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微笑》含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微笑》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微笑的动作和感受。
2.培养幼儿们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团体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图片展示《微笑》的图片。
2.学生专用纸张和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张微笑的图片,并问幼儿们:“大家知道什么是微笑吗?我们为什么需要微笑呢?”
2.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微笑的感受。
二、呈现(15分钟)
1.教师请一个幼儿上来,模仿不同的微笑动作,让其他幼儿猜测这是什么样的微笑动作。
2.教师依次让每个幼儿都上前表演自己的微笑动作,其他幼儿们进行猜测。
三、讨论(20分钟)
1.教师问幼儿们:“为什么微笑是一种好的表达方式呢?”
2.引导幼儿讨论微笑的好处,并和其他的表达方式进行比较。
四、绘画活动(30分钟)
1.教师发放绘画工具和纸张给每个幼儿,并要求他们画出一个微笑的场景。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可以画自己、家人、朋友、宠物等微笑的人物。
3.在绘画活动进行中,教师可以走到每个幼儿身边,帮助他们提升绘画的技巧和表达能力。
五、展示与分享(15分钟)
1.教师让每个幼儿上前展示和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邀请他们用简短的语言表达绘画作品中微笑的情感。
2.教师和其他幼儿们一起欣赏和讨论每个幼儿的作品,鼓励他们对彼此的作品进行友善的评价和分享。
六、反思(10分钟)
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的过程和学习内容。
2.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告诉他们自己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还有哪些需要继续努力。
评估方式:
1.教师观察幼儿们在绘画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并记录下每个幼儿的表现。
2.教师与幼儿们进行简短的对话,评估幼儿对微笑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
1.继续鼓励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微笑,多和他人分享微笑。
2.引导幼儿们观察和模仿其他人的微笑动作。
3.鼓励幼儿们互相夸奖和鼓励,培养他们的友善和合作精神。
总结:
通过本次《微笑》的语言活动,幼儿们学会了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
微笑的动作和感受,并且通过绘画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
象力。
同时,通过分享和展示,幼儿们也学会了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培养了团体合作意识。
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培
养了他们的情感认知和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