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周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周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向最大位移处运动的过程中,振子做匀减速运动
B.火车鸣笛向我们驶来时,我们听到的笛声频率将比声源发声的频率高
C.当水波通过障碍物时,若障碍的尺寸与波长差不多,或比波长小时,将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D.用两束单色光A、B,分别在同一套装置上做干涉实验,若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则说明A光波长大于B光波长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B.发射电磁波的两个重要条件是采用高频和开放性LC电路
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D.当物体以较小的速度运动时,质量变化十分微小,经典力学理论仍然适用,只有当物体以接近光速运动时,质量变化才明显,故经典力学适用于低速运动,而不适用于高速运动
3. 两束平行的光斜射到平行玻璃砖,经玻璃砖折射后如图1所示,
则关于这两束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折射率小
B.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
图1
C.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的两束光可能不平行
D.若分别将这两束光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则A光在光屏上形成的条纹间距小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但并非所有的波都能发生偏振现象
B.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D.火车过桥要慢行,目的是使驱动力频率远小于桥梁的固有频率,以免发生
共振损坏桥梁
5.如图2所示,两束单色光a、b从水面下射向A点,光线经折射后
合成一束光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
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图2 B.用a、b光分别做单缝衍射实验时它们的衍射条纹宽度都是均匀的
C.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小
D.在水中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
6.在同一介质中两列连续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3所示.已知甲波向左传播,乙波向右传播.请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3
A.由于两波振幅不等,故两列波相遇时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B.两列波同时传到坐标原点
C.在x=0.2 cm处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为y轴的负方向
D.两列波相遇时会发生干涉,坐标原点处始终为振动减弱的点
7.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在其传播路径上每隔L=0.1 m选取一个质点,如图4甲所示,t=0时刻波恰传到质点1,并立即开始向上振动,经过时间Δt=0.3 s,所选取的1~9号质点间第一次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4
A.t=0.3 s时刻,质点1向上运动
B.t=0.3 s时刻,质点8向下运动
C.t=0至t=0.3 s内,质点5运动的时间只有0.2 s
D.该波的周期为0.2 s,波速为4 m/s
8.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其波速为40 m/s,某时刻的波形如图5所示,a、b、c为介质中的三个质点,此时c质点正向下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5 图6 A.这列波向左传播
B.a的加速度正在增大
C.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平衡位置
D.再过0.075 s质点b回到平衡位置
9. 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1=0 s时的波形如图6所示,
此时波刚好传播到x=2 m处的质点B,质点A恰好位于波谷位置,C、D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
位于x=3 m和x=5 m处;当t2=0.2 s时,质点A恰好第一次(从计时后算起)位于波峰位置,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速等于5 m/s
B.当t=1.0 s时,质点C在平衡位置处且向下运动
C.当t=0.9 s时,质点D的位移为-2 cm
D.当质点D第一次位于波谷位置时,质点B也恰好位于波谷位置
10.如图7甲所示,一条水平张紧的弹性长绳上有等间距的Q′、P′、O、P、Q质点,相邻两质点间距离为1 m,t=0时刻质点O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正方向振动,并产生分别向左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质点O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当质点O第一次到达正方向最大位移时刻,质点P刚开始振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
A.这列波的波长为2 m,传播速度为2 m/s
B.当质点Q′第二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时,质点O已经走过35 cm路程
C.t=3 s时,质点P、P′均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
D.t=2 s时,质点P位于波峰,质点P′则位于波谷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图8
11.(6分)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8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cm.
(2)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
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
t 100
C.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
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
12.(9分)用某种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已知双缝间距离d=0.20 mm,双缝到毛玻璃屏间的距离为l =75.0 cm,如图9甲所示,实验时先转动图乙所示的测量头上的手轮,使与卡尺游标相连的分划线对准如图丙所示的第1条明条纹,此时卡尺的主尺和游标的位置如图戊所示,则游标尺上的读数x1=________ mm,然后再转动手轮,使与卡尺游标相连的分划线向右边移动,直到对准第5条明条纹,如图丁所示,此时卡尺的主尺和游标的位置如图己所示,则游标卡尺上的读数x2=________ mm,由以上已知数据和测量数据,则该单色光的波长是________ mm.
图9
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45分)
13.(10分)如图10所示,等腰三角形OAB为玻璃三棱柱的横截面,∠OAB=30°,C点为底边AB的中点.一平行于底边AB的光线射到OA边的中点上,经OA折射的光线恰射向C点,最终光线从玻璃三棱柱射出.
(1)求介质的折射率;
(2)画出光线传播的光路图,并标明出射光线与界面OB的夹角.
图10
14.(12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双向传播,波源位于原点O,振动方程为y=4sin πt(cm),两质点P、Q分别位于x1=-6 m和x2=2 m处,波源振动后右侧某时刻波形如图12所示,求:
图12
(1)从波源起振后到质点P到达波谷的所有可能时间;
(2)从波刚传到质点Q开始,当Q通过的路程为s=44 cm时,质点P通过的路程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