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计量仪器常见故障排除方法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学计量仪器常见故障排除方法探索
发布时间:2022-05-25T08:39:44.691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3期作者:陈楠[导读] 电学计量仪器出现故障问题就会影响到测量的精确度,因此在电学计量仪器故障处理时需要更新处理方法,
陈楠
丰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摘要:电学计量仪器出现故障问题就会影响到测量的精确度,因此在电学计量仪器故障处理时需要更新处理方法,优化处理技术。
鉴于此,本文结合实际,在阐述电学计量仪器故障问题现状的同时,对故障排除方法进行详细探究。
希望探讨后,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学计量仪器;故障问题;排除方法 0引言
电学计量仪器是非常先进的设备,对于电力领域的计量与发展存在极为重要的意义,其属于精密度较高的仪器设备,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们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学计量仪器是磁学、电学计量仪器,电学计量仪器的应用效果相对较好,其更具规范化、标准化,数据的精度也非常好,并且研发和应用的时间比较长,并且被大量的应用到电学计量领域内,所以很多电学计量中,很多情况下都使用电学计量仪器。
但是往往因为电学计量仪器设备运行是的操作人员、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出现设备老化、错误使用、环境侵蚀严重等问题,极易出现测量数据偏差的问题,给仪器产生严重损坏和影响。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电学计量仪器的故障问题,总结出排除方法,希望可以促进电力领域发展。
1电学计量仪器故障问题分析
目前所使用的电量计量仪器的类型比较多,主要是仪表式、无线电式、交流仪器式、直流仪器类等等,这些不同形式的电学计量仪器运行原理是不同的,所以容易发生的故障问题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形式选择合适的仪器类型。
下面分析几种典型的电学计量仪器类型,从而可以了解存在哪些故障问题,可为提高系统运行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1.1交流电气类
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流主要是交流电,所以在实际中普遍应用的是交流计量仪器,比如数字工频频率表、三项交流仪表校验台、三相调压器等。
比如应用交流耐压测量仪器可以进行强电系统、家用电器等方面的测量,主要是确定具体的电学参数。
在测试应用中,因为电压会持续性的增加,电压稍微升高的情况下,会产生电流增大的情况,系统极易产生电压谐波的问题。
从这个分析出发,被测试的样品容易发生击穿的情况。
第一,被检测的样本发生损坏的问题;第二,电流快速增大的情况下,会造成电压互感器的损坏;最后,仪器设备的整体损坏,无法实现仪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1.2电气测量仪器类
电气测量仪器的类型也比较多,其具体包含有应变仪、电流表、万用表等,使用非常的广泛。
而综合性使用的是万用表,对于直流电压或者交流电压都能够检测确定,数据精度较高,还能够检测确定测量晶体管数据、元件电阻等。
因为其接线方式较为复杂,转换开关是主要的形式,在系统影响之下容易导致故障问题的发生。
如果焊接分流电阻发生短路或者接触不良的情况,极易造成滞留电阻显示数据偏差的情况,偏大或者偏小都会存在。
如果使用的开关存在接触不良的情况,或者附加电阻有脱焊的问题,极易造成线路通路状态不合理,测量工作不能正常的使用。
1.3无线电测试仪器类
该种类型的仪器典型应用的是无线电测试仪器,一般可以用来频谱仪、电压表、频率计、示波器等方面的应用。
由于该系统使用的是危机控制,包含大量的电路开展数据测量和应用,容易存在一般性的故障问题,比如保险丝熔断、接触不良等。
经过运行效果分析,这种电路形式的故障发生率较高,比较常见的故障是铝电解电容发热、电路铜箔有裂痕、晶管损坏、电压升高等等,从而导致系统运行效果无法满足要求,也会导致仪器设备发生损坏的问题,给系统的运行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
经过分析上述三种电学计量仪器的故障分问题发现,其容易产生的故障原因就是设备结构自身的特性或者测试原理选择不当,有很多的故障问题都是因为设备测试的稳定性较差,还有些系统设计的是比较复杂的通道形式,这就需要在操作人员准备好设备时,对于设备性能以及操作方法有充分了解,掌握足够的知识和技术,分析故障原因,总结出解决的办法。
2电气计量仪器常见故障排除方法2.1调查和观察故障现象
维修人员对于设备进行检修的环节,首先要对于全部设备存在的故障问题展开分析,并且进行用户咨询,操作人员对于现场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系统发生故障后,比如异常声音、烧焦气温、仪器设备存在磁场,同时要做好各个故障问题的细节展开分析,让后续的检修工作进行更加顺利,以降低错误的发生率,提升整体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确定相应故障问题后,检测人员能够快速分析错误的问题,展开全面了解,在检测的环节从外到内、从简入繁的顺序进行。
具体来说,检测方式是如下两点:第一,设备外观质量检查,需要对不明显的故障点进行分析,应该简单的进行仪器的拆解处理,了解设备内部元件的情况,查看是否存在故障或者损坏的问题。
第二,观察设备运行的情况,保证各项设备的功能性合格,在电力通行正常的情况下,还要调试设备的功能,快速发现故障问题发生位置,明确故障细节的情况,发现故障问题,消除故障的问题。
2.2分析故障原因
在故障现象充分的了解之后,要分析确定故障的类型,并且不断的缩小故障损坏的范围,所以快速的确定故障点,然后停止检测。
工作人员应该对于电学计量仪器组成结构以及工作原理,根据维修工作原理逐一排查故障问题,消除故障的影响。
在排除不熟悉电学计量仪器的结构与原理的环节,要积极和生产厂家保持沟通,查阅相关设备的说明书。
在对于设备原理和结构充分了解后,综合分析其存在的情况,并且判断设备的故障问题。
2.3排除故障
经过上述各个步骤分析确定后,分析了解不同设备以及不同故障点的损坏状况,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及时的更换或者调整,保证仪器设备可以正常的运行。
分析和了解损坏的参数,为设备更换提供基础条件,选择使用结构以及性能合格的元件。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来说,应该使用相似原理的元件进行更换,如果发生严重的故障问题,应该选择参数相对较大的元件更换,这与操作人员对于仪器设备的了解程度存在直接的关系。
3电气计量仪器常见故障检测排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任何检修的环节都不能强力超出设备,避免给设备外观或者零部件产生任何损坏与影响,尤其是一些保护性设备,拆装工作的动作必须保持轻柔。
拆开部件、线路或者更换部件时,应该做好标记工作,保证更换之后元件可以达到原有的工作状态。
在非正常仪器设备基础之下进行故障的排查和检测,在该环节不能触碰变压器或者电源,保护操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在更换电源器件以及晶体管时,需要保证连接达到稳定、牢固的要求。
如果电学仪器设备运行时间较长,会存在小颗粒、灰尘等问题,在维修工作结束后,应该及时将内部杂物清理干净,将掉落的小零件清理掉,比如螺丝、焊锡、线头等,以免产生严重的安全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之下,电学计量仪器水平不断的提升,很多先进设备研发和应用,保证新技术准确性和测量效率的条件之下,工作难度也在提升,所以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技术,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完善知识体系,保证设备运行更加可靠。
参考文献:
[1]牛丽.探讨电学计量检定及测量的误差原因[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4):209-210.
[2]刘生田.电学计量仪器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06):98-99.
[3]杜伟荣.电子电气计量检测仪器的维护与发展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7):289.
[4]李慧祥.计量仪器仪表检验的重要性分析[J].技术与市场,2020,27(01):138-139.
[5]郭晓永.检验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