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调查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院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张秀林张丽妍陈琳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了解和掌握2005年1月~2007年6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变化趋势,并加以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采用美国德灵公司的Walk Away40系统及VITEK2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用K-B法及VITEK2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用WHONET5.3软件分析细菌的耐药性。
结果:2年半的时间里,大肠埃希菌对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普遍的增高趋势,对其中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显著。
结论:及时有效的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可尽早发现大肠埃希菌的院内感染情况,能够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37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c)-103-02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Escherichia coli
ZHANG Xiu-lin, ZHANG Li-yan, CHEN Lin
(The 3rd People′s Hospital of Dalian, Dalian 11603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 of antimicrobial in Escherichia coli in the 3rd People′s Hospital of Dalian from Ja nuary 2005 to June 2007. Methods: Escherichia coli was identified by Walk Away40 and VITEK2 system (Virtue clever corporate), and its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was determined by Kirby-Bauer method and VITEK2 system.Th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rates were analyzed by WHONET5.3 software(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sults: The antimicrobialresistance rates of Escherichia coli to 8 common antimicrobial drugs increased in the past2.5 years, and the resistance rates to quinolones antimicrobial drug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Timely identifying bacteria and performing drug sensitivity tests may help find out nosocomial infection ofEscherichia coli and thus provide important laboratory evid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Escherichia coli;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大肠埃希菌是肠道正常菌群,但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侵入肠道外组织或器官时可作为条件致病菌引起肠外感染。
大肠埃希菌多为条件致病菌,是目前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且往往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大肠埃希菌是临床常见菌,也是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其耐药性的变迁和现状倍受人们的关注。
近几年,大肠埃希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同时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大肠埃希菌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所有标本均来源于2005年1月~2007年6月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患者的血液、痰、尿、分泌物、脓汁等标本。
1.2 仪器与试剂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敏纸片均为英国OXOD公司产品;鉴定采用美国德灵公司的Walk Away40系统及VITEK2系统;MH琼脂为OXOD公司产品。
1.3 药敏方法
采用K-B法测抑菌圈直径,用VITEK2测最小抑菌浓度,用标准菌株ATCC25922、ATCC27853做室内质量控制。
1.4 数据处理
结果判定依据2004年版NCCLS标准;用WHONET5.3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χ2检验采用SPSS10.0软件。
2 结果
2.1 大肠埃希菌构成比
见表1。
每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株数与其他细菌株数间比较,χ2= 6.5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见表2。
2.3大肠埃希菌在各区的分布情况
见表3。
3 讨论
从本项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医院感染细菌耐药性的严峻形势。
2年多以来,在分离出的1 595株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共计376株,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历年的构成比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
从表2可以看出,2年多检测的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除特治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外,其余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并且呈逐年升高趋势,以2007年为显著。
尤其是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吡肟、氨曲南的耐药率升高显著,增幅近20%。
大肠埃希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的耐药率的增高,与医院内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使用有关。
同时产β-内酰胺酶是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而大肠埃希菌易产ESBLs,是造成该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耐药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产ESBLs的菌株不仅仅对超广谱的头孢菌素和氨曲南耐药,更严重的是该菌株具有较高的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常造成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等多种抗生素耐药,给临床的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困难。
同时ESBLs是质粒介导的酶,它可以通过接合、转化和转导等形式进行耐药性的扩散,造成严重的医院感染和院外耐药菌扩散,因此临床实验室应重视 ESBLs 检测。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各类临床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临床应结合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
本文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已高达50%以上,对氨曲南的耐药率已高达44%以上,应引起临床关注。
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可作为严重感染的首选药物。
[参考文献]
[1]马越,李景云,张新妹.2002年临床常见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华检验医学杂
志,2004,27(1):38-44.
[2]文细毛,任南,徐秀华,等. 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4):241-245.
[3]黄学锐,陈汉琴, 李培兰.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综合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7):427-428.
(收稿日期:2008-01-0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