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对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班主任对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
据最新数据调查,我国现有留守儿童已达4300多万人,其中6-14周岁的学龄儿童占全部留守儿童的57.9%。
这么庞大的特殊群体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行为习惯都将受到严峻的挑战。
作为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班主任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留守儿童的教育任务,改掉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
那么,如何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呢,
一、学校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
由于留守儿童监护类型的不同,他们所表现的行为习惯也参差不齐。
具体表现在:
1、习惯不良,成绩不理想
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情绪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当父母刚刚外出的前几星期,他们通常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沉默,上课没精打采。
尤其是父母均外出的独自留守儿童,在星期日,他们会去网吧上网,看一些不健康的录像。
更有甚者,出现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恶劣行为。
学习状况也不理想,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下水平。
2、缺乏亲情,心理不健康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有很大的不同,留守儿童无法向父母倾诉自己的心声,受挫时常觉得无助和委屈;节假日,当别的孩子享受父母陪伴之时,正是他们孤独痛苦之日。
因此,他们心理脆弱、情绪反常、不善交际,使留守儿童形成不良的心理特征,集中再现为:
孤独、自卑、冷漠、倔强、胆怯等。
3、道德下滑,观念不正确
家长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孩子的生活条件。
但他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会产生负疚感,于是多给孩子零花钱,想用金钱来弥补心理的过失,使得孩子产生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陋习。
甚至部分家长认为自己挣了钱,比文化高的人收入丰富得多,于是就滋生了“读书无用”的思想,对子女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使学生产生“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
相反,没得挣到多少钱的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不思进取,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矫正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对策
孩子父母外出务工以后,父母与孩子的空间远了,孩子对教师产生了向对父母一样的依恋之情。
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具体负责人,和学生朝夕相处,学生的细微变化都能觉察到。
班主任要用一颗爱心去关爱他们,这样能弥补家庭教育弱化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1、增强责任感
俄国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曾说过:“教育工作中的一切都应当建立在教师的人格基础上,教师的人格对于学生价格的发展和形成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这种人格的呈现实际上就是一种责任感。
所以,班主任要担负起“父母”的角色,不仅要关心留守儿童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问题,还要关心留守儿童的日常行为习惯等成长问题,对留守儿童要耐心地教育。
2、开展活动,上好健康教育课
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鼓励留守儿童和其他学生一起参与、一起合作,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留守学生的特长、优势,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
在活动过程中,彼此相互影响,建立深厚友谊,相互倾诉和劝解,避免一个人的孤独寂寞。
还增强了与班主任老师的接触机会,增进班主任对儿童的了解,从而引导留守儿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其健康成长。
同时,班主任要上好健康教育课,对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克服留守儿童的焦虑、逆反、冷漠等不良心理状态。
要避免粗暴地对待留守儿童,以免给稚嫩的心灵带来伤害。
3、用心关爱,贴近孩子的心灵许多教育家指出,爱是教育的基石,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班主任应把对留守儿童的爱放在工作的重点位置。
留守儿童因与父母长期分离,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无法得到及时的慰藉。
这时,班主任应俯下身子,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灵深处,了解孩子的所需所想,有针对性地与他交流,用真诚的话语打开他的心扉。
哪怕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孩子都会很高兴,会更愿意和你接近。
比如留守儿童生日时,集体为他唱生日歌、送小礼物、送祝福等,他会很感动。
班主任要努力从生活、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多从小事上、细节上关心他们,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
4、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班主任要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档案(包括家长姓名、住址、联系
电话),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同时经常和留守儿童家长沟通,如每月定期通话,并尽可能让父母与孩子取得联系,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利用春节等返乡时机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家庭教育;定期家访或召开家长会,交流教育“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
当然,要想彻底矫正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光靠班主任老师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留守儿童自身的共同努力。
社会各界都应当高度重视这一特殊群体,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