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全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全册
一、选择题
1.据科学检测发现,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

这说明()A.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B.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
C.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胚胎在母体子宫中发育()天.
A.360天左右B.280天左右C.300天左右D.266天左右
3.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实验中,可以用下列什么方法或物质检测食物中有淀粉和蛋白质的存在
①烘烤②燃烧③在白纸上挤压④碘液⑤双缩脲试剂⑥加碘的淀粉溶液
A.①和④B.④和⑤C.②和⑥D.①和⑤
4.为探究不同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差别,可以通过食物燃烧后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如下表,以下选项描述正确的是()
花生仁黄豆大米
质量/g2020①
水/m150②50
温度上升
2.21.41.3
/℃
A.①处应填50
B.②处应填20
C.①处应填20
D.实验结果表明,大米的能量最多
5.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 、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是大肠。

只吸收a、b、c,不吸收维生素
B.④和⑤中的消化酶起作用的位置是小肠,但不分解蛋白质
C.①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D.③内含有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6.下表是某同学“探究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

该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
试管加入物质温度是否搅拌反应时间加碘后的现象
①淀粉糊+唾液100℃是10分钟变蓝
②淀粉糊+唾液37℃是10分钟不变蓝
③淀粉糊+唾液0℃是10分钟变蓝
A.唾液B.温度C.是否搅拌D.变蓝
7.人体的肝脏是构成的器官之一。

()
A.内分泌系统B.消化系统C.神经系统D.循环系统
8.面某同学的肺容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据图分析正面是()
A.该同学肺容量最大为4升
B.AB段表示吸气过程
C.BC段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D.AD段曲线所示呼吸频率为36次/分
9.呼吸道由哪几部分组成
A.鼻、咽、喉B.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C.鼻、咽、气管D.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10.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的原因是:()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灰尘
②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的血液可以温暖吸入的空气
③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湿润、清洁
④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1.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A.排尿B.出汗C.排便D.呼出二氧化碳12.如图为人体肾脏的部分血管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a为入球小动脉,则在b处进行了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B.若a为出球小动脉,则在b处进行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若b为肾小球处毛细血管,则a、c内都为动脉血
D.若b为肾小管外毛细血管网,则a为出球小动脉,c内为含尿素较多的静脉血13.下表为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的成分比较(单位:克/100毫升),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液体乙是()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甲960.000.00 1.10 1.80
乙908.000.100.720.03
丙980.030.100.720.03
A.血浆B.原尿
C.尿液D.血浆和尿液
14.膀胱的主要功能是()
A.形成尿液B.输出尿液C.储存尿液D.排出尿液
15.B 型血的人出现大出血,优先输入什么型血()
A.A 型B.B 型C.AB 型D.O 型
16.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心室收缩,血液泵至动脉
B.心室四腔中流动脉血的是 B 和 C
C.B、C 收缩时泵出的血液量相等
D.从 C 流出的血液首先参与肺循环
17.一个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
范围之外的是
A.血浆、白细胞B.红细胞、白细胞
C.红细胞、血小板D.血小板、白细胞
18.如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
A.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B.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D.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19.如图是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示意图,请根据血液的流动方向判断,用“①”、“②”、“③”表示的三种血管分别属于()
A.动脉、毛细血管、静脉B.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C.动脉、静脉、毛细血管D.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20.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B.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C.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1.下列关于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反射弧由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构成
22.如图是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该神经结构被称为反射弧B.图中的③是神经中枢
C.完成反射活动的路径是①→②→③→④→⑤D.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
23.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M表示肺,a表示肺动脉,那么b中的氧气会增加
B.如果a表示入球小动脉,b表示出球小动脉,那么b血管中流静脉血
C.如果M表示小肠,a、b代表与M相连的血管,那么b中的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会增加
D.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的一部分,且a表示传入神经,b表示传出神经,那么M是神经中枢
24.图表示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脑干之间的关系,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
A.脑、脑干、脊髓B.脑、脊髓、脑干
C.脊髓、脑、脑干D.脊髓、脑干、脑
25.如图为人脑和脊髓的模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③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C.④既能对刺激发生有规律的反应,又具有传导功能
D.①和④构成中枢神经系统
26.北京电视台在国内最早推出手语节目,方便听障人士了解时事新闻。

他们观看节目时,图像信息成像于()
A.角膜B.晶状体C.睫状体D.视网膜
27.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侏儒症
B.人的听觉感受器和视觉感受器分别位于耳蜗、角膜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植物人有心跳和呼吸,不能自主活动,受到损伤的部位是脑干
28.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表示反射弧,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是:①→②→③→④→⑤
B.图二表示患近视的眼球,成像特点是清晰物像落在[②]视网膜的前方
C.图三中[②]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通过导管进入毛细血管,输送到身体各处
D.图四表示神经系统由[①]脑、[②]脊髓及[③]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29.如图是糖尿病人和正常人在用餐后几小时内血糖浓浓度的变化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为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变化曲线
B.甲乙餐后血糖浓度在最初阶段都会上升
C.糖尿病患者平日需食用无糖或低糖食品,并口服胰岛素治疗
D.乙的血糖浓度相对稳定与胰岛素的调节有关
30.“塑战速决”是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在共同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限制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B.农田塑料地膜回收
C.筛选高效降解塑料的细菌D.焚烧白色垃圾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
31.下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情况。

读图并填空。

(1)图中曲线X表示_________的消化。

(2)图中D表示部位_________________。

(3)蛋白质被消化的最初部位在________________;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为了进一步研究淀粉的消化,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淀粉糊,再分别加入唾液(含淀粉酶)和清水各2毫升。

放在37℃的水中约10分钟,然后滴加碘液,B 试管中的液体变蓝,A试管中的液体不变蓝。

比较A、 B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如图模拟的是呼吸时膈肌的运动情况,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气球代表的是_____,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_____。

(2)如图乙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_____,这表示_____气的过程。

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会_____(填“收缩”或“舒张”),其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_____,使得胸腔容积_____,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_____,于是气体就被
_____。

(3)人体通过吸气和呼气实现了肺与_____的气体交换。

33.乐乐在自己的手背上做了这样的小实验:左手保持握拳姿势,使手背“青筋”突起明显。

用右手拇指向下按压在左手“青筋”A点处(见如图),再用食指从拇指按压处沿着“青筋”向手肘(箭头所指)方向推挤一段后,食指离开,但拇指始终压在 A处。

原本隆起的“青筋”变塌陷。

松开按压的拇指后,手背“青筋”恢复如初。

据题中信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手背上突起的“青筋”是_____血管,当左手A处被按压后,左手指端的血液_____(能、不能)通过该血管流向手肘方向。

(2)在右手食指的推挤下,A点左侧被推挤的该段血管中的血液迅速被排空,由于此段血管中有_____存在,近手肘端的血液不能_______,导致血管塌陷。

(3)某工人手指因外伤导致严重感染,需从A处输液治疗,药物从此处进入血管到达患处的途径为:药物经上肢静脉→_______→食指患处。

(填写字母和箭头)
a.上腔静脉 b.下腔静脉 c.肺静脉 d.肺动脉 e.主动脉
f.各级动脉 g.左心房、左心室 h.右心房、右心室 i.毛细血管
34.下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1)图中①处所指的液体是指(___________),与血浆相比,它不具有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而尿液与之相比,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浓度增加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处正在发生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这个过程是在
(____________)中完成的。

35.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离不开生命活动的调节,其中神经系统扮演了主要角色,激素的调节作用也非常重要。

请回答: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它由____________组成。

(2)脑和脊髓组成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在神经调节中,大脑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司令部,这是因为大脑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若某人脑干出血,该人死亡的几率极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排尿发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

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样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春期是身高增长的关键期,股骨是人体内最长的骨,其长度与身高有直接关系。

因此,在青春期,__________分泌的生长激素量增加,作用于股骨,促进股骨快速生长。

右图为人体24小时内生长激素分泌情况,由图可知,适当__________能够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但是,若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的分泌过量,常常会导致人患上__________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
亲缘关系越近,遗传物质的相似程度越高,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的起源、人类和黑猩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详解】
A.人类和黑猩猩都是由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岁月进化而来的,黑猩猩不是人类的原始祖先,A错误。

B.人类不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人类和黑猩猩具有共同的祖先是由森林古猿,B错误。

C.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有共同的祖先,C正确。

D.黑猩猩与人类非同类生物,不能表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错误。

故选C。

2.D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胎儿的发育,据此答题。

【详解】
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逐渐发
解析:D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胎儿的发育,据此答题。

【详解】
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

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是怀孕。

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

胚胎发育到第8周,其外貌开始像人,从这时起到出生前的胚胎,叫做胎儿。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

母体怀孕266天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点睛】
极地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胎儿发育成熟的时间。

3.B
【分析】
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淀粉遇碘液变蓝,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变紫色。

【详解】
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

在食物上滴一滴碘液,若变成蓝色,说明有淀粉存在。

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试剂能与蛋白质反应,形成紫色络合物。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中加入双缩脲试剂,震荡均匀,会观察到出现紫色的现象,所以应用双缩脲试剂可检测蛋白质的存在,故选B。

4.C
【分析】
(1)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

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

相同的水温度上升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表明食品燃烧释放的能量越多。

(2)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包括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含水和无机盐)。

种子中加热后碳化并可以燃烧的物质称为有机物,而加热后不可以燃烧的物质称无机物。

【详解】
ABC.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除探究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本实验是探究不同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差别,变量是食物类型,其他条件(食物质量、水的体积)都应该相同。

因此实验中,①应该为20克,②应该是50mL,AB错误、C正确。

D.同样的水(50毫升),温度上升(℃)越高,表明含能量越多;而温度上升最高的是花生仁(2.2℃)。

因此,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大米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花生仁,D错误。

故选C。

5.C
【分析】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观图可知:①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胆汁,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

a、b、c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
A.X表示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A错误。

B.④、⑤是胰液和肠液,它们都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后,对三大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脂肪)进行消化,因此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B错误。

C.①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C正确。

D.③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肪的消化,D错误。

故选:C。

【点睛】
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一定要读懂图示。

6.B
【解析】
【分析】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详解】
比较实验条件可以发现,除了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①号试管在100℃的环境下,酶失去活性,无法分解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成蓝色;②号在37℃时,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遇碘溶液不变蓝色,③在0℃时,淀粉在唾液的作用没有分解,遇碘溶液不变蓝色,因为温度过低,酶的活性没有发挥作用,所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温度。

故选B。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7.B
【分析】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

【详解】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胃腺、胰腺、肠腺。

消化道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所以人体的肝脏是构成消化系统的器官之一。

故选B。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消化道的作用。

8.B
【分析】
人体呼气时,肋间肌舒张,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图是肺容积变化曲线图,A→B肺容量变大,B→C肺容量变小。

【详解】
A.据图可见14秒左右,该同学肺容量最大要大于4升,故A错误。

B.AB段肺容量变大,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隔顶下降,肋间肌收缩,肋骨上移,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内,故B正确。

C.BC段肺容量变小,表示呼气过程,膈肌处于舒张状态,呼气时膈肌舒张,隔顶上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肋间外肌舒张,胸骨肋骨下移、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缩小,胸廓容积缩小,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的气体排到外界,故C错误。

D.AD段曲线表示在10秒内呼吸3次,可见该同学在一分钟内的呼吸频率为18次/分,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肺通气的过程。

9.D
【分析】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详解】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故选D。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10.D
【分析】
鼻内的鼻毛、内表面的黏膜以及黏膜内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清洁和湿润空气,对呼吸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详解】
①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②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③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如果用口呼吸则会使喉咙干燥同时会产生咳嗽,这是干燥的空气损伤气管的表现,④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与呼吸无关,D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呼吸道的结构。

11.C
【分析】
排泄是指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

排遗指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而排泄是排出细胞代谢的废物。

【详解】
排泄的途径
解析:C
【分析】
排泄是指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

排遗指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而排泄是排出细胞代谢的废物。

【详解】
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

体内的粪便是食物吸收完营养物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

故选C。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注意与排遗的区别。

12.D
【分析】
(1)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液在
解析:D
【分析】
(1)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液在流经某一器官的毛细血管时,与该器官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液从该器官流出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一般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2)图中一般情况下,a血管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c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b是毛细血管。

(3)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详解】
A.若a为入球小动脉,c是出球小动脉,则b为肾小球,在b肾小球处进行了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A正确。

B.若a为出球小动脉,则b为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则在b处进行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B正确。

C.若b为肾小球处毛细血管,由于在肾小球只发生物质的过滤,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故a入球小动脉、c出球小动脉内都为动脉血,C正确。

D.若b为肾小管外毛细血管网,则a为出球小动脉,由于肾小管并不重吸收尿素,因此c 肾小静脉内为含尿素较少的静脉血,D错误。

故选D。

13.A
【分析】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

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
解析:A
【分析】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

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详解】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

乙中含有葡萄糖和大量的蛋白质,乙是血浆;丙中含有葡萄糖和微量的蛋白质,丙是原尿;甲中不含有葡萄糖、蛋白质,而含有大量的尿素,甲是尿液。

所以。

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液体乙是血浆。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

14.C
【分析】
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详解】
肾脏形成尿液,A错误。

输尿管输送尿液,B错误。

膀胱储存尿液,C正确。

解析:C
【分析】
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详解】
肾脏形成尿液,A错误。

输尿管输送尿液,B错误。

膀胱储存尿液,C正确。

尿道排出尿液,D错误。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5.B
【详解】
大量输血时应输同型血,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

故B型血的人出现大出血,优先输入B型血。

点睛: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要注意的是如果异血型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