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共32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原因
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原因
人为原因
制定---区域发展的措施
【学以致用】
荒漠化的民勤县
民勤极度干旱,严重缺水
现在只剩下4户人家,共10口人,他们在沙漠边缘留守着
在这里,有水就有生命,无水就只剩流沙
每到春天来临,大风卷起沙粒呼啸着袭来
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2)具体说明土壤沙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根据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点,分析本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的原因。 3、请结合下图说明:干旱是如何为荒漠化的发展创造条件的?
气 候 干 旱
河流
风化强
大片的戈壁、 (基本条件) 多疏松的 (物质基础)
植被
土壤发育
大风日数
季节干
风沙易于活 (动力因素)
脆 弱 的 生 态 环 境
绿洲农业 干旱、极端干旱
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4.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破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 D.地面沉降
(2018·石家庄检测)非洲的萨赫勒地带(下图)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作 为半干旱草原地区,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特别是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大 片圈租土地,种植经济作物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原本不多的可耕地越来越 少。据此完成5~6题。
5.在萨赫勒地区大片圈地租地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 A.土壤污染 B.水土流失 C.湿地萎缩 D.土地沙化 6.当地采取收获后留茬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该措施的目的是( ) ①减小风的侵蚀力 ②增加土壤肥力 ③保持土壤水分 ④减轻流水冲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17上海黄浦二模)阅读我国西北地区土壤沙化的形成原因 及其影响示意图,回答问题。
与沙漠抗争的民勤县
呼伦贝尔草原是亚洲较为肥美的草原。近年来,该地斑点状荒漠 化不断发展,呼伦湖水位不断下降,面积不断缩减,湖水变咸。图 示为呼伦贝尔地区及周边区域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沙地形成的人为原因包括( ) ①过度放牧 ②过度农垦 ③气候干旱,蒸发旺盛④过度樵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呼伦贝尔地区的发展方向是( ) A.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退耕还草,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和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业 C.保护天然林,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 D.建设自然保护区,变畜牧业为旅游业
(1)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气候);纬度较高,夏半年日 照时间长,蒸发旺盛(全年蒸发量远超过降水量),气候干旱;(离 冬季风源地近)大风频繁;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易被风 沙侵蚀;西北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对土地需求持续增加;过度放牧 乱砍滥伐、盲目开垦等不合理生产活动加剧土壤沙化。 (2)土壤沙化导致湿地面积缩小,草地退化,土地裸露,生态环境 更加脆弱,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经济损失 严重,并会引发风沙灾害。 (1)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土壤沙化现象严重的原因。
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1、根据“图2.5黄 沙掩盖下的丝绸之 路”思考:图中河 流主要补给方式和 水量变化特征?比 较古今城镇在分布 位置上的差异反映 了什么问题,为什 么古绿洲相继被放 弃?
2、阅读“掘井带 来的负作用”思考: 在干旱荒漠和草原 地区掘井所带来的 影响。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明确---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分析---区域主要环境问题
罗布泊“大耳朵”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教学目标】 1.理解荒漠化的概念、类型和分布。 2.掌握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和人为原因。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比较法、图示分析法、 图示法等。
土地沙漠化
次生盐渍化
石质荒漠化
河西走廊
【合作学习】(小组探究)
1、造成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东西向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贺 草原畜牧业、灌溉农业 兰 山 半干旱地区
大西洋、北冰洋湿润气流
A B C
印度洋湿润气流 太平洋湿润气流
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大片的戈壁、 (基本条件) 多疏松的 (物质基础)
气 候 干大风日数
季节干旱
风沙易于活动 (动力因素)
脆 弱 的 生 态 环 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