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情况是()A.B.
C.D.
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
a、b表示该部位的溶液浓度,由此推测正确的是()
A.a<b,且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
B.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该细胞有水分子的进出
C.将该细胞浸润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细胞会略微膨胀
D.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小
3.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
选项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Na+→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
A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B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
C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
A.A B.B C.C D.D
4.下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的图像或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与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相同
B.图丁可代表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
C.环境中氧浓度变化对图示代表的所有运输方式均有影响
D.抗体和胰岛素的释放方式均与戊图代表的方式相同
5.下图为同一细胞在同种溶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最终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所处的溶液浓度最小
B.图c中1处的溶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C.图c细胞放入清水中就一定能复原
D.图中细胞液浓度大小为a<b<c
6.下图A中有两个相同的渗透装置,装置1中盛有溶液a,装置2中盛有溶液b,溶液a、b都为蔗糖溶液(蔗糖无法通过半透膜),且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c为清水,图B 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A中装置2的液面一段时间后会高于装置1的液面
B.图B中的5、4、6相当于图A中的2
C.图B中的7与图A中的2通透性不同
D.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此时应及时灌溉
7.下图中Ⅰ~Ⅳ表示生物体中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Ⅰ、Ⅱ均表示顺浓度梯度进行运输B.Ⅰ、Ⅱ、Ⅳ均表示被动运输
C.Ⅲ和Ⅳ所示运输过程均消耗能量D.Ⅰ、Ⅱ、Ⅲ、Ⅳ均可在人体细胞中发生8.在植物的无士栽培过程中植物幼苗需要通过根细胞从完全营养液中吸收所需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下面与此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与吸收水的过程是同一个过程
B.直接决定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种类的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种类
C.温度只能通过影响根细胞膜的流动性来影响离子吸收的速率
D.随着完全营养液中O2浓度升高离子被吸收的速率持续加快
9.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
A.结构完整的细胞核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
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易于观察的大液泡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腌制果脯过程中,果脯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甘油、乙醇、苯等物质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
C.低温会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运输速率
D.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消耗的是无氧呼吸产生的ATP
1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之所以用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
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
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而醒目的液泡
12.如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甲图可以判断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B.甲图中随着细胞外物质浓度的降低,运输速率会变慢
C.甲图中箭头表示当细胞外物质浓度高于细胞内时,物质只能从细胞膜外向细胞膜内扩散D.乙图说明自由扩散过程受物质浓度的影响
13.用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B.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
C.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
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
14.下列关于细胞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的跨膜运输属于被动运输
B.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可以是自由扩散或通过“水通道”运输
C.受氧气浓度影响的物质运输方式一定需要载体蛋白
D.某些小分子有机物可以顺浓度梯度进行协助扩散
15.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 的速率都是10mmol/min。
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A.细胞吸收M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D.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16.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①彻底水解后形成单糖和氨基酸
B.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③④均有关
C.b可表示尿素分子进入细胞的过程
D.c可表示无机盐离子进入细胞的过程
17.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
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
C.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
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
18.如图为一个渗透装置,半透膜小袋内充满0.3g/mL的蔗糖溶液,用不同表面积的半透
膜小袋做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内玻璃管内液面高度变化速率的相关曲线最可能是(横坐标表示表面积)
A.B.C.D.
19.下图为某学生观察到的细胞质壁分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
B.图示状态下,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
C.图中7是细胞液,其颜色正在逐渐变浅
D.图中1是细胞壁,6处充满了外界溶液
20.下列物质合成或运输的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的是()
A.胰岛素的合成过程B.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
C.人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D.根毛细胞吸收K+的过程
21.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图中①④过程的运输方式正确的是()
A.①过程是被动运输
B.②过程是主动运输
C.③过程是主动运输
D.④过程是主动运输
22.下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①彻底水解后形成单糖和氨基酸B.c运输方式与温度无关
C.b可表示氧气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D.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③④均有关
23.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均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
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三种蔗糖溶液浓度大小关系是丙>乙>甲
B.乙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甲、丙浓度变化是水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D.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都必须依赖通道蛋白
24.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其浓度分别用M A、M B、M a、M b表示,且M A>M B,M a=M b>M A。
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乙装置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
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若h1>h2,M A=M B,则M a<M b
B.若h1>h2,M A=M B,则M a>M b
C.若M a=M b>M A>M B,则h1<h2,M1>M2
D.一段时间后,A→a与a→A、B→b与b→B的水分子扩散速率均相等
25.细胞膜的特性和功能是与其结构相适应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
B.由于磷脂双分子层的内部是疏水的,所以水分子不容易通过细胞膜
C.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物质运输功能,糖蛋白与细胞间信息传递有关
D.细胞的变形及生长现象,不支持罗伯特森的细胞膜静态结构模型
26.物质出入细胞与质膜的结构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变形虫摄食可使质膜的面积变小
B.离子逆浓度梯度转运过程中,膜中的载体蛋白发生形变
C.CO2分子从线粒体出来的同时也有CO2分子进入线粒体
D.洋葱表皮细胞在高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
27.将甲乙两个新鲜的植物叶片组织装片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高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用显微镜连续观察甲乙中的细胞,你会发现的现象是()A.甲乙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
B.甲乙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乙细胞很快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
C.甲乙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且两细胞都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甲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乙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28.某同学为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将同一植物相同部位的细胞分别置于一定浓度的 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再置于蒸馏水中。
实验过程中两组细胞的液泡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Ⅰ表示蔗糖组细胞的液泡体积的变化
B.植物细胞自 A 点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分子
C.B 点时,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达到动态平衡
D.C 点时,液泡体积不变,两组实验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等
29.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K+进入胃腔不消耗能量
B.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属于主动运输
C.胃壁细胞内K+的含量影响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大小
D.K+进出胃壁细胞需要相同载体蛋白的帮助
30.下图中Ⅰ~Ⅳ说明了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均为主动运输
B.Ⅱ和Ⅲ为主动运输,Ⅰ和Ⅳ为被动运输
C.Ⅰ、Ⅱ和Ⅳ为渗透作用
D.Ⅲ为主动运输,Ⅰ、Ⅱ、Ⅳ为被动运输
二、多选题
31.下表为甲同学用某浓度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测得的数据,图为乙同学用另一浓度的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绘制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时间(min)246810
原生质体相对大小90%60%30%30%30%
A.乙同学的实验进行到T2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B.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1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C.甲同学实验进行到8 min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同学所用溶液浓度要大于乙同学
32.如图表示细胞膜的部分结构及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情况。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B.②可能参与某种物质的跨膜运输
C.③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它的疏水端相对排列
D.a、b所示两种跨膜运输均不需要消耗能量
33.下列没有涉及到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的是
A.花粉与柱头相结合
B.胰岛素通过细胞膜分泌至细胞外
C.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D.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
34.下列与物质运输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黑藻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渗透压逐渐减少
B.温度影响物质跨膜运输速率只是因为影响了膜的流动性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甘油无需载体参与
D.胰岛素分泌到内环境的过程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
35.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蛋白质的人工脂双层膜与细胞膜在功能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无选择透过性
B.胞吞与膜上蛋白质有关,并且需要消耗能量
C.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属于自由扩散
D.浆细胞分泌抗体时会使细胞内ADP的含量增加
三、非选择题
36.如图甲是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g/mL的葡萄糖(C6H12O6)溶液,B为1mg/mL的乳酸(C3H6O3)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可扩散通过图甲所示的人工膜(写出两种物质);图丙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二者的区别主要是___________。
(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将图丙右侧溶液换成0.01mg/mL的葡萄糖溶液,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溶液浓度________右侧溶液浓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性。
(5)图甲示人工膜两侧的离子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
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能通过,推测缬氨霉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37.如图所示,图甲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的成熟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有些物质能直接通过图甲结构,如________(至少举2例),这种跨膜运输方式被称作____________,该方式的运输速率取决于___________。
(2)图甲所示人工膜两侧的离子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
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能通过,则K+通过该膜的
方式是_______。
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Ca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K+、
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图乙中,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现提取其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一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据面积为S,则该细胞的表面积为_____。
图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______。
(4)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
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右侧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38.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细胞膜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上图A、B、C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3)图中A、B两种运输方式所需条件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图中C运输方式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D表示__________方式,该过程利用了膜的_______________特性。
(6)若在细胞中注入呼吸抑制剂,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39.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是研究膜结构功能的常用材料。
当成熟红细胞破裂时,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
研究人员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影。
结果如下表:(“+”表示有,“一”表示无)
实验处理蛋白质种类处理后红细
胞影的形状A B C D E F
试剂甲处理后++++--变得不规则试剂乙处理后--++++还能保持
(1)构成红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__。
膜上有多种蛋白质,其中B蛋白与
多糖结合,主要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功能有关。
A和G蛋白均与跨膜运输有关,
G主要功能是利用红细胞_________________呼吸产生的ATP供能,通过
_________________方式排出Na+吸收K+,从而维持红细胞内高K+低Na+的离子浓度梯度。
(2)在制备细胞膜时,将红细胞置于_______________中,使细胞膜破裂释放出内容物。
由表中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影的形状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
成熟
红细胞不具有合成脂质的_____(填细胞器),其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可来自血浆。
当血浆
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上,细胞膜_______性降低,变
得刚硬易破,红细胞破裂导致胆固醇沉积,加速了As斑块的生长。
40.下图为成熟的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图中的标号):
(1)若该细胞为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细胞,则浸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
后,液泡的变化是____________(答出两点),该过程用___________(低、高)倍镜即可
观察到。
(2)与图中[1 ]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
(3)与肝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结构有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4)此细胞如果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出现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和
[ ]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6)发挥交通枢纽作用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它能产生囊泡,图中能产生囊泡的
结构还有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41.下图1为细胞合成与分泌淀粉酶的过程示意图,图2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
表示细胞结构或物质。
请回答问题:
(1)控制淀粉酶合成的遗传物质存在于[4] ________中。
(2)图1中,淀粉酶先在核糖体合成,再经[2] ________运输到[1]________进行加工,最后由小泡运到细胞膜外,这种物质过膜方式称为________。
整个过程消耗线粒体提供的能量。
(3)图2中,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为________,帮助某些离子进入细胞的是____填图中序号)。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升高,颜色加深,液泡逐渐变小,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逐渐分离;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细胞液的浓度逐渐降低,颜色加深,液泡逐渐变大,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逐渐复原。
【详解】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引起质壁分离,所以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而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小,因此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先变大后变小,B正确。
故选B。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形,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处于质壁分离过程、质壁分离平衡状态或质壁分离复原过程;a表示细胞液、b表示细胞外液。
【详解】
A、据图可知,细胞处于质壁分离或复原状态,因此,此时a与b的浓度可能是a<b或a >b或a=b,A错误;
B、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分子,B错误;
C、将该细胞浸润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细胞会吸水,由于细胞壁的束缚作用,细胞会略微膨胀,C正确;
D、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大,D错误。
故选C。
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如下:
据图分析: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区别在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被动运输部不需要;主动运输一般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被动运输都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肾小管腔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为主动运输。
肾小管腔Na+进入上皮细胞顺着浓度梯度,为被动运输。
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进入组织液也是顺着浓度梯度,为被动运输,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物质运输方式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甲中,甲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也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自由扩散;图乙中,乙物质的运输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并且需要载体蛋
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分析曲线图:图丙中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方式丁中,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图戊中,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属于胞吐。
【详解】
A.图甲和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都是自由扩散,A正确;
B.方式丁中,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是主动运输,可用图丁表示,B正确;
C.氧气浓度会影响能量的供应,因此可能会影响方式乙、丁和戊,但不影响方式甲和丙,C 错误;
D.抗体和胰岛素均属于分泌蛋白,其释放方式为胞吐,即图戊,D正确。
故选C。
【点睛】
准确判断题图中代表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详解】
若为同一个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的最终状态,因a失水最少,所以a所处的溶液浓度最小,A正确;图c中细胞失水,1处的溶液为外界溶液,B正确;图c细胞放入清水中不一定能复原,因为细胞可能会因为失水过多或失水时间过长而死亡,C错误;图中细胞失水程度为a<b<c,失水越多,细胞液浓度越大,所以图中细胞液浓度大小为a<b<c。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详解】
A、根据题干“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c为清水”,所以装置2的渗透压更大,吸收水更多,一段时间后装置2的液面高于装置1的液面,A正确;
B、图B细胞中含有大液泡,因此可以构成渗透系统,图B中6为细胞膜,7为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8共同构成原生质层,原生质层相当于图A中的2半透膜,B错误;
C、图B中的7具有选择透过性,图A中的2则没有选择透过性,只要颗粒大小小于膜上的孔,均可以通过,C正确;
D、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上述图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应及时灌溉,D正确。
故选B。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可知,Ⅰ是自由扩散,Ⅱ是协助扩散,Ⅲ是主动运输,Ⅳ是胞吐,据此做题。
【详解】
A、Ⅰ、Ⅱ都属于被动运输,均以顺浓度梯度进行运输,A正确;
B、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Ⅳ胞吐不属于被动运输,B错误;
C、Ⅲ主动运输和Ⅳ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Ⅰ、Ⅱ、Ⅲ、Ⅳ均可在人体细胞中发生,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知识点,考查学生理解知识和正确识图能力,题目难度适中。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状态下都能进行呼吸释放能量,但有氧状态下释放的能量要较多;
2、根细胞对各种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
【详解】
A、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与吸收水的过程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A错误;
B、直接决定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种类的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种类,B正确;
C、温度能通过影响根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呼吸速率来影响离子吸收的速率,C错误;
D、随着完全营养液中O2浓度升高离子被吸收的速率在一定范围内加快,D错误。
故选B。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