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论文利多卡因论文: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眩晕症论文利多卡因论文: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治疗46例眩晕症疗效。

方法利多卡因2-4mg/kg稀释静滴,每日1 次,5-7天为一个疗程。

结果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的总有效率为91.30%;起效时间大多在治疗开始后 1-3天;有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眼发黑,其他患者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利多卡因对各种原因所致的眩晕均可获得肯定疗效,且毒性小、安全性大。

[关键词] 眩晕症;利多卡因;治疗
前庭系统性眩晕,临床多见于内耳性眩晕症,多年来临床常规采用地西泮、舒张血管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甘露醇等药物治疗。

2006年8月以来我院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眩晕患者共46例,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眩晕患者46例,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47.3岁;病程2小时-12年。

全部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眩晕、视物旋转或摇晃感、眼震阳性等。

同时经头颅ct或mri、颈椎x线片等相关检查并排除颅内肿瘤、脑出血及全身其他系统疾病所致的眩晕而确诊。

在46例眩晕症患者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2例,美尼尔氏综合症7例,颈性眩晕14例,位置性眩晕1例,前庭神经元炎2例。

1.2 治疗方法利多卡因2-4mg/kg加入10%葡萄糖液
200-300ml内,以40-60滴/min静滴,每日1次, 5-7天为一个疗程。

连用2个疗程,伴有其他症状酌情处理。

1.3 疗效观察每天询问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记录心率、心律,用药前后进行心电图及肝功能检查。

1.4 疗效评定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

显效:眩晕症状完全消失,患者感觉良好。

有效:症状明显缓解、减轻,起床活动后仍有轻微的头晕。

无效:症状用药前后无变化、加重或稍有减轻。

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加有效率。

2 结果
2.1 抗眩晕症疗效 46例患者中,显效27例(58.70%);有效15例(32.61%);无效4例(8.70%);总有效42(91.30%)。

从结果看,利多卡因治疗眩晕效果良好。

2.2 起效时间根据本组患者治疗的观察,利多卡因抗眩晕症的起效时间大多在治疗开始后 1-3天症状缓解。

2.3 不良反应有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眼发黑,未作任何治疗自动缓解,其他患者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本组患者治疗一年后复发者4例(占8.70%),其他患者随访至今未见有复发。

3 讨论眩晕是患者对位向(空间定向感觉)的主观体会错误。

患者自觉周围事物旋转或向一侧移动,或者觉得自身旋转,摇晃或上升下降[1]。

其产生是由于内耳、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与中枢神经联系经路病变,或因其它因素刺
激后产生功能紊乱现象等多种病因引起[2]。

但其病理基础大部分为供血障碍,血管痉挛、迷路水肿、前庭神经兴奋性增高等。

临床常见的病因有颈椎病、美尼尔氏综合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前庭神经元炎等[3],但其发病机制尚无统一的定论。

利多卡因临床上主要是用来作为局部麻醉药和治疗各
种心律失常使用,但自从国外上世纪70年代用于治疗眩晕有效之后,国内也有用来治疗眩晕[4]。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有效的机制:利多卡因及其代谢产物能使脑干结构的生物电活性趋向正常化,可解除脑干血管痉挛,使脑血流充盈良好,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降低脑干结构的病理性兴奋灶。

利多卡因还有使周围小动脉轻度扩张的作用,可解除迷路动脉痉挛,改善内耳的微循环,使内耳淋巴的产生和吸收恢复平衡,解除迷路水肿,使内淋巴压力降低,消除症状。

利多卡因还对神经的轴突和突触的钠钾通透性有影响,使传导时间延长,从而使神经的冲动传入趋于平衡,使症状减轻。

此外它还有镇静作用,故对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患者亦有效。

通过本组46例患者的观察,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患者疗效良好,总有效率达到91.30%,优于传统治疗方法,特别对美尼尔氏综合症、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症疗效好。

利多卡因在肝脏降解,毒性小、安全度大,但大剂量也可使心排出量及血压降低,故有严重肝功能障碍、心力衰竭、
ⅰ-ⅱ度传导阻滞及年老体弱、心脑血管功能差者应忌用。

虽然本组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患者不良反应较轻,但在实际使用中,须严格掌握使用指征,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对偶尔发生的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呼吸抑制等,一旦出现应及时使用抗组胺药物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血压下降可用血管收缩升压药,心率缓慢者可用阿托品等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 赵启运.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0,11(6):354.
[2] 陆成华.利多卡因、碳酸氢钠治疗眩晕症[j].海南医学,2006,17(6):104.
[3] 张祥建,毛俊雄.实用神经内科诊疗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出版社,1997,66-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