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精品学案1: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人教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
课内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知道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初步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结果及影响;简单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和代表企业。
【预习内容】
一、经济结构的变动:
1、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
大量西方商品涌入中国市场。
2、表现:以家庭为单位,以耕织结合为特点的开始解体。
3、影响:(1)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和
(2)导致中国的发生变化,阶层兴起。
二、洋务运动:
(一)、兴起原因:清政府面临的窘境。
洋务派的主张:
代表人物:,
(二)、主要企业及特征:
⑴军事工业:口号:
主要企业:创办的;
创办的;
创办的;
创办的;
(2)民用工业:口号:“求富”;目的
主要企业:创办的;
创办的;
(3)筹划海防:、、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学习内容:
影响:
(三)失败的标志:
(三)评价: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
客观积极作用: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㈠、出现:
⑴、时间:19世纪60、70年代
⑵原因:在和的刺激和影响下、、
开始投资近代企业。
⑶代表企业:
19世纪70年代前后,出现了以、、为代表的一批民族工业。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 简述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重点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先后出现及发展;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难点: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以及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四种经济形态,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表现。
【学习过程】
探究一: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表现及双重作用。
一、小农经济解体
1.原因
(1)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的入侵。
(2)前提条件:国内市场的扩大。
(3)自身局限:小农经济自身的脆弱性和落后性,抵挡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
2.表现: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一直占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引起中国家庭“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开始解体。
3.影响:
(1)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基础。
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
(2)为民族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是列强侵华的结果之一。
中国社会的商品化程度虽然增加了,但是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和。
探究二: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内容、及失败原因
二、洋务企业的兴起
1.背景: 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2.目的: 旨在“”、“”。
根本目的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3.内容:(1)创办企业
①第一阶段:(19世纪60—70年代)创办军事工业
a.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创办,中国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
1862年生产出第一台实用蒸汽机,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b.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创办,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所官办军用工业。
②第二阶段:(19世纪70—90年代)创办民用工业,目的是辅助军事工业。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给附近地区提供了廉价原料,促进了其他工业的发展。
(2)筹划海防:、、三支海军。
(3)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学习内容:
影响:
4.评价:
(1)局限性:在兴办的过程中存在种种弊端,其结果也未能真正达到“”、
“”
的目的。
(2)积极意义:对中国的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探究三: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洋匠敲诈勒索、谋取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
2清政府内部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3洋务运动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4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
(根本原因)
探究四:民族工业产生的概况和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原因
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1.民族工业的产生时间:世纪年代前后
1.条件:和的刺激和影响。
2.代表企业:主要有、和等。
3.影响:
①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
②促进了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③早期维新思想产生。
探究五: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原因
①这些地区受资本主义侵略较早,自然经济解体较充分。
②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
③历史原因:历史上商品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地理原因:交通便利,便于购买原料和销售产品。
【当堂检测】
一、单选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逐步解体,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请回答1—3题。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这种“解体”主要是指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
D.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带来的社会影响是①农村手工业者日益趋于破产②人民负担加重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④为民族工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
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
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 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瓦解
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国的近代企业是从洋务派的官办企业开始的。
请回答4~5题。
4.中国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开平煤矿 D.上海发昌机器厂
5.继昌隆缫丝厂等近代企业与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
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
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开展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
请回答6~10题。
6.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许多民用工业,这表明洋务派
A.聚敛财富,搜刮人民的本性 B.增加税收,增强国力的愿望
C.认识深化,弥补军工的不足 D.目标转移,与洋人分利
7.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主要依据是
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 B.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C.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吸取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8.郑观应曾批评洋务运动:“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这实际是指
A.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B.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C.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 D.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工业化
9.(2003年,江苏)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其根本目的是:
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镇压太平天国
C抵抗外国侵略 D维护清朝统治
10.(2006年,广东)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11.(2007年北京文综)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的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设立农工商总局
12.(08宁夏,3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
”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3.(08年广东单科,9)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 .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 .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C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D.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14.(08江苏,5)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15 (08全国卷I,1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16.(2008宁夏,30)表2 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
上表反映出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17、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运动哪一项措施符合上述思想:
A、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
B、成立三支海军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设京师同文馆
18、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D、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19、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
A、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C、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D、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20、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所以称“近代”,其含义是:
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C、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民用企业的诱导
D、都由私人投资兴办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2: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每百斤需三十三元,印度棉亦在三十元内外,而华棉每百斤仅需十二三元,多至十七八元而止。
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
——《续富国策》
问:(1)依据材料1,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你认为材料2反映了什么现象?
(3)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请依据材料1、2进行说明。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瓷褚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不过铜钱火器之类,仍照向例设禁,其善造枪炮在官人役,当随时设法羁縻耳。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材料2: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仍可益固。
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
推原其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蓰。
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
……臣拟遴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翼稍分洋商之利。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1882年)
材料3: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原,杜绝外耗。
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每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之于铁。
……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
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1889年)问:(1)据材料1,归纳李鸿章在采用大机器生产问题上的态度和主张。
(2)据材料2,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着什么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李鸿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据材料2和3,谈谈洋务派如何看待“求强”与“求富”的关系?
23.(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36)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
问题:(13分)(1)“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2分)
(2)简要叙述中国在19世纪是如何受到“不平等待遇”的。
(9分)
(3)你如何评价这位学者的观点?(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10 DDCBD CCBDB 11—20 BCCCB .CCDCB
二、非选择题:
21.(1)鸦片战争后,洋货进口税率下降,大大有利于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利用特权压低中国原材料出口的价格,大肆掠夺中国的原材料。
(3)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收到冲击并逐步解体,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2.(1)创办采用大机器生产的军事工业,是抵抗外来侵略的根本措施,采用大机器生产也有利于发展民用工业,应禁止民间采用机器铸币和生产军火等,以免危及清朝统治。
(2)严重入超,中国的手工业产品成本高,无法与外国的机器产品竞争;在中国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
(3)“求富”是“求强”的基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助于抵制外国的经济扩张;民用工业的发展对军事工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23.解析:本题是材料评论题,主要考查对法国大革命中《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的认识。
解题的关键是全面正确的释读材料,材料一反映了自由平等思想,但未涉及妇女的公民权,材料二表达了妇女的民主权利,这也是材料一未涉及的。
评价时首先对材料一的进步性作出评价,再据材料二指出其局限性和不足。
答案要点:(1)清朝前期盲目自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组织:列举;部分列举,部分有简单组织;语句连贯通顺;回答形成结构和层次。
史实:包括近代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如:能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反思性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