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它是人类发展起来的精神产品,每件美术作品都是文化的化石,都是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写照。
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是一种文化学习。
应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来开阔视野,同时增加学生的知识。
美术的形式大至分为4 种,既绘画.建筑.雕塑.工艺。
而这些形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让学生们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了解历史,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
更能让他们了解不同国家和画派的不同形式。
其次,能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民族意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最重要的是能在思想上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再次,通过对美术的学习还可以让学懂得用美术语言来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说话做事中都运用没的语言美,因为生活处处都需要美的存在。
总之我认为在广泛的文化中去认识和学习美术是相当重要的,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美术欣赏课是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我认为欣赏课既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又要让学生懂的评述。
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广博得文化知识,要具有很好的语言表述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要注意说话的口吻,比如对低年级的学生就应该用带有一些童真的口吻去与他们交流,这样才呢能更好的深入到学生中去,让他们轻松的了解知识。
其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提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有探究的空间,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多说些鼓励的话语,孩子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不能抹杀孩子的想象,要尊重他们的想法。
再次,在给学生欣赏的同时多找些不同种类的作品,让学生谈感想。
从而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
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在上这堂欣赏之前,我先让同学们找一些有关各个朝代的美术作品,尽量找一些有一定特色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图片或挂历或者光碟和其它资料,也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关于美术作品方面的内容,这样既锻炼了他们收集素材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为下节美术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的实施组织教学,把同学们的美术资料收集起来。
选出一些优秀的作品,用投影仪展示给同学们,让他们进行快速的欣赏,这里面有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多种作品,让他从各种艺术品中感受人类社会当中美术遗产的独特魅力。
缴请一些同学谈谈感想,通过刚才美术作品欣赏,给他们有什么样的启发,并要求有些同学谈谈所收集的作品,目的是为什么,让他主动地给同学们讲解,从而反应了学生对他自己收集作品的认识程度。
其他同学也可以发表各自的见解,老师在一旁当组织者,让同学们畅怀激情进行他们对美术的欣赏与评价。
老师对各位同学对其作品认识欣赏后,作一个小小的评论,指出一些关于知识性的错误。
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美术作品的认识与理解,更加深了他们的印象。
紧接着,我把同学们当中最精彩的几张图片拿出来放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大家,其中一张油画作品《蒙娜丽莎》吸引了众多学生,他们都举起手来向我提出各种问题。
我却没有答复,反而让同学自己思考,然后,我提出问题,让同学们主动起来回答,我们共同讨论。
结果,确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从欧洲的古希腊,谈到古罗马,又从古罗马谈到文艺复兴,谈到了此画的作者,著名的
文艺复兴时期大画家“达芬奇”,谈了关《蒙娜丽莎》这幅油画的构思与创想。
同学们谈到蒙娜丽莎为什么微笑,他的眼睛为什么这样神秘,她为什么这样庄严而安详,这些同学们通过思考提出这些问题,抓做了这幅作品的中心实质,同学们相互交流表达各自的观点,真是妙趣横生,各有见解。
有的同学说,蒙娜丽莎是一个贵妇,有的说她是当时意大利的第一大美女,有的同学说蒙娜莎的形象是代表当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对女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有的同学认为蒙娜丽萨为什么没有眼泪,是因为,她是个贵妇太有钱了,无忧无虑。
有的同学认为蒙娜丽萨的微笑太迷人。
当然作为同学对这幅作品的欣赏是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的,但确反映了同学们对西欧古代文化艺术遗产的喜爱和积极的认识。
来自:标准论首先,美术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一定要改变以往美术课只是传授技法的教学观,而应该树立起“把美术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的新理念。
把美术课从纯粹的技能型学习提高到文化学习的层面上来。
其次,在学习方式上,教师应积极探索本次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方式,如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领会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能为学生插上遐想的翅膀,丰富学生的想象。
如利用古诗《登鹳鹊楼》教学时,在学习了这首诗后,学生思维活跃,脑海中出现了壮观的景象。
这时,让学生把诗意绘成图,能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记忆,更加体会其真实内涵。
不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
输入的信息在大脑中形成了特别强烈的优势兴奋中心,此时,提问:再上一层楼后,还能看到什么?让他们把想到的画成一幅图,这样就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遨游在想象天地。
第三,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来启发学生,如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有关的音乐、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加深对历史、文化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论文联盟整理;教师也可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材,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灵活地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增强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联系。
使学生真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并通过美术学习,涵养人文精神。
另外,现在使用的人教版中小学美术教材,整套书就是围绕着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和社区文化生活这样两个主题展开的,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了解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社会的联系。
人教版美术教材突出体现教材中的人文性质,通过美术学习,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以及对多元文化的了解。
但是这套教材显得粗糙了一些,对人文与文化的理解也显得肤浅了一些。
为此,使用教材的时候还应不断挖掘每一课的文化含量,同时还应多增加些有关历史背景知识的介绍,增加相关的图片资料。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以上不同的方法,使学生得到了更多发展想象力的机会,激起了想象的兴趣,也发展了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有利于使学生真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并通过美术学习,涵养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