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镫形多功能腿架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镫形多功能腿架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1-25T10:47:27.202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7月13期作者:李豫曹婵韦秀[导读]
马镫形多功能腿架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李豫 曹婵 韦秀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室;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观察马镫形腿架在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妇科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 120例,随机分成2组60例。
试验组应用马镫形多功能腿架摆放截石位,即用腿架将其单纯支托小腿,小腿近水平位的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腿架摆放,托腿板关节端置于腘窝处方法。
比较2组术者满意度、手术时间和截石位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试验组截石位摆放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医生满意率对照组为66.0%,试验组为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有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4例下肢肿胀,试验组无相关并发症发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马蹬形多功能腿架可缩短体位摆放时间,提高医生手术的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马蹬形多功能腿架;截石位;宫颈肿瘤;妇瘤外科手术;并发症
宫颈癌为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安全,一直以来外科手术仍是宫颈癌患者首选治疗方案,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 +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近年来早期宫颈癌患者( Ia2 ~IIa1 期) 标准手术方法[1]。
正确的手术体
位使手术野充分暴露,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是保障患者安全、手术成功的关键。
该手术体位头低臀高截石位是为了方便适应手术需要而采用的强迫姿势[2]。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手术较其他妇科手术时间更长,体位要求更高,手术难度更大,病
人更容易出现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周围神经损伤和小腿筋膜室高压综合征等术后并发症。
为此,我们对传统截石位摆放方法进行了改良,于2018年开始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采用马蹬形多功能腿架摆放截石位,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80例,均为择期手术。
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40例,年龄28~60岁,平均(42.0±3.0)岁,体质量18~28kg,平均(22.0±3.8)kg;对照组60 例,年龄32~65岁,平均(40.0±3.2 )岁,体质量19~26kg,平均(22.6±2.9)kg。
两组年龄、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无下肢血栓及功能障碍,无椎间盘突出病史。
1.2 方法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摆放截石体位,手术操作均为同组妇科医生和手术室妇瘤专科护士共同完成。
对照组:实施传统
截石位安置方法,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弹力袜穿至大腿下1/3处,患者臀部移到平齐床沿。
将支托架安装固定在手术床上,支腿架支托病人的大腿,支腿架关节端对向腘窝,小腿随重力作用自然下垂,膝关节弯曲大约60度,两腿宽度为生理跨度45°[ 3
]
,腘窝处软垫,保护腘窝神经,体位受力点为腘部,枕部,肩胛部,胸椎,尾骶骨等。
试验组:采用马蹬形多功能腿架安置方法,腿架由奥克兰高分子医用材料(天津)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在使用本产品前需要检查马镫形多功能腿架的性能是否完好。
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弹力袜穿至大腿下1/3处,患者臀部移出床缘一拳头距离,大约8~10cm,骶尾部贴美皮康保护。
根据患者的身高,调整腿靴的位置至操作长杆的相应刻度,将腿靴支撑小腿及足部,使膝关节屈曲30°,小腿近水平位,固定时注意松紧适宜。
根据手术需要,在气弹簧支撑作用下,通过“握-旋”方式的操控手柄轻松地调整马蹬形腿架的高度及外旋角度,使患者下肢呈髋关节屈曲90°、外展30°,整个腘窝悬空,双腿夹角为45°~60°,确认好位置后释放手柄,立即安全锁定。
上臂掌心向上处
于功能位摆放在身体两侧,肩托视情况使用(防滑床垫可不用)。
气腹建立后,为创造良好的手术空间和视野,取头低脚高位,但患者头部不宜过低,以防脑循环过度灌注引起其他并发症 [4]。
1.3观察指标调查并记录摆放体位所需的时间、术者对体位安置的满意度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体位摆放所需的时间:用计时器记录两种方式所需的摆放时间;满意度:通过术者对术中手术野暴露情况及手术操作便捷性的满意度做出评价[5]
;并发症:通
过术后病历记录,统计摆放后神经受损情况、下肢肿胀及下肢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马蹬形多功能腿架摆放截石位不仅缩短了摆体位用时,而且深受手术医师的欢迎,医师满意度大幅度提高(见表1),压疮发生及程度也减少,神经损伤和静脉血栓发生率下降(见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参研的对照组总共有11例(占18.3%)患者有并发症记录:其中有8例患者出现了压疮,经压疮护理后痊愈;2例出现神经损伤,经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了下肢静脉血栓,经抗凝溶栓等治疗后好转。
试验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3.讨论
手术体位摆放很重要,是手术护理配合的关键[6]。
全麻状态下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骨骼肌张力、心
肌收缩力、生理反射等,变动或固定体位时,如果着力点不当易使软组织或血管所受的压力或拉力超过其所能耐受的生理限度[7]
,易导致并发症。
传统截石位是将托板的关节端置于腘窝处,因供应小腿血液的腘动脉及收集小腿血液的腘静脉在腘窝深处中线附近下降,进入腘窝 [8] ,患者截石位手术时间越长,下肢静脉回流易受阻,继而会使患者发生下肢水肿或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再者就是传统的截石位摆放费力,腿架的功能单一,摆放时间延长和手术医生满意度偏低,术中很难进行较大角度的调整,最终影响手术开台时间,手术野的暴露,从而无形中延长了手术时间,对患者来说是不利的。
马镫形多功能腿架有区别于传统的体位架,它的优势体现在,把患者的双下肢处于功能位,腘窝不受压迫,小腿安全地至于靴套内,即保暖又维持静脉血回流,降低了神经损伤,下肢静脉肿胀即血栓的发生率。
手术中如需要调整体位,通过对长柄的控制,单人徒手就能轻松完成,既不影响手术医生操作,也不容易污染无菌区。
综上所述,由于膀胱截石体位的特殊,在应用过程中易造成损伤。
在宫颈癌根治术中采用马镫形多功能腿架摆放截石位能缩短体位摆放时间,提高医师手术的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已证实上述论点。
比传统的体位架有明显的优势,故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邓波儿,孔为民.早期宫颈癌术后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8,16( 11) : 1344 -1346.[2]李建红,李莉,焦怀鹏,等.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并发症的循证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9):701-702.
[3]魏革,刘苏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8.
[4]李红, 孙乐英, 叶媛媛. 老年患者微创直肠癌切除术的护理配合[J]. 温州医学院学报, 2007, 37(4): 410-411.
[5]曾学慧. 改良截石位在腹腔镜下结肠癌、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 2014, 35(27): 6034-6035.
[6]任杰平,张秀平,陆燕弟,等.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0):31-32.
[7]王香兰. 直肠癌手术体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 1(11): 85-86.
[8]莫丽平, 吴委兰. 改良截石位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分娩中的应用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16): 1487-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