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实施素质教育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课实施素质教育的体会
素质教育就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其灵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做到理论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思想觉悟三者的统一,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那么,思想品德课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
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面临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方法,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教学过程中一切从学生出发,真正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二者统一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教学始终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消除学生紧张、对立的心理,教师要与学生感情融洽,心理上沟通,与学生一起学习。
对材料的重点、难点进行广泛的讨论,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使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内容能正确认识、深刻理解。
课堂教学既是知识的传授,也是情感的交流。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
教师讲课,只有情思横溢,以情动人,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智慧的火花,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
思想品德课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内在的情感因素,把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与自己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以此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内在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例如讲授“珍惜无价的自尊”时,教师首先入情入境,用多媒展示不受人尊重的事例、情景和受人尊重、爱戴的情景。
引导学生讨论:(1)以上两种情景给你的感受一样吗?(2)哪一种情景给你带来不快?哪一种情景给你带来快乐?在你身上都发生过吗?(3)在学习生活、与同学交往中怎样才能赢得快乐呢?通过相互交流,同学们体会:受人尊重是人人的需要,就象空气、水一样,是人人都不可缺少的;人人都想受人尊重,要想得到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对方,尊重他人的人格、劳动成果、他人的性格、他人的权利等,才能感受到被人尊重的快乐。
在这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运用,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对内容的理解就会更深刻。
可见,在教学中,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并用,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主体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努力思索问题,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素质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规范学生的行为。
中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一般是感性的、片面的、零碎的,因此,要把教材中的理论观点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把学生感性的、片面的、零碎的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高度,从而收到品德课教学的实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有的学生对此有怀疑。
个别学生感觉目前不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我校学生来源主是承包土地的农工子女和农民工子女。
家庭经济来源主要是承包土地的收入。
由于每户承包土地的数量不同。
家庭经济收入有差距,从吃、住、行上很明显地反映出来,有钱人住别墅开豪车。
不少家庭也有小轿车,有楼房,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无地承包的民工、承包土地少的家庭生活状况截然不同。
有的学生对共同富裕的认识产生了偏差,怎么引导学生认识共同富裕呢?
在讲共同富裕时,我例举一些事例和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让学生结合自己了解外地的、当地的及自家的情况,说说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其次,共同富裕是一过程。
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多数地区和多数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个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很底,发展很不平衡,不可能每一个地区投入相同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只能重点发展某些地区,然后帮助、带动落后地区致富。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因为每一个劳动者的智力、体力及所拥有的资本、所使用的生产资料不相同。
我国现阶段地区、家庭、个人的贫富差距现象客观存在。
作为学生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我们应怎么办?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设问,激发学生思维迸发。
学生回答综述如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我们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蔚然成风,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条件;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努力学习,提高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3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想品德课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利用好教材、拓宽学生思路、在创新方面努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启发学生思考还有
什么,努力促使学生去探索。
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课后练习中,通过布置开放性的作业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后练习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练习题应少而精,并以开放性题目为主,给学生留有实践创新的广阔空间。
这有利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乐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