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命题比赛】浙江省2015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十四)【杭州市命题比赛】浙江省2015年高考化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1、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满分为100分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O-16 Si-28 Cl-35.5 K-39 Mn-55 Ag-108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原创)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其主要原理是二氧化硅具有较好的导光性
B.盐卤点豆腐、明矾净水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C.新型禽流感病毒H5N1型病毒致死率高,通过高温条件下可杀死H5N1型禽流感病毒
D.雾霾成为现代生活中主要的污染之一,其中PM2.5指标指的是分散质直径在2.5nm的微粒
命题意图:信息题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结合生活知识,应用化学原理看待社会生活,更好地认识环境与化学的关系,尤其是目前环保问题更为严峻的时期。

本题意在认识生活化学。

2、(改编)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命题意图:实验是化学的根本,本题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实验操作与目标,认识实验构成的基本要素。

考查学生对实验的熟悉程度以及相关原理,难度中等。

3、(原创)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X Y Z M R Q
原子半径(×10 -10 m) 1.86 0.99 1.43 1.60 0.75 0.74
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1 +7 +3 +2 +5 ——
最低负价——-1 ————- -3 -2
已知,X、Y、Z和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Z、M的最简单离子半径大小为X>M>Z
B.X、Z、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不可两两相互反应
C.R的氢化物比Q的氢化物沸点高、更稳定
D.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可用于雕刻玻璃
命题意图:本题的主要知识要点为元素周期律相关的知识。

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并能够从中认识到元素的递变性与可预测性
4、(改编)已知反应:2SO2(g)+O2(g)2SO3(g).某温度下,将2mol SO2和1mol O2置于10 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甲知,A点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80
B. 由图甲知,B点O2的平衡浓度为0.3mol·L-1
C.达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则反应速率变化图像可以用图乙表示
D.图丙为在0.5MPa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从图中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认识,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综合性较高。

5、(改编)某种药物合成中间体的结构简式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式为C20H16O9
B.能发生消去反应、酯化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水解反应等
C.能分别与金属Na、NaHCO3溶液反应
D.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3 mol NaOH
命题意图:以未知有机分子式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官能团的认识与理解。

本届高三有机化学属于改革内容,很难把控题目难度,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为主。

难度中等
6、(质检题)常温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向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或通入HCl气体都能使值增大
B.0.1mol·L-1的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L-1盐酸10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有
c(cH3COO-)>c(Cl-)>c(H+)>c(cH3COOH)
C.pH=4的醋酸与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7
D.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1mol·L-1
命题意图:本题属于难度较大的题。

离子浓度分析是学生中的难点与易错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大守恒与两个微弱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包括pH的计算均属于考纲要求。

7、(改编)镍氢电池的反应方程式为NiO(OH)+MH NiO+M+H2O(M为储氢合金,电解质为K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过程中,电池的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MH + OH--e- =H2O + M
B.储氢合金位于电池的负极
C.放电时,OH-离子向电池的负极移动
D.充电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中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电化学相关知识。

难度简单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共4个大题,共计58分)
8、(质检题)(18分)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某AlN样品仅含有趾Al2O3杂质,为测定AlN的含量,设计如下三种实验方案。

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
【方案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夹持装置已略去)。

(1)上图C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首先_____▲_________,再加入实验药品。

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

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由于装置存在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

【方案2】用下图装置测定m g样品中A1N的纯度(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4)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X液体可以是___▲______。

a.CCl4b.H2O
c.NH4Cl溶液d.
(5)若m g样品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转换为标准状况),则AIN的质量分数是____▲
_________。

【方案3】按以下步骤测定样品中A1N的纯度:
(6)步骤②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在步骤③中未洗涤,测定结果将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9、(改编)(14分)阿斯巴甜(APM)是一种甜度高、味美而热量低的甜味剂,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1)下列关于APM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

A.属于苯的同系物
B.分子式为C14H18N2O5
C.该物质具有两性的特征,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D.能发生酯化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2)APM在人体胃肠道酶作用下彻底水解生成的产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填结构简式),其官能团名称为▲。

(3)苯丙氨酸(是合成APM的原料之一。

苯丙氨酸的一种合成途径如下图所示:已知,醛或酮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①D→E的反应类型为▲。

②A的结构简式为▲。

③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某苯的同系物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一种,该硝基取代物W是苯丙氨酸的同分异构体。

W的结构简式为▲。

10、(改编)(12分)高纯晶体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1)硅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__▲___,在周期表的以下区域中,可以找到类似硅的半导体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过渡元素区域
b.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
c.含有氟、氯、硫、磷等元素的区域
(2)工业上用石英砂和焦炭可制得粗硅。

已知:
请将以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SiO2(s) + 2C(s) === Si(s) + 2CO(g)△H= ___▲_____
(3)粗硅经系列反应可生成硅烷(SiH4),硅烷分解生成高纯硅。

已知硅烷的分解温度远低于甲烷,用原子结构解释其原因:____▲_____,Si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C元素,硅烷的热稳定性弱于甲烷。

(4)将粗硅转化成三氯氢硅(SiHCl3),进一步反应也可制得高纯硅。

①SiHCl3中含有的SiCl4、AsCl3等杂质对晶体硅的质量有影响。

根据下表数据,可用__▲______方法提纯SiHCl3。

物质SiHCl3SiCl4AsCl3
沸点/℃32.0 57.5 131.6
②用SiHCl3制备高纯硅的反应为SiHCl3(g)+ H2(g)Si(s)+ 3HCl(g),不同温度下,SiHCl3的平衡转化率随反应物的投料比(反应初始时,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_____(填字母序号)。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横坐标表示的投料比应该是
c.实际生产中为提高SiHCl3的利用率,应适当升高温度
11、(改编)(14分)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铜与硝酸的反应。

(1)用浓硝酸和水按照不同体积比配成不同浓度的硝酸溶液,各取10 mL硝酸溶液分别与铜片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浓硝酸与水的
体积比
实验现象
Ⅰ1:1
反应速率快,溶液很快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气体
呈红棕色
Ⅱ1:3
反应速率较快,溶液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气体无

Ⅲ1:5
反应速率慢,微热后速率加快,溶液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气泡冒
出,气体无色
①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若生成标准状况下0.56 LNO气体,反应
中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为▲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依据上表,制备NO气体最适宜的是实验II,理由是▲。

(2)为防止有毒气体逸散造成空气污染,该小组同学改进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

用该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并验证产生NO气体的性质,实验步骤如下:
Ⅰ.安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打开旋塞C,从B管上端加入所选浓度的硝酸,至铜丝下沿(不接触铜丝)。

Ⅲ.向上移动B管,使A管液面上升至与橡皮塞恰好接触,关闭旋塞C,反应开始。

Ⅳ.当液面重新下降至与铜丝脱离接触时,反应停止。

Ⅴ.打开旋塞C,向下移动B管,使A中迅速进入少量空气,关闭旋塞C,观察现象。

……
①步骤Ⅰ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关闭旋塞C,从B管上端加入水,若观察到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步骤Ⅲ操作的目的是▲。

③为使A管内的NO气体完全被溶液吸收,可进一步采取的操作是▲,能确定NO 完全被溶液吸收的现象是▲。

2015年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
二、非选择题(4个大题,共58分)
8、(1)防倒吸(2分)
(2)检查装置气密性(2分);关闭K1,打开K2(2分);把装置中残留的氨气全部赶入C装置(2分)(3)C装置出口处连接一个干燥装置(2分)
(4)ad(2分,少选给一半,错选不选不给分)
(5)(2分)
(6)CO2+AlO2-+2H2O=HCO3-+Al(OH)3↓(2分)
(7)偏高(2分)
9、(1)A、D(2分)(2)CH3OH(2分)羟基(2分)
(3)①加成反应(2分)
②(2分)
③(2分,缺少条件扣1分)
④(2分)
10、(1)第三周期ⅣA族(2分,少写不给分)b(2分)
(2)+638.4kJ·mol-1(不写“+”不扣分,单位写错扣1分)
(3)C和Si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是同主族元素”),C原子半径小于Si(或“C原子电子层数少于Si”)(2分)
(4)①蒸馏(或分馏)(2分)②a、c(2分)
11、(1)①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4H2O(2分) 1.58(2分)
②产物是NO,反应速率较快(不用加热)。

(2分)
(2)①A、B间形成液面差,且保持不变(2分)
②赶走液面上方空气,防止NO被空气中的O2氧化,以便观察生成气体的颜色。

(2分)
③重复步骤Ⅴ的操作(或答“向下移动B管,使A中迅速进入空气,关闭旋塞C,待气体变为红棕色,反复上述操作”)。

(2分)
再次重复操作后气体不再变为红棕色。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