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高二高中政治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高二高中政治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B.学习哲学就能拥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从世界观角度来看,右侧漫画中股民的做法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
3.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

”这说明
A.哲学的发展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
B.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指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C.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
D.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4.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
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成功完成硬着陆。

这说明
A.规律是可以改造的
B.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D.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5.唐诗《回乡偶书》中有这样一句诗:“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它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6.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索、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的说法。

这表明
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②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④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直接模仿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7.从1962年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多个国家前后十多次发射了火星探测器。

1997年美国“火星探路者”号发回火星
表面有远古水痕的照片,2002年美国“奥德赛”号发现火星北极区域可能含有大量“冰冻水”。

2008年美国“凤凰”号第一次“触摸和品尝”到火星上的水,这对于多年来以找水为主要思路的火星探测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表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2009年楼市“拐点”到底指什么?是指房价从上涨到下跌,还是指房价从快速上涨到深度调整?业内人士莫衷一是。

这从哲学上说明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C.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
D.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会导致对同一对象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9.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总体布局中的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以上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②联系是普遍的
③人们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④事物发展趋势是曲折迂回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0.2009年6月4日,世界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通过国家验收。

它一次观测最多可同时获得4000个天体光谱,将把人类观测天体光谱的数目提高一个数量级(至千万级)。

这体现了
A.认识工具的改进和提高促进认识的发展
B.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对人有利的客观条件
C.客观条件往往阻碍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D.改造客观世界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
11.漫画《补》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要重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部分构成整体,部分决定整体
D.必须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12.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诞。

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新中国的诞生,伟大的革命历程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因为
A.新事物力量是强大的,又符合人们求新求变的愿望
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C.新事物是后来出现的事物
D.新事物的发展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3.《走进新时代》的歌词(节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上述歌词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②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④发展具有普遍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下列古诗中与右边漫画《跷板游戏》所反映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B.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D.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15.毛毛虫有尾随的习惯。

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毛毛虫在一个花盆边围成一个圆圈爬行,离花盆不远处放有食物。

毛毛虫一个跟一个爬了六七个小时,最后又累又饿而死,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毛毛虫思路"。

我们从“毛毛虫思路”中获得的启示是
A.要彻底抛弃传统的观念,追求精神解放
B.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16.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其总特征是
①辩证否定的观点②发展的观点
③对立统一的观点④联系的观点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17.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太古遗音”、“四大发明”、“夸父追日”等中国元素比比皆是。

中国灿烂的文化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示的重点。

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A.辩证法革命的批判的精神
B.办事情要把握主要矛盾
C.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也离不开部分
D.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8.文彦博小时候放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长大后,文彦博成了宋朝的一代名相。

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要虚心向群众学习
D.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19.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要重视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

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D.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著名养生专家洪昭光教授提醒大家,养生要讲辩证法,千万不要盲从。

对待养生问题要在专家的指导下给自己“量身定做”健康计划,讲个性化,讲辩证法,才是理性、科学、负责的选择。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A.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21.“别因为落了一根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扔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这句俗语启示我们
①坚持辩证否定观②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做事情既有肯定,又要有否定④树立创新意识,敢于否定一切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2.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现在出现了许多新的网络名词,如“躲猫猫”、“俯卧撑”、“打酱油”、“做噩梦”等,其含义也被人们认可并广为传播。

从哲学上说,这表明
A.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3.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荣辱倒置,是当前腐败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
原因。

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C.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D.只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就能杜绝腐败
24.2009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1周年。

31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了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

所谓改革是指
①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②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彻底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5.2009年10月3日,2016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地在丹麦哥本哈根揭晓,经过三轮投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最终获得主办权,成为了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国家。

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世界而努力。

这表明
A.意识有时具有决定性意义
B.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它能为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的世界发挥重要作用
C.只要坚持奥林匹克运动的理念和精神,就能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D.奥林匹克运动的理念和精神是各国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26.“忠”是儒家传统的核心要义之一,在专制等级社会,“忠”往往意味着臣子无条件效忠皇帝和儿女无条件服从父母。

但在今天,“忠”多指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忠”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表明
A.经济利益影响人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因人而异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相对独立性
27.为推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出台政策调整了农村土地制度,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程度
B.只要调整生产关系就一定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生产关系的调整必然引起经济基础的根本变化
28.“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此论断说明了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劳动群众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9.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通过现场调研和科学论证,综合考虑生态、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制
定了重建总体规划。

一年来依靠灾区人民的艰苦奋斗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灾后重建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材料蕴涵的哲理有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③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④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
二、其他
同为宋朝的文化名流,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荔枝赞不绝口,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蔡襄的《荔枝谱》却说天下的荔枝,以闽中为第一,蜀州次之,岭南为下。

这说明
A.价值判断总是有主观性
B.美食评鉴没有客观标准
C.两者的评价都受到乡土观念的影响,把自己家乡的荔枝说成是最好的
D.价值判断是有阶级性的,蔡襄是奸臣,所以不能客观看待广东荔枝的价值
三、填空题
1.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能顺利发展。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
的成就,就是在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

从哲学角度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理论依据以及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5分)
2.唐山师范学校课题组通过对河北省27所学校的调查发现,从小学、初中、高中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呈
逐步下降趋势,男性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女性弱势群体子女,贫富悬殊是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
产生的社会根源。

但并不是弱势群体子女都有心理问题,恰恰许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非常健康,所以社会和家庭
因素只是一个外部条件,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问题产生根源在于自己。

试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1分)
3.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
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

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

使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


昔日的荒凉到今天的精神巨变,这两位老师的心血没有白付出。

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在2009年2月召开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上,李桂林、陆建芬夫妻被评为200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结合材料分析李桂林、陆建芬夫妇的感人事迹对我们的价值观启示。

(14分)
黑龙江高二高中政治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B.学习哲学就能拥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注意题干要求的是三者之间的关系,C项只涉及二者关系,与题意不符,D项表述错误,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本身在性质上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2.从世界观角度来看,右侧漫画中股民的做法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
【答案】B
【解析】股民“牛年拜牛”,希望牛神保佑他们,股票能给其带来收获,是一种将客观事物决定事物发展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3.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

”这说明
A.哲学的发展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
B.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指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C.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
D.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指导作用。

A项错误,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由经济政治决定,B项与题意无关,D项表述错误,哲学在性质上也有真正的哲学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之分。

4.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成功完成硬着陆。

这说明
A.规律是可以改造的
B.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D.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根据对规律的认识,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状况,使规律发生作用合乎人类的需求,造福于人类。

5.唐诗《回乡偶书》中有这样一句诗:“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它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两对概念。

一年一度春风,但“镜湖水”仍在,说明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D二项与题意联系不紧密。

6.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索、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

这表明
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②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④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直接模仿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内涵及特点。

虚幻的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歪曲的反映,故②错误,一切观念不是对现实的直接模仿,而是具有主动选择性、自主创造性的,故④错误,选B。

7.从1962年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多个国家前后十多次发射了火星探测器。

1997年美国“火星探路者”号发回火星
表面有远古水痕的照片,2002年美国“奥德赛”号发现火星北极区域可能含有大量“冰冻水”。

2008年美国“凤凰”号第
一次“触摸和品尝”到火星上的水,这对于多年来以找水为主要思路的火星探测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表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宜采用排除法,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而不是主要标准。

多年的火星探测过程,①②③都有所体现。

8.2009年楼市“拐点”到底指什么?是指房价从上涨到下跌,还是指房价从快速上涨到深度调整?业内人士莫衷一是。

这从哲学上说明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C.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
D.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会导致对同一对象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真理。

2009楼市“拐点”的看法莫衷一是,说明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

A项与题意无关,B项容易误选,主张客观真理不止一个,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由此D项也不对。

9.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总体布局中的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以上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②联系是普遍的
③人们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④事物发展趋势是曲折迂回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规律、联系、发展等多个知识点,综合性强。

对“社会和谐”的认识,随着对社会改造的实
践的不断推进,不断深化,说明认识从趋势上看具有无限性,和谐社会内容添加了社会建设内容,说明认识到社会各方面的有机联系。

体现了①②,规律不能改造,③错误,题干强调的是不断发展,没有涉及趋势的曲折性,④
不合题意。

10.2009年6月4日,世界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通过国家验收。

它一次观测最多可同时获得4000个天体光谱,将把人类观测天体光谱的数目提高一个数量级(至千万级)。

这体现了
A.认识工具的改进和提高促进认识的发展
B.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对人有利的客观条件
C.客观条件往往阻碍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D.改造客观世界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相关知识,题干强调的是人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了认识水平,最佳项选A项。

B
项错误,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项与题意无关,D项则强调改造世界,题干强调认识世界。

11.漫画《补》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要重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部分构成整体,部分决定整体
D.必须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综合建设,不能因为其中某块(文化)短板,而影响了全局。

B项与题意无关,C项错误,整体决定部分,D项不是哲学道理,故选
A项。

12.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诞。

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新中国的诞生,伟大的革命历程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因为
A.新事物力量是强大的,又符合人们求新求变的愿望
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C.新事物是后来出现的事物
D.新事物的发展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新事物之所以能战胜旧事物,其原因在于其自身具有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的特征,属于识记题。

AC都不是其真正特征。

13.《走进新时代》的歌词(节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上述歌词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②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④发展具有普遍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四选三的组合式选择题宜采用排除法解题,小项明显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道理。

14.下列古诗中与右边漫画《跷板游戏》所反映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B.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D.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原理与诗词的结合运用,A项体现的是规律的客观性,B体现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
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项体现的是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题干与选项C体现的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

15.毛毛虫有尾随的习惯。

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毛毛虫在一个花盆边围成一个圆圈爬行,离花盆不远处放有食物。

毛毛虫一个跟一个爬了六七个小时,最后又累又饿而死,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毛毛虫思路"。

我们从“毛毛虫思路”中获得的启示是
A.要彻底抛弃传统的观念,追求精神解放
B.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毛毛虫思路”之所以被累死,原因在于不懂得坚持与时俱进,而是墨守成规。

B项最合乎题意。

16.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其总特征是
①辩证否定的观点②发展的观点
③对立统一的观点④联系的观点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唯物辩证法总特征。

没有难度,这只是对书本知识的再现。

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是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

17.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太古遗音”、“四大发明”、“夸父追日”等中国元素比比皆是。

中国灿烂的文化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示的重点。

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A.辩证法革命的批判的精神
B.办事情要把握主要矛盾
C.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也离不开部分
D.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法的基本知识。

题干指向明显,抓住题干的关键暗示词“重点”,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观点。

18.文彦博小时候放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长大后,文彦博成了宋朝的一代名相。

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要虚心向群众学习
D.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答案】A
【解析】本题题干指向不明确,哲学启示很多,需要根据题意一一对应。

题干说的文彦博为了锻炼自己,不断积累好的方面,克服不利方面,说明要重视量的积累。

19.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要重视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

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D.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及其特殊性。

题干中既要坚持社会协调发展,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B项最符合题意。

20.著名养生专家洪昭光教授提醒大家,养生要讲辩证法,千万不要盲从。

对待养生问题要在专家的指导下给自己“量身定做”健康计划,讲个性化,讲辩证法,才是理性、科学、负责的选择。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A.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