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在烈日和暴雨下
老舍
①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一点风也没有。

祥子在院子里看了看那灰红的天,喝了瓢凉水就走出去。

②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③祥子有些胆怯了。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从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

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

一跑,就喘不上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明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

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

④坐下了好久,他心里腻烦了。

既不敢出去,又没事可作,他觉得天气仿佛成心跟他过不去。

想出去,可是腿真懒得动,身上非常软,好像洗澡没洗痛快那样,汗虽然出了不少,心里还是不舒畅。

⑤一阵风过去,天暗起来。

北面的天边出现了墨似的乌云。

祥子把车停住,上了雨布,他晓得夏天的雨就要来了。

⑥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⑦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

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

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

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

想跑,水裹住他的腿。

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

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⑧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⑨“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⑩祥子咬上了牙,蹚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

⑪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

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⑫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

比以前小了许多。

祥子却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节选自《骆驼祥子》(有删改)](1)联系原著,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拉车直接导致他病倒了。

《骆驼祥子》还写了生活在死亡线上的车夫老马和小马祖孙俩的惨状,这一情节的安排预示了祥子
拉车的悲惨命运。

(2)在烈日下拉车,祥子的心理活动,先是胆怯(用文中词语),后是腻烦(用文中词语)。

(3)第②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4)文中第⑨、⑪自然段划线语句表现了“坐车的”自私,对劳动者的苦难和不幸视而不见,冷酷无情,蛮横恶狠的性格特点。

(5)上文除了第②自然段外,还有许多描写烈日和暴雨精彩的语句,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抄下来,并做些批注和点评。

【分析】本文节选自《骆驼祥子》,选段描写了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情景,其中大量的环境描写,表现了祥子拉车的悲惨命运。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骆驼祥子》第十八章,祥子在暴雨下拉车后,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虎妞给他冲了碗姜糖水,他傻子似的抱着碗一气喝完。

喝完,他钻了被窝,什么也不知道了。

他被雨水激病了,根据情节可得出第一空。

《骆驼祥子》中的老马,是一个一辈子要强,最后无法拯救自己小孙子的车夫。

他是将来的祥子的缩影,性格要强,身强力壮,但是没有保住小孙子,眼睁睁看着小孙子死在了自己的怀里。

随后,他把这辈子的所有财产——一辆破车给卖了,最后只能靠卖点东西维持自己的生活。

他和祥子一样无法摆脱命运,最后悲惨地死在街头,根据情节可以得出第二、三空。

(2)本题考查内容提炼。

根据第③段“祥子有些胆怯了”提炼:胆怯;根据第④段“坐下了好久,他心里腻烦了”提炼:腻烦。

(3)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判断及作用的分析。

①“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被太阳暴晒的叶子、枝条人格化,“低垂”“打卷”生动形象地写出叶子、枝条被太阳晒得不能舒展的状态。

②“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三个“处处”形象地写出老城的干燥、闷热。

③“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将“老城”比作“烧透了的砖窑”,说“柏油路晒化”“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着意夸大,突出了天气的炎热。

为下文写祥子身体扛不住做铺垫。

(4)本题考查人物性格。

“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祥子在暴风雨里半死半活地、拼命地拉车,“坐车的”并不理会;祥子想“避避再走”时,他斥责、拒绝,可以看出他对劳动者的苦难和不幸视而不见,极其自私;态度蛮横凶狠。

“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可见他冷酷无情,缺少同情心。

(5)本题考查摘抄、批注。

要求摘抄“描写烈日和暴雨”的精彩语句。

批注可以从不同角度,如修辞、描写、心得体会、思考质疑等方面来写。

示例: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批注:“倒”形象地写出大雨倾盆而下的情景,突出雨之大,来势之猛。

答案:
(1)病倒了老马和小马拉车的悲惨命运
(2)胆怯腻烦
(3)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的修辞手法,将被太阳暴晒的叶子,枝条人格化,
“低垂”“打卷”生动形象地写出叶子、枝条被太阳晒得不能舒展的状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老城比作烧透的砖窑,突出了天气的炎热,为下文写祥子身体扛不住做铺垫。

(4)自私,对劳动者的苦难和不幸视而不见,冷酷无情,蛮横恶狠。

(答出冷漠、自私等词语即可)
(5)例: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天气的炎热恶劣,衬托出祥子拉车之苦。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仙人掌花
曹乾石
①看见别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了我养花的兴致。

我从花草市场陆续买了一些回家种养,海棠、月季、杜鹃、米兰、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施肥,但终究是很难坚持,结果一盆盆花草都枝枯叶落。

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只是闲情逸致,那完全是精明勤快人的事儿,与我这个愚汉、懒汉无缘。

②例外的是,只有一盆仙人掌活了下来。

③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④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

它既不美,也不雅。

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犟呢?要是海棠、月季、杜鹃、米兰也这样易于生存该有多好啊。

对于仙人掌的存在,我也不再关心。

⑤许久后的一个黄昏,我倚着阳台观望,无意中又瞥见这盆仙人掌。

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⑥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活像一张老人的脸。

⑦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

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都困难。

这可怕的东西!
⑧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养出一朵花来。

谁想夏天一到,奇迹竟发生了。

一个雨后的清晨,我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

我发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

是霞光吗?是雨水折映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竟然是花。

⑨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

12个金黄色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

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⑩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⑪此刻,仙人掌正骄傲地高擎着它。

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

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

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朵,能不倾注全部心血吗?
⑫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

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

正是有了这冷峻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之后,我们还能欣赏到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⑬它绝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肃然起敬。

⑭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
(1)依据文本,仿照所写内容,填写表格。

情节情感变化
①养花失败无奈
仙人掌活了③遗憾
②仙人掌成长好笑
仙人掌开花④惊喜、赞叹
(2)文中的仙人掌外在与内在分别有怎样特点?
(3)结合加点的词语赏析下列句子。

不论
..阴晴雨雪,也不论
..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
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4)文章第⑥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5)以下材料和本文第⑧⑨两段都是写了仙人掌花,请说说在表达方式
....和表达效果
....上有何不同?
【材料链接】
花辐状;花托倒卵形,基部渐狭,绿色;萼状花被黄色,具绿色中肋;花丝淡黄色;花药黄色;花柱淡黄色;柱头黄白色。

(选自《百度百科》)【分析】本文叙述了自家的一盆仙人掌花,在被“我”遗忘的情况下开出美丽的花,表达了“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的主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我”买回许多花草,却因自己的疏懒而死去,就连剩下的最后一盆仙人掌也被“我”遗忘了;第二部分写后来的日子里仙人掌的疯长引“我”发笑,可有一天“我”却发现它开出了美丽的花;第三部分写“我”由仙人掌美丽的花,感悟到顽强是可以创造出美的。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本文以作者养花这件事为情节线索。

回归文本,定位到文章第①段,作者认识到养花并非闲情逸致,对养花失败这件事感到无奈,所以①处可填入“养花失败”;文章第④段,只剩仙人掌存活,可它既不美,也不雅,比不上海棠、月季、杜鹃、米兰这些花,所以作者觉得遗憾,因此③处可填入“遗憾”;文章第⑤⑥段,仙人掌继续成长,但歪歪斜斜、怪模怪样的大小掌节,皱皱巴巴、细纹密布的绿色掌面,让作者忍不住大笑,因此②处可填入“仙人掌成长”;文章的后半部分都在描写仙人掌的花,皱皱巴巴的仙人掌竟然能开出异常漂亮的花,作者感到惊喜的同时也极力赞叹仙人掌花的美,因此④处可填入惊喜、赞叹等词语。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文章的第⑥段具体描写了仙人掌的外在,“且不说它的
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活像一张老人的脸”,仙人掌的外表比不上海棠、月季、杜鹃这些娇美的花,让人觉得丑陋;文章后半部分描写丑陋的仙人掌开出了神奇的金色花朵,“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朵,能不倾注全部心血吗”,“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拥有丑陋外表的仙人掌,却能够抗拒沙漠的压榨,不仅能够存活下来,还能倾注全部心血开出神奇的金色,这体现了仙人掌的顽强、冷峻、不甘泯灭,让人肃然起敬。

综上,仙人掌外表丑陋,内在坚强。

(3)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第一个“不论”描写外在的大环境的恶劣,第二个“不论”描写的是仙人掌脚下生存环境的干涸,“不论”“也不论”写出了仙人掌虽处于极端不利的环境中,但它却无惧环境的恶劣,“总是”意为永远地、无例外地,不论仙人掌生存的环境有多恶劣,它永远绿色挺拔,“总是”一词写出了仙人掌一直努力向上、充满生机和活力,表现了仙人掌的顽强与坚韧,也体现出作者对仙人掌不屈精神的钦佩之情。

(4)本题考查文章句段的作用。

第六段主要写了仙人掌(丑陋)的外表,欲扬先抑,与后面花的美丽形成对比。

作者因为仙人掌的褶皱觉得好笑,但当作者看到了它的花,再与其深刻刚强的皱纹对比,才发现仙人掌是顽强与美的结合。

从仙人掌的丑陋到花朵的美丽,更能表现出作者的敬畏与喜爱之情,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5)本题考查对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的掌握。

“12个金黄色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描写了仙人掌花的色彩、形态之美,表达作者的惊喜和赞美之情;本题给出材料属于说明性文字,说明文字主要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演变等,让人了解事物的外观、功能、性质等,实用性较强。

回归本题,材料主要采用说明的方法,对仙人掌花的形状、颜色进行客观介绍,语言简洁准确,没有情感的表达。

答案:
(1)①养花失败②仙人掌成长③遗憾④惊喜、赞叹
(2)外表丑陋,内在坚强(冷峻、顽强、倔强)
(3)“不论”“也不论”写出了仙人掌无惧于环境的恶劣,“总是”写出了仙人掌一直努力向上、充满生机和活力,表现了仙人掌的顽强与坚韧。

(4)主要写了仙人掌(丑陋)的外表,欲扬先抑,与后面花的美丽形成对比
(5)文中主要采用描写的方法,表现仙人掌花的色彩、形态之美,形象生动,表达作者的惊喜和赞美之情。

材料主要采用说明的方法,对仙人掌花的形状、颜色进行客观介绍,简洁准确,没有情感的表达。

【点评】文章段落作用的理解分析:
结构方面的作用:①总结上文。

②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③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
内容方面的作用:①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

②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③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

④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⑤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绳子那头
①我的父亲是一个修理空调的工人。

②暑假的一天,天气问热,整个城市的空调机都拼命地转着。

我感觉实在无聊,便要求与父亲、母亲一起出去干活。

父亲原先不同意,但在我的纠缠下,他还是允许了。

正午烈日当头,父亲匆匆出门,回来时手里拿着一瓶新买的防晒油,在我身上细细抹了个遍,然后才放心地带着我走出家门。

这是我第一次与父亲出去干活。

③我们爬上六楼来到雇主家。

了解了空调的问题后,父亲从工具袋中拿出一条毛巾,叠好,围在我的腰上,又拿出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头拴在他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毛巾外面缠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

然后,父亲高兴地对母亲说:“这回不用你来了,儿子拉着我就行了。

他拉着我,我更踏实,你只管递工具就行。


④说完,父亲就要从窗户内往外爬。

我一把拉住他:“你这是要干啥?多危险啊!”父亲却只是笑笑。

接着,他爬出窗户,我照母亲的话,慢慢地放绳子,父亲就这样一点点爬到楼外,吊在距地面十几米的墙上。

⑤太阳仿佛从来没有这样近过,它肆意地释放着热量,大地仿佛是一块红薯,被无情地烘烤着,发出阵阵热气。

我站在窗户边,热气迎面吹来,额头上的汗滴总往眼睛里跑。

我的胳膊刚到窗台就猛地缩回,墙已经被晒得滚烫了。

⑥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手套!”母亲慢慢递上一双粗糙的手套。

“这么热的天还要戴手套?”我不解地问。

⑦“你爸好出汗,他怕手一滑,工具会脱手掉下去,砸着人可就不好了。

”母亲回答说。

我握着手里的绳子,听着绳子那头传来的敲击声,眼睛有些湿润,以前我从来不知道父亲做的是这样的工作。

⑧突然,我感到绳子那头重重地下坠,幸好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回绳子。

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踩空了,吓死我了……”
⑨“你没事吧?”我和母亲焦急地问。

“没事,没划伤,你看儿子劲儿就是比你大。

”父亲的话带着笑意,而我却很想哭。

⑩绳子那头喊了声:“把我拉上去一些!”我便用力把他拉回墙边。

父亲艰难地爬着,他的双手有些发抖,等到他踩到空调外机上,他的身体全部进入我的视野:皮肤黝黑,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

我蓦地发现,这么多年,我竞没有如此认真地观察过他。

他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可是他才四十多岁啊!岁月啊,你过早地变老了我的父亲!⑪一会儿,雇主拿来一支雪糕送给正在干活的父亲。

父亲接过雪糕,道了声谢。

然后,他摘下胜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了我。

⑫“天儿太热,小心中暑,儿子你吃吧。

”他笑着说。

“我不吃,你吃吧……”“让你吃你就吃。

”父亲似乎有点不高兴。

我拆开包装袋,咬了一口冰凉的雪糕,一股清爽的感觉流遍全身,父亲笑着看我吃完整块雪糕。

我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雪糕。

⑬父亲又要下去干活了,我慢慢地放着绳子,我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从绳子那头传来,那是一种亲切厚重的感觉,一种踏实的感觉。

⑭我紧紧地握住手中的绳子,紧紧地拉住绳子那头的人﹣﹣那是一个伟大的人。

﹣﹣(选文有改动)
(1)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父亲呵护儿子的三处细节,请分别概括。

(2)第⑤段画线句从内容上看属于环境描写,突出了天气炎(闷)热(恶劣)的特点,侧面表现出父亲工作艰辛。

(3)第⑩段画线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4)父亲是一个普通的空调修理工,为什么“我”却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请写出三条理由。

(要求:三条理由合理且不重复)
【分析】本文写“我”暑假期间跟随父亲去修理空调,父亲买来防晒油并给“我”涂上,在缠“我”的绳子里垫上毛巾,又把雇主给的雪糕让给“我”吃,使“我”感到浓浓的父爱,也感受到父亲工作的艰辛、危险,体会到父亲为家庭的责任感而深深感动。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事件的概括能力。

阅读文章,找到父亲关爱儿子的段落,根据相关句子概括。

根据第②段“父亲匆匆出门,回来时手里拿着一瓶新买的防晒油,在我身上细细抹了个遍,然后才放心地带着我走出家门”可知,父亲慈爱地买来防晒油,并把“我”全身涂遍防晒油。

根据第③段“父亲从工具袋中拿出一条毛巾,叠好,围在我的腰上,又拿出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头拴在他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毛巾外面缠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可知,父亲细心地将毛巾垫在绳子里边缠在“我”腰上。

第⑪段“父亲接过雪糕,道了声谢。

然后,他摘下脏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了我”可知,父亲慈爱地将擦干净的雪糕给“我”吃。

(2)本题考查景物描写及作用的理解。

此句描写“太阳……肆意地释放着热量,大地……被无情地烘烤着,发出阵阵热气”,可知是环境描写,交代当时的天气状况,突出天气的炎热程度,为下文父亲在这样的环境下艰辛的工作作铺垫。

(3)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

结合第⑩段上文所写的内容,“皮肤黝黑,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是对父亲外貌的描写,父亲才四十多岁,就已经如此的苍老,这些都是因为父亲长年累月辛苦工作所致,父亲过早的苍老和工作的艰辛让“我”心疼不已,也为自己没有认真观察过父亲,对父亲的忽略而深感内疚。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需根据人物在文本中的表现具体分析。

“我”要和父亲一起去工作,父亲买来一瓶防晒油给“我”擦上,可知父亲是一个爱孩子的人;天气如此炎热,父亲还要在室外工作,可知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父亲要戴手套,是为了不想工具掉不去砸到人,可知父亲是一个善良的人;雇主给父亲一根雪糕,父亲真诚道谢,可知父亲是一个淳朴的人;父亲对“我”和母亲的安慰,说明他是一个体贴细心的人;父亲身上体现出的慈爱、吃苦耐劳、善良淳朴、对家庭的责任感等,让儿子认为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

答案:
(1)买并涂防晒油;垫毛巾;让雪糕。

(2)环境炎(闷)热(恶劣)
(3)因自己长时间忽略父亲而愧疚;因父亲过早衰老而心酸。

(4)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吃苦耐劳的品质,强烈的责任感,让儿子认为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

【点评】景物描写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展示人物性格。

(4)推动情节的发展。

(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作品中描写景物,作者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双皮鞋的秘密
郭海
①我上高中的时候,班里大多数同学都买了皮鞋,我也想买一双。

②星期六回家,我对妈妈说了。

妈妈半天没说话,只是盯着我。

好久,她才说,非买不可吗?我没有说话,却点了点头。

妈妈说,你快要交学费了吧?我又点了点头。

妈妈又说,你的学费还没攒够呢!我听了没说话,把头转到了一边。

妈妈说,你爸爸在地里刨葱,你去看看吧。

③我去了地里,爸爸正在刨葱。

见我不说话,爸爸问,怎么了?我还是不说话。

爸爸就不问了。

那天的天气很好,可我却觉得很闷,头就像被谁用棍子打了一下。

过了一会儿,妈妈也到了地里。

她把我想要皮鞋的事给爸爸说了。

爸爸听了,过了好大一会儿才说,晚几天买不行吗?我不说话,我想星期一上学的时候就穿上新皮鞋。

可我说不出口,我知道我的家境很穷。

④爸爸说,你想要皮鞋,行,你肯下力气吗?我说,肯下力气。

爸爸说,邹县的葱比咱这儿贵好几分钱,只是路太远了,我一个人拉排车怕拉不到。

我当时就说,我帮你拉。

⑤邹县离我们这儿有七十里路,我和爸爸吃过晚饭,就拉着一千多斤的葱上路了。

刚开始,我觉得还行,没怎么费力。

大约走了有二十里路,就觉得浑身上下酸酸的,排车的轮子好像坏了。

我和爸爸吃力地前进着。

爸爸说,你能坚持到邹县吗?我咬了咬牙,说,能。

爸爸就不再说什么了。

⑥晚上没有月光,只有几颗星星在天空眨着眼。

有露水从天上落下来,打湿了我和爸爸的头发。

晚上已经很冷了,可我们身上却流着汗。

为了一双皮鞋,我豁出去了。

⑦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我就走不动了。

三十多里路,我们走了四个小时,但还有四个小时的路呢!我说,邹县可真远。

爸爸说,不近。

我说,咱歇一会儿吧。

爸爸说,你不想要皮鞋就歇一会儿吧。

我说,歇一会儿就买不成皮鞋了?爸爸说,咱早到一会儿可能卖个好价钱,晚到一会儿可能就把你的皮鞋给耽误了。

⑧我说,那咱赶路吧。

爸爸说,咱一口气赶到。

我咬了咬牙说,行。

那天葱卖得很好,一斤比我们那里多卖八分钱,一千多斤就多卖了一百多块钱。

我心里很高兴,我的皮鞋有希望了。

⑨一回到家,我就躺在了床上。

我一夜没合眼,累坏了。

待我醒来时,爸爸把一双皮鞋递到了我手里,我心里很高兴。

妈妈说,花了一百多块呢!
⑩星期一,我就穿着皮鞋去了学校。

有个眼尖的同学说,你的皮鞋不是皮的。

我不信。

同学给我指了出来,我的心当时就凉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