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即一模)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分析
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24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píng(▲),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田pǔ(▲)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

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

▲▲▲▲
2.默写(8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③▲,白露未晞。

(《蒹葭》)
④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⑥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⑧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
3. 名著阅读。

(6分)
(1)读名著,赏人物。

根据提供的名著信息,在下列空白处填上相关的内容。

(3分)
读《▲》(填名著),我们认识了觉醒的爱国知识分子范爱农;读《童年》,我们从▲(主人公)身上感受到了不屈不挠的美好品质;读《骆驼祥子》,我们认清了自私自利、残忍霸道的车厂老板▲(填人物)的丑陋本质。

(2)读名著,写故事。

请简述下列精彩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

(60字左右,3分)
倒拔垂杨柳(出自《水浒传》
答:▲
4.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进行修改。

(2分)
①“知识守护生命”是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的大型公益活动。

②这项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由“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四部分组成。

③它是新学期之初教育部门奉献给全国近4亿多名青少年的一份礼物。

④有专家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之源,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是教育宗旨以人为本的回归。

(1)第▲句,修改意见:▲
(2)第▲句,修改意见:▲
材料分析题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于10月11日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这一事件令无数中国人不胜激动,诺贝尔奖也一下子将国人的眼球吸引了过来。

某校初三学生收集了以下材料,请根据相关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1901年到
国家得主总量自然科学三项奖其他奖项2012年得主
美国331 235 94 5
英国114 76 38 1
德国102 68 34 0
法国64 31 33 1
俄罗斯27 13 14 0
中国 1 0 1 1 【注】诺贝尔奖共设立和平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经济学奖6个奖项。

5.分析以上表格,概括出中国在获得诺贝尔奖方面的几种现状。

(3分)

【材料二】
美国物理研究所的菲利普·谢韦说:“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最多,难道是因为美国人更优秀吗?大概不是。

总的来说,这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然。

”美国通过国家和私人资金来源向基础研究投入了数十乃至上百亿美元的经费。

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丽塔·科尔韦尔表示该基金会在多名得主获奖之前向他们提供了资助,而贝尔实验室这样一些由公司资助的项目,也将无数美元用于研究上。

【材料三】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认为:近十年来,我国科研实力大大提高,提高到只要国外有人提出新的信息,我们很快就可以跟上而且能出很有水平的文章。

紧跟没问题,也可以超越,但要做到领先的原创,我们还有一定距离。

应该更多地鼓励对科研原创性有追求的年轻人。

如果有更多这样的年轻人,诺贝尔奖早晚要到来。

【材料四】
著名新闻评论员白岩松说:“当中国的文学家、科学家开始做很多‘无用’的事时,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做‘有用’的事,跟钱权相关的。


6.诺贝尔奖被视为各领域的最高奖项,对获得更多诺贝尔奖我们有着极大的期待。

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为我国培养诺贝尔奖得主提出三条建议。

(3分)
建议一:▲
建议二:▲
建议三:▲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每小题2分)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

(2)“商女不知亡国恨”是讽刺商女愚昧无知吗?为什么?

(3)“犹”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13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
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骥①不称②其力,称其德也。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

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③,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介胄④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⑤,犹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为马,受大⑦而不苟取,力裕⑧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岳飞《论马》)
【注释】①骥(jì):良马。

②称:衡量。

③斛(hú):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④介胄:披上战甲。

⑤酉:酉时,指傍晚。

⑥褫(chǐ):解除,解下。

⑦受大:指饮食量大。

⑧力裕:力量充沛。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⑴故常奇.之(▲)⑵比.行百余里(▲)
⑶安.求其能千里也(▲)⑷一食或.尽粟一石(▲)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⑵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10.在甲乙两文中,都提到了好马在日常生活中异于常马的一个共同特点,根据这个特点请把原文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分)
共同特点:▲(自己概括)
甲文句子:▲
乙文句子:▲
11.伯乐与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举历史或当今社会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2分)

(三)阅读议论文,回答小题。

(10分)
不比为贵章剑和
生活中要有不比为贵的心态,学会接受自己,这很重要。

有些人总感到这不如意、那不满意,有些并不是客观条件太差,而是由于攀比引起的。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因此,要想享受人生的欢悦与幸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习“不比为贵”的心态。

著名文史作家郑逸梅先生的长寿秘诀便是“不比为贵”。

郑老常对人说:“不与富交,我不贫;不与贵交,我不贱。

自感不贫不贱,就能常处乐境,于身心有益。

”正因为郑老有这样的良好心态,尽管一生坎坷,却能始终保持坦然、乐观、淡定的精神。

他一生办报,著述颇丰,还被誉为“补白大王”。

而且活到了九十九岁的高寿。

生活中尤其不要动辄与那些俊男美女比相貌,与能人强人比财富比成就,因为那样只会让自己情绪低落。

聪明的人应懂得欣赏自己,接受自己的一切,不为自己的平凡而烦恼。

世界科学巨匠霍金的命运是悲惨的:口不能说,腿不能站,身不能动。

可霍金却说:“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这些让他感到满足和富有,充实而快乐,使他成为当今最具传奇色彩的科学家。

研究发现,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人往往比那些好高骛远的人快乐。

因此,要想生活快乐,就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奋斗目标,适当压制心底的欲望。

虽然财富可以带给人幸福感,但并不代表财富越多人越幸福。

研究表明,一旦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每一元财富的增加对幸福本身都不再具有任何特殊意义。

另外,幸福的人总是不断地为自己树立一些目标,通常我们会重视短期目标,而长期目标的实现更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受。

22岁的美国华裔数学家王章程,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

毕业后,他的同学多数去了大财团、大公司,只有王章程一头扎进了加州私人研究室,一干就是十年。

十年中,他的收入非常低,三十岁了还买不起房子。

而他的同学们已经是月收入几十万、上百万元的大老板。

他们开着高档车子,住着大房子,领着漂亮的妻子。

而王章程从来不羡慕别人,只对自己的事业感兴趣。

虽然他的生活比别人差了几个等级,但他本人似乎全然
不知。

十年中,王章程默默地做着自己的研究。

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他攻克了两道世界级数学难题,从此成果迭现,美国十几家大学先后聘请他前去任教。

现在,他已经成为世界数学界的“数学之王”。

正因为他有不比为贵的心态,从来不羡慕别人的生活,才会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不受外界的干扰,干自己的事,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生活中常常打扰我们、让我们感到不安的往往是别人的生活和别人的模式。

在心中总是比来比去,羡慕别人的生活,就会给自己造成混乱和迷茫,甚至使自己不得安宁。

与别人比的代价,常常就是失去自我。

不去和别人比,我们的日子就会变得悠然平静,从容不迫。

不去羡慕别人,我们才会找到自己的生活,完成自己的事业,达到自己的目标,过好自己的日子。

12.第二段引用文史作家郑逸梅先生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13.作者认为,人们应当怎样才能生活得欢悦和幸福?(3分)

14.第五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第二段和第四段在论述思路上有何不同?(2分)

(四)阅读下面《八号风球下》这篇小小说,回答问题。

(共17分)
八号风球猛烈地袭击着香港这个小岛。

天色很暗,这一带木屋区在暴风狂雨之下,飘摇欲坠。

这一天不用上课,朱明生老师的小房亮起了灯。

他正在全神贯注地伏案批改作业。

可是风声、雨声、锌片屋顶的稀里哗啦声,声声入耳;孩子的吵闹声、电视广播声、音乐声,也声声烦人。

设在阁楼的这小书房,小得只能放一张写字台,坐一个人。

他隐隐约约觉得屋子在摇,他分明看到屋顶震摇得快被掀开了。

看看玻璃窗外,湍急的雨水迅猛地从山上向下流,那土坡正在蠕移,快要崩塌了……他轻轻叹一口气:“不会那么坏吧,不要担心。

”他这样安慰自己,继续批改学生作文。

刚改了一本,他又胡思乱想:“这住处迟早得搬……”朱老师入校任教不久,家里大小口有许多张,太太身体不好……教师应有的那些好待遇,他还没享受到。

此刻,他又强打精神,打开另一本作文簿。

作文题目是规定的“八号风球下”。

就在一星期前,八号风球袭港。

他给同学们出了有关八号风球的作文题,要他们谈些看法和感受。

那么巧,今日又是八号风球。

有好几位同学都写得不错,他们目光远大,胸襟宽阔,朱老师读了深受感染,给他们打上不低的分数。

……这时,改到新的一本,它的头一句就这么写着:“八号风球真好,又不用上课了。

”他正欲读下去,忽听得玻璃窗噼里啪啦一阵响。

抬头一看,玻璃窗已被震裂,碎片纷纷散落。

朱老师慌得抓住一片方板,挡住那窗口玻璃破碎处。

他继续读那篇作文:“每当八号风球来到,我喜欢睡懒觉。

要不然呢,就听听音乐……”读到这儿,朱老师又被一阵巨响所打扰。

屋外的狂风这时大施淫威,猛然一刮,将一片锌片刮到阴沉的天空去了。

雨,从那露天的一角扑进来。

“屋破成这样了,毫无办法可想。

”朱老师想,继续看那篇作文:“要不然呢,我喜欢看看窗外风景。

八号风球下的海真有气势,真美啊!”
看到此,朱老师不能不翻看写这篇作文的学生的姓名了。

一看,是洪成平的。

他记起了,他的家坐落在浅水湾畔那一列三四层高的别墅群之中。

“我该给他打几分呢?”朱老师知道洪成平的父亲并不好惹,常为儿子学业的恶劣而怪罪老师。

他继续读下去:“八号风球下的窗外风景,雄壮美好!”刚读完这一段,朱老师抓笔的手停在半空,就听到楼下妻儿凄厉的尖叫,他看到窗外泥坡向下滑去,一股很大的泥流迅速地朝自家滚涌而来……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微型小说》,长江文艺出版社,作者:东瑞)
16.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

(4分)

17.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朱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3分)

18.前文的哪些语句为朱老师一家最终遭到的自然灾难埋下了伏笔(写出两句)?(2分)

19.小说为什么把背景设置在“八号风球下”?(4分)

20.小说突出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写出其中最重要的一组对比,并由此探究作者写这篇小小说的目的。

(4分)

三、写作
21.请以“是一种享受”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补全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1.屏圃xiān cēn(对2个给1分)
2.谁家新燕啄春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蒹葭萋萋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似曾相识燕归来
先天下之忧而忧黄发垂髫匹夫不可夺志也
3.(1)朝花夕拾阿廖沙刘四爷
(2)①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出自《水浒传》)仗义执言的提辖鲁达出家在大相国寺管菜园,和泼皮饮酒时把,竟把吵不停的乌鸦在的大树连根拔了起来。

(人物、地点、事件,每点1分)
4.(1)①在“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后加上“举办”。

(2)③去掉“多”或“近”。

5.答案要点:①2012年,中国第一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或“1901-2012年间中国只获得了一次诺贝尔奖”);
②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差距巨大);③而且在自然科学方面,中国诺贝尔奖数量尚为空白。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第2个要点没有“较大(或巨大)”等表示程度的词语不得分。

6.建议一:国家增加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

(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究。


建议二:大力鼓励原创作品。

(鼓励创新。


建议三:做事情减少功利的目的。

(专心研究,去功利化。


评分标准:每个建议1分,意思对即可。

7.(1)描绘了秦淮河特有的夜景,迷蒙的月色、轻烟笼罩着寒水及白沙(1分)。

实为声色犬马之地,为下文抒情铺陈(为下文奠定了感伤、忧愁的感情基调)(1分)
(2)不是,作者真正讽刺的是听歌的达官贵人(沉溺酒色的当权者)
(3)犹字体现了作者的忧愁、愤怒之情,对统治者不理国事、沉溺享乐的不满。

(批判)(写出2点得2分)
8.⑴对……感到好奇⑵等到⑶怎么⑷有时(每点1分)
9.⑴想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做不到)。

⑵(给它)披上战甲奔驰起来,它开始好像跑得不很快。

(每句2分)
10共同特点:食量大。

(1分)
甲文句子:一食或尽粟一石。

乙文句子: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

(每句1分)
11.示例1:我认为伯乐更重要。

社会上的人才很多,但一开始却总是不为人所知。

如果没有“伯乐”去考察发现他们,他们又如何有机会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比如周文王从渭水河边发现任用了姜子牙,从而帮助自己兴周灭纣。

示例2: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是会发光”,如果没有人才,空有伯乐也没用。

正是有了千千万万的“千里马”,在各个方面发挥自己的才能,才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比如“毛遂自荐”,一开始并没有人发现他的才能,但真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实力,也有真有那些本事,才让他一举成名。

(事例准确1分,事例与观点结合议论1分)
12.有力地证明了“要想享受人生的欢悦与幸福,必须学习‘不比为贵’的心态。

”这一观点。

(2分)13.(1)要学习“不比为贵”的心态。

(2)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奋斗目标,适当压制心底的欲望。

(3)不断地为自己树立一些目标,重视长期目标。

(每点1分)
14.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作用:有力地论证了具有不比为贵心态的重要性。

(每点1分)
15.第二段先摆观点(议论),然后举例;第四段先举例然后摆观点(议论)(每点1分)
16.八号风球来临,停课在木屋区家里的朱老师批阅学生作文,后被泥流侵吞。

(共4分。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17.参考:虽然家境贫寒,但善良且富有责任心和爱心。

(共3分,写出2点并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意对即可)
18.参考:他隐隐约约觉得屋子在摇,他分明看到屋顶震摇得快被掀开了;看看玻璃窗外,湍急的雨水迅猛地从山上向下流,那土坡正在蠕移,快要崩塌了……;忽听得玻璃窗噼里啪啦一阵响。

抬头一看,玻璃窗已
被震裂,碎片纷纷散落。

(共2分。

)
19.渲染悲凉的情感基调随着暴风的变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暗示人物悲剧的命运把人物放在风球中更能凸显人物的高贵品质(写出2点得4分)
20.参考:风球来临,物质生活贫乏的朱老师依然在破旧的小屋里忘我地工作,而洪成平家住在豪华别墅,或睡懒觉,或听音乐,或欣赏窗外风景。

通过对比,表现了贫穷者的责任心和爱心,富贵者的精神空虚和冷漠。

表达了作者对贫富悬殊现象的思考以及对物质生活贫乏者、精神生活贫乏者的关切。

(共4分。

对比准确2分,作用2分)
21.写作(按中考评分要求,建议切入分35分)
试题分析:本文半命题,看似没什么要求,但“享受”无形中在取材内容上就有了一些限制,或者说是提示。

虽然我们提倡学生写“新”文,内容立意写法都“新”的文章,都不能“新”的搞怪,“新”和离奇,为了“新”而歪打偏钻,比如写“失败是一种享受”,对这没有复杂的人生经历的学生来说,是有些发酸的,是“不老实”的,是“搞怪”的,不建议这样写。

那怎么写呢?老老实实地写,写大些,“学习一是种享受”“生活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享受》,享受到什么?享受到坚持努力后难得终于成功的莫大的惊喜,享受到生活中种种美好的情感体验,享受到悲欢离合的故事给自己的人生启迪;写小些,“养宠物是一种享受”,享受什么呢?宠物是独生子女的“朋友”,享受“不孤独”,享受宠物的可爱带来的乐趣,享受在养宠物的过程中懂得了“关怀”,享受自己与宠物一同成长;写生活化一些,“喝茶是一种享受”“聊天是一种享受”,品茶品人生,聊天聊生活,与家一起,一朋友一起,享受在周末,享受在假期,享受在操场,享受在网上;写别致些,“听妈妈唠叨是一种享受”,那是爱的叮咛,是爱的教诲,“替爸爸刮胡子是一种享受”,爸爸的脸像一片田野,替爸爸胡子就像在广阔的田野上收割,收获无限的家庭趣味。

考点:写作能力。

点评:本命题作文,有要求的要仔细审阅,没有要求的,也要在构思时自己给自己提出要求来,想一想哪些材料是不适合写的,哪些是可以写但写不精彩的,哪些是别人想不到写的,即要求自己写作有想法有构思,写时有章有法。

半命题的填空,以自己熟悉的事物方便自己写的主题为优先考虑,即使想写得新鲜些,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力所能及,不与自己为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