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1课《梦回繁华》同步练习D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1课《梦回繁华》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17分)
1. (2分)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星宿(xiǔ)斋公(zhāi)阎王(yán) 轩敞
(xuān)
B . 兀自(wù)报帖(tiě)侥幸(jiǎo) 簿子(bù)
C . 掼在地下(guàn)带挈(qiè)相公(xiāng) 行事(xíng)
D . 解元(xiè)碇子(dìng)拙病(zhuō) 桑梓(zǐ)
2. (2分) (2016七上·邵阳期末)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 俗不可奈煞费苦心名付其实索然无味
B . 趾高气扬身名狼籍心有余悸人情事故
C . 萍水相缝兴高采烈认劳认怨销声匿迹
D . 猝不及防棱角分明司空见惯心血来潮
3. (2分) (2018八上·白城期中)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她长着高挑的身材,有一头瀑布般的头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鹤立鸡群,引人注目。

B . 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该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 . 在他杂乱无章的房间里,我终于找到了那本册子。

D . 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传销集团锐不可当地被捣毁。

4.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地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

没有对工作的热爱,不可能勤奋地探索和实践,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

A . 坚持不懈如果就
B . 孜孜不倦只有才
C . 废寝忘食只要就
D . 精益求精即使也
5. (2分)(2020·泰兴模拟)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这首诗是他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B . 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C .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

D . 能最广泛地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是什么?是小说。

6. (3分) (2020八上·越城期末) 积累运用
(1)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和________。

(2)古时称女子15岁为________,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

(3)会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________。

(4)戏曲中把扮演滑稽人物的角色称为________。

7. (4分)指出下列语句所应用的说明方法。

①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可是,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

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________
②塔里木河全长1 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

________
③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
伊”。

________
④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________
二、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
8. (15分) (2016七上·广州期中)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问题。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C·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文字。

(不超过15字)
(2)概括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为屠呦呦授奖的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
9. (30分)阅读余义君的《32个未接电话》一文,完成题目。

32个未接电话
①去年12月的一天,天气非常寒冷,似乎要下雪。

②我和同班同学小华留在学校补课,直到下午3点半才离开学校。

我们一路小跑着来到车站,还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辆公共汽车开走了。

还好,没多久,又来了一辆,我们想都没想就跳上车,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

这时,天色渐暗了,街道两旁亮起了路灯。

令人惊喜的是,下雪了!我们住的城市几乎从不下雪……我们兴奋地望着窗外。

在柔和的灯光下,雪花在空中轻轻飞舞,把整个城市装点得格外宁静、祥和。

如果雪一直下到明天,这个城市将会变得一片银白,那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呢?想着,想着,不知过了多久,我觉得大约该下车了。

定睛一看,糟了!怎么这么陌生?原来我们搭错车了!我一下子紧张起来,连忙找手机,想联系妈妈。

可是翻遍了书包也没有找到,一定是早上落在家里了。

更令人沮丧的是,我还不记得爸爸妈妈新换的手机号码。

四下张望,尽是陌生的面孔,我有些害怕了。

我和小华决定不下车,跟着车返回到上车的地方。

大约两个小时后,我们又回到了上车时的车站。

更糟糕的是,由于下雪,我们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停运了!小华忙给家里打电话,可是她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

这么晚了,我还没到家,爸爸妈妈一定很着急!我自己也急得想哭。

我们俩孤零零地站在车站,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害怕,我们不停地哆嗦……
③我是一个15岁的女孩,性格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是那种看见客人来了就想往房间里躲的孩子。

从小我就很听爸爸妈妈的话,他们也很疼爱我。

爸爸妈妈在塔沃拉地区开了一家服装公司,白天在公司工作,晚上要到半夜才回家。

因为不放心我和弟弟,所以放学后让我们直接去公司,在那里吃饭、做作业。

④去年,我上了当地一所著名的高中。

学校功课很多,考试也很难。

不过,为了妈妈,再难我也愿意。

学校离公司很远,还好,学校附近就是车站,开往各地的公共汽车很多。

平常我总是中午1点钟放学,两点钟就可以乘公共汽车到达公司……
⑤大雪还在下,这时我们已丝毫没有了欣赏雪景的心情,只是呆呆地站着。

终于,小华的手机响了,是她的一个朋友打来的,问小华是否和我在一起,还说我妈妈很担心我,问我们为什么这么晚了还没有回家。

挂断电话后不久,弟弟打来了电话,他一个劲儿地责怪我:怎么在外面呆了这么久,妈妈急得都哭了,说再不回来就要报警了。

我告诉他,我们搭错了车。

晚上7点左右,终于盼来了叔叔,他先把小华送回家,然后带我回家。

⑥一到家,我马上去拿手机,手机上的来电显示让我震惊:32个未接电话!20条信息!在我没有回来的这几个小时里,妈妈居然给我打了32个电话,发了20条信息!顿时,强烈的自责让我无地自容。

我哭了,我无法想象这几个小时妈妈是怎么度过的!
⑦夜里,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对不起妈妈。

第二天一大早,我见到了一脸疲惫的妈妈,我流着眼泪向妈妈道歉。

妈妈慈爱地说:“你长大了,以后出门一定要记得带手机。


⑧通过这件事,我想了很多。

是的,我已经长大了。

也许,我要改掉的不是忘带手机的毛病,也不是记不住父母的电话号码,而是要学会应付突发事件。

妈妈,请您放心吧!以后,我一定会变得坚强起来!
(原文荣获第十三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一等奖,有删改)
(1)选文为什么用“32个未接电话”为标题?
(2)请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

①从叙述顺序来说,选文的第③、④语段属于什么顺序?主要作用是什么?
②为什么文中有关“我”和小华被叔叔送回家这一情节只用了一句话来叙述?
(3)请运用选文的相关内容,在文中的“我”和妈妈两个人物中任选其一,简要分析其性格特征。

(4)选文的第②、⑤语段都写到雪,心情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什么?
(5)请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和生活体验,说说选文对你的启示(至少说3个方面)。

10. (20分)(2020·九台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之怀古
张晓风
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

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

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亊: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并始丈量天空了。

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

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壤去数。

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

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

而风,交给檐前的去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①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②在湮远③年代中的春天。

(选自《张晓风散文集》)
[注释] ① 烟囱:文中指工厂向空中排放工业废气的管道。

②踯躅:停留。

湮远:久远。

(1)对于春天的美景,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而又自然贴切的想像。

请仿照丰面的示例,在文章第②节中找出一处来赏析。

示例:在文章第①节中,作者把春雪消融,流水淙淙,想像成白雪像人一样忍俊不禁,出声朗笑,一路欢歌,把春雪融化的景象写活了。

(2)文章第⑤节中,把“鸟”比喻为“数学家”,去丈量天空,却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这里写出了远古春天的天空哪三个特点?请加以概括。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

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

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

(4)仔细阅读文章第⑦节,联系题目和全文,说说宇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17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答案:6-2、答案:6-3、答案:6-4、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二、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
答案:8-1、
答案:8-2、
考点:
解析: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答案:9-4、
答案:9-5、
考点:
解析:
答案:10-1、略答案:10-2、答案:10-3、
答案:10-4、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