在《太史公自序》中认为俳优“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故而“谈言微中”“谈笑讽谏”,进而“合于大道”,体现了古之“优谏”精神。

丑角的历史恐怕要比“正角”久远得多。

戏曲的雏形源自西周乐舞和秦汉百戏,其中包
括民间杂耍。

所谓秦之“侏儒”,汉之“俳优”,唐之“巷鹘”,元明之“丑”,显现了丑角演变的轨迹。

其中,丑角戏在盛唐才渐至巅峰。

这是因为唐明皇李隆基多才多艺,洒脱好玩,还亲自操刀写曲本,如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即为玄宗对“胡部新声”加以润色而成;他还时常充作鼓手琴师,更喜欢粉墨登场,嗜演丑角。

唐代的“梨园”原为长安光化门北禁苑中与枣园、桃园、樱桃园并存的果园,李隆基常在此请李龟年、雷海青、黄旛绰、公孙大娘、李仙鹤等名伶演戏,剧种有全能戏、歌舞戏、参军戏和傀儡戏,兴之所至少不了也“客串”一把,后来干脆创办“梨园”戏班,开教坊,封伶官,设“坐部伎”“立部伎”,自称梨园“崖公”,“梨园”遂成戏曲的代称并风行起来。

很多人认为唐玄宗喜演丑角,不过是为逗杨贵妃开心罢了。

这未免太小看大唐雄主的气魄。

在笔者来看,唐明皇敢演且擅演与皇上身份完全相反的丑角,源自他不同凡响的喜剧精神和器量,其胸襟、气度,无不与博大包容的盛唐精神相匹配,足可傲视古今。

众所周知,现实世界拥有严酷的、森严的等级秩序,朝廷拥有铁定的无上权力,芸芸草民只能被动地服从权威、教条和禁忌。

然而人类并不满足于铁定的现实世界,仍需要戏仿的、自由的虚拟世界,帝王也不例外:一则想象彼岸世界以寓存死后的灵肉——皇陵不过是它的投影而已;二则纵情艺术世界以欢娱精神——音乐、绘画、舞蹈和戏曲,无不成了他们戏仿的艺术形式。

丑角“乔作愚谬之态,以供嘲讽”(王国维语),要么自嘲,要么讽世,必有不惧出“丑”的戏谑胆量和讽喻智慧。

一国之君哪怕是在禁苑梨园演丑角,其个性、气度和胸襟也是极罕见的。

后世丑角的特权和戏班的规矩,譬如丑角脸谱也源于盛唐:一国之君扮演丑角被认为有失皇威,于是演出时在其面部挂上玉片以遮掩,此后丑角脸谱即勾画“豆腐块”以代之。

又譬如戏班唯丑角为大;大衣箱、道具箱不得随便坐,只有丑角可坐;丑角没勾画脸谱,其他演员不得化妆;赶庙会唱戏,戏班子要向“戏祖神”(唐玄宗被奉为“戏祖神”)磕头跪拜,丑角可免,等等,皆与唐明皇演丑角有关。

(节选自《财经》2016年第34期苍耳《丑角杂谈》)
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人认为丑角不入行,连配角都算不上,是因为丑角不过插科打浑而已,不仅形象丑陋,还没什么真工夫。

B.唐明皇李隆基多才多艺,洒脱好玩,不仅亲自操刀写曲本,常充作鼓琴师,更喜欢粉墨登场,嗜演丑角,所以,丑角戏在盛唐渐至巅峰。

C.司马迁在《滑稽列传》中认为丑角在剧中善于用委婉的话讽喻规劝世人,体现了古之“优谏”精神。

D.唐明皇敢演擅演丑角,不仅因为他不同凡响的喜剧精神和器量,更因为他所处的盛唐时代拥有博大包容的精神。

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写丑角的演变轨迹,重点阐述了丑角在盛唐登上巅峰的原因和过程。

B.现实世界拥有严酷森严的等级秩序,朝廷拥有铁定的无上权力,芸芸草民只能被动地服从权威、教条和禁忌,需要戏仿的、自由的虚拟世界。

C.因为唐明皇嗜演丑角,被奉为“戏祖神”,后世丑角的特权和戏班的规矩都受到了很大影响,比如丑角脸谱就源于盛唐,又比如戏班丑角为大。

D.本文介绍了丑角的意义、演变轨迹,重点介绍了盛唐时期丑角戏发展到高峰的过程中,李隆基对丑角的影响。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说“无丑不成戏”,强调丑角在戏曲中具有生、旦、净等行当无可替代的作用。

B.戏曲的雏形源自西周乐舞和秦汉百戏,其中包括民间杂耍。

所以丑角的历史要比“正角”久远得多。

C.戏曲又称“梨园”,是因为唐代李隆基常在禁苑中的梨园请名伶演戏,自己也常常“客串”一把,后又创办了“梨园”戏班,开教坊,封伶官。

D.唐明皇在禁苑梨园演丑角,他的个性、气度和胸襟极为罕见,说明他具有不惧出“丑”的戏谑胆量和讽喻智慧。

三、文言文阅读(2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9分)。

上梅直讲①书
苏轼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

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

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

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

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

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

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

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

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

轼不自意,获在第二。

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

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②,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

Ⅱ卷
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7分)
(1)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2分)
译文:
(2)复道行空,不霁何虹?(2分)
译文:
(3)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1分)
译文:
(4)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2分)
译文: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14分)
老夫老妻
冯骥才
(1)他俩又吵架了。

(2)可是今天的架吵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就像大多数夫妻日常吵架那样,往往是从不值一提的小事上开始的——不过是老婆子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还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片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

老婆子催他收拾桌子,老头儿偏偏不肯动。

老婆子便像一般老太太们那样叨叨起来。

老婆子们的唠唠叨叨是通向老头儿们肝脏里的导火线,不一会儿就把老头儿的肝火引着了。

两人互相顶嘴,翻起许多陈年老账,话愈说愈狠。

老婆子气得上来一把夺去烟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还嫌不解气,手一撩,又将烟灰缸打落地上。

还抓起桌上沏满热茶的大瓷壶,用力“叭”地摔在地上,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渍,老婆子直气得冲着老头大叫:“离婚!马上离婚!”
(3)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翻腾着。

只见他嘴里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不断发出声音,一边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带上门,好似从此一去就再不回来。

(4)老婆子火气未消,站在原处,面对空空的屋子,一种伤心和委屈爬上心头。

她想,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得了那场病,她会有孩子的。

有了孩子,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
(5)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吵架过后两小时,她的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好像节气一进“七九”,封冻河面的冰片就要化开那样。

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么?——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要想到这句话。

可是……老头儿也总该回来了。

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

但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了仍没回来。

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没吃晚饭,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出去了,地又滑,瞧他临出门时气冲冲
的样子,不会一不留神滑倒摔坏了吧?想到这儿,她竟在屋里待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走出房子去了。

(6)雪正下得紧。

雪是夜的对比色,好像有人用一支大笔蘸足了白颜色,把所有树枝都复勾一遍,使婆娑的树影在夜幕上白茸茸、远远近近、重重叠叠地显现出来。

于是这普普通通、早已看惯了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了。

(7)一看这雪景,她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

五十年前,他们同在一个学生剧团。

她的舞跳得十分出众。

每次排戏回家晚些,他都顺路送她回家。

她记得那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在河边的那段宁静的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地把她拉到怀里。

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直打得他像一个雪人。

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从一场奇特的战斗开始的。

(8)多少年来,这桩事就像一张画儿那样,分外清楚而又分外美丽地收存在她心底。

曾经,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

年轻时,她几乎一见到雪就想到这事;中年之后,她只是偶然想到,并对他提起,他听了总要会意地一笑,随即两人都沉默片刻,好像都在重温旧梦;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了。

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
(9)可现在她多么希望身边有一只手,希望老头儿在她身边!她想到楼上邻居李老头,文化大革命初期老伴被折磨死了。

尽管有个女儿婚后还同他住在一起,但平时女儿、女婿都上班,家里只剩李老头一人。

星期天女儿、女婿带着孩子出去玩,家里依旧剩李老头一人——年轻人和老年人总是有距离的。

年轻人应该和年轻人在一起玩,老人得有老人为伴。

(10)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

四十多年两人如同形影紧紧相随。

尽管老头儿性子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一辈子没做过亏心的事;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

(11)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老头儿仍不见,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

只有先回去,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

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她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愿我的老头儿就在屋里!”
(12)屋门推开了,啊!老头儿正坐在桌前抽烟。

地上的瓷片都被扫净了。

炉火显然给老头儿捅过,呼呼烧得正旺。

顿时有股甜美而温暖的气息,把她冻得发僵的身子一下子紧紧地攫住。

她还看见,桌上放着两杯茶,一杯放在老头儿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一边,自然是斟给她的……老头儿见她进来,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

(13)她站着,好像忽然想到什么,伸手从衣兜里摸出刚才夺走的烟嘴,走过去,放在老头儿跟前。

什么话也没说,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还煎上两个鸡蛋……1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对老夫妻吵架不止一次,但妻子在家强势,每次都是老头气得离家出走,小说结尾老头“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的细节正说明了这一点。

B.小说选择老夫老妻为对象,选择“吵架”这一生活小事为冲突点,正是要歌颂真挚感情的伟大,可贵。

C.小说以时间顺序展开,但又使用插叙来丰富情节,如插入“恋爱时”的场景,来说明他们是有很好的感情基础的,从而为和好作伏笔。

D.老婆儿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妇女形象,她生性好强,性情急躁,但又重情重义,还善于反省。

18.老夫妻吵架过后,老婆儿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叙述。

(5分)
19.结合文中第⑥段对“雪”的描写,简要分析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6分)
五、古代诗歌阅读(9分)
秋兴八首(其四)①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②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③有所思。

【注】①《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京师震撼,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

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元振专权,莫有至者。

由此首开始,主题转向回忆长安。

②羽书: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

③平居:这里指家园。

2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 “闻道”一词强调事情并无依据;“似弈棋”写出长安局势如下棋一样,不甚明朗。

B. 第二句写诗人面对世事的变化莫测,感叹身逢乱世不胜悲叹,令人伤悲。

C. 颔联中“文武衣冠异昔时”运用比喻,写出长安世道的变迁,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人。

D. 颈联是诗人杜甫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的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

E. “鱼龙寂寞秋江冷”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

21、本诗尾联诗人说“故国平居有所思”,那么,诗人“思”什么?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5分)
六、按要求填空(8分)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

(2)《逍遥游》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

(3)《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说阿房宫占地之光,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阿房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白天看电视玩游戏、半夜依旧在微信网聊……这是部分学生寒暑假生活的打开方式。

而暑期还未开始,杭州就有一少年痴迷打《王者荣耀》,和父亲发生口角,一言不合,居然从四楼一跃而下。

沉迷《王者荣耀》是谁之过?
你认为沉迷《王者荣耀》是谁之过?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表达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长泰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
高二年语文答题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三、文言文阅读
15、翻译(10分)
(1)
(5分)
(2)
(5分)
16、课内文言文翻译(7分)
(1)
(2分)(2)(2分)(3)(1分)(4)(2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17、()(3分)
18、
(4分)19、
(5分)
五、古代诗文阅读(9分)
20、()()(4分)
21、
(5分)
六、按要求填空(8分)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8分)
(1)
(2)
(3)
(4)
长泰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语文参考答案与解析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每题3分,共27分)
1、B(3分)(A、踹.(chuài);C、毗(pí),阙(què);D、旌(jīng),蔓(wàn))
2、C(A、“嘉丽”应为“佳丽”,“岐路”应为“歧路”;B、“漂摇”应为“飘摇”,“武候祠”应为“武侯祠”;D、“烂调”应为“滥调”,“瓜州渡”应为“瓜洲渡”)
3、B(3分)(A、“基本”与“都是”表意矛盾;C、句式杂糅,“对于……看来”是“对于……来说”或“在……看来”两种结构的杂糅;D、搭配不当,“二环路”不能“奔涌不息”,改为“汽车奔涌不息”)
4、D(3分)(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此处使用正确;不孚众望:不使人们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孚:令人信服。

这里使用正确;茕茕孑立:孤零零一个人站在那里,形容孤单无依无靠。

此处用错对象;“不忍卒读”指文章悲恻动人,让人无法读到最终。

使用语境不当;差强人意:差:程度副词,勉强,尚,略,稍微;强:振奋。

原指还能振奋人的意志,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语境中显然指的是“不能使人满意”。

望文生义,把含义理解反了;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此处使用正确。


5、C(3分)【考点】文言实词
【解答】A.与江山相发挥发挥:辉映,楼观亭榭与水光山色互相辉映。

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逢迎:迎接;才华出众的好友(多得)像天上的云彩一样;迎接千里之外的宾客,尊贵的朋友坐满宴席;C.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应为“优秀人才”,后刺史举荐我为优秀人才;D.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辟易:后退,赤泉候人马都受到了惊吓,后退了数里。

6、B(3分)【考点】词类活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

【解答】①棹:名词用作动词,划桨;⑥丘墟:名词用作动词,变成荒丘废墟;⑦焦土:名词用作动词,成为焦土;②宗:意动用法,以…为宗,可译为尊崇;④带:意动用法,以…为带子;③下:使动用法,使…放下;⑩窜:使动用法,使…被流放;⑤上:名词作状语,向上;⑧辇:名词作状语,乘辇车,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⑨日: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
7、D(3分)【考点】文言句式
【分析】解答本题,要结合古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的类型及特点进行分析,学生要牢记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做到举一反三。

【解答】①宾语前置句,“何为”为宾语前置,译文为:为什么会在这里?
②状语后置句,“以六月息者”作“去”的状语,后置了,译文为:凭借着六月的气息离开北方;
③被动句,“为”表被动,译文为: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
④宾语前置句,“未尝”为宾语前置:不曾用刀触碰到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合的地方;
⑤状语后置句,“于崇阿”作“访”的状语,后置了,译文为: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
⑥宾语前置句,“奚适”为宾语前置,译文为:它将飞往什么地方呢;
⑦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译文为:南海是天然形成的大海;
⑧被动句,语意被动,译文为:然而现在终于被困在此;
8、A(3分)【考点】文学常识。

【分析】此题单独考查文学常识,主要是对中外历史名人及其作品的考查,需要同学们一定的记忆力,更需要扎实的文学功底.
【解答】结草衔环不是指受人恩惠,而是报恩,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9、 B(3分)(A“形象丑陋”错。

C《滑稽列传》改为《太史公自序》。

D“更因为他……”错,原文为“其胸襟、气度,无不与博大包容的盛唐精神相匹配”。


10、A(3分)(无“过程”)
11、 B(3分)(原文为“丑角的历史恐怕要比‘正角’久远得多”。


三、文言文阅读(26分)
12、C(3分)【解析】“其容色”……与“其文章”……相对,“温然而不怒”不能断开,断开后构不成转折关系;“乎”是介词,相当于“于”。

13、B(3分)【解析】长大,长成人。

14.C(3分)【解析】没有将二者并提。

15.将下面的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 凭借召公的贤明,凭借管叔、蔡叔的亲近,却不理解周公的心意,那么周公与谁共享他那富贵之乐呢?(“以”1分,“乐”1分,“谁与”宾语前置1分,句意通顺2分)
② 如果靠一时的侥幸而取得了富贵,身后有车马及几十人相随,使得里巷中的小百姓围拢来观望并为此赞叹,那又怎么能换取上述的快乐呢!(“从”1分,“易”1分,“从车骑数十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