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研究
随着财政专项资金投放的规模不断增大,政府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因此对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从专项资金的定义、分类及
特点出发,结合国内外绩效评价经验,阐述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七大模块及评价方法,以期为政府部门、评价机构以及相关学者提供参考借鉴。
一、财政专项资金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定义:财政专项资金是政府为支持特定项目或政策,向具有特定资格的机构、单位或
个人发放的、按照章程管理和使用的、公开预算、公开支出的资金。
分类:根据专项资金的用途和管理属性,可以分为调控型专项资金和目标型专项资金
两种。
调控型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市场失灵或政府干预的领域,如农业、抗灾、环保等;目
标型专项资金则用于实现政府规定的重点目标,如产业升级、扶贫、科技创新等。
特点:首先,专项资金项目具有时限性,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目标,且使用过
程需要符合规定程序和要求。
其次,专项资金管理具有专业性,需要较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最后,专项资金必须公开预算和公开支出,以保证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1.目标与规划模块:明确专项资金的战略定位、目标和具体规划,包括投资规模、项
目构成、支出范围、实施期限、资金来源等。
2.指标体系模块: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指标体系,包括投入、产出、成果和效益等多
个层次的指标,既能反映专项资金投入的规模和效果,又能体现政策目标和社会效益。
3.目标责任制模块:建立目标责任制体系,明确责任、任务和考核机制,使各级政府
部门和项目承担者在专项资金使用中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
4.控制管理模块:建立严密的控制和监督体系,包括审计、财务、预算、项目管理等,确保专项资金的合理利用和风险防范。
5.评价模块:组织和开展专项资金评价工作,按照指标体系对专项资金的投入、产出、成果和效益进行评价,得出评价意见和建议。
6.反馈模块: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项目承担者、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使其了解专
项资金使用情况,促进资金使用效果的改进和提升。
7.调整优化模块:根据评价结果和反馈意见,调整和优化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
保专项资金的有效利用和效果最大化。
1.成本效益分析法:以成本和效益关系为核心,评估专项资金支出对效益的贡献和利
用情况,反映专项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效果评估法:以专项资金的投入和产出为基础,评估专项资金对事物的改变或影响,反映专项资金的成果和效果,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3.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了解项目承担者、政府部门和
相关利益相关者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满意度、使用效果和未来需求等方面的情况,为优化专
项资金管理提供参考建议。
4.综合评价法:结合多种评价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专项资金的整体绩效进行评价,增加评价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是政府科学合理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基础,通过建
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模块和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更好地促进专项资金的合理利用和效
果提升。
同时,政府部门、评价机构及相关学者应加强研究和实践,为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提供更多可行性建议和实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