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鲁科版选修3《1.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易错题集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鲁科版选修3《1.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易错题集一
考试总分:84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卷I(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6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8分)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摩尔质量为
B.摩尔是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多少的一种物理量
C.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D.的溶液中,含的个数为
2. 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轨道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轨道电子的能量
B.
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C.氧的电负性比氮大,故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
D.铜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的电子式:
B.
的结构示意图:
C.
的结构式:
D.质量数为的氯原子:
4.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基态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
2mol36g/mol
6.02×mo
1023l−1
1mol⋅L−1N S
a2O4Na+2N A
p s Fe
34
d9s2
CO2
Cl−
HCl
3717Cl
37
Mg
B.
过氧化氢电子式:
C.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
D.原子核内有个中子的氧原子:
5. 用示意图或图示的方法能够直观形象地将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下列示意图或图示正确的是( )
A.
丙氨酸的手性异构
B.
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的结构式
D.
分子间的氢键
6. 下列各选项所描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1)铝原子和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
(2)、与氨气形成配合物时的配位数
(3)氯化氢的键能与氟化氢的键能
(4)氟元素和氧元素的电负性
(5)氮元素与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6)与的半径
A.()()()
B.()()()
C.()()()
D.()()()
卷II (非选择题)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6分 )
7. 自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以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程度逐步加深,元素周期表中的成员数目不断增加。
回答下列问题:
K [Ar]4s 2
10O
188BF −4HF Ag +Cu 2+H H +145246456356IUPAC
(1)年确认了四种新元素,其中一种为,中文名为“镆”。
元素可由反应端得到。
该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___,与互为________(2)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族,同族元素的一种氢化物为,写出该化合物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
该分子内存在的共价键类型有________。
(3)该族中的另一元素能呈现多种化合价,其中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价简单含氧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 8.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数比电子数多个,在周期表中与相邻且第一电离能,、同主族,核外电子有种运动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2)化合物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________;、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晶胞如图所示:(实心球代表)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若晶胞参数为,计算该晶胞的密度=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6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60分 )
9. 氨胺被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
Ⅰ制备氯胺
反应原理: (1)氯胺()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键能其中____________。
(3)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和,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且达到平衡状态。
①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氯胺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混合气体中不再变化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设,则随温度变化曲线为甲图中的曲线
__________(填“Ⅰ”“Ⅱ”或“Ⅲ”)。
③若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反应
_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达到平衡时,转化率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16IUPAC Mc Mc Am +Ca Mc +3n 243954820→28810
Mc 287Mc 288Mc VA N N N H 2H 2P +3+5X Y Z R M X s p 3Y Z Y >Z Z R M 29M 2+X Y Z M XCl 3XCl 3YCl 3Z M M apm g ⋅cm −3a N (g)+C (g)⇌N Cl(g)+HCl(g)ΔH =+11.3kJ/mol
H 3l 2H 2N Cl H 2H—Cl N—Cl Cl—Cl N—H /kJ ⋅mol −1
431.8191.2243.0a
a =N (g)H 3C (g)l 2A B C D c(HCl)K pK =−lgK pK 1molN (g)H 31molC (g)l 2NH 3
Ⅱ氯胺的水解原理
(4)氯胺常作缓效消毒剂和漂白剂。
其“缓效”消毒漂白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小组实验发现氯胺水溶液的漂白效果(单位质量氯胺漂白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温度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温度小于时,除温度外,增加漂白效率的措施还有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②温度高于时,随温度升高漂白效果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同主族,、同主族。
单质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单质化合时易形成共价键,单质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单质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且与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由以上元素组成的气态分子和具有相同的电子数,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位于第________族。
(2)的电子式是________。
(3)由、、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X 、Y 、Z 、M 、N 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Y 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X 与M 同主族; Z 、N 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Y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
(2)Z 、M 、N 三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
(3)X 与Z 能以原子个数比2:1和1:1形成两种化合物,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4) Z 的简单氢化物比同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沸点_____(“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
(5)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 、B 、C 、D 有如下转化关系:
(在水溶液中进行) , 其中,C 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D 是淡黄色固体。
①写出C 的结构式:________;
N Cl +O ⇌N +HClO
H 2H 2H 3T C)(∘T 0T 0A B D E F G A F E G A F F +E 2−BE D 2D 2G D 2A E F B A B ⇌D C
②如果A 、B 均由三种元素组成,且B 为两性不溶物。
则A 和过量的C 反应生成B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请写出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里中心原子采取________形式杂化,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
(4)的氯化物的熔点比的氯化物的熔点________(填“高”或“低”),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素与元素形成的晶体所属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晶体,在该晶体中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属于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类型)。
.键 .键 .既有键,又有键
(6)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丙所示。
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一个晶胞中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
若已知的原子半径为,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13. 、、、代表四种短周期元素,有关它们的部分结构信息及性质信息如表所示。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为________。
(2)、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实验室用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制取的氢氧化物的方法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写出的单质与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14. 三元锂电池性能优异、能量密度高,正极材料包含了、、三种过渡金属氧化物。
(1)基态原子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下表是与的部分电离能数据,解释大于的主要原因:B D F G H A A D G C G A σB πC σπF F F F r N A F M X Y Z W Z W X Y Y Z X W Z Ni Co Mn Ni Ni 2+Mn Fe (Mn)I 3(Fe)I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第二电离能
第三电离能(3)已知是强还原剂,与水反应能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键的数目为________,该离子中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4)已知难以将氧化为,若先将转化为,则能快速将其氧化为,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类似,其晶体堆积方式为六方最密堆积,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该晶胞中含有的原子
个数为________,已知该晶胞的底边长为,高为 ,则晶胞密度为________。
Fe Mn
(kJ/mol)
I 215611509(kJ/mol)
I 329573248[]C o (CN)64−[]C o (CN)63−1molCN σC H 2O 2Co 2+Co 3+Co 2+[Co ](N )H 362+H 2O 2[]C o (N )H 363+Co Ti anm b nm g/cm 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3~2024学年鲁科版选修3《1.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易错题集一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6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8分 )
1.
【答案】
C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解析】
、摩尔质量的单位为;
、物质的量是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多少的一种物理量;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溶液体积不明确。
【解答】
. 摩尔质量的单位为,水的摩尔质量为,而水的质量为,故错误;
. 物质的量是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多少的一种物理量,而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错误;
.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故正确;
. 溶液体积不明确,故错误。
故选C 。
2.
【答案】
B
【考点】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解析】
A g/mol
B
C 6.02×mo 1023l −1
D A g/mol 18g/mol 2mol 36g A B B C 6.02×mo 1023l −1C D D A
.同一能层时电子能量比电子能量高;
.基态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根据构造原理写出电子排布图;
.元素原子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铜为号元素,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解答】
.同一能层中的轨道电子的能量一定比轨道电子能量高,但外层轨道电子能量则比内层轨道电子能量高,故错误;
.基态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依据价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故正确;
.原子的轨道处于半满,其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原子,故错误;
.铜为号元素,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故错误;
3.
【答案】
B
【考点】
电子式
原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
.是共价化合物,其结构式为,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有对电子;
.氯离子核内有个质子,核外有个电子层,分别容纳,,个电子;
.书写结构式时,为成键的电子不需要表示出来;
.原子符号是质量数在左上角,质子数在左下角;
【解答】
解:.是共价化合物,其结构式为,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有对电子,其电子式为
,故错误;
.氯离子核内有个质子,核外有个电子层,分别容纳,,个电子,的结构示意图:
,故正确;
.的结构式:,故错误;
.质量数为的氯原子:,故错误;
故选:.
4.
【答案】
D
【考点】
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A p s
B 34d 6s 2
C N 2p
D 29[Ar]34d 10s 1A p s s p A B 34d 6s 2B C N 2p C D 29[Ar]34d 10s 1Cu 34d 10s 1D A CO 2O =C =O 2B 173288C D A CO 2O =C =O 2A B 173288Cl −B C HCl H −Cl C D 17Cl 3717D B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解析】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基态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双氧水属于共价化合物,含有个键和个键;
.为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原子核内有个中子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
【解答】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故错误;
.双氧水属于共价化合物,含有个键和个键,其电子式为,故错误;.为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则简化电子排布式为:
,故错误;
.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原子核内有个中子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该氧原子可以表示为,故正确;故选。
5.
【答案】
A
【考点】
结构式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氢键的存在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丙氨酸中有一个碳原子连接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结和氢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四个基团不相同,该分子中含有个手性碳原子,选项正确;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砷的原子核外各层电子分别为:,,,,故错误;.中有一个提供一个孤电子对,其它形成共用电子对,故错误;
.分子中原子的电负性较强,与相邻氢原子间形成氢键,故错误;
故选。
6.
【答案】
A Mg 1223s 2s 2p 6s 2Mg
B 2O −H 1O −O
C K 19K 122334s 2s 2p 6s 2p 6s 1
D 81018A Mg 1223s 2s 2p 6s 2Mg A B 2O −H 1O −O B C K 19K 122334s 2s 2p 6s 2p 6s 1[Ar]4s 1C D 81018O 188D D A C −CH(N )−COOH H 3H 2−CH 31A B 28185B C BF 4F C D HF F D A
C
【考点】
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未成对电子数为,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未成对电子数为,未成对电子数前者小于后者,故错误;
(2)与形成、与形成,配位数前者小于后者,故错误;
(3)与相同原子结合时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共价键,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强,氯原子的半径大于氟原子,所以的键能大于的键能,故错误;
(4)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故电负性,故正确;
(5)元素原子能级含有个电子,处于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失去电子需要的能量较大,第一电离能高于氧元素,故正确;
(6)半径:,故正确;
综合上述分析(4)、(5)、(6)正确,
故选。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6分 )
7.
【答案】
,
同位素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考点】
核素
电子式
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Al 12233s 2s 2p 6s 2p 11N 122s 2s 2p 33Ag +NH 3[Ag ](N )H 32+Cu 2+NH 3[Cu ](N )H 342+(2)(4)H −F H −Cl F >O N 2p 3H >H +C 115P 2O 3P H 3O 4
(1)转化过程中质子数守恒,据此可计算出该元素的质子数;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互为同位素;
(2)为共价化合物,原子满足电子稳定结构;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不同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
(3)价的氧化物为三氧化二磷,价含氧酸为磷酸。
【解答】
元素可由反应端得到,反应中质子数守恒,则元素的质子数为=,与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
故答案为:; 同位素;
是氮原子和氢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氮原子和氮原子间形成一个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所以电子式为,该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故答案为:;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元素价简单含氧酸为磷酸,其分子式为,
故答案为:;。
8.
【答案】
或,,,【考点】
晶胞的计算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
【解析】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数比电子数多个,则基态原子中能级上有个电子、能级上有个电子,一共含有个电子,为元素;在周期表中与相邻且第一电离能,、同主族,则为元素、为元素,为元素,核外电子有种运动状态,其原子有个电子,为元素,通过以上分析知,、、、、分别是、、、、元素;
(1)处于第四周期族,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原子失去能级电子生成,据此书写铜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2)化合物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且不含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原子杂化类型;
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不重合的分子为极性分子;
(3)①该晶胞中原子个数为、原子个数=,则、原子个数之比==,据此判断该化合物的化学式;N N H 2H 2N 8+3P +5Mc Am +Ca Mc +3n 243954820→28810Mc 95+20−0115Mc 287Mc 288115N 2H 4N −H N −N P +3P 2O 3P +5P H 3O 4P 2O 3P H 3O 4122333s 2s 2p 6s 2p 6d 9[Ar]3d 9O >N >B >Cu
sp 2BCl 3C O u 228810−30a 3N A
X Y Z R M X s p 3s 4p 15B Y Z Y >Z Z R Y N Z O R S M 2929Cu X Y Z R M B N O S Cu Cu IB 1223334s 2s 2p 6s 2p 6d 6s 2Cu 4s Cu 2+BCl 33+=33−3×12B Cu 4O 1+8×
=218
Cu O 4:22:12
M
②若晶胞参数为,晶胞体积=,该晶胞的密度。
【解答】
处于第四周期族,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原子失去能级电子生成,据此书写铜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则电负性,
故答案为:或;;化合物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且不含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原子杂化类型为;
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不重合的分子为极性分子,为平面三角形结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分子为三角锥形结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故答案为:;;①该晶胞中原子个数为、原子个数=,则、原子个数之比==,据此判断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故答案为:;
②若晶胞参数为,晶胞体积=,该晶胞的密度,故答案为:。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6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60分 )
9.
【答案】
Ⅰ(1)
(2)(3)①,②Ⅰ,③向右,不变
Ⅱ(4)氯胺水解生成了,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的抑制了水解反应,反应速率相对较慢
(5)①加入少量酸(或等),②升温,加快分解,减小
【考点】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不包括电化学)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apm (a ×cm 10−10)3==m V ×2M N A V
Cu IB 1223334s 2s 2p 6s 2p 6d 6s 2Cu 4s Cu 2+122333s 2s 2p 6s 2p 6d 9[Ar]3d 9O >N >B >Cu O >N >B >Cu 122333s 2s 2p 6s 2p 6d 9[Ar]3d 9O >N >B >Cu BCl 33+=33−3×12B sp 2BCl 3NCl 3sp 2BCl 3Cu 4O 1+8×=218Cu O 4:22:1C O u 2C O u 2apm (a ×cm 10−10)3===g/c =g/c m V ×2M N A V 2×144×(a ×1N A 0−10)3m 328810−30a 3N A m 328810−30a 3N A
391.3
BD HClO NH 3CuS /FeC O 4l 3HClO c(HClO)
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Ⅰ(1
)氯胺的电子式为:;
(2)等于反应物的键能减去生成物的键能,
,。
(3)①因为混合气体密度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反应过程中一直未变,所以、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只有满足。
②因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应减小。
③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向右移动。
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密闭容器中压强增大,平衡状态不变,反应物转化率不变。
Ⅱ(4)氯胺“缓效”消毒漂白的原理是因为氯胺水解生成了,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的抑制了水解反应,反应速率相对较慢。
(5)①温度小于时,除温度外,加入少量酸(或等)也可增强漂白效率。
②温度高于时,升温,加快分解,减小,随温度升高漂白效率下降。
10.
【答案】
(1)Ⅵ(2
)
(3),离子键和共价键
(4
)
【考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电子式
化学键
化学键种类及离子、共价化合物的判断
【解析】
已知、、、、、为短周期元素,同主族,单质与其他非金属单质化合易形成共价键,单质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单质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则为非金属元素,为金属元素,且和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为第Ⅰ族元素,分别是、,进而可知,为,、同主族,则为,气态分子与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且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则分别为、;
(1)综上所述,为,位于第族。
ΔH ΔH =+11.3kJ/mol =(3a +243.0)−(2a +191.2+431.8)a =391.3A C BD K pK HClO NH 3T 0CuS /FeC O 4l 3T 0HClO c(HClO)A
NaOH A B D E F G A 、F A F A F F +E 2−A 、F A H Na E O E G G S BE D 2D 2B 、D C N G S VIA
(2)为,其电子式为。
(3)、、分别为、、,这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4)碳的最高价氧化物为,其由碳和氧气反应生成,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
【解答】
已知、、、、、为短周期元素,同主族,单质与其他非金属单质化合易形成共价键,单质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单质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则为非金属元素,为金属元素,且和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为第Ⅰ族元素,分别是、,进而可知,为,、同主族,则为,气态分子与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且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则分别为、,带入检验,推断正确;
(1)综上所述,为,位于第Ⅵ族;
故答案为:Ⅵ。
(2)根据推断分析可知为
,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3)、、三种元素分别为、、,这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和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4)的最高价氧化物为,其由碳和氧气反应生成,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
11.
【答案】
(1)第二周期第ⅣA 族
(2)(3
)
(4)高,水分子间存在氢键(5)①O=C=O,②【考点】
用电子式表示含共价键的物质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氢键的存在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结构式
D 2N 2A
E
F H O Na NaOH NaOH CO 2A B D E F
G A 、F A F A F F +E 2−A F A
H Na E O E G G S BE D 2D 2B 、D C N G S A A D 2N 2A E F H O Na NaOH NaOH NaOH B CO 2>N >A O 2−a +l 3+
Al +C +2O =Al(OH ↓+HC O −2O 2H 2)3O −3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X 、Y 、Z 、M 、N 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Y 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X 与M 同主族; Z 、N 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则X 、Y 、Z 、M 、N 分别是H 、C 、O 、Si 、Al ;
(1)Y 为C ,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 族;
(2)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
(3)H 和O 可形成和,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为
,电子式为
;
(4)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故Z 的简单氢化物比同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沸点高;
(5)①C 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故C 为,结构式为O=C=O ;
②B 为两性不溶物,则B 为,A 和过量的C 反应生成B 的离子方程式为。
12.
【答案】
(1)(2)(或)
(3),直线形
(4)高,为离子晶体,而为分子晶体
(5)原子晶体,(6),,
【考点】
电子排布式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辨析
晶体的类型与物质熔点、硬度、导电性等的关系
晶胞的计算
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
化学键>N >A O 2−a +l 3+O H 2H 2O 2H 2O 2CO 2Al(OH)3Al +C +2O =Al(OH ↓+HC O −2O 2H 2)3O −3Na <Al <Si <N
1223334s 2s 2p 6s 2p 6d 5s 2[Ar]34d 5s 2sp 3NaCl SiCl 4A
124M 42–√r 3N A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
(6)根据图甲可知,该类型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配位数.【解答】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为元素,为元素,为元素,为元素,为元素,为元素,为元素,为元素。
(1)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Ⅱ族最外层为能级,容纳个电子为全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Ⅴ族能级容纳个电子,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也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同主族自上而下电离能降低,则、、、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的核外有个电子,其电子排布式为:或。
(3)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为,中心原子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没有孤电子对,其杂化方式为,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为,属于直线形分子。
(4)的氯化物为,是离子晶体,的氯化物为,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高于分子晶体,所以的熔点高于。
(5)元素与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晶体是有氧原子和硅原子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属于原子晶体;二氧化硅中只存在共价单键,属于键。
(6)根据图片知,单质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原子配位数配位数;由图可知占据顶点和面心,则个数为;晶胞中原子的个数为,晶胞质量为,其堆积方式是密置堆积,的原子半径为,根据图知,每个面对角线上个原子共线,则晶胞边长,晶胞体积,密度。
13.
【答案】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
=3×
×8=1212A C B N C O D Na E Mg F Al G Si H Mn A ns 2A np 3N Na Al Si Na <Al <Si <N Mn 251223334s 2s 2p 6s 2p 6d 5s 2[Ar]34d 5s 2A CH 4C 4sp 3A CO 2D NaCl G SiCl 4NaCl SiCl 4C G σAl Al =3××8=121228×+6×=41812Al 4g 4M N A Al rcm 3=2rcm 2–√V =(2r c 2–√)3m 3==g/c =g ⋅c 4M N A V 4M
N A (2r 2–√)3m 3M 42–√r 3N A m −3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4.
【答案】
(1),(2)失去两个电子后价电子为,处于半满的稳定状态,而铁失去三个电子能形成的半满稳定状态
(3),,杂化
(4)与氨配位后更容易被氧化
(5),【考点】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
晶胞的计算
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解析】
(4)与氨配位后更容易被氧化。
【解答】
(1)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轨道最多容纳个电子,因此基态原子有个未成对电子,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故答案为:;。
(2)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失去个电子后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失去个电子后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处于半满稳定状态,因此大于,
故答案为:失去两个电子后价电子为,处于半满的稳定状态,而铁失去三个电子能形成的半满稳定状态。
(3)是强还原剂,能与水反应生成,的化合价升高,中的化合价降低,转化成为 ,即离子方程式为;成键原子之间只能形成个键,即中含有键的数目为,中心原子有个键,孤电子对数为,中心碳原子杂化类型为,
2[Ar]3d 8
Mn 3d 53d 52+2O =2+↑+2O [Co ](CN)64−H 2[Co ](CN)63−H 2H −N A sp Co 2+6×6×59c 32
3–√a 2N A 1021Co 2+Ni [Ar]34d 8s 2d 10Ni 2Ni 2+[Ar]3d 82[Ar]3d 8Fe [Ar]34d 6s 22[Ar]3d 6Mn [Ar]34d 5s 22[Ar]3d 5(Mn)I 3(Fe)I 3Mn 3d 53d 5[Co ](CN)64−[Co ](CN)63−Co O H 2H H 22+2O =2+↑+2O [Co ](CN)64−H 2[Co ](CN)63−H 2H −1σ1molCN −σN A C 1σ1sp 2+2O =2+↑+2O 4−3−−
故答案为:;;杂化。
(4)与氨配位后更容易被氧化,所以能快速将其氧化为,
故答案为:与氨配位后更容易被氧化。
(5)根据晶胞,顶点与个这样的晶胞共用,面心与个这样的晶胞共用,体内全属于晶体,因此该晶胞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该晶胞的质量为,晶胞的体积为,根据密度的定义,该晶胞的密度为;故答案为:;。
2+2O =2+↑+2O [Co ](CN)64−H 2[Co ](CN)63−H 2H −N A sp Co 2+H 2O 2[Co(NH 3)6]3+Co 2+6212×+2×+3=61612g 6×59N A 6××a ××a ××c ××sin 1210−710−710−760∘×g/c 6×59c 323–√a 2N A 1021m 36×6×59c 323–√a 2N A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