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
摘要:文基于我国目前中小学信息教育现状,综合分析了现阶段中小学信息教
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信息教育;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在小学的教育中,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活动中,并制定了相应
的学习目标和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但是,从近些年中小学信息技术
课程开展的程度来看,信息教育在我国的有效实施与开展,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信息教育存在问题
1.教学内容和目标设置不合理。

由于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信息技术教材的设置一定要在综合分析学
习者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编制,但是在我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材中,对于学习内
容和目标都没有明确的规划,在内容的安排上也没有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内
容中表现为内容太难,超过学生的学习能力,或者是内容简单重复,使学生容易
丧失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信息技术课程也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
为主,没有真正的结合实际操作练习,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2.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不准确。

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都只重视考试
科目,而信息技术课程不参与升学考试,所以学校在这一方面的要求不是很严格,这就导致了学生不注重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久而久之,容易挫败教师教学的积
极性,更不利于学生的全方面综合发展。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都以讲授和
上机练习为主,忽略了学生兴趣、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中小学课程教育中普遍缺
乏足够的重视,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缺乏行之有效考核标准和
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客观上对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
响[2]。

3.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各地区基础设施水平不同,相比较而言,城市比农村的软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大,基本实现信息基础设施普及,教学质量和水平都得到了保证。

而农村地区大
部分还未实现信息化普及,有些偏远落后的地区就根本没有条件接触计算机,学
习信息技术更是成为一种奢望。

所以,要实现信息教育改革,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基础设施是关键。

4.不能正确处理学习和网络的关系。

对于具有基础设施的学校来说,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
同时也面临一个问题:使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网络的关系。

对于刚接触计算机的
学生来说,由于对计算机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中,荒废学业。

在上信息技术实验课时,如果没有老师的监督,多半学生都沉迷于网络游戏
和QQ聊天或是其他一些东西,信息技术操作内容的质量可想而知。

所以,在开
展信息技术课程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和游戏意识,也是教学内容成功开
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5.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在我国很多中小学中,担任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都没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
一些比较落后偏远的地区,不是信息技术专业的也可以担任,即使是信息技术专
业的,如果学校的班级不是特别多,一个教师几乎担任了学校全部的信息技术课程。

这种现象,正反映了我国中小学阶段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教师本身
的任职不规范,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再加上教学活动中
一对多的关系,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更加有难度。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体验成功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即知识及技能的传
授要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种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将教学目标和讲授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具体
任务当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掌握所学知识的
目的。

例如:在教学生使用Powerpoint 软件制作幻灯片时,让学生运用网络上丰
富的资源制作一组介绍旅游景点的多媒体作品,学生们兴致很高,有介绍张家界的、有介绍杭州西湖的、还有介绍桂林山水的……,一幅幅作品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搜集、整理、美化、加工资料的过程中完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处理和应用信息
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在操作过程中提高了。

又如:我在辅导学生使用Word软件进行计算机写作时,制定了以下学习任务:通过学习,能够独立用计算机写作文,并对其进行编辑、排版、存盘、打印。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演示讲解、学生协作学习、师生会话商讨、学生独立工
作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完成了Word基本功能的教学。

2.精讲多练的教学策略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要加强学生的上机实践。

为了提高上机实践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我主张“理论+实践”,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充分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探索课本没有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同时,在学生操作时,教
师应做到因材施教。

例如:在上机操作中,我都采用计算机多媒体展示系统,将
有一定电脑基础的学生的电脑作品制作成幻灯片并配上优雅的音乐在屏幕上播放,再详细讲解操作技巧后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相关知识。

在“文字编辑”练
习时,我采用了使用多种文字编辑练习软件的功能对比,使学生对Word 2000产
生新鲜感和好奇心。

为了增强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先熟悉Word工具,再熟悉
软件,接着就进行文字录入比赛,使他们在玩中练,练中学。

同时,要重视引导
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并适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测,公开赞扬每位学生作品
的优点与创新之处,个别指出不足之处。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培养协作精神。

3.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作过一个著名的比喻,他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
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各只有一个苹果。

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
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这个比喻形象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如几个人一起交流自己的知识、思想,就会促进每个人多学一点儿东西。

通过合作、交流,每
个人很可能得到一个,甚至几个金苹果。

这实际上包含有协作学习的意思。

组织
协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
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
了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4.合作交流,提高兴趣。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自于学习的成就感。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时刻让学生感受
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的鼓励,即使是一个很简陋
的作品,只要有独特之处就应该予以肯定,赏识学生的每一件作品。

展示作品对
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一个目标,是一种鞭策。

当学生的任务完成时,利用多媒体网络展示学生的作品。

使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得到满足,延迟兴趣的持续时间,从而为创新思维的产生奠定基础。

我每一节课都应该安排一个固定的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并让学生对这个环节产生期待,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从而更加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内在的潜力,激发继续学习的愿望,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5.优化教师队伍。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其受传者,因此,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传统教学在教学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要求教师除了讲授信息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和水平。

所以,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不仅是信息技术教师,其他教师也应该应用计算机教学技术手段组织教学,促进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