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某难选高碳铜钴矿设计选别工艺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 第4期2020年8月
矿 冶
MINING&METALLURGY
Vol.29,No.4
Aug
ust 2020犱狅犻:10 3969/犼
犻狊狊狀 1005 7854 2020 04 011刚果(金)某难选高碳铜钴矿设计选别工艺研究
王建文1 米夏夏1 杨少燕2 任红岗1 徐修生1
(1.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60;
2.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83
)摘 要:刚果(金)某难选铜钴矿,碳及黏土矿物含量高,矿石性质较为复杂。
根据该矿的矿石性质及选矿试验的研究结果,
结合类似选矿厂的生产实践,设计对试验推荐流程进行了优化。
设计选别工艺兼顾处理上部氧化矿、中部混合矿、深部原生矿以及地表堆存氧化矿这几种不同类型的矿石,流程适应性强,且易于现场操作管理,从而有效地实现了该复杂铜钴矿资源的选矿利用,同时也可为国内外其它类似铜钴矿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氧化矿;原生硫化矿;脱碳;异步浮选;浮磁联合
中图分类号:TD952;TD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 7854(2020)04 0055 07
犚犲狊犲犪狉犮犺狅狀狋犺犲犱犲狊犻犵狀狅犳犫犲狀犲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狆狉狅犮犲狊狊狅犳犪狉犲犳狉犪犮狋狅狉狔
犮狅狆狆犲狉犮狅犫犪犾狋狅狉犲狑犻狋犺犺犻犵
犺犮犪狉犫狅狀犮狅狀狋犲狀狋犻狀犇犚犆WANGJian wen1 MIXia xia1 YANGShao yan2 RENHong gang1 XUXiu sheng
1
(1.BGRIMMTechnologyGroup,Beijing1
00160,China;2.ChinaENFIEngineeringCo.Ltd.,Beijing1
00083,China)犃犫狊狋狉犪犮狋:Arefractorycopper cobaltorewithhighcontentofcarbonandclaymineralsinDRC.According
totheROMproperties,thebeneficationtestresultsandtheproductionpracticeofsimilarplant,therecommendedflowsheetwasoptimized.Thedesig
nofbeneficationprocesscandealwithseveraldifferenttypesofore,suchasupperoxidizedore,centralmixedore,deepprimarysulfideore,aswellasthesurfacestockpilingoxidizedore,andalsoprovidesareferenceforth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domesticandinternationalsimilarcopperandcobaltoreduetoitsstrongadaptabilityandoperability.犓犲狔狑狅狉犱狊:oxidizedore;primarysulfideore;decarburization;asynchronousflotation;flotation magneticsep
arationcombination收稿日期:2020 02 20
第一作者:王建文,硕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选冶设计
及工程项目管理。
E mail:wang_jw@bg
rimm.com 矿石氧化率小于1
0%的矿石为硫化矿,大于30%的矿石为氧化矿,在10%~30%内的为混合
矿[1]。
刚果(金)某复杂高碳铜钴矿为在产矿山,早
期开采剥离的氧化矿堆存在露天坑周围,目前采用露天开采上部氧化矿并外售。
随着上部矿体的逐步采空,深部矿体已经揭露,根据矿体的赋存状态,仍然可采用露采方式进行深部原生硫化矿的开采。
为扩大生产规模、充分利用地表氧化矿、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决定新建一座选矿厂,产出合格精矿。
设计选别工艺需兼顾处理上部氧化矿、中部混合矿、深部原生矿以及地表堆存氧化矿这几种不同类型的矿石。
为开发利用该复杂高碳铜钴矿,建设单位先后委托了国内外多家试验研究单位,对不同氧化率和含碳量的矿石进行了实验室规模的矿石可选性试验研究。
本文根据该矿的矿石性质、选矿试验研究结
果,结合类似矿石的研究及生产实践[2 7]
,优化设
计了选别工艺,从而有效地实现了该复杂铜钴矿资源的选矿利用,研究结果可为国内外其它类似铜钴矿的选矿提供借鉴。
1 原矿
1 1 矿石性质1.1.1 上部氧化矿
上部氧化矿所含矿物种类较复杂,金属矿物主
矿 冶
要是孔雀石、硅孔雀石、硫铜钴矿及褐铁矿,其次为辉铜矿、铜蓝、黄铜矿、水钴矿及黄铁矿、金红石,少量蓝辉铜矿、斑铜矿、自然铜、赤铁矿、磁铁矿、硅钴氧化结合物、闪锌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绿泥石、白(绢)云母、白云石,次为铁尖晶石、黏土矿物、碳、镁铝榴石,尚见磷灰石、长石、石墨等零散分布。
上部氧化矿的化学成分及主要元素铜、钴的物相分析结果详见表1~3。
嵌布粒度统计结果表明,孔雀石、黄铜矿、硅孔雀石、硫铜钴矿和水钴矿都属于中粗粒嵌布,而辉铜矿、铜蓝属于细中粒嵌布。
表1 氧化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Table1 Multi elementanalysisresultsofoxideROM/%组分CuCoTFeSiO2Al2O3CaOMgO含量1.920.5972.3452.8310.41.475.62组分Na2OK2OTCSAu1)Ag1)
含量0.031.493.051.130.162.25
注:1)单位为g/t,下同
表2 氧化矿铜物相分析结果
Table2 CopperphaseanalysisresultsofoxideROM/%铜物相原生硫化铜次生硫化铜自由氧化铜硅孔雀石结合氧化铜合计含量0.160.770.660.210.121.92分布率8.3340.1034.3810.946.25100.0
存在形式黄铜矿辉铜矿、铜蓝、硫铜钴矿等孔雀石、蓝铜矿等硅孔雀石
表3 氧化矿钴物相分析结果
Table3 CobaltphaseanalysisresultsofoxideROM/%钴物相硫化钴氧化钴脉石中的钴合计
含量0.4220.1650.010.597
分布率70.6927.591.72100.0
存在形式硫铜钴矿水钴矿、硅钴氧化结合物
1.1.2 深部原生硫化矿
下部原生硫化矿中含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其次为辉铜矿、斑铜矿、蓝辉铜矿、孔雀石,另有微量的铜蓝、黑铜矿、赤铜矿及自然铜等;含钴矿物主要为硫铜钴矿,另有微量的水钴矿;其它少量的金属矿物有黄铁矿、褐铁矿、金红石及钛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其次为绿泥石、白云石、菱镁矿及白云母,少量的碳及滑石,微量的磷灰石、榍石等矿物。
下部原生硫化矿的化学成分及主要元素铜、钴的物相分析结果详见表4~6。
1.1.3 地表堆存氧化矿
地表堆存氧化矿的氧化率高达90%,其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详见表7。
表4 原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Table4 Multi elementanalysisresults
ofprimaryROM/%组分CuCoSCaOMgOSiO2K2OC
含量2.410.601.994.0215.0148.661.124.23组分Na2OAl2O3FeMnTiAu1)Ag1)
含量0.0468.112.260.0650.310.053.19
表5 原生矿铜物相分析结果
Table5 CopperphaseanalysisresultsofprimaryROM
/%铜物相氧化铜硫化铜结合铜总铜
含量0.052.350.022.42
分布率2.0797.100.83100.0
表6 原生矿钴物相分析结果
Table6 CobaltphaseanalysisresultsofprimaryROM
/%钴物相氧化钴2)硫化钴硅酸盐包裹3)总钴
含量0.030.560.020.61
分布率4.9291.803.28100.0
注:2)氧化钴包括水钴矿中钴及碳酸盐矿物中的钴;3)硅酸盐包裹主要是脉石中包裹的微粒黄铁矿和硫铜钴矿中的钴
表7 地表堆存氧化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Table7 Theresultsofmulti element
analysisofprimaryROM/%组分CuCoSTFeMnCaOMgOSiO2Al2O3含量1.570.290.103.340.101.673.7744.058.86 备注:未对TC进行化验
1 2 供矿条件
采矿生产规模为3030t/d,粒度≤900mm,
·
65
·
王建文等:刚果(金)某难选高碳铜钴矿设计选别工艺研究
矿山服务年限10年(不含基建期)。
矿石采用卡车运输至选矿厂原矿堆场。
矿山采用露天开采,采矿工作制度为年工作日330d,每天2班,每班8h。
根据采矿排产计划表,矿山前2.5年主要采出上部氧化矿和硫氧混合矿,在第3~8年,前期主要采出深部原生硫化矿,第8年后期至第10年主要处理地表堆存氧化矿。
采矿排产计划详见表8。
表8 采矿排产计划
Table8 Mineplan
项目项目基建期第2年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采出矿量/t46740810000001000000100000010000001000000Cu/%1.681.561.531.531.581.81Co/%0.630.560.540.510.470.51氧化率/%53.2934.1827.095.190.00.0项目第6年第7年第8年前期第8年后期第9年第10年采出矿量/t100000010000001639658386021000000358598Cu/%1.821.681.441.761.761.76Co/%0.410.330.390.370.370.37氧化率/%0.00.00.090.090.090.0
2 选矿试验研究
2 1 上部氧化矿可选性研究
对铜氧化率约70%的氧化矿石开展了重选及磁选探索试验。
重选试验结果表明重选尾矿铜钴损失率较高,不能达到预先抛尾的目的;磁选试验中磁选精矿产率较大,磁选精矿仍需浮选精选,难以直接获得合格品位的铜钴精矿,因此重选及磁选方法均不可行。
在条件试验基础上,开展了“磨矿至-0.074mm占70%—浮选脱碳—先硫后氧(异步浮选)”及“磨矿至-0.074mm占70%—浮选脱碳—硫氧混合浮选(同步浮选)”原则流程对比试验,异步浮选和同步浮选原则流程分别见图1和图2。
异步浮选试验中,脱碳浮选采用一粗产出脱碳产品,硫化铜浮选采用“两粗一扫两精”的工艺流程产出硫化铜钴精矿,氧化铜钴浮选采用“硫化黄药法、两粗两扫四精”的工艺流程产出氧化铜钴精矿。
试验结果分别见表9~10。
图1 异步浮选原则流程
Fig.1 Principleflowsheetofasynchronousflotatio
n
图2 同步浮选原则流程
Fig.2 Principleflowsheetofsynchronousflotation表9 异步浮选试验结果(铜氧化率70%)
Table9 Asynchronousflotationtestresults
ofoxideROM/%产品名称产率
品位回收率
CuCoCuCo脱碳产品4.981.820.405.142.95硫化铜钴精矿2.8322.7310.3036.5143.19氧化铜钴精矿1.8323.125.0524.0013.69浮选铜钴精矿合计4.6622.888.2460.5056.88浮选尾矿90.360.670.3034.3540.17磁选铜钴精矿8.302.811.2813.2315.76磁选尾矿82.060.450.2021.1224.41
原矿100.01.760.67100.0100.0
表10 同步浮选试验结果(铜氧化率70%)
Table10 Synchronousflotationtestresults
ofoxideROM/%产品名称产率
品位回收率
CuCoCuCo脱碳产品6.561.760.496.224.81浮选铜钴精矿4.3425.768.3360.3754.12浮选尾矿89.10.690.3133.4141.07磁选铜钴精矿6.393.011.2810.9013.10磁选尾矿82.710.500.2322.5127.97
原矿100.01.850.67100.0100.0
·
7
5
·
矿 冶
对异步浮选和同步浮选的尾矿进行了磁选试
验,采用一粗一精两次强磁选工艺,磁选流程见
图3,磁选结果见表11。
图3 磁选流程
Fig.3 Flowsheetofmagneticseparation
对铜氧化率51.57%的氧化矿石采用“一段磨
矿至-0.074mm占65%—浮选脱碳—硫化铜钴浮选
且中矿选择性再磨—氧化铜钴浮选”的异步浮选原则
流程,见图4。
其中,脱碳浮选采用“一粗三扫三精”
的工艺流程产出高碳铜钴精矿,硫化铜浮选采用“一
粗三扫三精、硫化铜精选中矿一和硫化铜扫选一精矿
合并选择性再磨”的工艺流程产出硫化铜钴精矿,氧
化铜钴浮选采用“硫化黄药法、一粗两扫三精”的工
艺流程产出氧化铜钴精矿。
试验结果见表11。
图4 异步浮选原则流程
Fig.4 Principleflowsheetofasynchronousflotation
表11 异步浮选试验结果(铜氧化率51.57%)
Table11 Asynchronousflotationtestresults
ofoxideROM/%
产品名称产率
品位回收率
CuCoCuCo
高碳铜钴精矿1.146.210.983.701.81硫化铜钴精矿3.5922.148.0441.5546.72氧化铜钴精矿3.1815.043.0625.0015.75总精矿7.9116.995.0270.2564.28高碳尾矿6.810.970.363.453.97浮选尾矿85.280.590.2326.3031.75总尾矿92.090.620.2429.7535.72原矿100.01.910.62100.0100.02 2 混合矿可选性研究
对铜氧化率12.32%的高碳混合矿采用“一段磨矿至-0.074mm占63%—浮选脱碳—硫化铜钴浮选且中矿选择性再磨—氧化铜钴浮选”的原则流程,见图5。
其中,脱碳采用“浮选+磁选”工艺流程产出的磁选精矿与浮选硫化铜钴精矿合并作为硫化铜钴精矿,硫化铜浮选采用“一粗两扫三精、硫化铜精选中矿一和硫化铜扫选一精矿合并选择性再磨”工艺流程产出浮选硫化铜钴精矿,氧化铜钴浮选采用“硫化黄药法、一粗两扫三精”工艺流程产出氧化铜钴精矿。
试验结果见表12。
图5 混合矿选别原则流程
Fig.5 PrincipleflowsheetofmixedROMseparation
表12 混合矿选别试验结果(铜氧化率12.32%)
Table12 BeneficationtestresultsofmixedROM/%产品名称产率
品位回收率
CuCoSCuCoS
硫化铜钴精矿7.6525.665.9820.8186.3089.3188.91氧化铜钴精矿0.3920.241.311.393.441.000.30尾矿91.960.2540.0540.2110.269.6910.79
原矿100.02.2750.5121.79100.0100.0100.02 3 深部原生硫化矿可选性研究
深部矿样主要为原生硫化铜钴矿,含有一定量碳,矿石氧化率较低。
开展了系统的矿石可选性研究,最终推荐采用“一段磨矿至-0.074mm占65%—两粗两精两扫浮选硫化铜钴矿物”的原则流程,见图6。
试验结果见表13。
图6 原生硫化矿浮选原则流程
Fig.6 PrincipleflowsheetofprimarysulfideROMflotation
·
85
·
王建文等:刚果(金)某难选高碳铜钴矿设计选别工艺研究
表13 原生硫化矿浮选试验结果
Table13 FlotationtestresultsofprimarysulfideROM
/%
产品名称产率
品位回收率
CuCoCuCo
铜钴精矿7.6627.417.6986.3391.67
尾矿92.340.360.05813.678.33
原矿100.02.430.64100.0100.0
2 4 地表堆存氧化矿可选性研究
由于地表堆存氧化矿的氧化率极高,先硫后氧异步浮选难以实施,最终确定原矿磨矿后脱碳、硫氧混浮、脱碳产品与浮选尾矿合并进磁选的浮—磁联合工艺流程,见图7。
采用“脱碳、三粗一精,浮选尾矿与脱碳产品合并进磁选”的工艺流程,分别对两处地表堆存氧化矿进行了可选性研究,试验结果见表14。
图7 地表堆存氧化矿原则流程
Fig.7 PrincipleflowsheetofdepositedoxideROM
表14 地表堆存氧化矿选别试验结果
Table14 BeneficationtestresultsofdepositedoxideROM/%
矿样产品名称产率
品位回收率
CuCoCuCo
矿样1
(磨矿细度-0.074mm占74%)浮选精矿5.9112.113.3045.9629.30磁选精矿16.402.621.7827.5943.86尾矿77.690.530.2326.4426.84原矿100.01.560.67100.0100.0
矿样2
(磨矿细度-0.074mm占65%)浮选精矿5.7517.672.2262.6243.01磁选精矿6.143.961.0614.9921.93混合精矿11.8910.601.6277.6164.94磁选中矿20.640.550.217.0014.60磁选尾矿67.470.370.0915.3920.46原矿100.01.620.30100.0100.0
3 设计流程的选择优化
1)设计流程优化的必要性
本项目处理的矿石来自露天采坑,上部为氧化矿,深部为硫化矿,矿石性质较为复杂,设计选别工艺需兼顾处理上部氧化矿、中部混合矿、深部原生矿以及地表堆存氧化矿这四种不同类型的矿石。
因此,设计流程不能直接套用某种试验推荐流程,应根据采矿排产计划中矿石氧化率与试验矿样氧化率的差异灵活调整。
2)预浮选脱碳的必要性
上部氧化矿和深部硫化矿中总碳含量分别为3.05%和4.23%,其中部分有机碳对浮选具有不利影响,如有机碳吸附浮选药剂,增加选矿药剂的用量;有机碳吸附在目的矿物表面,影响浮选药剂在目的矿物表面的吸附;精选过程中,有机碳的存在及累积会使铜钴矿物表面吸附的药剂脱附,导致精选掉槽;碳会吸附在一些脉石矿物表面,使其可浮性增强,难以抑制。
3)原则流程的选择
对铜氧化率为70%的氧化矿石开展了异步浮选、同步浮选的对比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采用同步浮选虽然可简化选别流程,同时将铜品位由22.88%提高至25.76%,但钴回收率却从56.88%下降至54.12%。
根据本项目的采矿排产计划,选矿厂前两年处理上部氧化矿,氧化率分别为34.18%和27.09%,设计采用先硫后氧(异步浮选)原则流程。
针对中矿品位低、连生体多的特点,设计对硫化矿精选一尾矿、硫化矿扫选一泡沫设置了中矿再磨,避免连生体和可浮性较差的目的矿物在流程中反复循环,既可保证粗扫选回路得到较高品位的粗精矿,回收率也可得到较大提高。
4)磁选作业的选择
在上部氧化矿和地表堆场氧化矿的选别流程中,浮选尾矿再磁选可提高铜、钴的回收率,降低总尾矿的铜、钴损失,因此设计采用浮 磁联合工
·
9
5
·
矿 冶
艺流程,对浮选尾矿采用强磁选进一步回收其中的铜钴矿物。
通过设计工艺流程的选择优化,最终确定流程为“
浮选脱碳—硫化铜钴浮选且中矿再磨—氧化铜钴浮选—浮选尾矿磁选”,其中硫化铜浮选采用
“一粗三扫三精、中矿选择性再磨”的工艺流程产出硫化铜钴精矿;氧化铜钴浮选采用“一粗三扫三精”的工艺流程产出氧化铜钴精矿,浮选尾矿采用“一粗一扫一精”磁选流程产出磁选铜钴精矿,见图8。
图8 设计选别工艺流程Fig.8 Desig
nbenificationflowsheet·
06·
王建文等:刚果(金)某难选高碳铜钴矿设计选别工艺研究
4 结论与建议
1)刚果(金)某复杂难选铜钴矿,含有一定量的碳及黏土矿物,矿石性质较为复杂。
通过重选及磁选探索试验,重选尾矿铜钴损失率较高,不能达到预先抛尾的目的,磁选精矿产率大,难以获得合格品位的铜钴精矿,因此直接采用重选或磁选均不能适应该铜钴矿的选矿。
2)综合比较该铜钴矿的上部氧化矿、中部混合矿、深部原生矿以及地表堆存氧化矿的试验研究,设计优化确定的选别工艺流程,可兼顾处理四种不同类型的矿石,流程适应性强,且易于现场操作管理。
根据该铜钴矿的采矿排产计划,第3~8年前期处理硫化矿时,对局部管道调整,停用氧化矿浮选作业,产出硫化铜钴精矿和磁选铜钴精矿两种产品;第8年后期处理地表堆存氧化矿时,对局部管道调整,停用硫化矿浮选作业,可产出氧化铜钴精矿和磁选铜钴精矿两种产品。
3)该铜钴矿的浮选精矿中铜、钴的总回收率与矿石的氧化率存在极大相关性。
因采矿排产计划中原矿品位、氧化率与试验矿样的原矿品位、氧化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建议该矿生产时,加强对采场来矿的铜钴品位和氧化率的分析,并根据矿石氧化率的变化,进行合理配矿。
4)刚果(金)以及其他地区的类似铜钴矿项目,建议通过对选别工艺的可选性研究,结合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终工艺流程和产品方案,并优化采矿排产计划,缩短投资回收期,降低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 胡岳华,冯其明.矿物资源加工技术与设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63.
HUYH,FENGQM.Mineralresourcesprocessing
technologyandequipment[M].Beijing:Science
Press,2006:263.[2] 于志超,吴熙群,王立刚,等.硫铜钴矿浮选行为研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20(1):18 23.
YUZC,WUXQ,WANGLG,etal.Studyon
theflotationbehaviorofcarrollite[J].Nonferrous
Metals(MineralProcessingSection),2020(1):
18 23.
[3] 段景文,巴红飞,王宏亮,等.刚果(金)某硫化铜钴矿浮选分离试验研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8(5):20 25.
DUANJW,BAHF,WANGHL,etal.Flotation
testonseparationofcopper cobaltsulphideorein
Congo(DRC)[J].NonferrousMetals(Mineral
ProcessingSection),2018(5):20 25.
[4] 陈经华.含碳铜钴矿石抑碳提质浮选工艺[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7(1):26 29.
CHENJH.Inhibitingcarbonandimprovingquality
flotationprocessforcarboncontainingcopper cobalt
ore[J].NonferrousMetals(MineralProcessing
Section),2017(1):26 29.
[5] 张帆.刚果(金)某铜钴矿选矿工艺流程设计研究[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7(5):8 12.
ZHANGF.Designandresearchonmineralprocessing
processflowforacertaincopper cobaltmineinCongo
(DRC)[J].NonferrousMetalsEngineering&Research,
2017(5):8 12.
[6] 王立刚,张慧,叶岳华,等.刚果(金)某难选铜钴矿选矿工艺技术研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2(3):10 13.
WANGLG,ZHANGH,YEYH,etal.The
mineralprocessingtechnologicalresearchona
refractorycopper cobaltoreinR.D.Congo[J].
NonferrousMetals(MineralProcessingSection),
2012(3):10 13.
[7] 欧乐明,尹冰一,冯其明,等.某硫化 氧化混合型铜钴矿浮选工艺研究[J].金属矿山,2009(2):
75 78.
OULM,YINBY,FENGQM,etal.Aflotation
processforasulfide oxidizedCu Comixedore[J].
MetalMine,2009(2):75 78.
·
1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