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
部编版《曹冲称象》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曹冲称象》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3325ea7cd184254a35350d.png)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4 曹冲称象人教(部编版)4曹冲称象教学目标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柱、杆”等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学习曹冲遇事开动脑筋的做法。
3.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识记、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教学准备装上水的玻璃器皿、小木船、玩具泥象、小卵石、秤或相应的替代物品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曹冲称象》。
(板书课题)“象”就是我们在公园、电视中看到的大象。
“称象”就是称大象的重量,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是不是想问曹冲是谁,为什么要称象,他是怎样称的,称出来了吗等问题?这些问题,同学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1.了解课文内容。
2.动笔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3.分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4.分段朗读,纠正字音,分析字形。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
思考:曹冲是曹操的儿子,那么曹操是谁?学生自由交流。
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引导学生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
(2)读第1句话,回答:曹操是什么时候的人?(这里的“古时候”指三国时期,离现在大约有一千七百多年)(3)读第2句话,回答:人家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他很高兴,所以就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象)(4)教师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3.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并回答:象是什么样子的?官员们看到象后有什么反应?(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边看边议论象的重量)(2)读第1句话,看图回答:从哪地方看出象又高又大?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具体认识象的高大。
(3)再读课文,从中体会象的高大。
(4)读第2句话,举例说说“议论”的意思,思考:从官员们议论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象很重,官员们很想知道象有多重)(5)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
《曹冲称象》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曹冲称象》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77925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0.png)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课堂教学中,仍有部分学生在朗读和表达方面存在困难。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曹冲称象》这一传统智慧故事,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朗读、复述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叙述能力;发展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通过分析曹冲称象的方法,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审美鉴赏与创造,让学生在感悟课文语言美的同时,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智慧美。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促使学生在语言、思维、文化、审美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曹冲称象》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曹冲的聪明才智表现出极大的敬佩。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一些生字词,更重要的是,他们体会到了古人的智慧,以及如何运用智慧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堂上,我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难点。例如,在分析曹冲称象的方法时,我采用了图示和程。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效果不错,他们能够更好地跟上课程的节奏,理解故事的核心内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生字词的学习,如“曹”、“冲”、“秤”等,这些字词的正确认读、书写和理解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课文朗读与情感表达:学生需要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对曹冲机智的赞赏。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4694a10c22590102029dad.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教师:赵享【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七岁的曹沖想出好办法来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曹冲是个聪明并且善于思考的孩子。
【学情分析】这是一个民间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
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其他人称象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
故事趣味性强,语言通俗易懂。
教学时,要结合二年级的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二年级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为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学生有可能对曹冲的办法提出疑义,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明白曹冲称象的办法在当时是最好的方法。
本课的生字比较难,学习时,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要求学生会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想一想,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现在你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称象的办法呢?1、会认“曹、称、员”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底”等10个生字,会写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3.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4.鼓励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还要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
【教学难点】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生活,乐于动脑,积极思考,大胆表达的品质。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导入时需要的厨房秤。
3.模拟称象的过程,准备演示的道具,如石子、玩具象、水、天平秤、器皿等。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实验导入,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小称(厨房微型秤),请同学帮我称一下文具的重量。
(出示工具:铅笔、橡皮、尺子等)现在大家都知道文具的重量了,可是今天有头大象也想称下体重,该怎么办呢?上哪里找那么大的称呢?(出示大象画面)大象又高又大,怎样才能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看看文中是怎样称大象的。
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教案设计5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教案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2818c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68.png)
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教案设计5篇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教案设计(精选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2.学写生字“称”,“秤”,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的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四段,理解称出大象重量的过程。
教学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教学方法引导交流。
教具准备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四课《曹冲称象》,看老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书空。
2.齐读课题。
3.复习生字词,生字一边读一边组词。
(出示)称象柱子议论官员下沉微笑船舷一头大象一杆秤一艘船四根柱子果然(1)一起读(2)开火车读二学写生字1.过渡:同学们词语记得清,读的准。
下面我们来学写两个生字,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2.出示“称”,“秤”。
(1)指名说(2)师总结:左右结构的字,先看宽窄(出示),再看高矮(出示)。
3.师范写“称”,禾木旁略窄,右边稍宽。
“秤”,左边禾字旁高于右边“平”,“平”最后一笔悬针竖,长于左边。
4.正姿,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描一个,写一个)5.检查反馈。
三学习课文1.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一头大象)2.是怎样的一头大象?在书中用横线划出来,读一读。
3.用“像”造句。
4.看着又高大又粗壮的象,你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5.我们用什么称重量?(介绍秤)6.同学们,官员们想了什么办法称大象呢?你想从哪个自然段告诉大家。
指读,相机正音。
(1)(出示官员的话)(2)问:官员的想法是什么?(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称,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指读(3)这个方法行不行?为什么不行?(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的起这杆大称呢?)齐读(4)没有人有那么大的力气提的起这杆大称,看来这个办法行不通啊。
(5)官员们由“大象”(出示)想到“大称”。
象大称就大,秤杆就长,但是没有大力士能够提的起大象,这个办法不行。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https://img.taocdn.com/s3/m/97d6bb2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9.png)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4课古诗三首《曹冲称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曹、称、员”等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能用“……才……”“……到底……”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养成爱动脑筋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能用自己的方法记住本课生字,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四、教学时间 2课时五、教学准备: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影片或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启发谈话:小朋友,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
(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
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分段读课文。
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砍、秤、得、重”等字的读音。
(二)讨论交流1.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
2.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
3.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4.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三、指导朗读,进行语言训练。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才……”“……到底……”的句子,认真体会意思,练习说话。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四、写字指导。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字的特点,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d5a26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d.png)
【导语】《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曹冲想出办法称象的故事,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特点,也说明了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解决难题曹冲的年纪与学⽣相仿,且这个故事趣味性强,学⽣必将产⽣浓厚的阅读兴趣。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内容: 《曹冲称象》是⼀个民间⽅为流传的历史故事。
课⽂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们⽅法的对⽐,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
故事情节曲折⽣动,引⼈⼊胜,语⾔通俗易懂。
教学时,要避免分析,⽽应该结合⼩学⽣的⼼理特点,启发思考,⿎励学⽣创新,训练学⽣的思维和表达能⼒。
低年级的⼩学⽣喜欢听故事,爱动⼿,好奇⼼强。
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在掌握字词,熟读课⽂的基础上,进⾏充分的讨论交流,动⼿实践,拓展学⽣思维的空间。
教学⽬标: 1、学⽣认识“称、象”等11个⽣字,会写“再、象”等8个字,能⽤“⼀边……⼀边……”说话。
2、教师指导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教师通过称象办法引导让学⽣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4、培养学⽣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愿意主动给家⼈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教学难点: 1、通过读、思、述、议、演⽰、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教师引导让学⽣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2、培养学⽣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
教学⽅法: 讲授法演⽰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模拟称象的道具:如装⽔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定的重量)、⼩⽯块等去体验称象过程。
教学过程: ⼀、趣味导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称东西吗?都⽤什么称呀?(出⽰秤称实物画⾯)那,⼤家见过有⼈称⼤象吗?(出⽰⼤象画⾯)是呀,⼤象⼜⾼⼜⼤,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94d6b2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5.png)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教案及反思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曹冲称象的故事情节。
2.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3. 学习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进行语言表达。
4. 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学习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 运用所学内容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课文复印件、课堂展示素材、小黑板、课堂练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 观察一幅描绘曹冲称象的图片,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们猜测故事情节,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Step 2:讲解1. 通过课文朗读,向学生们介绍曹冲称象的故事情节。
2. 讲解关键词汇和句型,并进行语音、语调的模仿和练习。
Step 3:合作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曹冲称象的故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让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分享他们的答案。
Step 4:语言输出练习1. 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创作一个新的故事,以曹冲称象的故事为基础,通过改变情节、人物或其他元素来构建一个新的故事。
2. 鼓励学生们使用所学内容进行语言表达,并展示他们的创造力。
Step 5:小结与反思1. 小结课文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 收集学生们的反思,并就教学过程进行总结。
反思:教案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通过引入活动、分组讨论和创意表达等方式,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图片、语音和模仿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输出能力。
然而,教案中可能欠缺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和练习,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拓展。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加入一些游戏和趣味性活动,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4《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4《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e9fe88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7.png)
4《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曹冲称象》章节。
详细内容讲述的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运用智慧,巧妙地解决了称量大象体重这一难题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育学生善于观察、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理解曹冲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如何称量大象体重这一问题,从而引入本节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找出新学的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a) 逐段讲解课文,分析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方法。
b)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和例题,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曹冲称象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曹冲称象》2. 主要内容:a) 生字词b) 课文段落大意c) 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方法d) 小组讨论成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c) 设计一道运用曹冲称象方法的实际问题,并给出解答。
2. 答案:a) 略b) 略c) 示例:如果有一堆苹果,不知道重量,我们可以先称出一个苹果的重量,然后数出苹果的总数,相乘得到总重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智慧的重要性。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05963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c.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熟读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
3.让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熟读记忆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自己思考其它称象办法。
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三、教学准备板书词条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实验法教学过程1.出示学习目标2.猜谜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体型大,喜群居,长长鼻子作用大。
打一动物(生:大象)同学们真聪明,认出了大象朋友。
曹冲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为什么说他聪明呢?(因为他巧妙地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对,这节课就接着学习《曹冲称象》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竖版)2.复习,授新。
(1)回顾生词。
(开小火车读)谁能用“议论或者到底”来说一句话。
情境导入: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
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PPT依次出示)这头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耳朵像(两把大扇子),鼻子像(一个长长的钩子),尾巴像(一根小小的辫子)。
(PPT同时出示大象的样子,进行比喻句练习。
)官员们这时是什么反映?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朗读指导,感受有“到底”的不同,情绪强烈一点,跺脚着急的状态。
)3.学习第3自然段同学们读得很好,现在老师也很好奇了,这象到底有多重,怎么才能称出来呢?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学生读”。
有的说:“学生读”。
(长句子断句读)这里可以做动作来读一读。
官员们想出的办法这么多,曹操觉得这些办法怎样?你怎么看出来的?(曹操听了直摇头)“直”是什么意思呢?做一做曹操这个的动作。
说明曹操对这些办法不满意。
4.学习第4自然段曹操很生气,那到底有没有巧妙的办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呢?这时,有一个声音叫了起来;“我有个办法。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cd8e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1.png)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标准)
活动: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 在古时候,没有今天的这么先进的科学技术,要称一头活着的又高又大的大象真是一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课文,看看七岁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2.知识链接:大象是目前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现存的大象仅两种,非洲象和亚洲象。
1.将生字送回课文中,大声地自由地朗读。
2.分自然段,学生读。
3.开火车读。不会的生字反复认读。
4.拿出铅笔标自然段。
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落实识字掌握情况。
学习活动四:理清层次,学习新课
教师活动课文朗读,引导学生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课文精讲:学习第一段
一( ) 柱子 一( ) 大船 一( ) 大树
学习活动二:识字解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标准)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行生字 (课件出示)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学习活动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标准)
1.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你们掌握的可真不错,那同学们齐声朗读我们的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写了几个自然段,标出这些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01fc5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f.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曹冲称象》。
课文讲述了曹操为了试探儿子们的智慧,让他们想办法称量大象的重量,最终小儿子曹冲想出了用船和石头替代大象称量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习曹冲聪明、机智、勇敢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科学道理,如何用石头替代大象进行称量。
2. 重点: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讲述曹操试探儿子们智慧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回答问题。
3.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曹冲的聪明才智和称象的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石头替代大象进行称量,分享讨论成果。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拓展延伸:讲述类似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勇敢、聪明的品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曹冲称象2. 板书内容:曹操试探儿子们智慧曹冲的聪明才智用石头替代大象进行称量七、作业设计曹操为什么要试探儿子们的智慧?曹冲是如何想出用石头替代大象进行称量的方法的?2. 答案:曹操试探儿子们的智慧是因为他想知道哪个儿子最聪明。
曹冲想出用石头替代大象进行称量的方法是因为他发现大象太重,无法直接称量,而石头可以替代大象进行称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好,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同时,我计划进行拓展延伸,讲述更多有关勇敢、聪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c6da3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8.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第【1】篇〗学情简析:《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
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
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
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合理的意见,借鉴合理的部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复述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了解曹冲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称象的。
教具: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你觉得怎样才能成功地做好一件事?师:只要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成功的。
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有信心和老师一起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称象”。
(板书)3.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二、新授:1.相信你们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
赶快打开书P35,自己读一读课文,想办法解决生字;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2.学得那么认真,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我们一起挑战第一关。
出示课件,自己读一读词语,红色的生字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桌听听。
(指名读词语)考考你们记住没有?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读。
那么快就认识这些生字了,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写好。
看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最难写,描一描体会字的结构。
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好;直接写在田格里,写完后让同桌检查检查是否正确。
愿意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吗?愿意怎么读?(学生自己选读法)3.第一关我们顺利通过,想到第二关看一看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好,下面我们挑战第二关。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4《曹冲称象》优秀教学案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4《曹冲称象》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99fbb6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2.png)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4《曹冲称象》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文章讲述了曹操为了确定大象的重量,让儿子曹冲用巧妙的方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体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故事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并能够理解和运用相关的语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1.创设情境:我会通过播放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讲述曹冲小时候的聪明事迹,如曹冲在河边救人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思考:我会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你们认为聪明的小朋友应该具备哪些特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曹冲称象。
(二)讲授新知
1.生字词教学:我会逐个讲解本节课的生字词,如“曹、冲、称、象”等,并通过例句演示这些生字词的用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学习曹冲的聪明才智,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学习生字词时,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查阅字典,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在理解文章内容时,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故事、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导入新课时,我可以播放与曹冲称象相关的故事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优秀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699db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0.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优秀教案第【1】篇〗《曹冲称象》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重点学会“船”和“做”,养成观察汉字占格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学难点: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之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设疑导思(PPT出示):同学们,你们愿意猜谜语吗?那就猜猜这是什么动物?(谜底:大象)2、自由交流:你觉得怎样形容大象?如何知道大象的重量?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2)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要注意字音准确、语言顺畅。
4、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观看《曹冲称象》的视频,加深印象。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出示会写的字的谜语,让学生猜。
)。
《曹冲称象》教案(通用11篇)
![《曹冲称象》教案(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2b983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65.png)
《曹冲称象》教案(通用11篇)《曹冲称象》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曹冲称象》教案_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_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4、曹冲称象【教学目标】1.认识“曹、称”等 14 个生字,会写“称、柱”等 l0 个字,会写“别人、一同”等 12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难点】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出示图片:教师口述:1、象,通称大象,是目前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
大象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栖息群居性哺乳动物,通常以家族为单位活动。
大象的皮层很厚,但皮层褶皱间的皮肤很薄,因此常用泥土浴的方式防止蚊虫叮咬。
象牙是防御敌人的重要武器。
2、同学们,见过有人称大象吗? 在古时候,要称一头活着的又高又大的大象真是一件很难的事。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课文,看看七岁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板书:4曹冲称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引出对大象的介绍,再引导课文的学习中来。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https://img.taocdn.com/s3/m/9cb6753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0.png)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曹冲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资源与工具:ppt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
1.开火车。
师: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头象的?练读,体会象的高大。
指名读,读出象的高与大。
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想提些什么问题?2.学生质疑。
(它有多重?……)二、学习课文,解决疑问。
(一)对比学习。
问: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它。
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生回答。
问: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曹冲的办法好?生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
要求:读出满意、欣慰的语气。
(二)学习第4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默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来。
想一想:称象分为哪几步?说一说:称象的过程。
以四人小组形式汇报,师打相应课件:第4自然段曹冲说话的内容。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回答称象步骤。
3.指名一生再读,同时放[“曹冲称象”动画课件]。
4.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称象的过程。
5.这部分内容有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你们找一找,画出来。
6.用上这几个词,和同桌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7.试着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生练习后,指名发言。
8.师生接读:出示课件:第4段按原文填空。
生准备,指名二生填。
9.针对这部分内容,学生质疑。
其他生帮同学解决问题。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问: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
那时,他才几岁?生读这两句话,比较哪句更能表现曹冲爱动脑筋。
师: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生快速读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语文教案7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语文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4a904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6.png)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语文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语文教案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学会15个生字,会写候、柱、底等9个字。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课前准备: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玩具象、天平、投影片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2、请学生自由回答。
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一、导入1、启发谈话: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
(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设计意图:由课题的出示,引发学生思考质疑,。
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设计意图: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名读课文。
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曹、称、秤、重”等字的读音。
(课件出示反馈时,学生会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优秀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943b9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0.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 认识“曹、员”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曹、员”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具准备1.教学课件。
【设计意图:谈话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入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自然过渡到下面的学习。
】2.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质疑课题。
1.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课件出示2)(出示秤称实物画面),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课件出示3)(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2.围绕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设计意图:以填空的形式,整体感知课文,降低了难度,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问题。
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提醒学生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曹冲称象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曹冲称象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6c60c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0.png)
(一)读准字音
1.刻其水痕(hén)所至
2.称物以载(zài)之:装,用交通工具装。
[辨析:载zǎi还是zài?]
(1)载[zǎi]
①年;岁:千~难逢。三年两~。
②记录;刊登;描绘:记~。连~。转~。
(2)载[zài]
①装,用交通工具装:~客。~货。~重。~体。装~。满~而归。
②充满:怨声~道。
2、理清楚曹冲称象的步骤,明白其中原理。
课前准备
一、教师准备课堂要用到的幻灯片(包含图片);
二、教师适当安排学生回答教学过程三里面的问题(三);
三、教师准备模拟曹冲称象步骤的装置(玻璃缸、肥皂盒盖、玩具象,石头块,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教师出示秤称实物画面,杆秤、电子称等)那么,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出示大象图片)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东汉末年的故事——《曹冲称象》。
答案示例:可能会有人说——(老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按照下面的示例进行回答,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不评对错。)
①造一杆巨大的秤,比如,砍一棵大树来做秤杆。(但即使有了大秤也不行,谁会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②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大象丢命,不可行。)
2.曹操会怎么看待这些操作性不强、没有可行性的方法呢?
五、头脑风暴
想一想,如果可以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我们还可以怎样为大象“称重”?
答案示例:
1.利用电子地磅。电子地磅,也被称为地磅,是厂矿、商家等用于大宗货物计量的主要称重设备,可以用来称大象的重量。
2.将大象用钢索绑好,利用吊车的滑轮,在钢索的另一头系上大筐,在筐内放入重物,重量相等时,就会平衡,重物重量即大象重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会写6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会写6个生字。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方法:采取小组议论为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故事课件、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
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范读全文
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讲读课文
①指名朗读一段
提问:第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曹操带着谁去干什么?
板书:官员、曹冲
提问:什么人称官员?
②指名朗读二段
提问:这头大象怎么样?(又高又大)
提问:课文中怎么具体描写大象的?(像……像……)
指名读句子:“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议论、理解这句话,想象大象的样子)
师:“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提问:官员们议论什么?“到底”什么意思?
师:这样的一头大象,要想称出它的重量可不容易。
指导朗读,读出重音“又……又……到底”
师过渡:大家都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于是曹操问大家谁有办法称这头大象。
③指名读三段
提问: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方法?(用“有的……有的……也有的……句式说) 板书:杆秤称象
秤称象肉
提问:曹操听了态度怎么样?“直摇头”什么意思?(做个动作看看)
讨论:为什么直摇头呢?
板书:称不出伤害象(指导朗读)
④指名读四段
提问:这段写什么?(曹冲想出称象办法)
做实验演示称象过程
(象上船——船下沉——画线;象下船——船浮起——装石子——船沉到画线处——称石子)
提问: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说明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同)
默读四段:读、画:用“——”把曹冲说的话画出来。
提问:共有几句话?1句和后4句是什么关系?(1句是总写,后4句是具体叙述) 指名逐句朗读
画、批:按称象步骤用…画出有关动词
板书:赶、沉、画、赶、装、沉、称
提问:这些动词可以颠倒顺序吗?为什么?
师:作者用这些动词准确、具体地写出称象步骤和方法。
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叙述称象过程。
板书:船称石头石头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课堂作业:
出示幻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先把大象( )到船上,看船身下( )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 )一条线。
再把大象( )上岸,往船上( )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 )减去( )船上的石头。
最后把几次称得的石头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
⑤指名读五段
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这种方法好在哪儿
提问:结果怎样?“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当时几岁?“才”什么意思?
师:现在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
曹冲7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
3.观察插图
思考: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与课文哪段内容相符合?(重点观察曹冲的动作、神态)
口述画面内容
(三)朗读全文。
讨论: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板书:动脑筋、想办法
提问:曹冲为什么能想出科学的称象方法?(其一,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动脑思考。
其二,从官员们的议论中得到启发)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讨论: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
(二)练习。
1.读一读,说说每组中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再用带点的词造句
①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第二句加了“直”字,“直摇头”就是不住地摇头,说明曹操认为官员的称象方法太笨拙,很不赞成他们的意见)
②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第二句加了一个“才”字,“才七岁”是只有七岁或仅仅七岁的意思,强调曹冲年龄小,但遇事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③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第二句加了“到底”二字,“到底”有多重就是究竟有多重,“到底”用在问句里表示深究)
师:第二句在“摇头、七岁、多重”前边分别加了“直”、“才”、“到底”使句子更加具体、形象。
指导用“直”、“才”、“到底”三个词造句
2.把下面句子意思写具体
①大象又高又大。
( )
②教室真整洁。
( )
3.课中练习:
练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段话。
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说一段话。
4.练习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三)书写生字。
(1)读我会认的生字。
(2)给生字组词。
(3)同桌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记忆生字。
(4)老师讲解每个生字的重点笔画并在填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书空。
(6)学生书写,老师巡视,单个指导。
(四)作业;完成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