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指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外科病人出院指导
胸部术后病人出院指导
1、心态:施行保护性医疗,指导患者应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疾病。

调整心态,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后续治疗,才能调动身体内部的抗病机制。

2.饮食:进清淡、新鲜、富于营养、易于消化饮食,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禁烟酒。

3.保养:重视呼吸道的保养,注意气候冷暖变化,尽量避免感冒,如果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应及时就医用药,彻底治疗,以免发生肺炎。

不要在空气污浊的场所停留,避免吸入二手烟。

4.不适:如有一些刺激性咳嗽,告知患者因为肺切除后,支气管残端在愈合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咳嗽,有痰时应及时咳出。

如果痰较为粘稠,可服用一些祛痰药物如沐舒坦等;如果咳嗽较为严重影响休息,可服用一些镇咳药物如复方甘草合剂、联邦止咳露等。

如果感觉手术伤口有针刺样疼痛和麻木感,与手术时切断了胸壁的神经有关,数月后,这种不适感才会慢慢消退。

5.随访:应坚持长期定期随访,这是非常重要的。

术后两年内每三月复查一次,之后每半年复查一次,至第五年后可延长至每年复查一次。

查胸片、胸部CT、腹部B超等,根据需要还可能行全身骨扫描、颅脑磁共振等其它检查。

6.化疗:如果需要接受术后化疗,一般于术后3~4周开始。

化疗副反应因人而异,指导患者不必过份担心。

化疗前半小时可注射止吐药物如枢丹、欧贝等减少胃肠道反应。

化疗一般3周一次,共4次。

每次化疗前应验血查白细胞和肝、肾功能,若白细胞<3500或肝肾功能异常,则应暂时中止化疗。

7.放疗:如需接受放疗,一般于术后3~4周开始,疗程大约需要2-6周时间。

8、工作:因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常辅以化疗或放疗,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和恢复,待这些治疗结束,再休息2~3个月,可视体质情况逐步恢复工作,一般可以胜任除较重体力劳动以外的任何工作。

食管癌术后出院健康指导
血管病人出院指导
静脉曲张术后:
1、出院后仍需穿弹力袜3~6个月。

2、睡觉时将患肢抬高20°~30°;使腿略高于心脏位置,这样可促进静脉血液
回流,促进下肢消除水肿。

3、平时应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久坐、坐时双膝交叉过久。

以防静
脉回流障碍时发生足背、足趾水肿和微血管血栓形成;
4、避免用过紧的腰带、吊袜和紧身衣裤。

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肥胖。

6、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流淤滞的体操,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防
止下肢静脉淤血,减轻患肢沉重、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

方法如下:a.全身放松,仰卧于床上,膝关节伸曲运动10次;b.足背带动踝关节,做背屈和跖曲运动10次,必要时可重复;
7、戒烟,坚持适量运动;
动脉硬化闭塞症:
步行锻炼适用于早期患者或恢复期,每天坚持步行锻炼,步行的速度和距离,应以不引起肢体疼痛为标准,一般经过数月的步行锻炼许多患肢间歇性跛行得到明显改善。

2) 伯尔格运动适用于基本上不能行走的患者,可在床上锻炼。

先让患肢抬高2~3分钟,后下垂于床沿3~5分钟,再半卧2~3分钟,如此重复练习5~10次,每日3次,可以防止肌肉萎缩,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糖尿病相关知识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正常血糖值:正常人空腹全血血糖为3.9~5.9毫摩/升,血浆血糖为3.9~6.1毫摩/升。

饭后1小时,血糖可以上升到10毫摩/升,餐后2小时恢复至7.8毫摩/升。

所以正常人每天三餐后,各有2小时血糖升高(共6小时),其余18小时都在空腹血糖水平。

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根据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对糖尿病的最新诊断标准,简单的讲,如果血糖升高达到下列两条标准中的任意一项时,就可诊断患有糖尿病。

1、空腹血糖>7.0mmol/L 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2、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糖尿病饮食:
2、定时定量,每餐饮食按照计划份量进食,不可任意增减。

3、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

4、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涮、烤、烧、炖、卤等方式。

不可太咸,食盐摄入量6克以下为宜
5、饮食不可太咸,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6、烹调宜用植物性油脂。

8、经常选用含纤维质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蔬果等。

9、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及中西式点心均应按计划的份量食用,不可随意吃,以免过量吸取。

10、少吃精制糖类的食物,如炼乳、蜜饯。

胰岛素治疗:
1、胰岛素注射时间
胰岛素按起效的快慢和作用时间的长短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长效以及预混胰岛素。

注射胰岛素的时间与饮食的时间息息相关,例如短效的诺和灵R 需餐前30分钟注射,预混的诺和锐30可餐前立即注射。

患者控制好注射的时间,即可有效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又可避免发生低血糖。

2、注射部位
第一,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包括腹部、大腿外侧、手臂外侧1/4处和臀部,这些部位利于胰岛素吸收且神经分布较少。

不同胰岛素因起效时间的差异,注射部位应有所选择。

例如:短效胰岛素注射部位首选腹部;中效胰岛素首选大腿和臀部;预混胰岛素及类似物在早餐前注射首选腹部,晚上则首选大腿或臀部,以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第二,由于胰岛素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会导致皮下硬结,降低该部位的胰岛素吸收率,进而使得血糖不稳。

因此,平时的注射一定要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

注射部位的轮换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间的“大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小轮换”。

“大轮换”是指在腹部、手臂、大腿和臀部间的轮换注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左边一周,右边一周的方法;另一种是按照左边一次,右边一次的方法;而“小轮换”则要求与上次的注射点距离约1手指宽度,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第三,为保证将胰岛素注射至皮下,若使用较长的笔用针头或胰岛素注射器注射时必须捏起皮肤并以45度角注射。

大多数成人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时,无需捏皮,直接注射即可。

另外,将活塞完全推压到底后,针头应在皮肤内停留10秒钟,先拔出针头再松开皮褶。

第四,患者在胰岛素注射过程中应遵守针头“一针一换”的原则。

否则多次使用会造成针尖钝化,可能导致皮下脂肪增生,甚至出现将针头留置在体内的意外。

注射胰岛素引起低血糖反应的原因
(1)胰岛素剂量过大或病情好转时未及时减少胰岛素剂量,注射混合胰岛素时,长、短效胰岛素剂量的比例不当,长效胰岛素比例过大,易出现夜间低血糖。

(2)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对胰岛素的吸收不好,使吸收的胰岛素时多时少,吸收多时可产生低血糖。

(3)注射胰岛素后没有按时进餐,或因食欲不好未能摄入正常的饮食量。

(4)临时性体力活动量过大,没有事先减少胰岛素剂量或增加饮食量。

(5)脆性糖尿病及病情不稳定者,易出现低血糖。

(6)肾功能不全者,使用中、长效胰岛素时。

出现低血糖反应要如何处理呢?:
1、低血糖反应较轻,神志清醒的病人,可就食手头的含糖食物,或喝些含糖饮料,一般白糖或红糖25克~50克,馒头、面包或饼干25克或水果1个~2个,十几分钟后反应即可消失。

2、低血糖反应较重,神志又不很清楚时,可将葡萄糖粉或普通食用的红、白糖放在病人口颊与牙齿之间,使其溶化咽下。

如果病人不能吞食东西,则可调成浆糊状,慢慢咽下。

要特别注意,对昏迷的病人,要尽量避免喂食。

因为食物可能会被吸入肺中,而引起肺炎或肺不张。

如服糖后十余分钟仍未清醒,应立即送往就近医院或医务室抢救,从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毫升~60毫升,有的需注射100毫升以上。

在病人清醒时,再吃些含糖食物,以防止再度昏迷。

3、注射中效、长效胰岛素者,除喂白糖、红糖外,还应加喂牛奶、鸡蛋等吸收较慢的食物。

避免反复出现低血糖反应。

4、加低血糖反应持续严重发作,则需用氢化可的松100毫升~200毫升静脉滴入。

5、病因治疗,应在纠正低血糖的同时,积极查找和治疗病因。

如因胃肠疾患不能进食或进食有限,要适当静脉补充葡萄糖;因降糖药量大,要及时减药;胰岛素比例不适当要重新调整等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由糖尿病病变转变而来,后果相当严重。

足病(足部坏疽、截肢)、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