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六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下册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第Ⅰ卷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以下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中央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①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
②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
④见证了唐太宗死后,武则天登上皇位的一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下列关于隋文帝统治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隋文帝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B、他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繁荣,人口有大幅度增长
C、他将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
D、在他的倡导下,隋初形成崇尚节俭的社会风气
4、“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B.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C.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
D.诗圣是对李白的美誉,诗仙是对杜甫的赞美
5、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 B.《封神榜》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
6、下面那种说法符合隋唐的特点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
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中华帝国的衰落
7.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8、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
A、北宋与辽的争战
B、北宋与金的争战
C、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9、“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宋 B.元 C.明 D.清
10、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
杂耍、表演等等。
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
11、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
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
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你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谁吗?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頫
12、穿越时光隧道,假如你是宋代的一名市民,下面哪些社会风貌是可以看到的
①在当时商业都市里你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其中就有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1
②夏天,在夜市上、瓦子里你可以喝到冷饮③人们正开开心心地过中秋节
④城市平民都住在四合院里,客商住宿可到邸店去⑤士大夫出行一般都骑马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3、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
其中的“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指哪一组人物?
A.李渊、赵构、铁木真B.李世民、赵匡胤、铁木真
C.唐玄宗、赵构、忽必烈D.李世民、赵匡胤、忽必烈
14、有人对南宋时从泉洲出海远航的中国商船情况进行描述,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船长正在观察指南针
B、有的船员穿棉布衣服
C、船上满载瓷器
D、有人在悠闲地吃花生
15、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的是
A、秦朝时有人谈论儒家诗书被处死
B、在唐都长安随处可见回族商人
C、北宋时,商人在四川经商可以使用纸币
D、清雍正帝率军机要员私访江南
16、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
①科举制的创立②焚书坑儒③八股取士④文字狱⑤闭关政策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7、 13世纪早期成书的《诸蕃志》记载:当时和中国通商的国家有50多个,中国商人泛海去贸易的也有20多个国家。
中国的大海船,每年11至12月趁东北风从广州、泉州等地出发,往返一次大约需要两年时间。
自东南亚至非洲,有16个国家购买中国的瓷器。
根据以上记载,“当时”应该为
A.唐朝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18、距今(2012年)607年所发生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明朝灭亡
C.鞑靼部落强盛起来
D.郑和首次出海下西洋
19、元世祖开凿两段新运河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政治统治
B.灌溉大片农田
C.疏通水道以防洪灌溉
D.解决粮运困难
20、自明末以来我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最根本原因是
A.封建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
D.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21、清朝我国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设内阁和六部
B.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C.设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22、下列对于《尼布楚条约》叙述错误的是
A.双方经过平等协商
B.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C.这是中英间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D.条约签订于1689年
23、下列史实中,与康熙帝无关的是
A.赐予西藏喇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B.指挥雅克萨之战
C.制造文字狱
D.设立军机处
24、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直接原因是
A.强烈的民族意识的驱使
B.乾隆帝的热情接待和妥善安排
C.清朝中期国力的强盛
D.沙俄的控制、欺凌和压迫
25、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这句话说明了
A.诗歌不再重要
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人们应该去读
一读
C.读《红楼梦》是很时尚的
D.中国所有的诗书都不如《红楼梦》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2
3
青海玉树文成公主庙 清政府颁赐的金瓶 材料三:
2008年3月14日,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使当地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图片与历史上的哪一事件有关? 该事件带来哪些影响?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清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藏何时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当时管理该地区事务的机构名称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针对材料三中“藏独”份子的所作所为,你有何看法?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对外国的态度是开放的,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和留学生、外国人到长安任官和居住……中外交往盛况空前,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不需要外洋货物……,这一政策使中国远离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潮流,一直到鸦片战争中国大门被列强的炮火轰开。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的对外交往带来什么影响?
(2) 材料二中的“这一政策”指什么? 根据材料,清朝统治者实行这一政策的
原因是什么?
(3) 清政府实行的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4)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国运的盛衰与所采取的不同对外政策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对于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时期,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考到了白头仍未中进士。
唐太宗在金殿端门见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成阳之效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
请回答:
(1)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是在哪一个朝代形成的?唐朝科举制度有什么变化?
(2)科举制度对扩大封建统治基础有何作用?
(3)结合材料二,说明明朝时的科举制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4)明朝改变科举制度和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其相同目的是什么?清朝前期,为达到同样的目的,采取了什么措施?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城,迥隔于烟霞缥渺之间。
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
“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等小国些微货物哉?”——嘉庆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的最远航线到达什么地方?
(2)材料一反映出什么精神?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二反映出清朝统治者怎样的对外政策?造成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4)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4
5
七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 B C D A B D A B C B A B D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B
B
B
D
B
D
C
C
D
D
B
二、材料分析题
26、(1)文成公主出嫁吐蕃(1分)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2分)
(2)A 、先后册封达赖和班禅,形成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1分) B 、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1分) C 、制定“金瓶掣签”制度,决定活佛转世人选。
(1分) (3)元朝、宣政院(2分)
(4)“藏独”分子分裂祖国的做法是错误的。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藏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径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和广大人民的愿望,是注定要失败的;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坚决与他们作斗争,维护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统一。
27、(1) 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1分) (2) 闭关锁国;(1分)
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不需要外洋货物(2分)
(3)A 、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B 、使清政府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 C 、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
D 、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4分)
(4)对外开放,国运昌;政策封闭,国运衰。
(2分) 国家谋求发展和强盛,要善于学习别国的文明成果; 建立开放的对外关系,不能故步自封。
(2分)
28、(1)隋朝
唐朝时完善了科举制,唐太宗时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
(2)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选拔人才,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3)明朝实行的科举制只要求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实行严格的八股取士
(4)相同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清朝前期采取的措施是大兴文字狱。
29、(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材料一反映出郑和船队克服重重困难,表现了我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和高超的航海技术
历史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远洋航海早半个世纪;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3)闭关政策;
后果:它限制了我国的海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4)看法: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要善于吸收外来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促进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