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第09期鸡大肠杆菌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致病大肠埃希氏菌及其毒素引起鸡的一类传染病的总称,不仅传播范围十分广泛而且途径十分多样
,对各种日龄的鸡群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发挥都有严重影响,会给养殖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此,养殖人员应该充分把握该病,找出病因,做好鸡群管理工作,积极采取多元化举措加以防治。
1病因分析
出现鸡大肠杆菌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未能科学饲养管理鸡群。
部分养殖人员在购买鸡苗时,未能对鸡苗展开严格的质量检查工作,这样会购买到疾病抵御力较低的鸡苗,这部分鸡苗具有很高感染大肠杆菌病菌的机率。
在实际养殖中,要是饲料比例不合理、鸡苗所需营养汲取不足,则会对其自身免疫力增强造成影响极易患得大肠杆菌病。
除此之外,要是鸡舍环境脏差,也会提高感染与传播鸡大肠杆菌病的机率。
例如高密度养殖或是鸡舍通风情况不佳,
即便只有一只病鸡,也会致使大规模传播此种疾病。
同时,如果在生长过程中时常出现应激反应,例如频繁更换饲料、鸡舍温度变化剧烈等,均会导致鸡出现一定的应激反应,从而削弱机体免疫能力提高染病概率。
在鸡群饲养过程中,鸡大肠杆菌病十分常见,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会在鸡的肠道内大量繁殖,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分
布十分广泛。
所以这也是该病发
机率较高的原因。
在每一生长阶段均有染病的可能。
据调查显示,可引起大肠杆菌病的血清型约有60个左右,很难借助传统的疫苗注射等手段实现安全预防。
此外,如果大肠杆菌病诱发并发症,不仅治疗难度更大,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大肠杆菌对部分抗生素产生较强的耐药性,部分霉素类药物则能很好地治疗鸡群大肠杆菌病。
在治疗大肠杆菌
病时,如果不能科学规范用药,过度或是长期对病鸡用药,极
易使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难以发挥药物应有的效果,严重时反而会加重病情。
与此同时,肆意用药则会严重削弱抵抗大肠杆菌的能力,并且还会提升鸡群染病与发病概率。
2防治路径
比如在对1~5日龄的幼鸡饮水管理时,可以将一定量的预防药物加入到饮水中,常见的药物有乳酸环丙沙星或烟
酸诺氟沙星,该药物的应用周期为15d ,单次应用时间为3d 左右。
此外,鸡群产蛋后可用中草药预防,或在中药预防2次后安排1次西药预防,不仅能有效控制鸡大肠杆菌病
,还可以增强鸡群的免疫力,同时还能降低垂直传播几率。
虽然药物可以有效预防鸡大肠杆菌病,但药物选择必须结合实际养殖情况,充分考虑鸡群总体健康状况,选取对其健康影响最小且最敏感的药物,以提高预防效果。
鸡舍环境也是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关键因素,一定要提高对鸡舍管理的重视程度,要为鸡群健康发育提供更为优质的环境,在避免鸡群感染的同时有效防治肠杆菌病,以减少该病对养鸡业造成的损失。
科学制定管理制度,对鸡舍定期开展清洁工作,在确保鸡舍卫生条件达标的基础上做好消毒工作,由此能扼杀鸡舍中潜藏的病菌,如果已经在鸡舍中发现大肠杆菌病则需提高消毒次数,避免大肠杆菌在鸡舍进一步扩散。
将控制病菌感染与扩散的药剂加入鸡群饮水与饲料中。
除此之外,还需严格限制鸡群数量,防止由于养殖密度过大而诱发大肠杆菌病。
做好鸡舍的控温、控湿及通风工作,确保鸡舍温度、湿度适宜以及通风良好。
将疫苗防治实施在鸡大肠杆菌病防治工作中,具有很高
的防治效果。
以往所使用的疫苗,绝大多数是较为常见的血清型菌株,这样限制了疫苗的免疫范围和免疫效果。
最好的办法是,用本地分离出来的致病菌株制备疫苗,对性好,免疫效果好。
比如可以对饲养场中的蛋鸡与肉鸡分别接种免疫疫苗,50~70日龄是蛋鸡的免疫时间,肉鸡则需要7~10日龄的免疫时间,而且应在90~100日龄
要进行重复免疫,鸡大肠杆菌多价油佐剂苗是经常使用的免疫疫苗,在鸡颈部皮下注射。
此外,还可以注射鸡大肠杆菌蜂胶苗,不仅可以在颈部进行皮下注射也可以浅层肌肉注射。
防治鸡大肠杆菌病主要应用抗生素。
但要有效避免耐药性,提高防治的科学性。
施治需遵循以下原则:
(1)找出病因,科学诊断,对症施治;
(2)合理把握药物施加剂量,以施药标准为依据对病鸡用药;
(3)科学选择施药路径,充分考虑配伍禁忌、耐药性等因素保证科学投药。
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徐世虎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毛藏乡畜牧兽医站,甘肃武威
733299)
DOI:10.3969/J.ISSN .1671-6027.2020.09.134
养禽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