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中国聚氯乙烯行业分析报告汇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国聚氯乙烯行业分析报告
进“十一五”期间,中国聚氯乙烯工业保持了相当快的发展速度,其中2005年中国聚氯乙烯产能增长率高达46.4%,这很大程度上是受2004年聚氯乙烯行业的高额利润吸引。
2007年之后,尤其是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国内聚氯乙烯行业的扩能步伐明显放缓,而且随着中国聚氯乙烯产能的扩大,行业盈利能力也出现明显下降。
最近几年,中国聚氯乙烯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其产量已经完全可以满足自身需求,改变了以往需要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
但需要业内注意的是,由于中国聚氯乙烯产能的过快扩张、加上投资者对能源、资源性物资的占有程度的差别较大,国内聚氯乙烯行业正经历和未来必然要经历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布局的改变,中国聚氯乙烯行业则由高速发展向平稳整合过渡。
2005年中国PVC消费量增长到787万t,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VC消费市场。
这一快速增长使中国对PVC的需求量2010年达到1200万t。
中国旺盛的建筑行业对PVC 的需求量占PVC挤压成型产品的70%。
随着中国要求建筑节能和降低生产与维修成本,PVC管材和门窗的推广使用将继续支撑这一市场。
一、中国聚氯乙烯产能状况分析
据统计,2006年-2010年我国PVC产能产量如表一
表一 2006-2010年我国聚氯乙烯行业产能产量
据统计,2009年年底我国有PVC生产企业104家,2010年年底我过PVC生产企业减少到97家。
2010年总生产能力为2069万t/a,其中生产能力为1678.2万t/a,占总生产能力的81%。
表一列出近几年中国PVC生产能力和产量。
由于国内PVC产量不断增长,中国PVC进口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2007年我国进口PVC130.4万t,出口75.3万t,表观消费量为1026.8万t。
2008年中国PVC进口112.7万t(比2007 年下降13.6%),出口64.6万t(比2007 年下降14.2%),表观消费量为929.7万t(比2007年下降9.4%),产量/表观消费量为94.8%,进口/表观消费量为12.1% , 进口依存度为5.2% (比2007 年下降0.4百分点)。
2009 年中国PVC 产量为915万t(比2008 年增长3.8%),进口195.5万t)比2008 年增长73. 5% ),出口27.5 万t(比2008年下降57.4%) ,表观消费量为1083.5万t(比2008 年增长16.5%,产量/表观消费量为84.4%,进口/表观消费量为18.0%,进口依存度为15.6%(比2008年增长10.4百分点) 。
2009 年,我国累计进口PVC 195.5 万t,同比大幅增长73.5% ,进口量所占比例较2008 年提高了5.1 百分点。
进口量猛增严重冲击了国内市场。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VC 生产国和消费国。
然而,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低迷,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同时国内PVC 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全行业开工率持续走低, 整个PVC 行业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
据中国商品市场信息公司( CBI)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PVC 市场正在走向自给自足,并已出现供过于求。
2010 年,中国拥有97 套PVC 生产装置,总生产能力2069万t/a。
但是有些建设项目正在被搁置,预计到2012 年的需求增长率将仅为4.4% /a。
这是由于受到经济危机与电石法PVC 生产商经济性下降的双重影响。
CBI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中国正在实现自给自足,但预计PVC 仍将继续大量进口,2009 年进口量达到195. 5 万t ,2012 年进口量仍将会保持在100 万t 水平。
二、2010年中国聚氯乙烯工业状况
2.1 2010年中国聚氯乙烯各省产能变化透析
伴随着中国聚氯乙烯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2010年国内聚氯乙烯的产能分布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快速发展的内蒙古地区,成为了中国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的后起之秀。
表二 2010年中国聚氯乙烯产能分布
单位:万吨省份电石法乙烯法小计
吉林28 28
辽宁20 8 28
黑龙江 5 5
四川116 116
云南39 39
贵州27 27
河南139.5 139.5
湖北35.5 35.5
湖南48 48
山东214 60 274
河北65 23 88
内蒙古270 270
山西108 108
天津45.5 110 155.5
陕西76.2 76.2
甘肃32 32
宁夏51 51
青海11 11
新疆210 210
福建 1.5 1.5
广东22 22
广西46 46
上海48 48
江苏43 50 93
浙江26 70 96
江西 5 5
安徽16 16
合计1678.2 391 2069.2 注:包含糊树脂
表三 2010年中国聚氯乙烯省份产能排名(包括糊树脂)
单位:万吨排名省份产能
1 山东274
2 内蒙古270
3 新疆210
4 天津155.5
5 河南139.5
6 四川116
7 山西108
8 浙江96
9 江苏93
10 河北88
11 陕西76.2
12 宁夏51
13 湖南48
14 上海48
15 广西46
16 云南39
17 湖北35.5
18 甘肃32
19 吉林28
20 辽宁28
21 贵州27
22 广东22
23 安徽16
24 青海11
25 黑龙江 5
26 江西 5
27 福建 1.5
2.2 2010年中国聚氯乙烯企业数量结构与产能对比分析
从2010年国内在产的97家聚氯乙烯企业统计来看,单位产能规模达到40万吨/年并且在以上者共17家,其平均规模为56万吨/年,且多集中在西部地区。
另外,单位产能规模在20-30万吨之间的企业数量相比去年有所增加,同时在2008年经济危机等多种市场因素作用下,单位产能规模在10万吨/年以下的企业在近两年淘汰出局的数量呈递增态势。
如表四。
表四 2010年中国聚氯乙烯产能规模集中度列表
单位规模企业总数产能总和(万吨)
≥40万吨17 955
30万吨≤规模<40万吨8 248.5
20万吨≤规模<30万吨15 347
10万吨≤规模<20万吨30 391
<10万吨27 127.7
合计97 2069.2
注:单位产能规模包括糊树脂
2.3 2010年中国聚氯乙烯拟在建企业、重点生产企业排名
经过近几年的产能扩张,新疆天业在今年最先成为年产过百万吨的聚氯乙烯生产企业,而从排名的综合情况观察(表五),2010年底被列入前25位的聚氯乙烯生产企业的能力则最低为30万吨。
另外,近2年行业兼并重组的步伐加快,不少集团则以兼并、控股等多种形式增大了其在业内的影响。
表五 2010年中国聚氯乙烯生产企业产能前十排名
排名企业名称产能
1 新疆天业120
2 新疆中泰化学90
3 天津大沽化学80
4 山东齐鲁石化氯碱厂60
5 山东信发化工60
6 山西北元化工60
7 宜宾天原52
8 河南恒通集团50
9 内蒙古亿利化学50
10 上海氯碱化工48
表六 2010年全国氯碱行业拟在建项目总汇
开工时间开车时间
单位名称产品名称产量
(万t/a)
日本东曹公司(广州)聚氯乙烯30 2012年
内蒙古宜化聚氯乙烯40 2010年4月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聚氯乙烯12 2009年7月2010年9月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聚氯乙烯40 2010年4月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聚氯乙烯50 2010年4月2011年--
2012年
广西柳化氯碱有限公司聚氯乙烯20 2008年初2011年
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聚氯乙烯100 2010年4月201年10月新沂嘉泰化工有限公司特种PVC 20 2010年5月2010年底
陕西北元集团聚氯乙烯100 2010年7月湖北宜化集团有限公司聚氯乙烯30 2010年6月2011年7月新疆中泰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聚氯乙烯40 2010年6月江苏盐业集团聚氯乙烯100
广西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聚氯乙烯20 2008年初2011年
宁夏英力特特种树脂有限公司糊树脂 4 2010年8月内蒙古中谷矿业有限公司聚氯乙烯60 2010年8月
中盐青海氯碱化工有限公司聚氯乙烯40 2010年8月2010年8月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聚氯乙烯50 2010年7月
牡丹江日达化工有限公司聚氯乙烯16 2010年9月2012年12月内蒙古君正科技集团聚氯乙烯40
乌海中联化工有限公司聚氯乙烯70 2010年8月
黑龙江昊华化工有限公司聚氯乙烯30 2010年10月山东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聚氯乙烯30 2010年10月
竣工
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聚氯乙烯100 2010年9月2011年4月
竣工
山西金晖集团(新疆拜城)聚氯乙烯100 2010年9月2018年建成内蒙古伊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聚氯乙烯60 2010年10月2012年6月
我国近期拟建和在建的几套大型电石法PVC 装置生产能力均为30 万~ 40 万t/ a, 产品
性能和生产成本颇具竞争优势。
随着扩建项目的完成, 一批新近打造的PVC 行业巨舰将驶入
市场, 中国氯碱产业中大型生产装置将统领天下, 并占据主导地位。
这标志着这个产业中集
中度低、布局分散、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中小型企业左右市场的时代将被终结。
据介绍, PVC
产业是最能体现规模效益的产业之一, 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生产规模后, 综合成本才能降低,
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
目前, 国内外PVC 产业是朝着高度集中和装置大型化方向发展, 新规
划的大型电石法PVC 装置( 如淮北矿业集团、河南平煤集团、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
装置) 生产能力均是百万吨级。
据中国氯碱网预测: 2010 年前后,随着新建大型项目的建成
投产以及业内的资产重组, 中国PVC 产业有了100万t/a 航母级生产企业问世。
我国PVC 产业
将进入由产业规模优势向竞争力优势转化的过程。
可以预见, 西方发达国家规模化的PVC 市
场发展趋势将在我国逐步显现。
与此同时, 一些生产企业在工程建设时注意同步配套衍生产
品, 还有些生产企业对相关业务进行了分工合作, 建立上下游一体化合作体系, 实现了从
上游资源到下游产品的产业链整合。
经过新一轮投资, 我国华东、西北及华北3 大区域将形
成大型PVC 装置群。
另外, 随着我国PVC 市场开放度的加大, 尤其是外资和合资企业的加盟,
PVC 市场竞争将会进一步白热化。
经过大规模的整合, 在生产和消费领域拼杀了几十年之久
的老、小、旧的PVC 生产企业或被淘汰出局, 或者被兼并重组。
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聚氯乙烯
10 2007年10月 2010年10月
试车
山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聚氯乙烯
100 2008年 2010年11月
冀中能源集团金牛化工股份有限
公司
聚氯乙烯
40 2010年20月
重庆正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东方希望集团、乌江实业集团)
聚氯乙烯 36 2010年10月 2013年10月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
聚氯乙烯 40 2009年2月 2010年10月 陕西西化热电
聚氯乙烯 30 2010年12月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糊树脂 10 2010年12月 东方希望集团
聚氯乙烯 36
2010年12月 2015年12月 合计
聚氯乙烯 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