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
”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B.“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
C.发挥“能人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农民更新观念,转换脑筋,增强本领,参与竞争,尽快致富。
D.“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2、下列诗句全都适合中学生用来自勉的一组是
①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②饱识三千余岁事,已为七十四年人
③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生平年
④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中国唐朝数学家僧一行曾研究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围棋总共有多少种可能的棋局?那时,围棋的棋盘刚刚从17道扩展到19道,演变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样貌。
运用当年简陋的计算工具,一个惊人的事实被展示了:简洁的规则和黑白两色的棋子,可以演绎出极为丰富的变化。
或许正因如此,当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统,在最近几年中击败人类顶尖围棋手的时候,不少科技界人士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
棋局惊人的可能性,意味着人工智能无法依靠穷举的方式来选择最优的落子方式,()。
于是,一种已经传承了数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信息技术中最为前沿的领域,产生了奇妙的因缘。
围棋并非一个特例。
我们会从全国各地的“非遗”中,发现它们蕴含的“科学密码”。
在南京,为皇室制造衣料的云锦织机使用绳结组成的程序系统,由两名织工配合操作,让丝织品上繁复的图案保持严整,堪称现代计算机二进制编程鼻祖;藏族的唐卡画师从自然界的矿物和植物中采撷各色颜料,令画作历经数个世纪仍然色泽鲜艳、;雏形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针灸疗法,通过在人体特定部位进针施灸来解除病痛,如今早已,只要稍懂一些排列组合原理,就可以体会到一代代医师建构经络体系的艰难。
这些“非遗”瑰宝,凝聚成了中华文明的气场与魂魄。
除了诸多壮丽的建筑工程和的史册文献之外,一个个表演或游艺项目,一部部广为传颂的史诗或民间故事,一件件不同材质的手工艺品,乃至人们对世界起源和运
转方式的认识,以及对待自然万物的不同态度,共同构成了今天所见的中国。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两色黑白的棋子和简洁的规则,可以演绎出极为丰富的变化:他展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B.一个惊人的事实被展示了:黑白两色的棋子和简洁的规则,可以演绎出极为丰富的变化。
C.他展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黑白两色的棋子和简洁的规则,可以演绎出极为丰富的变化。
D.他展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简洁的规则和两色黑白的棋子,可以演绎出极为丰富的变化。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能做得更好,已经“学会”了像人一样去观察和分析棋局
B.像人一样去观察和分析棋局已经被它“学会”了,而且能做得更好
C.像人一样能做得更好,它已经“学会”了去观察和分析棋局
D.它已经“学会”了像人一样去观察和分析棋局,而且能做得更好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丰富多彩璀璨夺目蜚声中外卷帙浩繁
B.琳琅满目璀璨夺目赫赫有名汗牛塞屋
C.丰富多彩光辉灿烂赫赫有名卷帙浩繁
D.琳琅满目光辉灿烂蜚声中外汗牛塞屋
4、阅读下面关于农村脱贫现状的调查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现在看,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
根据河北省的调查,深度贫困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两高、一低、一差、三重”。
“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
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22%以上;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在15%以上,高于全省贫困县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接近35%,高于全省贫困村平均水平近24个百分点。
“一低”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
深度贫困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650元,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6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28元,分别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0.7%、36.2%、49.7%。
“一差”即基础设施和住房差。
深度贫困县的贫困村中,村内道路、入户路、危房需要维修和重建。
“三重”即低保五保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
深度贫困地区在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摘自2017年6月23日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2012~201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据及发生率
材料三:
解决精神匮乏比解决物质匮乏难,解决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观念和习俗比解决贫穷难。
脱贫攻坚千难万难,最难的是有一些贫困群众“不怕穷”,也就是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
“国家统计局近期对云南六个市州‘直过民族’贫困村进行调查,59.5%的受访者对当前生活表示满意,35.2%表示一般,只有5.3%的表示不满意。
”“贫困程度这么深,满意度还非常高,‘不怕穷’、安于现状是一个重要原因。
”宁可守着穷摊子,也不愿干出新生活。
落后的观念、习俗,许多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改变它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精神上的内生动力和物质上的脱贫,既有密切联系,也有一定区别。
扶贫工作既不提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急于求成,降低标准,我国有信心到2020年打赢这场攻坚战。
(摘编自2017年8月31日澎湃新闻)
材料四:
不同地区因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原因,致贫原因不尽相同,“个性化”扶贫无疑是一剂治疗贫困的良药。
扶贫“个性化”,因地因人制宜是关键。
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个体,在致贫问题上存在差异性,唯有深入其中、量体裁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精准扶贫的效用,全面助推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持续升温。
个性化扶贫在政策的制定上,要摸清家底,找出区域致贫的主要原因,借鉴其他地区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其可行性进行研判,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出台科学合理的帮扶政策,并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推进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在扶贫项目上,要改变“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多研究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按照贫困程度、产业发展进度、脱贫难易程度等,制定地区扶贫开发实施计划和年度计划,把扶贫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统筹安排,杜绝盲目扶贫。
(摘自《大众日报》)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度贫困县的“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其贫困发生率明显超过全省贫困县平均水平。
B.深度贫困县地区生产总值较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C.深度贫困县的贫村问题重重,村内道路、入户路等基础设施和危房均需维修和重建。
D.深度贫困县的低保五保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贫困老人等三类人口脱贫任务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材料二用明确的数字指出我国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难点和现状,材料三则对部分地区贫困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
B.从材料二看,2012~2016五年间,脱贫标准越来越高,当年贫困人口减少、年底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数据都呈直线下降趋势。
C.在扶贫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各地实际情况,探索出台科学合理的帮扶政策,不能使用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
D.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不同地区致贫原因也完全不同,只有实行个性化扶贫才能改变贫困面貌,全面助推扶贫攻坚工作。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个性化扶贫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边户
[宋]欧阳修
家世为边户,年年常备胡。
儿僮习鞍马,妇女能弯弧。
胡尘朝夕起,虏骑蔑如无。
邂逅辄相射,杀伤两常俱。
自从澶州盟,南北结欢娱。
虽云免战斗,两地供赋租。
将吏戒生事,庙堂为远图。
身居界河上,不敢界河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言边户家里世世代代都在边地居住,可见居住时间之长。
B.第五句中“朝夕”有早晚、时时之意,表明辽军攻扰之频繁。
C.此诗与杜甫的“三别”一样,都采用了诗中人自叙的口吻,更具真实感。
D.整首诗讲述了残酷的斗争、惨重的伤亡,基调显得悲伤而沉痛。
2.“儿童习鞍马,妇女能弯弧”,这样的细节描写有何深意?请简要说明。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
⑵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⑶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⑷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⑸日星隐曜,_________;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⑹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⑺____________,不能成方圆。
(《孟子》)
⑻ ______________,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题三义塔》)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色鸟
何立伟
七月的河滩这么苍凉这么空旷。
唯嘶嘶的蝉鸣充实那天空,云和风,统不知踅到哪个角弯里去了。
然而长长河滩上,小小两个黑点;慢慢晃动慢慢放大。
在那黑点移动过的地方,迤逦了两行深深浅浅歪歪趔趔的足印,酒盅似的,盈满了阳光,盈满了从堤上飘逸过来的野花的芳香。
还格格格格盈满清脆如葡萄的笑音。
却是两个少年!一个白皙,一个黝黑,疯疯癫癫走拢来。
那白皙的,瘦,着了西装的短裤,和短袖海魂衫。
皮带上斜斜插得有一把树丫做好的弹弓。
那黝黑的呢,缺了一颗门牙,偏生却喜欢咧开嘴巴打哈哈;而且赤膊。
少年边走边弯腰,汗粒晶晶莹莹种在了河滩上。
“唉呀,累。
晒死人呐!”
“就歇歇憩吧。
城里人没得用。
”
在高高的河堤旁,少年坐下来歇憩。
把两只竹篮懒懒扔在了脚旁。
紫色的马齿苋,各各有了大半篮。
这马齿苋,乡下人拿来摊在门板晾晒干了,就炒通红通红的辣椒,爽口得很。
那白皙的少年,极喜欢外婆喷喷香香炒的马齿苋干菜。
外婆自然淡淡一笑:“这伢崽!”
“扯霸王草?”黝黑的少年提议道。
“要得。
要得!”
“输了打手板心?”
“打手板心就打手板心。
”
便一来一去扯霸王草。
输赢并不要紧的,所要的是快活。
待这游戏玩得腻了,又采马齿苋。
满满的一篮子了,再也盛不下一点点了。
就又坐下来歇憩。
那白皙的少年解下
弹弓,捡了颗石子努力一射,咚地在那河心地方,就起了小小一朵洁白水花。
而那河水,似乎有了伤痛,就很匆遽地流。
粼粼闪闪。
这是南方有名的一条河,日夜的流去流来无数美丽抑或忧伤的故事,古老而新鲜。
有小鱼小虾蹦蹦跳跳。
平静片刻,白皙的少年突地笑了。
“唉呀你,看呐,左岸要平一些,右岸要高一些。
看得出来?”
“吔,吔,真的咧!”
“这里头有道理。
你晓得啵?”
黝黑少年摇脑壳:“讲唦,晓得就讲唦。
”
“我表哥,他讲这是地球自己转动造成的!”
“啧,啧,你晓得好多道理。
”
白皙的少年于是笑了。
乌黑眼瞳熠熠地亮。
蝉声稍稍有了歇止。
“好安静。
”
“是咧。
”
“采了这样多马齿苋,回去外婆会高兴咧!”
“当然罗。
表扬你做得事。
”
那白皙少年,于默想中便望到外婆高兴的样子了。
他是外婆带大的。
童年浪漫如月船,泊在了外婆的臂湾里。
臂湾宁静又温暖。
却忽然一天,外婆就打起包袱到乡下来了。
竟不晓得为什么。
方才吃午饭时候,有人隔了田塍喊外婆,声音好大。
待外婆回来,就带了这黝黑的少年——他的朋友,叫他们远远地到河边上去玩。
采马齿苋,划水,随便。
外婆只嘱到:“听话,莫出事,没断黑不要回来。
”一人给了一只大竹篮。
白的少年好高兴,同时又讶异。
平日的下午,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
然而今日全变了。
外婆你几多好!
蝉声又抑扬了起来。
黝黑的少年于是说:“划水好啵?划到对岸去。
”
“好的。
”眯了眼睛望对面绿色的岸,和远远淡青的山。
黝黑的少年便笑了。
缺了门牙的笑很羞涩很动人。
因此扑通地一齐扎到河里头去。
那城里来的少年,几乎呛水了。
因为他想要笑,他看到他的朋友,游泳的姿势应当叫做“狗爬式”几多滑稽。
又还从那缺了牙的口里,噗噗地朝他喷水。
“哎呀!这地方,几多好看。
”
“城里来的才讲它好看。
”
说着话,那白皙的少年,陡然闷声一喊,就朝后面倒退数步,踉踉跄跄。
——水草里头有条蛇!
“莫怕,”黝黑少年说,“莫怕,水蛇。
”
同时猫腰下去,极快地捉住蛇尾随手一扬,那蛇便如闪电,倏忽落在了河里头。
好吓人。
白皙的少年出了大半身汗,立即对他的朋友生出了景仰。
刚刚的还要讲几句话,朋友忽然竖起食指止住了,耳语道:“莫做声,快看。
”
“什么?”
“那边。
”
“——咦呀!”
在那边,白皙的少年看见了两只水鸟。
雪白雪白的两只水鸟,在绿生生的水草边,轻轻梳理那晃眼耀目的羽毛。
美丽。
安详。
而且自由自在。
四野好静。
唯河水与岸呢呢喃喃。
软泥上有硬壳的甲虫在爬动,闪闪的亮。
水草的绿与水鸟的白,叫人感动。
那鸟恩恩爱爱,在浅水里照自己影子。
而且相互的摩擦着长长的颈子。
便同这天同这水,同这汪汪一片静静的绿,浑然的简直如一画图了。
赤条条的少年,于是伏到草里头觑。
天蓝蓝地贴在光脊的背。
忽然传来了锣声,哐哐哐哐,从河那边。
“做什么敲锣?”
“呵呀,”黝黑的少年,立即皮球似的弹起来,满肚皮都是泥巴。
“开斗争会!今天下午开斗争会!”
啪啦啪啦,这锣声这喊声,惊飞了那两只水鸟。
从那绿汪汪里,雪白地滑起来,悠悠然悠悠然远逝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皙的少年在讲了“好多道理”以后,“乌黑眼瞳熠熠地亮”,说明少年此时内心是骄傲的,认为自己比黝黑少年见多识广。
B.“马齿苋”逐步展现了外婆形象:马齿苋爽口引出外婆的慈祥,采马齿苋引出婆孙关系亲密,被撵去采马齿苋引出外婆的遭遇。
C.小说淡化社会背景,突出少年活动,是为了制造孩子世界和大人世界之间的强烈反差,突出表现童年的“几多好”,也使对“文革”反思的主题更含蓄。
D.小说通篇只写了两个孩子的只言片语,就连玩游戏也是时断时续,这种去细节淡形象的写法增强了小说的朦胧美。
2.小说对白色鸟的描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何立伟的小说被称为“美文式的小说”,请结合作品从语言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认同是指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在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是对人的精神存在作出的价值肯定,它主要通过民族本身的特性、习俗以及生活方式,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流传至今,融合了人们的各种认同,从而阻止了不同的认同之间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取决于诸多因素,加深对不同文化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微观文化知识的了解,才能有效顺利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民族优越感是影响跨文化交际双方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
几乎所有的文化传统都标榜自己的价值,所有的民族都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天然的优越感,主观盲目地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和信仰都是正确的,并觉得自己民族的一切都优于其他民族客观存在。
民族优越主义者固守自身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他文化,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如果交际一方有意忽视与自己不同的文化与习俗,那么双方的交际沟通就会出现障碍。
固定思维模式和种族偏见是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主要思维定式。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不可能有一个一切社会都承认的、绝对的价值标准,更不能以自己群体的价值标准评价别的民族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的固定思维模式和种族偏见容易对其他文化产生否定反应。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要承认和接纳人类的多样性,给予不同民族、种族和文化群体平等的地位,倡导文化平等、宽容与尊重,彻底去除民族差异和种族偏见。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个人价值因素。
价值观是文化中最基本的部分。
由于儒家思想统治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其文化思想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思想意识中,其社会关系更强调人性化和共存化的相互帮助与协调关系,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能、个人目标和个人利益等显然不同。
但交际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都是本民族价值观的反映,因此不同的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中必然会产生文化冲突,从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中西方文化差异不仅是生活习俗和语言行为的差异,也包括个体思想观念的差异。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场合中,宜遵循文化交际原则,努力寻求一种符合各自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跨文化交际路径。
加强教育在文化认同中的培养和引导作用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途径。
教育具有选择、传承和传播文化的功能。
提高社会交际的水平是实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中西方社交礼仪既有一些共同之处,也有许多差异。
交际双方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应该了解对方的民族特点、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等相关知识,并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对方的生活与语言习惯,求同存异,实现有效沟通的目的。
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平等与等级观念、时间概念、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等,以获得对方的满意和认可。
(选自《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有删节)
1.下面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跨文化交际包括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语言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B.加深对文化语言习惯、社会文化等微观文化知识的了解,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方法。
C.跨文化交际要遵循宽容与尊重的原则,打破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摒弃民族差异和种族偏见。
D.交际行为是本民族价值观的反映,不同的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之中必然会产生文化冲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述了文化认同的含义及其作用,跨文化交际的含义,以及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诸多因素。
B.文章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指出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不良行为的矫治策略。
C.文章解读了中西方文化差异,提出寻求符合各自文化传统和价值贶的跨文化交际路径的观点。
D.文章指出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途径,如培养、引导文化认同,加强教育,提高社会交际的水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认同是对人的精神存在作出的价值肯定,可以融合本民族人们的各种认同,阻止不同的认同之间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
B.持有民族优越感的人盲目标榜自己的文化传统价值,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而阻碍了跨文化交际。
C.儒家思想强调人际关系的相互帮助和协调,有助于跨文化交际;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能、目标、利益,不利于跨文化交际。
D.客观对待对方的生活和语言习惯,求同存异,关注时间概念、语境文化,反对等级观念,都有助于实现中西方文化交流。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绣朵花儿当补丁
①“补丁”是个旧词,已经逐渐遥远,也许有一天会从我们的词典中走失。
打补丁在女红冷落成霜的年代几乎成了行为艺术。
对于拿不起针线的女子,老一辈人是鄙视的,我有幸学会粗糙的针线活,得益于母亲教给我的打补丁的人生真谛。
②我有一个精巧的针线笸箩,是母亲作为陪嫁郑重送给我的。
针线笸箩是母亲亲手糊制,她把旧报纸成捣成糊糊,搅拌些防虫的药材和糯米汁,然后依着模子糊成。
纸糊的针线笸箩像个圆形的小箱笼,顶上还带着盖子,内里朴实的笸箩,外层用彩色蜡花纸装饰,就显得绚丽美观,这就像母亲的生活哲理,内里是朴素的,却经常想办法给生活添点花色。
③针线笸箩里有母亲精心准备的嫁妆:一把锋利的剪刀,一捆花花绿绿的彩线,大小不同的银针、顶针、针锥,小巧的粉布袋,还有一些花花绿绿的崭新布片儿。
给我展示这特殊的嫁妆,母亲说,现在虽然很少动手做衣裳,但居家过日子,还是需要一个针线笸箩,扣子掉了需要钉,裤脚儿开了需要缝,以后的日子里,你用得着这个。
④陪嫁针线笸箩是我家乡的风俗,在那个一切都要动手做的年代,针线笸箩就代表了女红,裁裁剪剪,缝缝补补,针线活儿是女人们的舞台和生活主色调。
可是商品时代,改个裤脚儿都有专门作坊,一个针线笸箩似乎只是顺应母亲传承风俗的心意而已。
⑤结婚之后,我把针线笸箩作为一件古董收藏,不久,我又诚心实意地把它从衣柜深处请出来。
先生的衣服纽扣松了,怕不小心把纽扣掉落在外边,难以配上同样的,只能急忙找出针线笸箩,防患于未然,将那松动的和未松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