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淤泥软土地基岩土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工程淤泥软土地基岩土分析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的处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建筑质量,地基处理得好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牢固程度,提高地基的稳定程度。
由于淤泥软土的特殊性,如果在此处地基做不好,就会出现沉降的危险,因此,做好淤泥软土地基就相当重要。
笔者就某工程软土地基岩土进行分析。
标签:工程淤泥软土地基分析
由于淤泥软土的特殊性,如果在此处地基做不好,否侧难以承载建筑物体,就会出现沉降的危险。
因此,为了避免不利因素的发生,对淤泥软土地基岩土的研究分析与处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淤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针对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今天就操作简便,并且花费较少的淤泥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1.1桩基法
桩基法适用于中小型的水工建筑物的建设中,并且淤泥层相对较厚,无法采用大面积进行地基处理的情况下,采用桩基法来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能够起到很好的加固效果,并且简单易行。
当淤泥层小于5米厚度时,采用打砂桩或者用石灰桩就可以达到普通的地基要求。
当淤泥层在5米至7米厚度时,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比较好,此方法承重能力强,资金投入少,并且操作起来很容易,这样施工速度也会很快,此方法还可以产生水平稳定作用。
前两种情况淤泥层厚度相对较薄,当淤泥层厚度在7米至10米时,对于地基的处理可采用灌注桩方法,此方法又分为沉管灌注桩和冲钻孔灌注桩,灌注桩要打桩到硬土层才可以。
淤泥层超过10米厚度时,就要采用悬浮桩方法,此方法靠摩擦来增强承重能力。
1.2换土法
换土法适用于淤泥层厚度小于4米的情况,当然在挖出淤泥后也可将灰土、砂土、水泥土等回填,采用沉井基础的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换土法能够提高岩土的承重能力,减轻地基的变形程度。
在小型建筑中,考虑到工程造价回填的通常都是泥土;在大中型建筑工程中,要先考虑沉井基础。
换土过程要时刻重视回填土的严密度,确保回填土压实。
1.3灌浆法
此方法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气压、液压或者电化原理,将能固化的液浆注入到软土地基中,等液浆冷却凝固,从而加固软土层地基,此方法效果较为明显。
1.4排水固结法
顾名思义排出水分来加固地基,此方法是解决淤泥软土地基下沉和稳定地基的优选方法。
有两系统组成: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
其中排水系统又包括砂井排水和塑料排水,就是通过在地基中设置排水装置,通过地层自身透水性,由排水装置来排水。
塑料排水需要做好砂垫层后才能实施,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插入软基排水板,施工地基下及其上面的建筑物,相互挤压,从而在挤压作用下,塑料排水板升高到砂垫层,由此层将水通过两侧排出,这样,地基承重能力增强。
1.5加筋法
加筋法就是在建筑物淤泥软土地基中加入钢筋、土木材料等特殊材质。
根据加入的材料可分为三种:土工合成材料、土钉墙技术和加筋土。
土木合成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工程填充材料,通常是由塑料、化纤等人工合成的材料,制作成各种各样的产品,填充在土体中间或者表面等,来增强地基的稳固性或对地基起到保护作用;土钉墙技术通常采用钻孔、注浆等方法来设置,或者直接将钢筋、型钢和钢管打入地基中;加筋土就是利用了泥土颗粒位移和加入的钢筋、钢管等产生的摩擦力,将拉筋放置在土层中,拉筋与土层合为一体,从而增强整个地基的稳固性。
1.6优化结构法
在特殊的建筑中选择轻型结构较为重要,如对于桥梁的设计,可采用U桥梁设计,把桥台基础设计在地基层较为严密结实的土层上面,避开淤泥软土岩层。
针对小型建筑工程,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大基础底板的方法,对于大中型的建筑工程,则可采用空箱底板的方法加固淤泥软土岩层地基。
2实际案例分析
某公路工程位于河湖冲积平原,路基宽度为22米,全长11.83千米,实行双四车道,行车速度设定在100km/h,荷载等级为汽车-超20级,汽车所经地段地势较为平缓低洼,地下水主要依靠地表水补给,水位较浅,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结晶类及结晶分解复合类强腐蚀。
2.1对该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
在该工程淤泥层较薄的路段,要做好以下工作: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测量放样然后进行排水清除淤泥,接着铺筑第一层土工格栅,填筑山皮土,紧接着铺筑第二层土工格栅,填筑第一层改良土,最后填筑第三层土工格栅,填筑第二层改良土。
在该工程淤泥较厚的路段,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同样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测量放样,然后填充石头来排挤淤泥,并进行碾压加固,最后铺筑土工格栅再填充改良土,之后做最后的碾压。
2.2对该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设计方案
由于该工程地处河流冲击平原,有河流经过,所以,施工设计方案要采用排水、清除淤泥、片石填充、换填改良土等方法进行公路地基的处理。
排水清除淤泥工作,该工作在积水较为少的地方直接抽取就可以,然后进行清除淤泥工作,清楚的淤泥后,按规定需要的填充材料进行回填。
清理完淤泥后,等檢查符合条件后,在进行片石的填充工作。
这一步要求片石的抗压强度要很好不能低于30Mpa,并且其中部厚度不得小于15cm,这些工作必须在施工前就要做好。
片石填充方法在分层填充如下:填充前要做好测量工作,先用白灰标注出内外边线,采用震动方式压路或者用三轮压路机一起进行碾压,保证碾压的结实度。
在分层填筑时候,要按照水平分层,采用先低后高的填筑方法。
在片石卸载时采用先中央后两侧的方式卸载,然后用推土机推平,进行碾压时碾压厚度要控制在50厘米。
片石填筑完成后要及时做好削坡工作,改良土填充完后也要进行削坡工作。
在换填改良土时,改良土要采用集中场拌方式,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合。
在做好上述工作后要及时做好软土地基处理检测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3结束语
随着建筑物的增多,工程选址避免不了特殊性的存在,当遇到淤泥软土层时候,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的好坏,对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有较大影响。
因此,做好淤泥软土地基处理工作,对建筑物以后安全使用起到保障作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GB50023-2001,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规范[S].中国建筑出版社,2003.
[2]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规范[S].中国建筑出版社,2004.
[3]JGJ 79-2002,建筑地基处理规范[S].中国建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