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20高二下·青海期中) 汉语中,对父亲的兄、弟有伯、叔等不同的称谓。

这与英语中将自己父母的兄、弟统称为“uncle”完全不同。

可见,这些汉语称谓语体现出()
A . 明亲疏的家族追求
B . 辨等级的阶级理论
C . 重家庭的人伦观念
D . 别长幼的宗法意识
2. (2分) (2018高一上·田阳月考) 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郡、县长官全部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得世袭
B . 郡、县都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组织
C . 郡县制的建立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重要标志
D . 秦朝与西汉都实行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地方行政制度
3. (2分) (2019高一上·江门月考) 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图1图2
A . 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 . 分封制、郡县制
C . 郡县制、行省制
D . 分封制、行省制
4. (2分) (2019高一上·马山期中) 为加强中央对地方巡视,明清建立起三个互不统属的独立系统:一是包括专差、巡按御史的监察御史系统;二是负责所属府州县的按察司系统;三是督抚系统。

同时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

这体现了明清时期()
A . 继承了前代巡视传统
B . 巡视制度的多元化
C . 加强了巡视立法规范
D . 官员腐败日益严重
5. (2分) (2017高一上·友谊期中) 生活在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一位成年男性公民能够实现的愿望有()
①参加公民大会
②担任政府高官
③参与政府立法
④领取政府津贴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6. (2分) (2017高二下·蚌埠期中) 恩格斯指出:"罗马的占领,在所有被征服的国家……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和罗马法制不相符合。

”据此可知,此时的罗马法()
A . 完全抛弃了习惯法内容
B . 成为对外扩张的思想武器
C . 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色彩
D . 成为治理国家的主要方式
7. (2分) (2019高一上·连云港月考) 有人说19世纪前期的英国,“万锭纱爵爷已经和万亩田爵爷”平起平坐了,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 《权利法案》颁布
B . 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C . 1832年议会改革
D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8. (2分) (2020高三上·广东月考) 汉密尔顿认为,一个任职终身的上院,对于抑制“民主精神惊人的暴烈和动荡”、保障政府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麦迪逊虽不赞成参议员任职终身,但他相信任期6年决绝不会成为“自由的威胁”,并认为这种参议院能匡正人民政府的虚弱”。

美国建国者的这些主张旨在()
A . 加强和保证地方政府的权力
B . 消除精英政治在美国的影响
C . 对联邦政府的权力形成制约
D . 使掌权者独立理性处理政务
9. (2分) 1789年8月,制宪议会颁布法令规定,一切公民和一切财产均应纳税。

此规定的实质意义在于
A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已实现
B . 承认了私有财产的不平等
C . 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D . 标志了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10. (2分)(2020·模拟) 鸦片战争后海关报告显示,历年出口的农产品占出口货值的比重,1873 年为 2.6%,1893年为15.6%,1903年为26.8%,1910年为30.1%。

同时,晚清政府对进口西方米、麦、五谷免税,使洋米洋面得以在中国乘势倾销。

这导致了晚清()
A . 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B . 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 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 人地矛盾和粮食问题得以缓解
11. (2分) (2019高一上·河北月考) “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

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

”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新文化运动
D . 国民革命运动
12. (2分) (2017高一上·嘉祥月考) 日本人竹野与三郎曾说:“我们的对手十分顽强,丝毫不怕死……等一有机会就发动进攻。

不仅台北的情况是这样,而且整个新竹的四郊也是这样,新竹的村民是以顽强和勇敢著称的。

”他所描述场景发生于()
A . 抗日战争期间
B .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期间
C . 鸦片战争期间
D . 义和团运动期间
13. (2分)(2019·陕西模拟) 《官话报》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但1912年1月4日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

这表明()
A . “预备立宪”破产
B . 共和思想影响扩大
C . 清朝统治覆灭
D . 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14. (2分)某历史兴趣小组研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点”这一课题,收集了以下史实
①太平天国运动②国民大革命运动③抗日战争
④维新变法运动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⑥辛亥革命
你认为符合该课题研究的有
A . ①②④
B . ①④⑥
C . ②③⑤
D . ①③⑤
15. (2分)(2016·宁夏模拟)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认为封建分子与资产阶级已经叛离,“无产阶级将实行其领导权”,党应该“执行急进的土地改良政纲和创造乡村的革命民主政权”。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 . 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基本形势
B . 已对国民大革命有所总结和反思
C . 彻底克服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 . 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20分)
16. (5分)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揭穿谎言】
材料一: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

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材料二:日本右翼势力胡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誓死抗战】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

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守住良知】
材料五:外交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

……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1)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

(2)七七事变爆发前,中国民众是怎样抵抗日本侵略的?材料三中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3)材料四中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日本怎样做才不“输掉良知”?
17. (10分) (2019高一上·丽水月考) 实行民主政治是传统中国向现代转型的必然选择。

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

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

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

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赵翼《蘑曝杂记》
材料三:孙中山说,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

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子免于倾倒吗?20世纪初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

此时的孙中山已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他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始终坚持奋斗,成为20世纪推动中国发生历史巨变的主要代表。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央电视台《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四: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

第十三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摘自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一律平等。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中指出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指什么?
(4)材料四、五主要体现了我国哪些民主政治制度?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我国政治建设的发展趋势。

18. (5分) (2019高一上·泗县月考) 近代以来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变化反映了中国的沉浮兴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不同集团的各种要求。

陆军坚持割占辽东半岛……海军希望取得台湾……财界要求中方赔偿白银2亿两……日本政府将这些观点综合为一个十条和谈方案,而把重点
放在赔款割地、朝鲜的独立,以及商业与航海方面的特权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卅万亡灵,饮恨江城。

…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躯洒血,浩气干云。

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材料三: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

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

抗∏战争中,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提交的和平条款《马关条约》”中获得“商业”特权的内容,并分析这一时期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方式的变化。

(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3)根据材料三概括抗日战争的性质,并归纳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三、论述题 (共1题;共5分)
19. (5分)(2020·临朐模拟) 从1979年开始,首钢开始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方法,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

首钢相继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和技术改造,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90年代年钢产量达824万吨,居全国第一。

同时首钢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多种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境外控股企业7家,在南美洲有首钢秘鲁铁矿等海外企业。

进入21世纪,首钢开始向河北搬迁,河北曹妃甸成为首钢的生产基地,迁安成为首钢的原料基地,带动了河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首钢北京石景山厂区实施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

2010年,首钢石景山厂区钢铁主业全面停产。

首钢还与中关村软件园、日本安川电机等公司设计、开发生产集成电路、自动化系统和机器人等产品。

﹣﹣摘编自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首钢老工业区全面调整转型》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划分改革开放以来首钢发展的阶段,说明各阶段特点。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20分)答案:16-1、
答案:16-2、
答案:16-3、
答案:16-4、
考点:
解析:
答案:17-1、
答案:17-2、答案:17-3、答案:17-4、答案:17-5、考点:
解析:
答案:18-1、
答案:18-2、答案:18-3、
考点:
解析:
三、论述题 (共1题;共5分)答案:19-1、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