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9七上·东台期中) 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 . 能进行呼吸
B . 能够进行生长
C . 受水分的影响
D . 能对外界的剌激作出反应
2. (2分)(2019·岳池模拟) 下图是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4个视野,下列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视野①出现的现象是未将标本展平导致的
B . 视野②出现气泡,是因为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C . 视野③变成视野④,需调节细准焦螺旋
D . 切换高倍物镜观察同一部位,视野④的细胞数目将变多
3. (2分)(2018·凉山) 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 皮肤由神经组织和上皮组织构成
C . 杜鹃花与杜鹃鸟相比,没有系统这个层次
D . 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花是营养器官
4. (2分)(2017·内江) 下列对几种植物形态、结构等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衣藻有根、茎、叶的分化
B . 海带、葫芦藓和玉米都是孢子植物
C . 银杏种子外面包有肉质的果皮
D . 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5. (2分) (2016七上·盐都期末) 从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 光合作用产生了有机物
B . 绿色植物可以更新因为动物呼吸变得浑浊的空气
C . 水分是植物体建造自身的主要原料
D . 无机物是植物体建造自身的主要材料
6. (2分)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下列对不同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 . 家鸽前肢变成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
C . 昆虫有外骨骼,适应干燥环境
D . 雄蛙有鸣囊,适应水陆两栖生活
7. (2分)猫在饥饿时,对纸片都感兴趣,饱食后,老鼠的叫声也常引不起猫的反应,合理的解释是()
A . 猫的行为刺激来自身体内部
B . 鼠叫不是猫行为的刺激因素
C . 饱食后的猫,其神经系统受到抑制
D . 猫的行为是内外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
8. (2分)(2016·湘潭模拟)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要用稀碘液染色.目的是()
A . 防止细菌在装片中繁殖
B . 使细胞质和细胞核染色
C . 迅速杀死细胞
D . 利用稀碘液粘住细胞
9. (2分) (2018七上·库伦旗期末) 植物的果实发育长大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
A . 根的吸收作用
B . 茎的输导作用
C . 叶的光合作用
D . 花的受精作用
10. (2分)(2018·中山模拟) 图是植物叶肉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过程图,其中甲和乙表示细胞内结构,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如果甲乙代表能量转化器,则甲是线粒体
B . 乙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植物的呼吸作用,①表示的物质是水
C . ③是参与甲过程的原料,它由根部吸收并通过筛管运输
D . 植物既可通过乙产生二氧化碳,又可通过甲固定二氧化碳
11. (2分) (2015七下·南皮期中) 消化道中,消化蛋白质和淀粉的起始部位分别是()
A . 小肠和口腔
B . 胃和口腔
C . 口腔和胃
D . 口腔和小肠
12. (2分)某同学牙龈经常出血,医生诊断为“坏血病”,该同学应该多吃的食物是()
A . 抗生素
B . 动物肝脏
C . 新鲜蔬菜、橘子
D . 巧克力
13. (2分)(2018·泰安模拟) 图甲是用显微镜观察的血图片视野,图乙是用显微镜观察的小鱼尾鳍视野,图丙是心脏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甲中细胞①和②都不能用来做DNA亲自鉴定
B . 图乙中标号①②③分别是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C . 图丙中PM2.5尘埃粒子随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⑥
D . 图丙中④为肺动脉,内流动脉血
14. (2分) (2018八上·高邮期末) 人的手不慎被针刺破,会缩手并形成痛觉.发生这种反射和形成痛觉的
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 先形成痛觉,然后缩手
B . 先缩手,然后形成痛觉
C . 缩手反射与痛觉同时发生
D . 通常没有一定的顺序
15. (2分)下列哪一项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脑的营养,使脑的功能加强?()
A . 科学用脑
B . 保证睡眠
C . 参加运动
D . 远离毒品
16. (2分)下列各项物质或结构中,属于抗原的是()
①输入到A 型血患者体内的B型血细胞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疫苗
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④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的自身腿部皮肤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7. (2分)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的是()。

A . 温室效应
B . 酸雨
C . 赤潮
D . PM2.5颗粒污染
18. (2分) (2017七下·卢龙期末) 听觉感受器在()
A . 鼓膜
B . 半规管和前庭
C . 半规管
D . 耳蜗
19. (2分)(2018·大兴模拟) 在进行外科手术时病人通常要通过注射麻醉剂来使他们感觉不到痛。

麻醉剂可以消除疼痛,在于麻醉剂阻断了痛觉信号传输,大脑暂时接收不到疼的信号。

如果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而起到麻醉止痛的效果,参与的系统是()
A . 神经系统、呼吸系统
B . 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
C . 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
D . 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
20. (2分)肾脏的主要功能是()
A . 形成尿液
B . 输送尿液
C . 储存尿液
D . 排出尿液
二、解答题 (共5题;共28分)
21. (1分) (2017八上·武威月考) 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________。

22. (2分)细菌的个体微小,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而大多数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________ 来繁殖后代。

细菌和真菌有益也有害,食品的腐败就是它们的有害一面,食品防腐的原理就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________ 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23. (8分)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请回答问题:
三种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平均值
(1)小组内的四个同学,在测量过程中的不同做法,哪个是正确的?
A.甲在裸地看到一个小水洼,非常高兴地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测量空气湿度;
B.乙在裸地、草地和灌丛三个不同地点,早中晚各分别测量了一次,并认真记录;
C.丙坚持每次都用同一个干湿计来测量三个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
D.丁为了更方便稳妥地测量,在灌丛中把干湿计放在地上进行测量。

(2)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而湿度最小的是,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
和是不同的;而早、中、晚不同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最小的时间是。

(1)小组内的四个同学,在测量过程中的不同做法,哪个是正确的?
A . 甲在裸地看到一个小水洼,非常高兴地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测量空气湿度;
B . 乙在裸地、草地和灌丛三个不同地点,早中晚各分别测量了一次,并认真记录;
C . 丙坚持每次都用同一个干湿计来测量三个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
D . 丁为了更方便稳妥地测量,在灌丛中把干湿计放在地上进行测量。

(2)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________ ,而湿度最小的是________ ,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________
和________ 是不同的;而早、中、晚不同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________ ,最小的时间是________ 。

24. (9分) (2019八上·邵阳期中) 某同学围绕“口腔内是否有细菌、真菌”问题进行了探究实验,以下是他的具体操作过程:①制备培养基②无菌棉签蘸取口腔,涂在培养皿甲中③将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高压处理④将甲、乙两个培养皿放在恒温箱中培养⑤将甲、乙两个培养皿冷却
(1)请将实验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

A . ②①③④⑤
B . ①③②④⑤
C . ①③⑤②④
D . ①③②⑤④
(2)该实验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___?
(3)他设置乙培养皿的目的是进行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

(4)将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高压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

(5)无菌棉签蘸取口腔,涂在培养皿甲中的过程叫________。

(6)在观察现象时,发现甲培养皿培养基上的菌落比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种菌落属于________菌落。

而乙培养皿培养基上无任何菌落。

(7)实验结论:________。

25. (8分)(2011·茂名) 如图为人体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 表示物质,①、②表示过程.请回答:
(1)过程①是________;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2)观察小鱼尾鳍时,发现某血管只允许甲细胞单行通过,则某血管是________;当观察人血涂片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________.
(3)在肺泡内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如果将A、B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先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
(4)如果C 为葡萄糖,在正常情况下它在血液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某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经常高于正常
范围,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的________分泌不足.
(5)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能够统一协调进行,有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和________的调节.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解答题 (共5题;共28分)
21-1、
22-1、23-1、
23-2、24-1、24-2、24-3、24-4、24-5、24-6、24-7、25-1、25-2、25-3、25-4、2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