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菌墙栽培和脱袋覆土栽培如何进行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菇菌墙栽培和脱袋覆土栽培如何进行管
理?
菌墙栽培
菌墙栽培是在袋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这种方式栽培,可向菌筒内补水,又能进行立体栽培,节省土地面积。

菇房、塑料大棚、室外简易菇棚、地沟菇房和林下空隙地均可进行墙栽,产量比常规袋栽提高30%以上。

1.菌墙建造
(1)单排菌墙栽培。

即将长满菌丝的菌袋或已出过1~2潮菇的菌袋,脱去塑料袋或用小刀在中间划开脱去15cm左右薄膜后,一排一排地堆码。

每排放一层,在菌筒上盖一层湿润肥沃的土壤。

再放一层菌筒,盖一层湿润肥沃的土壤。

如此一层菌筒、一层土壤,似砌砖墙一样垒至8~9层。

用湿土壤填缝隙,只露出菌筒的两端出菇。

菌墙两侧涂抹2cm厚的泥层。

在最上一层,将土壤做成槽状供灌水使用。

菌墙间留60cm左右宽的人行道,便于出菇管理和采收。

(2)双排菌墙。

将发好菌或出一两潮菇的菌袋一端薄膜脱去,也可将薄膜完全脱除。

将脱除薄膜的一段菌袋间距20cm 左右相对排成两排,两排菌袋间用肥土填充,然后一层袋、一层泥堆叠6~8层,菌墙顶端做成一个供补水的小水槽。

两排菌墙之间留60cm左右的走道。

2.出菇期管理
覆土后保持适宜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同时
加强通风,给予一定的散射光。

现蕾后,每天喷水2~3次,并定期向泥墙内灌水,使泥墙保持湿润。

菇体成熟采收时,不要用手掰,以防破坏菌墙。

采收一潮后可结合补水补充营养物质,提高下潮菇的产量。

脱袋覆土栽培
脱袋覆土栽培管理方便、产量高,但占地面积较大,也是生产中常见的栽培方法。

做畦埋袋:在地面上开畦床,畦床宽1~1.2m,长度因场地而异,深随菌简的高度而定。

畦间距40cm作人行道。

将长满菌丝的菌袋,脱去塑料薄膜剥除后,将菌簡从中切断,置日光下晒2d,然后用粗铁丝在菌筒四周扎7~8个后,卧放在畦床内。

若是采收过2潮菇的菌袋,挑选无病虫害的菌筒,将塑料袋孔,置营养液(蔗糖0.5kg,尿素0.15kg,水50kg;或过磷酸钙2kg,磷酸二氢钾0.2kg,糖1kg,水50kg)中浸泡24h左右,使之充分吸收养分,再将菌袋摆放于畦床内。

菌筒间距3~5cm排放。

排放好菌筒后,填入肥沃、通气好的土壤,然后在畦床内灌水,之后在表面再覆盖1~2cm厚的土壤。

覆土后不可再灌水,应勤喷少喷,将覆土含水量调至18%~20%,避免破坏覆土的团粒结构,影响通气和出菇。

这种方法有利于菌筒从畦床土壤内吸收水分和养分,特别是已出过菇的菌筒覆土时,采用这种方法最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