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考总复习第13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基础巩固题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中考总复习A组基础巩固题〈2015,福州〉珍爱地球,从我做起,回答1、2题。
1.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太阳能B.铁矿
C.森林D.水资源
2.下列行为不符合“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图1-13-12
图1-13-13中表示我国林地、草地、旱地、水田四种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读图回答3、4题。
图1-13-13
3.图中表示林地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与①土地利用类型北界大致相符的是()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1月0℃等温线
C.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读漫画“分田”,完成5、6题。
图1-13-14“分田”
5.对漫画反映我国土地资源存在问题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我国人均土地资源量不足
B.工业、交通、城市建设占用大量耕地
C.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D.大力开发土地资源,促进了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
6.针对漫画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
A.为发展地方经济,鼓励开发商投资开发
B.坚决不允许占用土地,从事非农业生产
C.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D.转变农民的生产方式,鼓励农民进城务工
7.图1-13-15中为中国节水标志的是()
图1-13-15
〈2015,湘潭〉能源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下表是美、中、日、德四国能源消费构成表(2012年),回答8、9题。
总消费量
(百万吨油
当量)
主要能源所
占比例(%)
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水电
美国 2 269.3 36.73 27.59 22.12 8.29 3.27 中国 2 613.2 17.67 4.50 70.39 0.75 6.01 日本477.6 42.17 19.89 24.64 7.73 4.02
德国306.4 36.39 21.31 25.33 7.96 1.44
8.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能源消费构成()
A.能源消费总量最少
B.水电消费总量最少
C.以清洁能源为主
D.煤炭消费比重大
9.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各国应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如()
A.煤炭、石油B.太阳能、水能
C.石油、核能D.煤炭、水能
10.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
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图1-13-16),回答问题。
图1-13-16
(1)从图中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措施解决。
(2)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决。
(3)在我国少水带地区,农业生产适宜发展________业。
(4)读图看出,北京市处于我国的________带内。
为缓解北京市的缺水状况,
有效的途径有哪些?(至少答出两条)。
参考答案及点拨
1.B
2.A
3.C
4.B点拨:第3题,我国林地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
图中①是水田,②是旱地,③是林地,④是草地。
第4题,秦岭—淮河一线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此线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是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5.D
6.C点拨:针对耕地日益减少的问题必须切实保护耕地。
7.D点拨:中国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三部分组成。
圆形代表地球,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
手是汉语拼音字母J和S的变形,寓意节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选项D是中国节水标志。
A是回收标志,B是质量安全标志,C图标中的“ZHB”为“中环保”汉语拼音的缩写,表明这是中国环境保护标志。
8.D
9.B点拨:第8题,从表中的数据来看,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是最多的,中国的煤炭消费比重大,占了70.39%,因此选D。
第9题,煤炭、石油都不是清洁能源。
10.(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
(2)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夏秋季节,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但由于夏季风不稳定,所以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修建水库
(3)畜牧
(4)过渡;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循环利用水资源;修建水利工程;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答出其中两条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点拨:本题综合考查读图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国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可通过跨流域调水,把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往缺水的地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我国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而冬春季节降水少,夏季风不稳定,所以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因此可通过修建水库,在枯水期放水,洪水期蓄水,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我国少水带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北京地处水资源的过渡带;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有很多,如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循环利用水资源、修建水利工程、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