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人作毕的流程和用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彝人作毕的流程和用意
莫柯两古
我是从事摄影摄像工作的,从而亲身经历和目睹了许许多多彝人作毕的事和办丧葬的事,因为我每年接手这红、白双事不下20次,如要清楚毕摩作毕的流程及用意,首先必须清楚以下几个概念.
一、毕摩的职责和来源.
在彝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里,毕摩是上天请来的,是神灵的恩赐,是来给彝人予与繁衍,逢凶化吉,趋吉避凶,带来幸福安康,且能伏魔降妖的智者能人.在他们的观念里,毕摩是先于人类存在,因为在<ꅺꊈꀋꃀ>里,也就是在彝族古典长诗里,对人类进化史的阐述时,是这样说的:人类在进化时,从宇宙万物到杉树人,从杉树人到雪人,从雪人到猿,从猿到似人非人,从似人非人到人,在这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怎么也变不成人;最后从天界请来毕摩作毕,也就是作法事,才得以变成真正的人,关于作毕还有一个典故,<ꅺꊈꀋꃀ>即彝族古典长诗里是这样说的,那时生子七代不见父,我想那时正是原始母系氏族时期,女性当家作主,性生活泛烂,因为女性想跟哪个男的就跟哪个男的,连她自己都不清楚儿子是谁的,儿子怎么会找得到父亲呢?不得以才去寻父,寻父的过程中遇到个才女,并以其结婚,生了一
子,这子再娶,彝语叫“ꁍꉻꌺꌕ”,真正的作毕是从这三子才确立下来的.其实这是从母系氏族时期过渡到父系氏族时期的形象说明,这其中毕摩起了推波助浪的作用,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生生不息的延用和繁衍至今.
其实毕摩是原始宗教的操纵者,创造者,执行者和发展者,彝人所搞的毕摩作毕也好,还是苏里作巫也罢,都是原始宗教的延袭者,何为原始宗教?那就是人类进化的最早阶段,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自然中所发生的风、雨、雷、电等一切怪诞离奇,危害他们生命安全的现象,他们无法解释也解释不清楚,从而产生恐惧的思维,只能祈神福于上天和神灵,而他们当中那时可能有与众不同的同类;也就是智商比普通同类高,本领比普通同类强,从而大多数同类们把希望寄托在这些少数同类们身上,让这些少数的同类们主宰他们的命运,大多数同类们祈福于他们,一代一代发展至今,毕摩应该是这样应运而生的.只是随着时代的推移,年代的久远,自己给自己披上无数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神秘面纱而也.
二、彝人宇这宙观.
彝人认为世界可分为天界和人界,"什母母哈"—天界,"什母母吉"—人界,"什母母吉"又称为"自母呷拖"—也就是人类世界.
三、彝人生死观.
彝人认为人死了是有魂魄的,人死了以后有两种去向,一种人死了变成鬼,一种人死了要变成"ꑇꇗ"即“吉尔”;"吉尔"相当于汉语里的"神仙",但又不等同于汉语里的"神仙",因为"神仙"我们彝语里有直接的称谓即"斯惹".他们觉得自己得各种疾病是因为死了的亲人变成鬼附在自己身上的原故.因此他们觉得鬼是祸害无穷的化身;而"吉尔"是保佑他们幸福安康,五谷丰登,繁衍生息的化身.因此"苏里"可能也是在在这种观念中应运而生的,四、作毕所需材料.
作毕前所作的事情可多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种子都缺一不可;生长在树林里的各种树木缺一不可,还要加一些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要找这些树木和草,十几个年青力壮的小伙子从微熹初露到夜幕降临,整整要一天时间.在毕摩进屋的当天必须把这些材料准备齐全,这是作毕必须的器物,缺一不可.这天主人家还要找一个跟着毕摩作法事多年的能人异士,彝人称之为“ꐊꂾ”即"曲木",这个人和主人或他自己到无人烟的向阳的深山老林里挖竹根,彝语俗话说:"竹根"即"人根".要超度几个祖妣亡灵,就要挖几只竹根.在去挖竹根时,身上要背燕麦、煮熟的鸡蛋和酒,在挖竹根时还要念<祝福经>、<吉祥经>、<保佑经>,这也要一天时间,这还始于一个传说:"彝族人认为彝祖有三子“ꁍꉻꌺꌕ”即“普伙惹所",当他们的生母去世时,他们要
分家离别.他们三人谁也想把母亲的尸体带走,谁也不让谁,后来没办法,只有分尸,把母亲的尸首各自带一节走.可请毕摩作毕怎么做呢?有些人认为所有的器物用狮子、鹰等野生动物和金银做,这样代价太大;最后有些人认为用树木、竹根和草及猪、鸡、羊等作器物;因为分尸时母亲的血流到竹根里去了,因此用竹根代替祖妣亡灵.从此用这种方式作毕延续至今,这可能是毕摩界的一次大规模的论坛.
五、躯鬼念<咒鬼经>.
作毕的头一天晚上,毕摩必须进主人家,毕摩必须是单数,不能是双数,毕摩有大毕摩和小毕摩.也就是老的幼的,也就是大小从行.大毕摩必有带着法衣、法帽、法器和各类经书.当天晚上必须念<咒鬼经>或作法到第二天临晨.这天晚上目的是分离鬼神.他们认为人死了在没有作毕之前,死去的祖辈们是和鬼生活在一起的,作了毕死去的祖辈们才能超度到天界,和鬼分离开来,这样死去的祖辈们才能到极乐世界去,子子孙孙们才得以安心.万事开头难.因此这天晚上能不能把鬼神分离开来,是至关重要的.
六、伙绝.
第二天,要超度的祖妣亡灵的嫡系子孙们,从八方汇聚于此,以一家一家为中心,穿着特制的彝族服饰,拿着各种兵器,从辈份大小顺序从前往后排成长长的队伍,主人也打扮成各式各样的,组成长长的迎亲队伍,主人们在前面边
走边吆喝,辐主们在后面跟着,也边走边吆喝,骑着骏马、牵着牛和羊,其余的拿着各种彩带彩布跟在后面,吆喝的都是鼓吹自己的、玄耀自己的、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语言;因为自己的余生作得了毕是很威风八面的事情.这天帅小伙更帅,美丽可爱、温柔善良的姑娘更美、更可爱、更温柔善良.因为这天彝人们一般都要选美、赛马、摔跤,彝人自乐乐在其中啊!因为作毕是彝人们一身所追求的三件事之一,必须要完成的事.一个彝人一身必须要做三件事即“娶妻、修房、作毕.”彝语俗语说:“子债父偿,父债子偿”之说.子债父偿也就是说娶妻、修房是父辈们必须为子女们完成的事;而父债子偿是,父母在去世以后,送祖妣亡灵归祖,这是子女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完成的事.如果在有生之年没有完成送祖妣亡灵归祖,一代拖一代,这是作为彝人最没有面子的事.
七、祭拜.
同时用第一天找来的树木简单的修一个竹笆围成的房子.用毕摩念了经,并用竹根做成的祖妣亡灵挂在竹笆房正北方位上,因为竹笆房房门是朝南开的.彝人称这个竹笆房为;“ꑊꑳ”即“里英”,意义为房子的意思.这个房子里只能坐两个人,一个是上面提到的"曲木"也就是去挖竹根的能人异士;一个是主人家特选的能手握祖妣亡灵的人.这个能不能手握祖妣亡灵的人,是经毕摩算卦算出来的,不是谁都
可以拿的.在祭拜的时候,首先是主人家按辈份依次来祭拜;然后才是八方来的辅主们或嫡系子孙们依次来祭拜;辅主指的是祖妣亡灵的女儿和女儿们的后代了.在祭拜的过程中,是按辈份大小依次来,不能乱来.是一家一家来,不管是哪一家来,“曲木”都要念<祝福经>、<安康经.>、<繁衍经>.这就是这一天的事了.到了晚上毕摩才出场,给主人看祭拜的鸡的鸡腿,给主人念<祝福经>剪祝福纸等.
八、毕摩入室.
到了天黑或夜深人静时,再一次用找来的树木再修一个竹笆房,这是毕摩的专用房,是毕摩在这里作一夜法事的专用房.竹笆房里牵根线,点个灯,下面垫些干草就是了.房子修完后,要在村里找一个上通天文,下达地理,能言善辩的能人异士去请毕摩.请毕摩的人要行十万八千里,历经艰险,困难重重,方可到达毕摩家.毕摩之傲慢,语气之生硬,架子之高,条件之苛刻;请毕摩的人巧言利舌,甜言密语,低头哈腰,奈心诉苦,满足各种苛刻条件,并以不计其数的美少女相配,要付许许多多金银财宝,才请得动毕摩.毕摩在进竹笆屋之前,在竹笆屋外顺时针转九圈,边转边诵经,之后才进竹笆屋做法事.用竹根、麻绳和羊毛做成的祖妣亡灵当然也要挂在这个屋里,也是背朝正北,面朝正南方.九、祖妣亡灵吃饭.
祖妣亡灵吃饭彝语称之为“ꒉꋚꋠ”即“依扎则".这
天晚上毕摩就在这个屋里诵经诵到第二天天亮,请祖妣亡灵来竹笆屋吃饭,祖妣亡灵来没来吃饭,要看精心挑选卖来的公羊子,如祖妣亡灵回来吃饭了,羊定会从头到脚抖给我们看,好像从头脚沾满了雨水要抖掉一样,如果不抖祖妣亡灵一定没来;祖妣亡灵来早了不行,不来不行,要来得恰当好处;也就是念几句羊抖了不行,羊子不抖不行,该抖的时候抖才行.羊子抖了才能杀羊祭拜祖先,不抖不能杀,但历来不抖的羊子从来没见过_真神.
十、招魂再祭.
第三天一早主人和辅主们手捏各自买来的鸡,按辈份大小依次排序站在竹笆屋外,毕摩要念“招魂经”,彝语称之为“ꒌꈎ即”即“招魂”,.把站着的人灵魂与祖妣亡灵的灵魂分离开来,活着的人的灵魂不能跟着祖妣亡灵的灵魂而去.招魂经念完,毕摩把白华华的大米一撒,辅主们可以回去了,他们回去还要请毕摩作法.而主人家男丁们一个也不能少,因为这天一早到下午两点左右毕摩念经的程序之多,内容之多.还有"苦斯"、"曲次"、"斯沙"、"摸玛"等程序.就是念<洁身经>、<生殖经>、<性育经>等.
最有原始意义的是<生殖经>和<性育经>了,念生殖经时,用草和树做一个男性生殖器,毕摩一边念经,一边让主人家的所有男丁们按辈份大小依次排队,依次用手去摸这个男性生殖器,这像征着传宗接待,光宗耀祖的神器,这
是彝人们对男性生殖器的顶礼莫拜.
念<性育经.j>是最后的尾声了,所有杀死的牲口头朝东方,用一只公羊和一只小母猪来代表男女两性,毕摩一边在念性育经,一边让手握祖妣亡灵的人用公羊和母猪演示交配的动作.诵完以后村里十几个青壮年人士把这些祭拜用的猪、羊等牲口背到野外烧着吃;在走之前毕摩把用竹根、麻绳、羊毛系成的代表祖妣亡灵的竹根当着大家的面拆开,看祖妣亡灵的竹根再不再,然后装在“ꀊꁌꃱꋒ”做的木匣子里,音义过来"阿普无则"汉语里指的是剌茏包,这阿普无则相当于汉族的棺材,只是大小不一样而也,棺材很大能装人,这很小只能装毕摩作好的竹根而也,由毕摩系好,交给"曲木"跟着那十几个青年壮士到早就特选好的山洞里.打开木匣子安放好,念完<送灵经>、<分灵经>、<安康经>,方可回来.
十一、感悟.
总之,彝族的作毕是最原始的,是原生态的,其实就是祖先崇拜论,万物有灵论,生殖器崇拜论.这就是彝族的宗教信仰.他不存在政治、经济、权利的纷争问题.这是我们彝人们和善,有利于祖国大一统的发展,彝人最人性的一面.连性教育都隐含在这里由毕摩在作毕当中完成了.因此在严格控制扑张浪费的基础上科学的引导,大力的提倡作毕的事是有意义的.一个民族连自己的信仰也没有了,那就失
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了.毕摩真不愧为彝族知识的传承者、智者的化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