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情感融入文字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情感融入文字之中
作者:林春曹
来源:《七彩语文·中高年级》2010年第20期
台湾著名作家琦君写的《桂花雨》,同学们一定爱读,因为这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
课文中,那童年时代的“摇花乐”,以及那阵阵的“桂花雨”,留在了琦君的心中,也印在了我们的心间。
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同学们是不是在第三自然段的“摇花乐”和“桂花雨”中流连忘返呢?是呀,这是一幅多么美好快乐的画面啊!看那纷纷落下的桂花,真像下雨,香香的桂花雨落得满头满身。
这段有香有色的文字,是值得我们花些工夫,在字里行间不断地咀嚼回味的。
让我们再来细读这个自然段,重点把注意力放在作者的情感变化上,看看从中能读出哪些情感来。
急切——“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这句话中,你能读出“我”那迫不及待的心情吗?你看,一个“老是缠着”,说明了“我”是一次又一次地催促着母亲早点摇桂花。
而一个“怎么还不”,把“我”等待了很久,已经等不及了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失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课文中没有直接写“我”当时的心情,但善于读书的同学,则可以从母亲的话中,读出“我”的那份失望之情。
是呀,天天盼,天天问,等来的却是母亲一句“还早呢”。
如果是你,听了母亲这样的回答,是不是心里也好失望呀?不过,作者在写文章时,巧妙地把失望的心情,悄悄地隐藏了起来,只有细心的同学,才能从母亲的话中读到这份失望。
兴奋——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
“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在这几句话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
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摇桂花时的那份快乐,以及那阵阵桂花雨所带来的无比兴奋。
在“我”心中,还有什么能比母亲吩咐人提前“摇桂花”,更让自己快乐兴奋的呢?虽然我们没有机会,像作者那样置身在纷纷落下的桂花雨中,但我们可以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展开想象,和作者一同来分享这幅美好的画面,一起来铺竹席、摇桂花,沐浴在桂花雨中。
读着读着,我们仿佛也沉浸在这场芳香的桂花雨中,摇着,喊着,兴奋着。
对于课文中精彩的文字,我们就要这样一品再品。
这样,才能越品越有味道,越读越深入。
爱思考的同学,可能现在又在琢磨一个问题了:作者的心情从“急切”,到“失望”,再到“兴奋”,文中为什么没有直接写出这些词语呢?是的,我们在文中没有看到这样的词语,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作者心情的体会。
因为作者已经把自己的情感,一点点地融入到了文字之中。
也就是说,透过文字,我们可以揣摩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因此,有人这样说过:“文字有温度,文字知冷暖。
”
没想到吧,把情感融入文字之中,还可以让自己的感情表达得更委婉深刻,让文章读起来更有味道。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在自己的习作中尝试一下?
(《桂花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