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解放读书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教育即解放读书心得
篇一:教育的力量读书心得
有人说,读书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色如玉。
黄金虽然贵重,但只要读好书,就会得到比黄金更贵重的乐西——文化知识。
对我们教师来说,没有文化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就会面对新的挑战。
学校为了我们教师的业务能力更上一层楼,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本学期学校给每个教师买了一本教育专著——《教育的力量》,组织老师们共读这一本书的活动。
让我们教师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读好书,从中学到很多新的东西,从而不断提高我们教师业务水平,改变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读肖川老师的《教育的力量》这本书时。
我带着一份闲适和虔诚,陶醉在文字的海洋里,潜心研读了肖川先生的教育专著——《教育的力量》。
读肖川先生的书,是一种享
受,让我觉得经受了一场思想的洗礼,更让我一次次回味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教育魅力。
他那亲切的语言和博爱的热情无不启发着我的思维、拓宽了我的视野。
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让我感到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认真读完肖川的《教育的力量》,心理受到很大的鼓舞,明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要为祖国培养杰出的人才;心里升腾起一种力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起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读完这本书后,我从中得到很多体会:
体会一:《教育的力量》这本书中,肖川老师有一句话,我特别深感受益,肖川老师提到“教育即解放,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
读了这段话后,我有被
提醒的感觉,知道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应该如何去引领学生探索新知;与学生平等对话、自由的交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把在平时的教育中有时却不由得把引领学生探索变成了给学生灌输新知;在有些事情的处理是不由得以命令的口气去要求学生;有时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可能就对学生造成了心灵的伤害等等。
这些不好的不符合教师的行为,通通改掉,以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去教育学生。
虽然教育不是万能的,但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我应该时时审慎自己的教育行为,解放自己被禁锢的心智,是已经僵化
的头脑能够异想天开,让我们的学生在公开、平等的教育环境中成长。
体会二:在《教育的力量》中,肖川老师给我们谈人生,谈教育,谈幸福,让我很有收获。
他让我领悟到了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不同于任何制造业的活动。
他告诉我们,教育是一个激荡心智,沐浴灵府,贞立人格,彰显个性的活动,关注学生成长的教育一定包涵着爱,感恩,希望,探索,自由与自主。
作为一名教师,爱就是对学生的了解,尊重,责任,关怀和给予。
缺乏了解,爱就是盲目的,当然也很肤浅;而没有对学生的尊重,就没有对学生的信任,爱就会演化为支配和控制;同样没有对学生的责任、关怀和给予,我们对学生的爱就是苍白的、无力的。
在这里,肖川先生对教育中的爱的诠释是如此的精辟,深刻,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给予学生的还应该有感恩,有希望,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爱,学会憧憬未来,从而在学生心中发掘出向上生长的力量。
我想,如果我们的教育若此,那必定是成功的教育,和谐的教育,更是人文的教育。
体会三:《教育的力量》不仅对教育有独到的见解,理论高深,而且肖川老师的随笔优美动人,总能感受到那是流淌在他内心深处的鲜活的文字,所用知识信手拈来。
我叹服肖川老师的博大精深,更为他优美动人的文字所倾倒。
“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
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
”读着这一句句一行行如诗如歌的文字,怎不令人怦然心动呢?
体会四: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感受颇多。
“辛勤的园丁、渡人的小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是人们对教师的赞誉。
它道出了为人师表的神圣和职责。
而我们怎样做才无愧于这些称呼和赞扬呢?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学生,要教书就要先育人,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使人认识到,真诚的师爱是促进学生上的动力。
把从书中学到好的东西都给学生。
而《教育的力量》这本书就教我如何教育好学生,教好学做人。
《教育的力量》一本充满智慧和博爱的书,一本感受真诚和温情的书,一本润泽生命和心灵的书!读了这本好书,我以后要不断的学习,用知识来塑造自己,不断进步。
读一本好书,有如交一个益友。
书是一盏明灯,它照亮了我的人生道路,让我在前进的路上有了明确的目标。
所以以后我还要读书,读好书,同时也倡导我的学生读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在以后的工作岗位,更加努力,爱岗敬业,奉献精神,对学生关爱备至,做学生的引路人,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以优异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来回报韩场镇学校,为韩场镇学校的教育事业添砖增瓦。
教育的力量
张哲元
拿到肖川写的《教育的力量》一书,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
读完后,我思绪万千。
书中的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朴素而又可亲,对教育的认识深刻而又独特。
教育是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
什么是教育?
教育可以从两个层面去认识:一是作为社会事业、社会过程、社会系统、社会部门的教育,二是作为文化到心理过程的教育。
那么良好的教育就是让人感受到人性光辉的沐浴,走进一个丰富而又美好的精神世界,会对思索的苦苦追求,会有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会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
那么,教育的力量是什么?
首先,教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语的。
加尔布雷思在他所著的《好社会》一书中说得再好不过了:“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民
是贫穷的,也没有任何一国愚昧无知的人民是不贫穷的。
在民智开启的地方,经济发展自然水到渠成。
”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富,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
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
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
其次,教育孩子是我们所有事业中最重要的事业。
比任何所谓的防卫措施都更加紧迫和重要,它是我们唯一的真正的防卫。
美国的开国元勋杰斐逊认为,一个结构良好的宪法并不能充分地维持美国的民主,一个自由的社会最终要依赖于它的公民以及这些公民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道德,公民美德。
教育是社会的核心,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教育是更深刻更和谐的人的发展并从而减少贫困,愚昧愚昧排斥、压迫和战争的手段。
德国工商大会主席布劳恩敏锐地指出,德国经济未来取得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
有学者深刻地洞见到,教育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教育是应用知识面,传播知识,创新知识并需要大批工作者的服务行业,可以为社会提供占从业人员总量百分之四的就业机会。
同时可以带动建筑,仪器设备,办公家具,通讯,交通和报刊出版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因而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教育也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分化,知识越来越值钱。
教育成了居民投资的新热点。
特别是高质量的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成了最热门的卖方市场。
我想,这不仅仅是专家的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
可以感受到的。
教育对于个人的价值,毫无疑问更是突出。
假如我们过着多彩多姿的生活,那必定是教育使我们意识到生活的意义,假如我们过着合群的生活,那是教育使我们在早年认识到这一需要,且在我们的心田种植了种子。
假如我们很安详地生活着,那是教
育使我们认识到精神上的和谐是人生最重要的。
但假如我们内心不安宁,那是教育中忽略了感情的生长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假如我们对多彩多姿的生活感到乏味,那是教育没能在我们的内心开拓理智的以及精神的反应,而这些反应是欣赏万变的生活所必须的,假如我们过着自私的生活,那亦是教育忽略教授合群生活中最基本的要素,即了解别人的需要。
假如我们不认为一个民主的社会中,个人是最珍贵的,而不论其种族,肤色和血统,那么,教育最基本的一点便已失败。
在我看来,良好的教育就是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
因此,我敢肯定地说,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带来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蒙受的双眼带来清
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
而一个拥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的建设者。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因为有一种力量的支撑,所以我敢于坐在这里用我还不成熟的解读来报答各位领导、老师对我的支持和厚爱。
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教育带给我力量》。
从赵校长在全体教职工面前铿锵有力地背出肖川老师
的教育格言的那一刻起,我就对《教育的力量》这本书充满了期待,因为这几句话中“无助的心灵”“稚嫩的双手”“孱弱的身躯”“卑琐的心灵”等字眼好像直击我的弱点,我当时就想哪怕这本书比杜威的教育名篇还要艰涩难懂,我也一定要克服困难将它读完,以便让自己拥有希望、力量、强健和自信。
出人意料的是,随着我一页页地翻看,当隐隐的墨香渐渐飘散而去的时候,氤氲在我周围的竟是柔美的语言、暖暖的哲理和深深的反思。
肖川老师在自序中提到自己写作本书的价值追求和精
神旨趣在于——从具体的事
篇二:读书心得
以人为本,方显教育本色
———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语文组周娜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指路明灯,引领我们不断向前。
我怀着憧憬的心情读完了肖川教授历时10年写就的一本教育
随笔《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受益匪浅。
书中收录了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
领域和主题,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道德教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和成长等等。
他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以满腔的热情高扬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一万个人就会有一万种不同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条。
这本书体现的只是作者的教育情怀,跳动着一颗质朴纯真的心,洋溢着对教育、对人本身的关怀。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教育给了我们什么
教育到底是什么?从来都没有仔细去思考这个问题,参加工作几年,一直以为研究教育这种形而上学的东西与自己无关,自己就是搞好业务教学,上好课。
读了肖教授的书,才发现自己是一个多么愚蠢的老师。
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思考弄清楚这个问题:教育到底是什么?西方有位才子做了意味深长的诠释:“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剩下的是什么呢?我想不外乎是积淀于我们的气质、性格、处事方式与行为习惯的那些东西。
所以我们除了教授知识之外,应该还要教给学生一点什么,这是我们需要明白的。
只有眼里有人,
有学生,并把他们当做独立的个体,我们的教育才会有立根之本。
二、教育的灵魂
书中提到,教育的灵魂该是道德教育,很多时候,我们趋向的是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
这种无视主体性的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表现为逆来顺受。
读到这里,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学生管理和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对自己、对学习有积极的情感,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学会思索和创新,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建立团结、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首先教师有无私的情怀,热爱教育事业,乐于为教育献身,不计较名誉,地位,金钱和待遇,把学生当作挚友和知己,从而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豁达的情怀,宽容,善良,诚恳,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用亲切动人的语言解决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只要处处使学生感到亲切,感到一种无形的吸引里,才能有助于教育活动取得更高成效。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正确方向,举止文明,端庄大方,自然亲切,身体力行,各方面成为学生
的先行者和表率,进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影响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教育信条
1、教学必须着眼于完整的人的发展。
2、教学最重要的是教学生
学会学。
3、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
4、以问题引导教学进程。
5、重要的是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
教育即解放,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
把人从相互敌视、相互防范中解放出来,从心灵之间永无宁日的战争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功利和世俗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依附、盲从和定势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习俗、传统、群体压力以及本能欲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是教育的使命。
任何教育无论它处于什么层次,以哪一方面为侧重点,致力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应是其安身立命之所,都是其根系所在,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应是其根本性内涵。
舍此,教育就不成其为教育。
我们的时代需要思想,我们的教育需要思想。
以人为本,方显教育本色。
让我们携起手来,用生命的热情高唱教育之歌。
篇三:读书心得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书心得
八年级王阳
从教几年来,已经渐渐习惯了教师的各种工作,上课、备课、改作业,一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渐渐的,看书的时间也少了。
最近总在想,现在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但是怎么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他们,走进它们,让他们在学校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想我该看看书,在书中寻找一下答案了。
现在有幸拜读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捧起这本书自己感受到,仿佛在倾听名师的教诲,获取得智慧的真经,细细品味,体会颇多。
我体会到了“教育就是服务”。
这是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表面看似很平常、很简单、很短短的六个字,其实含义很深分量很重。
我们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教育就应该为学生服务。
简单地说,作为教育工作者,你必须先得有爱,先得爱自己的学生,让你的学生从你的身上感受到爱心、温暖、真诚、宽容。
教师随时随地一句温暖的话语、爱意的眼神、真情的微笑、会意的点头、宽容的拥抱、亲切的拉拉手,都是对孩子最大的爱,都可以让孩子快乐几天甚至成为一生奋斗的动力。
我体会到了教育的意蕴。
肖川先生提到教育即解放,他也提到,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
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
我们应该把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带入自己教育的范畴内,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镜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永远都充满希望和自信。
我体会到了什么才是良好的教育。
书中说道:“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一本令自己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自己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颗没有被黑夜与习惯所摧毁的童心在跳动。
读了这样的充满理想与激情的文字,谁又会(本文来自:博旭范文网:教育即解放读书心得)无动于衷呢?
我体会到了爱对于教育之重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家长和老师都是爱学生的。
但完整的爱、健康的爱,应包括五个方面:了解、尊重、关怀、给予、责任。
这五者是一个整体。
倘若缺乏了解,爱就是盲目的;倘若缺乏足够的尊重,爱就会变为支配与控制;倘若缺乏关怀和给予,爱就是空洞和苍白的;倘若缺乏责任,爱就是轻薄的。
教育的道路上,真的有太多的学问需要去学习,去研究。
孩子们也需要我们不断的去了解,去倾听,去真正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教育,去给其所需。
而这本书,仅仅是我教育道路上的一点启发,自己的将在教育生活中始终保持一种率真的勇气和向善的本性,让学生感受真正的、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