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第二章光现象单元试题1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园二中物理讲学稿(十一)
年级:八时间:2010 9 29
内容:三平面镜成像课型:复习应用
1.(05桂林实验区)在历代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

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

2【2010•楚雄州】小军同学身高,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m处时,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 m。

若他以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s,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m,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3.(05黄冈)联合国大会确定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以纪念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世界进行“让物理学照耀世界”的激光传递活动,先在美国的普林斯顿发射第一束激光,再由青少年进行接力式传递.从美国发出的激光不能直接传播到中国的原因是。

天文学家反对激光传递活动,认为射向夜空的激光是光污染,请列举一个生活或生产中见到的光污染实例.
4 (05吉林试验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分别
是,,。

5.如右图所示,在房间的A墙上水平排列着两个字母“FB”,小明
站在房间里通过B墙上的平面镜看到字母的像是(①“FB”或②
“”)(填写序号);若A墙与B墙相距4m,则字
母的像与字母间的距离为m.
6.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某同学设计安装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如图
B3-3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图
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a=;午
后,随着太阳西斜,a应适当(选填“增大”
或“减小”)。

7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我们用一根未点燃的蜡烛来代替
点燃的蜡烛在镜中的像,以确定像的位置,这种物理方法叫做【】
A. 控制变量法
B. 等效转换法
C. 类比法
D.
模型法
8 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朝南开),为了能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
反射面应【】
A. 朝南
B. 朝北
C. 朝西
D. 朝东
9 .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10.如图是某一时刻从平面镜里看到的一块运行准确的手表的像,由表针的位置
可知现在的时刻是【】,若是由潜望镜看到的,则结果为【】
:24,4:50 :10,2:36 :50,7:10 :10,4:50
11、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

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
B、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12.我国加人“世贸”后,民族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已步入世界汽车生产大国行列。

观察发现,小汽车前而挡风玻璃并不是竖直安装的,其主要原因是【】
A .为了美观
B .可以有效减小外界噪声干扰
C .扩大视野
D .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不在车的正前

13 在水深1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m高的树杈上婉转的
唱歌;在距岸边2m的水中,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的游动。

静观湖面,“小
鲤鱼”、“画眉鸟”和“柳树”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
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
B.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m
C.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m
D.我们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
14 .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
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
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
字的虚像。

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15、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
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
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
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图803 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16.如图803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 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略小
C 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 m
D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17 在两个平行放置的平面镜之间有一发光点,则发光点在两个平面镜中所成
的虚像有几个: 【】
A.2个; B.3个; C.4个; D.无穷多个.
18 在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镜之间有一烛焰,则烛焰在两个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有
几个: 【】
A.2个; B.3个; C.4个; D.无穷多个.
19 如图所示,MN是平面镜,A为发光点,B
为反射光线上的一点,试画出经过B点的反
射光线和这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20.(09·广西贵港)S为平面镜MN前的一个发
光点,A为平面镜前某一点,请在图上画出所
有通过A点的光线。

21
如图10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
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寻找像的位置,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直到与A蜡烛的
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
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
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
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
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22(2010鸡西)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为了保证实验效果,他们应选择(填“平面镜”、“较薄的平板玻璃”或“较厚的平板玻璃”)做实验。

(2)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

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3)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
明。

(4)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

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

(5)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

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
由: _______。

23 .(08鸡西)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饭竖直架在
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
烛烛焰的像(填。

“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6)小红同学点燃蜡烛后把它放在玻璃板前的某一位置处,再把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移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在纸上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用直线把这两个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

根据这组数据,他得出实验规律:“平面镜成像时物距总是与像距相等”。

你认为该同学的做法恰当吗?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