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影响农村干群关系的因素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影响农村干群关系的因素与对策
作者:王吉刚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2011年第10期
当前农村干群关系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一些深层矛盾在发展并逐渐暴露出来。

深刻分析影响农村干群关系因素,认真探索密切农村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影响农村干群关系的因素
1.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群众收入增长缓慢,经济利益得不到维护,是影响农村干群关系的主要原因。

一是目前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越来越少,有的村集体经济甚至成为空壳,村集体无钱办事的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削弱了村集体服务群众的功能,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二是群众收入增长缓慢问题依然突出。

当前群众最盼、难度最大的就是增收问题。

但有的农村干部,要么群众意识淡薄,要么能力不强,不带领或无法带领群众致富,导致农村干部说话办事没底气,群众不服气。

2.农村干部素质不高、工作方法不得当、作风粗暴,是影响农村干群关系的直接原因。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群众“情感淡薄”。

有的总认为群众是“最落后的群体”,有的甚至视上访群众为“刁民”;有的面对群众,嫌麻烦、怕负责,长期处于不作为状态;有的不愿和群众交朋友,而是热衷于和老板走得很近。

目前农村干部存在四种现象:说的是联系群众,实际上是“群众联系”;说的是“为群众服务”,实际上是“等群众上门求助”;说的是为民分忧,实际上“见事就溜”;说的是鱼水关系,实际上是“油水关系”。

二是素质能力不强。

有的农村干部面对新情况,存在着“本领恐慌”问题,面对群众,存在“群众工作恐慌”的问题,讲政策、讲法律讲不过基层群众,更讲不过上访户,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群众很不满意。

三是工作方法、作风不适应。

农村干部存在“工作方法不得当”和“作风粗暴”等问题。

四是少数农村干部为政不廉,成为当前干群矛盾激化的直接诱因。

3.干群之间缺少交流沟通,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利益要求不能及时地给予答复或有效的解决,是影响农村干群关系的关键因素。

主要表现在:从农村干部来看,有的缺乏群众情感,不想沟通;有的沟通方式简单陈旧,不会沟通;有的素质能力较差,不敢沟通;有的不了解基层,没法沟通。

从群众来看,随着农民思想意识的变化,存在着群众难沟通、群众工作难做的问题,也导致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干群之间互不妥协,关系紧张,甚至严重对立。

4.群众文化素质低,集体观念、义务观念、法制观念和大局意识淡薄,是影响农村干群关系的现实原因。

一是部分群众的集体意识、大局意识比较淡薄,有时,为了一点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甚至采取违法手段和过激行为。

二是部分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出现反差,近年来群众的民主维权意识明显增强,但行使民主法制权利随心所欲,对于法律渠
道、民间渠道能够正常解决的事情,动辄采用过激乃至违法方式进行利益诉求,造成了干群关系的紧张和对立。

二、当前进一步密切农村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
1.发展经济,帮民致富,是密切干群关系的根本措施。

许多村庄的实践证明,发展最有说服力,发展形成凝聚力,只有发展,才能强村富民,才能改善民生,也才能促进干群关系的和谐。

一是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采取利用当地资源的适度开发、兴办工副业项目、盘活集体资产、成立中介服务组织、依法进行土地流转、招商引资上项目等多种途径增加集体收入,逐步实现有钱办事,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二是农村干部要有带民致富的情怀,多为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出点子、想路子、教办法,帮助他们提高发展能力,尽快致富奔小康。

2.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增强群众的大局意识和法制意识,是密切干群关系的关键环节。

一是要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墙报、标语等形式,让群众了解和掌握政策和法律知识。

二是要把教育引导寓于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寓于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解决群众普遍关心事情,增强群众集体主义观念,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引导群众增强法制意识,鼓励他们采取法律渠道或民间正当渠道维护自己的各种利益;引导群众正视农村存在的宗族势力、宗教势力、封建迷信等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净化农村环境。

3.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是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前提。

一是要加强理论政策、群众观、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推动科学发展、服务群众、依法行政的素质和能力。

群众普遍反映,他们拥护和信任的农村干部必须是: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办事公道,对老百姓有感情,能够带领群众致富。

二是要确立以人文关怀为主要内容的、人性化的工作方式方法,用平等交流、相互沟通和民主协商的方式方法,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理顺干群关系,化解干群矛盾。

三是要提高农村干部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待遇,在政治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使他们真正沉得下心来安心工作。

4.加强民主建设,对农村干部进行监督和制约,是密切干群关系的有力保障。

一是要提高农村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干群之间相互理解和信任。

二是要规范村级工作运行机制,消除群众的怀疑心理、思想隔阂和信任危机,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机制。

三是要制定相应的问责办法,不仅要对贪污腐化的农村干部进行问责,而且对“乱作为”、“不作为”和“无作为”的农村干部也要问责,提高群众满意度。

5.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干群对话机制,是密切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

一是要创新沟通方式,群众普遍反映,他们喜欢的沟通方式依次是:开座谈会、干部入户走访、单独聊天、制作民情卡、选聘民情信息员等。

二是要畅通沟通渠道,群众反映,他们喜欢的诉求表达渠道依次是:开通民情热线、设立群众接待室、建立投诉中心、干部定期接访。

三是要建立沟通机制。

要设立专门服务机构,如群众服务中心、群众工作站(室)等,随时与群众进行沟通;要建立“便民服务日”、下乡蹲点等制度,农村干部定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