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0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I)卷(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2020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2题;共64分)
1. (2分)(2016·江宁模拟) “大一统”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形态。

以下“天下”的涵义明显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 《墨子》的“一同天下”
B . 《孟子》的“天下定于一”
C . 《荀子》的“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D . 《汉书》的“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2. (2分) (2019高一上·应县月考) 《后汉书·章帝纪》记载:“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

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

”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A . 世卿世禄制
B . 察举制
C . 九品中正制
D . 科举制
3. (2分) (2016高一·南市月考)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②③
4. (2分) (2016高一上·临汾月考)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大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王国维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
A . 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 . 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C . 嫡长子继承制是最好的权力交接制度
D . 嫡长子继承制出现的必然性
5. (2分) (2017高一上·北京期中) 《礼记•曲理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几种称呼间不能相互僭越。

这种规定主要反映了()
A . 王位世袭制下君王地位尊贵
B . 以礼乐制度来彰显等级尊卑
C . 宗法制分封制得到持久延续
D . 封建君主专制凸显高低贵贱
6. (2分)中国历史上累世同居的大家族被社会称为“义门”。

元朝浙东浦江义门郑氏,“其家十世同居,凡二百四十余年”,屡受朝廷褒奖。

元末战乱,农民军多次进人浦江县.都互相告诫:不得侵犯郑氏家族。

并派兵保护郑氏府第,护送外出逃难的郑氏家人返回。

这反映了()
A . 封建社会聚族而居的安全功能
B . 儒家忠孝节义的道德底线作用
C . 郑氏结交农民军以求乱世自保
D . 郑氏的善行义举赢得社会尊崇
7. (2分)“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 . 西汉中朝制度
B .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 . 宋代二府三司制度
D . 明朝内阁制度
8. (2分)“周亚夫,汉文、景名将。

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

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

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

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

”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 . 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
B . 皇帝选官重视军功
C . 由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
D . 君权相权不断协调
9. (2分)(2017·郑州模拟) 元朝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陆续撤离土司,改由有一定任期、期满调任的流官治理。

这一变化()
A . 扩大了地方权力
B . 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 .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 导致地方政策变更频繁
10. (2分) (2015高一上·宝安期中) 元朝时,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机构是()
A . 岭北行省
B . 宣政院
C . 腹里
D . 辽阳行省
11. (2分) (2017高二下·深圳期中) 唐任伍教授在《中华文化中的世界精神》中评述道:“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说,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

如果说中国封建社会中君王的权力是绝对的,无所制约的话,那么就无法延续两千多年之久。

事实上,中国封建君王的权力,还是受到一个比较有效的约束机制的制约的……”下列中国古代的官职或机构不可能成为该观点的依据的是()
A . 丞相
B . 三省六部
C . (元)中书省
D . 军机处
12. (2分) (2016高一上·双峰月考) 下列材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是()
A . “诸侯朝于天子……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B .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 . “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


D . “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13. (2分) (2017高三上·新乡月考) 明太祖曾感叹: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消除这一苦恼,他采取的行动是()
A . 设置殿阁人学士以备頋问
B . 废除丞相确立内阁制度
C . 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 . 设立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14. (2分) (2019高二下·嘉兴期中) 春秋战国之际,姬姓封国晋国逐渐被异姓的韩、起魏三家新兴的大夫劳力所瓜分,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三家为诸候,晋国灭亡“三家分晋”实质上反映了()
A . 异姓诸侯日益坐大
B . 宗法分封制趋向瓦解
C . 大夫势力左右政权
D . 周王室权威得以加强
15. (2分) (2018高一上·兰州期末) 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这样划分依据的角度是()
A . 社会经济形态
B . 专制集权的程度
C . 地方行政组织
D . 生产力的发展阶段
16. (2分) (2017高三上·屯溪月考) 汉初,“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自汉武帝后,汉朝政权非贵族政府、非军人政府、非商人政府,逐渐由代表农民政府转为士人政府。

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 重文轻武政策实施
B . 宗法礼制的强化
C . 社会治理思想变化
D . “世官制”的废除
17. (2分) (2017高二下·闽侯期末) 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A .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 .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 .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18. (2分)(2017·江苏会考) 下表源自《中国古代职官》,对表中现象所产生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A . 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B . 扭转了传统阶级观念
C . 严重摧残了人才
D . 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19. (2分)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

其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被下狱处死。

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
A . 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皇权()
B . 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C . 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
D . 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20. (2分)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以尚书与三公对言,三公权不及尚书;以尚书与中书对言,尚书又不及中书矣……要之士人必不如宦人之犹亲密”,这说明汉代
A . 权力重心在中书
B . 三省已具雏形
C . 外朝受内朝牵制
D . 皇权逐步加强
21. (2分) (2016高一上·铜陵期中) 王国维认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新制度”包括()
①王位世袭制②礼乐制度③分封制④嫡长子继承制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2. (2分)(2017·宜宾模拟) 东汉班固认为在周代“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胡适先生认为:商代遗民在亡国之后沦落为执丧礼者,“儒”即西周人对此类人的蔑称,两种说法反映了()
A . 时代和个人因素直接影响史学论断
B . 王朝更替造成儒家社会角色的转变
C . 儒家在源流和功用上存在着多元性
D . 商周社会文化转型模糊了后人认识
23. (2分)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

这段材料说明了
A . 汉武帝贪财暴虐
B . 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
C . 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 . 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4. (2分)《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纸画、令曲之类, 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材料中的“瓦”是专门的()
A . 贸易场所
B . 娱乐场所
C . 学校
D . 旅舍
25. (2分) (2016高一上·银川期中) 课堂上,两位同学就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民主展开论述,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A . 都维护了所有公民的利益
B . 都使妇女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C . 都导致最终的衰落
D . 都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26. (2分) 2011年,希腊总理在谈到债务危机时说:“今天的希腊己经处在了悬崖边缘,只有他用双手抓着岩角,万丈深渊之下是整个欧洲。

”如果他掉下去,整个欧洲将受到巨大冲击。

历史上希腊也曾对欧洲近代民主产生过巨大影响。

其影响主要体现在
①国家机构“三权分立”的组织形式②“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
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国家公职选举任期原则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27. (2分) (2017高二下·赣州期中) 隋朝开皇十八年(公年598年)分科考试,当时仅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由五品以上京官和刺史等荐举考生。

这说明在隋朝()
A . 门阀地主垄断官吏选拔
B . 人才选拔方式较以往有创新
C . 科举对官员有等级限制
D . 分科考试消除了门阀特权
28. (2分) (2017高一下·辽宁期中) 《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

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

”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 . 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 . 铁器已经普遍使用
C . 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
D . 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29. (2分) (2019高二下·福建月考) 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币。

文帝时“盗铸如云而起”。

公元前113年,
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

汉武帝的举措意在()
A . 强化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
B . 打击猖獗的私铸钱币者
C . 推动盐铁官营政策平稳实施
D . 消除诸侯国割据的基础
30. (2分) (2016高一·南市月考) 唐代三省制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文书的起草、审核和执行的运作流程来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据此可知,唐代三省制()
A . 成功实现了行政权力的分割
B . 保障了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
C . 有效地制约了皇帝滥用权力
D . 提高了行政机构的办事效率
31. (2分) 2012年奥运会在伦敦举行,奥运会圣火在曾经是古希腊城邦之一的奥林匹亚点燃,那么下列对古希腊城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城邦发展起来
B . 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社
C . 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
D . 希腊各城邦联合组成一个邦联式国家
32. (2分)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 晋国是姬姓封国
B . 秦国国君是王室贵族
C . 齐鲁两国可以通婚
D . 秦鲁两国可以通婚
二、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45分)
33. (10分) (2017高二下·屯溪期中)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宋前期的寄禄官阶秩序系统,利用了唐代原职事官的称谓头衔,“官”与“差遣”的分离,即表现为职事官名衔与其职事的分离,因而造成了官制中纷繁复杂、名实不侔的现象。

在赵宋统治稳定后不久,这种状况即受到朝野人士的强烈批评。

要求“正名”的呼声,终于导致神宗时期以“台省寺监之官实典职事”及“以阶易官”为主要内容的元丰改制。

元丰三年(1080年)八月,神宗下诏改制,其主要设计思想是:“使台省寺监之官实典职事,领空名者一切罢去而易之以阶,因以制禄。

”元丰改制,以开府仪同三司至承务郎共25个阶次,取代了上至使相(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或同平章事)下到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将作监主簿等职事官称。

这次以新阶易旧官,只涉及文臣中的京朝
官,而未触及幕职州县官,也没有牵涉到武臣。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丰改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丰改制”的主要内容,并作简单评价。

34. (10分) (2017高二下·遵义期中) 思想的产生与社会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汉武帝元光元年策试贤良诏问:【朕】永惟万事之统……欲问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董仲舒)对曰:“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及相关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应对汉武帝“大道之要,至论之极”的主要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汉代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儒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5. (10分) (2017高二下·莆田期中)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契丹建国后,耶律阿保机将亲卫之众自部族中分离出来,创建由皇帝本人直接领导的“斡鲁朵”,“入则居守,出则扈从”。

辽诸帝即位之始,例皆新建本人的斡鲁朵,同时也继承此前诸帝的斡鲁朵,使皇帝的亲卫力量独立于枢密院为首的政府之外,且可与政府的力量相抗衡。

“有兵事,则五京、二州各(斡鲁朵之)提辖司传檄而集,不待调发州县、部族,十万骑军已立具矣。

”至辽末,已有十三个斡鲁朵,合诸斡鲁朵,自成一体系,直属于皇帝。

各斡鲁朵最高级的官员有二,“某宫契丹都部署”管理契丹人,“某宫汉儿渤海都部署”则管理汉、渤海人,其管理权限,可以说是军、民事务无所不包。

这一体系,与掌管契丹等部族的北枢密院体系、掌管汉人渤海等州县人户的南枢密院体系并列。

——摘编自余蔚《辽代斡鲁朵管理体制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辽代斡鲁朵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辽代斡鲁朵制的作用。

36. (15分) (2017高一上·榆林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

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

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

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

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

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

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军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

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的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2)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做说明
(3)据材料三概况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2题;共6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31-1、
32-1、
二、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45分)
33-1、
33-2、
34-1、
34-2、
35-1、
35-2、
36-1、
36-2、
3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