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腹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0-10T08:12:30.172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4期作者:陈秀[导读] 目的针对腹部恶性肿瘤病患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
陈秀
闵行区肿瘤医院上海市 200240
摘要:目的针对腹部恶性肿瘤病患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

方法选取近一年时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

其中参照组病患35例,对其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其余35例病患纳入实验组之中,对其给予临床护理路径。

最终对比两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表示,实验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病患,且实验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更高。

结论针对腹部恶性肿瘤病患在临床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地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升病患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具备大范围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部恶性肿瘤;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满意度作为恶性肿瘤多发部位,胃癌、肝癌、胰腺癌以及胆管癌均发生在腹部位置,甚至部分淋巴癌病患也会在腹部出现淋巴结肿大的临床表现。

腹膜后肉瘤以及脂肪肉瘤生长在腹部位置;大肠癌作为腹部肿瘤,其病患腹部存在明显的肿块,但不同肿瘤类型其临床表现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通常来说,大肠癌病患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带血、排便次数增加以及腹部疼痛等;而肝癌病患多数存在乙肝病史,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恶心、食欲不佳以及黄疸等[1]。

因此必须要针对腹部恶性肿瘤病患给予针对性、系统化的护理干预。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住院期间护理干预模式,会依据病患群体制定护理时间表,从而有规划、有目的的实施各项护理干预。

对于病患来说,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提升护理依从性,进而实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目的。

本次实验针对腹部恶性肿瘤病患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

一、实验数据以及方法
(一)实验数据
本次实验选取近一年时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腹部恶性肿瘤病患作为实验对象,并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

其中参照组病患35例,平均年龄(58.74±18.25)岁;其余35名病患纳入实验组之中,平均年龄(59.18±17.97)岁。

本次所有实验对象均已确诊为腹部恶性肿瘤,且病患与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病患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具备可比性。

(二)实验方法
针对参照组病患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护理人员要密切观测病患的各项生命体征情况,并予以记录;其次要帮助病患进行各项检查,叮嘱病患及其家属相关注意事项等。

针对实验组病患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流程如下:在护理前科室要针对护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主要包含沟通技巧、心理学知识以及护理专业技能等内容。

在病患入院治疗后,针对病患情况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并将此作为工作依据。

其中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要告知病患置留管的重要性,从而提升病患的临床依从性。

另外还需要在沟通中给予病患关心、安慰,帮助病患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

二,化疗护理。

护理人员在帮助病患进行化疗导尿时,要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2]。

同时还需要观察病患的皮肤情况,尽可能选择粗、直且弹性较高的静脉,并尽可能的减少刺激性药物的使用。

在针头拔出后利用棉球按压十分钟左右,从而规避药液外渗,需要注意的是,在静脉注射化疗前后要配合生理盐水,不仅可以在化疗前建立静脉通道,确保针头进入到血管之中,还可以预防静脉炎以及化疗药物外渗。

其次护理人员要定期观察病患导管与附近皮肤的情况,若是发生堵塞可以利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同时更换敷料。

此过程要坚持无菌操作,以免发生感染风险。

三,减轻疼痛。

护理人员要根据病患情况进行疼痛评估,尽可能满足病患的诉求,以此来改善病患的疼痛感受,消除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

针对病患实际情况的不同,可以选择非药物止痛法以及药物止痛法两种,缓解病患的疼痛感受,帮助病患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

四,并发症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测病患的实际情况,仔细检查病患导管以及氧气供应情况,并定时更换。

针对需要长时间卧床的病患要帮助病患进行翻身,以此规避出现褥疮等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若是要针对病患进行有创操作时,要贯彻落实无菌操作原则。

五,康复护理。

护理人员要引导长期卧床病患进行简单的肢体运动,并逐步过渡到四肢康复运动,以此来规避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针对可以下床的病患,护理人员要引导其进行适量、合理的运动,例如瑜伽、太极拳等,从而提升病患机体免疫能力,但严禁过度劳累。

(三)对比指标
首先对比两组病患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包括肺部感染、静脉血栓、压疮、腹腔感染等。

其次对比两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其中包括满意、一般与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与一般。

(四)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利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针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具备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病患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表示,实验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病患,详情见表1。

(二)两组病患护理满意度对比表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表示,实验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病患,详情见表2。

三、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主动性护理干预,以病患作为工作中心,相比于传统的被动式护理干预,临床护理路径不仅专业性更高,且护理服务完善。

在病患入院后会第一时间根据病患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规划,通过心理干预帮助病患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提升治疗依从性与自信心[3]。

另外在病患入院治疗期间,会从饮食、疼痛、运动等多个角度开展专业护理服务,从而提升病患的生存质量,规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在本次实验中针对实验组病患实施了临床护理路径,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病患,且护理满意度更高。

由此可见,针对腹部恶性肿瘤病患在临床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地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升病患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具备大范围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梁雪. 护理干预对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D].新乡医学院,2015.
[2]梁宏云.老年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术中保温护理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8):2029-2030.
[3]张晓丽,张永梅.腹部恶性肿瘤术后胃瘫患者的中医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09):1543-1544.
姓名:陈秀 1987.3 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安徽学历:本科毕业于吉首大学现有职称:初级护师研究方向:肿瘤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