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普钠(SNP)对红毛丹保鲜效果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吕金慧,张安妮,张荣萍,陈琪,邢馨予,
陈萍*(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
海南海口570228)摘要:
[目的]探讨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SNP )对红毛丹采后生理指标在室温下(25℃)贮藏效果的影响。
[方法]以海南红毛丹“保研7号”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置于10、100、200μmol/L SNP 溶液中,对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筛选最适保鲜浓度。
[结果]发现以浓度200μmol/L 的SNP 处理的保鲜效果最好,延长了贮藏时间,保持外观品质,延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同时抑制果实中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升高,增加了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有效抑制红毛丹在贮藏过程中果皮的褐变程度。
[结论]以浓度200μmol/L 的SNP 处理的红毛丹保鲜效果最佳。
关键词:
红毛丹;SNP ;采后生理中图分类号:S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896(2018)10-038-04LV Jin-hui et al.(Institute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Abstract [Objective]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odium nitroprusside (SNP )on the storage efficiency of postharvest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of Rambutan at room temperature (25℃).[Method]Hainan Rambutan “Baoyan No.7”was used as the test material ,and placed in 10,100,200μmol/L SNP solution ,and the physiological indexes such as PPO and PAL were measured to select the optimal preservation concentration.[Result]It was found that the SNP treatment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200μmol/L had the best preservation effect ,prolonged the storage time ,maintained the appearance quality ,delayed the decrease of SOD activity ,inhibited the increase of POD and PPO in the fruit ,increased the PAL activity ,and effectively inhibited Rambutan.The degree of browning of the peel during storage.[Conclusion]This experiment found that the SNP treatment with a concentration of 200μmol/L had the best preservation effect.Key words Rambutan ;SNP ;Postharvest physiology 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009);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创新创业基金支持项目(RNLCX20170001);海南大
学2017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589034)。
作者简介:吕金慧(1994-),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热带果树与农业生物技术。
*通讯作者:陈萍(1977-),湖北人,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热带果树与农业生物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8-08-20
tudy on the Preservation Effect of Sodium Nitroprusside (SNP )on
Rambutan
硝普钠(SNP )对红毛丹保鲜效果研究
红毛丹(Nephelium lappaceum L.),无患子科热带高大乔木果树,原产马来西亚[1],别名毛荔枝。
红毛丹含有丰富的营养,味甜至酸甜,果肉甘香甜美厚而多汁[2-3],长期食用可清热解毒、滋润肌肤、提高人体免疫力。
红毛丹果实除了鲜食,
还可以加工成罐头、蜜饯、果酱或酿酒等。
红毛丹果实含水量、含糖量高,是一种非呼吸跃变型果实[4],果实口感鲜美,但易感染各种病原菌,难以贮藏与保鲜。
研究红毛丹果实保鲜技术对于保证果品的口感、提高产品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可提园艺与种苗,Horticulture &Seed 2018,38(10):38-41doi :10.16530/21-1574/s.2018.10.015
10期吕金慧等硝普钠(SNP)对红毛丹保鲜效果研究
高果品耐贮藏和运输能力,拓宽销售市场范围。
关于红毛丹的贮藏保鲜技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都还比较少[3],实际应用较多的气调、低温等方法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设备投资和运营成本较高,而常用的化学方法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探索新的贮藏保鲜技术对于延长红毛丹供应期,提高相应的出口量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NO可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5]。
大量的实验已经证明用硝普钠(SNP)作为NO的供体,可以延长园艺产品采后的保鲜期,无残留毒性,使用的浓度比较低,同时降低了成本[6]。
目前硝普钠在草莓[7]、苹果[8]、香蕉[9]、蒜苔[10]、非洲菊[11]、龙眼[12]等园艺产
品的保鲜的应用,可以延长采后园艺产品的保鲜期。
该试验采用SNP作为红毛丹的保鲜剂,通过对红毛丹采后贮藏期间外观变化、生理指标的测定,探讨不同浓度的SNP处理对红毛丹贮藏保鲜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材料为红毛丹“保研7号”品种果实,取于海南省保亭县三道镇三道农场。
选取大小均匀、颜色和形状差异不大、成熟度一致(8成熟)、无机械伤且无病虫害的新鲜红毛丹果实。
硝普钠(纯度99.0%)购自广东宏远集团药业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红毛丹贮藏前的处理。
将试验材料平均分为4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另外3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SNP溶液处理,分别为10μmol/L (A组)、100μmol/L(B组)、200μmol/L(C组),2h 后取出,自然风干,待测。
将4组红毛丹分别装于聚乙烯保鲜袋中,然后置于温度为25℃、湿度为85%的恒温箱中。
每天分别从每个组中随机选取3个果实(4个组共12个果实)进行一系列生理指标的测定,共测量7d。
1.2.2红毛丹贮藏期间各生理指标的测定。
1.2.2.1失水率[13-14]。
取称量瓶12个,并标记,洗净,烘干,称重G0;分别随机剪取3个红毛丹的果肉分别放入称量瓶中,盖严,称重G1。
然后将称量瓶置于烘箱80℃烘干至恒重G2。
果实含水量(%)=[(G1-G0)-(G2-G0)]/(G1-G0)1.2.2.2维生素C含量测定。
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红毛丹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15]。
1.2.2.3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采用愈创木酚比
色法[16]。
1.2.2.4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
采用氮蓝四唑法[17]测定果实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
1.2.2.5多酚氧化酶(PPO)活性。
果实果肉组织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进行测定时,采用比色法[18],并在此基础上略有改动。
转速3000rpm离心30min,低温下保存备用。
1.2.2.6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
根据在实验室中多次试验方案然后总结出的方法进行测定。
并把有关数据带入以下公式计算: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U/(g·h)]=(A290×VT)/(m×VS×t×0.01)
2结果与讨论
2.1果实外观变化
由图1可以看出,红毛丹在经不同处理后,果实外观优于对照,贮藏至第3天,各处理果实均无褐变现象,第5天时对照果实褐变较其他3个处理严重;
第7天时,对照的整个果实几乎变黑,其次为A处理和B处理,C组的保鲜效果最好,外观褐变较轻。
2.2果实失水率变化
由图2发现,红毛丹失水率在贮藏前3d变化平缓,第4天开始,对照失水率急速显著,而C组在整个过程中,失水率均上升最少,第7天时,对照的失水率为28%,明显高于C组的12%,由此可见,
C
图2不同浓度处理对红毛丹失水率的影响
图1不同浓度处理对红毛丹果实外观的影响
39
园艺与种苗2018
年
图7不同浓度处理对红毛丹PAL 活性的影响
图6
不同浓度处理对红毛丹PPO 活性的影响
图5不同浓度处理对红毛丹SOD 活性的
影响
图4不同浓度处理对红毛丹POD 活性的
影响
图3
不同浓度处理对红毛丹Vc 含量的影响
组能明显抑制红毛丹采后保鲜过程中的失水率,
保持红毛丹外观鲜艳。
2.3
果实维生素C (Vc )含量的变化
许多重要的生物合成过程中都需要Vc 参与作用。
在该试验中Vc 的变化如图3所示,不同浓度处理红毛丹的Vc 含量先呈一个上升趋势,
之后随着果实的衰老,Vc 含量又逐步下降,由图3发现在该试验中C 组的Vc 含量降低速度比其他处理缓慢。
2.4
过氧化物酶(POD )活性分析
POD 作为反映植物生理状况最重要的生理指
标之一,它的存在与植物抗性、植物形态建成和植物
形态发生有关,是植物的关键保护酶之一[19]。
由图4看出,
前3d 中红毛丹果肉中的POD 活性基本没有变化。
但在第3天后,POD 活性呈上升趋势。
第6天时,POD 活性开始急速上升,但是C 组的变化整体上相对缓慢。
在整个贮藏期间,C 组上升速度明显低于CK 处理,
说明C 组对红毛丹果肉POD 活性有抑制作用,延缓了红毛丹果实的衰老速度。
2.5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分析
SOD 是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抗氧化酶,SOD 可
以清除机体内自由基,它在机内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机体衰老与死亡的直观指标[17]。
由图5表明,
试验中所有组的果肉中的SOD 活性都在下降,
但C 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下降的趋势要显著低于对照组。
由此说明C 组可以有效地延缓红毛丹果肉中SOD 活性的下降,从而增强了红毛丹果实抗氧化性能力,达到延缓果实衰老的目的。
2.6
多酚氧化酶(PPO )活性分析
PPO 是引起园艺产品发生褐变的原因之一[18]。
由图6可知,红毛丹果肉中的PPO 活性均呈上升趋势。
第7天时,对照值达0.3U/g ,是C 组的1.5倍。
由此可知,C 组可有效抑制红毛丹果肉中的PPO 活性上升,达到缓解果实褐变程度的目的。
2.7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活性变化
PAL 是植物抗逆境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PAL
40
10期
(上接第37页)
理、修剪、维护和更换即可,相比大面积季候性枯萎的草本植物,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维护成本。
同时这种建植方式丰富浮床植物应用种类,尤其对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生物浮床配置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培扦插根系相互促进,絮状根系的形成有利于构建植物与水生动物共生的微生境,生态效益明显,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马克星,吴海卿,朱东海,等.生物浮床技术研究进展评述[J].农
业环境与发展,2011(2):60-63.
[2]邓沛飞.广东湿地木本植物资源调查及应用研究[D].广东:仲恺
农业工程学院,2014.
[3]邓沛飞.浅谈6种野生湿生木本植物水耕技术及应用前景[J].肇庆
市专业技术论文集,2016,225-228.
[4]卢进登,赵丽娅,康群,等.人工生物浮床技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
研究现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3):214-218.
[5]井艳文,胡秀琳,许志兰,等.利用生物浮床技术进行水体修复研
究与示范[J].水利科学研究,2003(6):18-19.
[6]何玲,林萍,吴亮,等.水培扦插繁殖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2009(3):87-90.
(责任编辑戚佳妮)
吕金慧等硝普钠(SNP)对红毛丹保鲜效果研究
活性与果实的抗病性呈正相关关系[20]。
由图7表明,PAL活性整体都有上升,但C组上升急速,对照较平缓,第7天时,C组的PAL值达60.1U/g,显著高于对照的46.77U/g。
由此表明,C组能使PAL活性上升,提高其果实抗逆性,延长保鲜期。
3结论与讨论
试验所测的红毛丹大概在3~4d后开始出现腐烂。
对比外观图片可以看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红毛丹的外观褐变从第5天开始明显,这也与果实中PPO活性不断上升有关。
PPO活性的升高,SOD活性的降低,造成了果肉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红毛丹的抗逆境能力逐渐减弱了,导致PAL活性逐渐上升。
该研究发现,果实采摘后用SNP处理明显抑制了失水率、PPO、POD、PAL活性的升高,延缓了Vc、SOD活性的下降,降低了果实腐烂,其中SNP浓度为200滋mol/L时处理效果最好,可以达到延长红毛丹的保鲜期的目的。
邵志远[21]等关于红毛丹的实验报道,适当的低温也可以延缓红毛丹果实的变质,因此,采用适当浓度的药剂与适当的低温结合处理,或与气调保鲜结合处理,是红毛丹保鲜研究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谢龙莲.红毛丹采后处理技术[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6(9):
25-26.
[2]李奕星,李芬芳,陈娇,等.3种植物精油对采后红毛丹的保鲜作用
[J].热带作物学报,2018,39(1):168-173.
[3]张安妮,吕金慧,郑中兵.红毛丹的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园艺
与种苗,2017(11):9-12.
[4]O’HARE T J.Postharvest Physiology and Storage of rambutan[J].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1995,6(3-4):189-199.
[5]张少颖,饶景萍,任小林.一氧化氮对瓶插月季呼吸作用及相关酶
活性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7(1):183-188.
[6]尹国胜,任艳芳,何俊瑜,等.NO对延长芒果货架期的影响研究
[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6):114-118.
[7]朱树华,周杰,束怀瑞,等.一氧化氮延缓草莓成熟衰老的生理效应
[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7):1418-1424.
[8]牛锐敏,许泽华,王春良.一氧化氮对“宁冠”苹果的保鲜效应[J].北
方园艺,2013(21):147-150.
[9]张琦,刘千,张智,等.硝普钠对香蕉采后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J].南方农业学报,2016,47(7),1198-1202.
[10]屠荫华,惠伟,李彩香,等.2008.硝普钠(snp)对蒜苔保鲜效果
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10),244-247.
[11]杜兴翠,任雪,杨尧,等.外源NO对非洲菊切花保鲜效果及作用
机制[J].浙江农业学报,2012,24(3):440-444.
[12]段学武,邹如意,等.NO对采后龙眼常温贮藏效果的影响[J].食
品科学,2007,28(2):327-329.
[13]李娟,陶乐仁,董小亮,等.菠菜贮藏过程中水分蒸发损失[J].食品
科学,2012,33(8):285-288.
[14]陈建勋,王晓峰.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二版)[M],广州:华南
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2):2.
[15]李润丰,赵希艳,高亚弟.2,6鄄二氯靛酚反滴定法测定红色果蔬
中还原型VC[J].营养学报,2012,34(5):507-509.
[16]李忠光,龚明愈.创木酚法测定植物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改进[J].植
物生理学报.2008,44(2):323-324.
[17]沈文飚,叶茂炳,徐朗莱,等.小麦旗叶自然衰老过程中清除活性
氧能力的变化[J].Acta Botanica Sinica,1997(7):634-640.
[18]段玉权,董维,张明晶,等.中华寿桃多酚氧化酶的特性研究[J].中
国农业科学,2008,41(3):795-799.
[19]丁薪源,曹建康.果蔬过氧化物酶酶学特性研究进展[J].食品科
技,2012,37(10):62-66.
[20]江昌俊,余有本.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
大学学报,2001(4):425-430.
[21]邵志远,李雯.温度、抗坏血酸、柠檬酸和氯化钠对采后红毛丹果
实几种生理指标与品质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2):203-206.
(责任编辑成丽娜)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