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册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2015—2016学年上期第一次历史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计50分)
1.《论语》:“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据此判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
A.兵广粮足B.重视百姓C.仁义为重D.诚信第一
2.某思想家强调“不自是,故彰;不自戕,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
3.以下观点属于墨子的是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D.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4.“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

……能亲仁,无限好。

德日进,过日少。

……”该材料思想的核心来源于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
5.近年在德国汉堡发现了一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

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

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对以上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外传播文化B.儒家的思想主张在欧洲曾得到推崇C.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6.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位历史人物思想主张的是
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以人随君,以君随天D.人心至灵,此理至明
7.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确立“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8.《后汉书》记载,东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一起研讨儒学经典。

下列文献,不可能列入他们研讨范围的是
A.《诗经》B.《春秋》C.《礼记》D.《四书集注》
9.“王者配天,谓其道。

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

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

”以上思想始于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D.宋朝程朱理学
10.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进入了哲理化、思辩化的阶段。

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
A.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理是人生来就固有的思想观念
C. 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
D.理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
11.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

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
12.国内某重点大学的校训取自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的“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该思想家应该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13.“一事不穷,则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阕了一物道理”,该言论不能反映出朱熹
A.主张“格物致知”
B.提倡研究具体事物
C.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D.具有怀疑、创新的精神
14.景德禅师语录。

僧问:如何解脱?石头希迁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师曰:谁诟汝?问:如何是涅槃?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石头希迁观点相似的是A.董仲舒B.程颐、程颢C.朱熹D.王阳明
15.李贽被称为“明代第一思想犯”,他的著作中有《焚书》《续焚书》,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他认为这些著作将来一定会被焚毁,这主要是由于书中
A.对正统思想进行了大胆批判B.反对盲从孔子
C.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D.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16.梁启超说:“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明夷待访录》)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他从中受益最深的应该是
A.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 B. 经世致用的学风
C.质疑孔子的权威性D.唯物主义的思维
17.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人人平等,平民都有参政权B.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爱国
C.论证了儒家“仁义道德”的虚伪D.否定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
18.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

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

”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B.农商并重C.重商主义D.自由主义
19.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四大发明中,技术雏形形成最早的一项是
A.指南针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造纸术
21.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这句话反映出
A.中国古代发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
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着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22.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
A.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B.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
C.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D.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
23.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24.清代学者黄百家反思中国传统科学理论时写道:若太极,若阴阳……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

”可见,他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理论
A.没有完整体系,支离破碎B.具有模糊性,无法证伪
C.专制束缚严重,缺乏学术自由D.过分崇拜权威,不敢超越
25.16世纪以后,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逐渐趋于停滞状态,其原因包括①闭关锁国政策②封建专制制度③自然经济的状态④儒家传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26.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文化遗产——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
孔子学院在瑞典成立孔子雕像落户柏林
(1)据材料一的图片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6分)
(2)指出儒家学说在战国和秦汉时期的不同社会地位。

(6分)
材料二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

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3)据材料二概括李贽的观点,李贽的观点说明了什么问题?分析李贽观点提出的背景。

(8分)
(4)儒家文化在现代重新受到重视的原因有哪些?(4分)
27.有学者认为:宋代不仅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而且具有其特殊的认识价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中央政府继续刻印图书,除国子监承刻之外,其它政府部门和地方官署都刻书、印书,全面开展了政府刻书事业……刻书内容范围更加扩大,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又遍刻正史、医书、诸子、算书、字书、类书和名家诗文,政府还编印了四部大型类书以及佛、道藏经典。

私人刻书以文集最多,坊间刻书则以售卖营利为主,除了刻印经文以外,又另刻有字书、小学等民间所需用及士子应举所需要的读物,品类丰富繁多。

——张树栋《中华印刷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宋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

(6分)
材料二儒学在宋代理学思潮中发展到了极致,……国家被视为一个大家庭,君主同父亲一样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像孟子所强调的,他必须具有完美的道德。

(2)写出宋代理学的两位代表人物。

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理学家的政治理想。

(8分)
材料三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天理是公道和良知。

……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

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

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

应该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3)据材料三,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6分)
材料四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书院进行儒家伦理思想教育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6分)
参考答案
1.D
2.D
3.D
4.B
5.A
6.C
7.B
8.D
9.C 10.C 11.B 12.D 13.C 14.D 15.A16.A 17.D 18.B 19.B 20.A 21.C 22.D 23.B 24.B 25.D
26.(1)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儒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儒学对世界文化具有重大影响;山东曲阜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6分,任答3点即可)
(2)战国时期的儒家是诸子百家中的一个流派,并未受到格外的重视。

秦朝时“焚书坑儒”,儒家学说被压制。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获得独尊地位。

(6分)
(3)李贽反对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并开始动摇。

(4分)原因:①明清处于封建社会没落时期,儒家思想走向极端,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②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要求个性解放、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4分)
(4)原因:①儒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人类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发扬、改造儒家文化能够促进个人道德修养、社会稳定,推动国际和平,推动人类社会和谐、持续发展。

(4分)
27.(1)因素:政府的重视;印刷术的发展(或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三教合一潮流发展,理学兴起;教育的发展及科举考试的影响。

(6分,任答三点即可)
(2)人物: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

(4分,任答两位即可)理想: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具有完美的道德。

(4分)
(3)进步: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主张格物致知,具有务实倾向。

(6分)
(4)消极影响:书院倡导的纲常名教伦理观,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纲常名教伦理思想日益僵化,压制思想发展,束缚的人们创造力。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