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选择题练习试题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选择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
1.欧美各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伟大成果是
A.资产阶级总统制共和制的普遍建立B.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C.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普遍建立D.国家元首都是由民选产生
【答案】B
【解析】略
2.下列有关德国1871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B.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
C.内阁对国家元首负责D.国家元首有权解散两院
【答案】B
【解析】略
3.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

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为确切的是
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与政治
B.男人参军,保卫国家,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C.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利
D.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利,承担社会义务
【答案】D
【解析】略
4. 19世纪的欧洲大量人口集中到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B.手工工场的发展
C.家庭观念的淡化D.垄断组织的出现
【答案】A
【解析】略
5.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D
【解析】略
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适应国际竞争需要C.提高社会生产能力D.改善社会投资环境
【答案】A
【解析】略
7.前苏联流传的一个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飞机赶去排队啊。

”这段笑话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B.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的弊端
C.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D.指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答案】B
【解析】略
8.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民众对电信、铁路、保险等行业的垄断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每年的人大代表提案很多都涉及到了这些敏感的话题。

垄断这种经营方式产生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罗斯福新政期间D.“新经济”时代
【答案】B
【解析】略
9.唐代以前,我国城市中关于坊市设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坊市不分开②县城以下禁止设
市③出现夜市、晓市等④商业贸易受官府严格控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略
10.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

这意味着
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D.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答案】A
【解析】略
11.近代中国流行的服饰中,体现中西合璧特点的是
【答案】D
【解析】略
12.“春秋出孔子,南宋有朱熹。

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右图就是造型庄重、严谨的武夷山“朱熹纪念馆”。

殿前大门两侧有“接伊洛之渊源,开闽海之邹鲁”的草书楹联。

对以上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朱熹开创了儒学发展的新局面
B.朱熹对儒学向南方地区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
C.朱熹居于传统文化发展的“承上启下”地位
D.形成理学与儒学南北鼎立的局面
【答案】D
【解析】略
13.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C.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答案】B
【解析】略
14.巴黎公社客观上实践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这主要表现在()
A.工人阶级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B.成立公社委员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C.政府全体成员均由市民选举产生D.公社委员会没收私营企业
【答案】A
【解析】略
15.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B.长征胜利完成
C.遵义会议的召开D.找到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答案】D
【解析】略
16.《史记•陈杞世家》:“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

……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答案】B
【解析】略
17.下列选项与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不相符合的是:
A.男女公民政治权利一律平等B.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C.五百人会议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D.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
【答案】A
【解析】略
18.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调整经济的措施中,不属于凯恩斯主义内容的是
A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B 制定经济计划,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C 扩大政府开支,实行政府直接采购和税收等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D 实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答案】D
【解析】略
19.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是
A.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B.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D.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答案】C
【解析】略
20.英国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
A.人口、资本的自由流动B.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C.大量自由劳动力的出现D.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答案】D
【解析】略
21. 17世纪中期英荷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荷兰是殖民帝国B.《航海条例》的颁布
C.英国实力强大D.英国想成为世界殖民帝国
【答案】B
【解析】略
22.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这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答案】D
【解析】本题材料“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是关键信息,反映了西汉初郡国并
行制的弊端和秦朝郡县制的积极作用,后者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因此选D。

ABC都不符合信息和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度
23.英国和法国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欧洲,且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但二者在政治制度和
政治运行方面有许多区别。

有关两国的区别正确的是()
A.英国是多党制而法国是两党制
B.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法国是民主共和制
C.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理只对总统负责
D.英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法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识记层次,具体考查对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比较。

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A项错误,英国不是多党制。

C项“法国总理只对总统负责”,错误。

D项“英国议
会只是立法机关”,错误,英国议会还是最高权力机关。

B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综上,本题正确
答案选B。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概况及特征;欧美资产阶级
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概况及特征
24.太平天国时期有这样一张布告:“殷实之家,务要投诚纳贡,以助军饷,贫寒之民,出力报效,共同剿灭胡奴,同扶真主。

”该材料表明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性质
B.天国政权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C.天朝田亩制度的“均田”政策被实行
D.天国政权通过消除封建剥削关系吸引农民的拥护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布告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

意在考查
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材料信息“殷实之家,务要投
诚纳贡,以助军饷”体现了天国政权征缴赋税的政策,其前提是承认土地私有。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
为B项。

A项不能从材料中体现,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D项叙述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土地政策
【名师】太平天国运动在新课标高考中考查的不太多,重点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两个纲领和功绩,对其过程了解即可。

这一知识点难点在于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理解。

《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
问题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但是因为战事紧迫,这一政策只是在某些个别地区实施,最后也没
有贯彻下去。

因为战争的开支,天国政权需要大量税收,于是不得不承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这体现出太平天国政权政策的灵活性,当然也预示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结局。

25.在争夺殖民霸主的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B.荷兰、德国、法国
C.西班牙、荷兰、美国D.西班牙、荷兰、法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殖民霸权确立的过程,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

依据所学
可知,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使其丧失殖民霸权地位;17世纪,经过三次英荷战
争又打败荷兰,使荷兰丧失殖民霸权没地位;在与法国的殖民争霸中,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
最终打败法国,建立起了世界殖民霸权,称“日不落帝国”。

综上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BC三项均不正确,排除。

故选D。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相关状况
26.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

下列因素中,起积极作用的是①资产阶级政府的鼓励扶持②民族实业家的主观努力③帝国主义侵华产生客观
积极因素④人民群众反帝斗争和封建政府真心实意地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
A.①②B.①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施奖励事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张謇等民族实业家们经济倡导发展实业,而帝国主义
发的侵华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推动了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封建政府为了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偿付战争赔款,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
族工业发展的措施,但并非真心实意地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因此①②③均符合题意,④表述有误。

故选C。

A项不全面;B项含有错误项④;D项含有错误项④。

【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发展道路的曲折·机遇和有利条件
【名师】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于中列出三组或组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

也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
中选出符合题于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多项选择题取消后,该类选择题有增多的趋势。

解题
方法: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

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

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委字列竖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
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27.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B.完成三大改造
C.实行单一的公有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D
【解析】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指导下,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指明了新的方向,故选D;“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在建国前夕已经提出,我国已经于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并且建立了单一
的公有制经济结构,排除AB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28.下图反映了英国1720年到1806年间棉花进口和生铁产量变化情况,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比例相同
B.英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尤为迅速
C.重商主义政策被彻底打破废除
D.棉纺织业和钢铁工业发展迅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相关影响,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通过直接观察图表内容可知,在1720年到1806年间英国棉纺织业和钢铁业发展迅速,D项符合
题意,正确;图表描绘的是棉花和生铁产量的变化情况,但看不出其相同的比例,排除A;B项“进出口贸易发展尤为迅速
”的说法具有片面性,图表只涉及到棉花和生铁,排除;C项中的“彻底”表述绝对化,图表信息亦
无从体现,排除。

故选D。

【考点】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相关影响
29.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
纪元,……”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B.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答案】B
【解析】“……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结合所学知识,十月革命对俄国历史的影响: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改造成为有广阔
发展前景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前提;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它开辟了人类历史
的新时代,人类开始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代,被看作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因此对
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故选B。

A错误,推翻了沙皇的
统治的是二月革命。

C错误,是对题干中第二个“新纪元”的理解。

D与题干无关。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

30.随着个体小农经济确立。

我国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以下资料不能用来研究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是
【答案】A
【解析】骨耜是奴隶社会,即商周时期的生产工具,此时小农经济尚未形成,故A项符合题意;垄作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耕作技术,是属于精耕细作的一种表现,故B项不符合题意;翻车是曹魏时期出现的灌溉工具,属于精耕细作,故C项不符合题意;曲辕犁是隋唐时期在江东地区出现的耕作工具,属于精耕细作,故D 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农业·精耕细作
【名师】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它指的是古代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31.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

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动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C.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知识点。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排除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B;C项出现在2001年,排除;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与材料内容相符,正确。

故选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2.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

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
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C.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罗斯的主要城市
D.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答案】C
【解析】《民报》为1905年同盟会创办的刊物,故A不对;B不对,飞机于1903年诞生;D不对,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都是在20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

而火车在19世纪前期已经出现,因此选C。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火车
33.英国学者阿德金斯在《探寻古希腊文明》中提到:古雅典500人议事会成员最初并无薪金,约从公元前5世纪中期起,他们领取生活费,后来还领有新金.议事会成员经济待遇的获得始于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希波战争
【答案】C
【解析】梭伦改革的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初,题干时间与此不符,故A项错误;克利斯提尼改革
的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末,题干时间与此不符,故B项错误;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担任
首席将军期间,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故C项正确,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伯利克里改革
34.据《两汉书·地理志》载: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平定江南地,在今嘉兴市南湖区置长
水县,属会稽郡。

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可以世袭
B.郡守是会稽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C.会稽郡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长水县是会稽郡郡守的封地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秦为了加强地方管理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

郡县
制的实行,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维护了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在郡县制下,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故答案为B项。

郡县制下,地方官吏不得世袭,主
要官员由皇帝任免,排除A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35.历史漫画常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

请你为下面
的漫画选择合适的标题
A.迅速兴起的不结盟运动
B.不断扩大中的欧洲联盟
C.日益发展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D.艰难前行的独立国家联合体
【答案】B
【解析】略
36.一战期间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部门在一战结束后受打击也最重,这主要说明
A.民族工业投资总量较少
B.战争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密切相关
C.民族工业应重点发展重工业
D.帝国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答案】D
【解析】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间忙于战争,所以使得民族工业获得了“短暂的春天”,但是,
随着一战的结束,帝国主义又重新加紧侵略中国,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很快
萧条,说明帝国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故D正确;A、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37.对于人口迁移现象,英国学者雷文斯坦提出了“推拉理论”,(如下图所示)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地区移民的热潮,其拉力主要是
A.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B.东南沿海地区靠近港澳台,发展经济快
C.内地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较少
D.国家政策推动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在东南沿海设立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故D项正确;A项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农村劳动力属于推力,不是拉力,所以错误; C项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如果不实行改革开放,就谈不上东南沿海的地理优势,所以C项决定B项,故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38.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土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这种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B.自耕农数量减少
C.国家赋税收入锐减D.土地兼并加剧
【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萌芽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意思是:商人购买土地,资金转向农村,这使工商业缺少发展的资金,因此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选A。

自耕农数量减少未必不利于社会进步,排除B;中国古代对商业征收重税,所以国家赋税收入未必锐减,排除C;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故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
39.近代两次工业革命中,美国都居于领先地位的是
A.蒸汽能源的广泛运用B.石油产品的广泛出现
C.电力能源的广泛运用D.交通运输工具的创造发明
【答案】D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轮船(富尔顿)和蒸汽火车(史蒂芬孙)都是美国人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汽车也是美国人首先发明的(卡尔·本茨),D项正确。

蒸汽能源的广泛运用首先是在英国,A项排除。

石油和电力能源的应用只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BC两项均排除。

40.下图是邓小平在某一时期的活动轨迹。

他在这一时期
A.提出要建立经济特区B.论述了“一国两制”构想
C.指出要“团结一致向前看”D.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案】D
【解析】由图片地点可以看出邓小平时期的活动都在中国南方,结合所学知识本题考查邓小平1992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故本题答案选
D项;A项是1979年提出的,主要是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B项主要是解决台湾问题,与图中信息无关;C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与图片信息无关。

41.南京浦口火车站是中国唯一完整保留历史风貌的“百年老火车站”,它也见证了中国铁路事业的
发展变迁。

中国历史上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淞沪铁路B.唐胥铁路C.宝成铁路D.青藏铁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淞沪铁路是中国最早
建成的一条铁路,原为吴淞铁路,由英资怡和洋行投资兴建,不是中国自主修建,故A选项错误;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起自唐山,止于胥各庄,于1881年完工,故B选项正确;
宝成铁路是沟通中国西北、西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北起宝鸡,南至成都,1952年修建,故C
选项错误;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东起青海西宁市,南至西藏拉萨市,2006年运营,故D选
项错误。

故选B。

4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争当政治大国成为日本的重要战略,其三大目标是:(1)与美欧
平起平坐;(2)主导亚太;(3)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
背景包括
①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②日本经济的崛起
③两极格局的动摇④日本右翼势力的膨胀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

依据所学,当今世界政治
格局还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而已,并未形成,故第①项表述错误,含
有此项均可排除。

所以应选A
【考点】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日本的大国野心
43.民国时期,孙中山融合中西文化,亲自设计了有着深刻思想政治含义的中山装。

如衣领为翻
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衣袋上笔架型袋盖代表重视知识分子。

中山装的设计风格反映了A.近代民主思潮的不断发展B.国人审美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C.辛亥革命加快了中西融合D.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