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工业革命》-“十校联赛”一等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中的一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而且也是二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为后面学习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打下伏笔,是后面学习内容的重要背景内容和基础,因此本课在教材中起着上承两次工业革命,下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有基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自学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有些抽象的问题还不能分析,需要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运用生活里的内容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如利用学生熟悉网络技术、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方面,从学生比较熟悉和了解的身边事物入手,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特点和影响,做到贴近生活,主动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在逐步地改变人类的生活。

做到找到一节课的兴奋点,使学生渴望从历史课堂上挖掘出他们所“不熟悉”和“想知道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五、教学理念与思路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
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

”“教学过程最优化不仅要求科学地组织教师的劳动,还要求科学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本节教学采用情景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知识,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始终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最终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目的,形成有效教学。

六、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根据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课堂上我的角色是以引导者和组织者为主,体现“先导后教”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敢于和善于发表感想和体会,注重师生互动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也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讨论与探究,尝试打破教材现有结构,从学生兴趣出发整合教材。

2、启发式的“一体两辅”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和多媒体辅助的形式,用环环相扣的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读懂教材,同时带着问题来看教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合作探究教学法:教师指导下的分组合作学习,指导学生预习列出知识点;课前分组搜集有关两次工业革命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有关资料,进行多角度分析,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

学法:通过努力营造良好互动的氛围,让学生以学案自主学习、情景感悟、视频体验思考、辩论分享和合作探究为主进行学习,使他们在活动中有所感悟,做到知识迁移和联系记忆,体现“先做后学”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思想。

七、教学主要流程
【新课导入】复习提问,情景导入
【主题讲解】自主学习,把握新知
师生互动,分析知识
创设情景,学生讲解
【主题升华】解说介绍,激发高潮
辩论探究,加深印象
情感升华,达成目标
【新课小结】回顾总结,检验效果
【课后拓展】拓展探究,知识迁移
八、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九、板书设计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史实(时间、国家、领域、核心、时代)——“科技之实”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科技之光”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积极和消极)——“科技之思”
四、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科技与中国”
五、启发——“科技之鞭”
六、比较三次科技革命——“科技之比”
十、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待于我在以后的教学中用努力来逐步地完善。

一、要更好地协调多媒体直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

在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辅助教学,让学生达到一种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具体如何运用和把握多媒体直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如何把身边鲜活的科技案例和技术资源软件与教学更有效结合起来,还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由于时间有限,一些合作探究学习活动难以充分开展。

一些合作探究小组没有得到展示探究成果的机会,成为了本课的遗憾,因此,在以后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地实践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提高互动的程度和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