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ultisim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6卷第1期应㊀㊀㊀用㊀㊀㊀科㊀㊀㊀技Vol.46ɴ.12019年1月
AppliedScienceandTechnology
Jan.2019
DOI:10.11991/yykj.201804015
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191.U.20180522.0841.008.html
基于Multisim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宋璐1,卫亚博2,冯艳平3
1.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462.平顶山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3.郑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河南郑州450121
摘㊀要: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在对共射放大电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Multism作为开发平台,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压偏置式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仿真系统㊂学生只需要调整可调电阻和输入信号,即可获得不同情况下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以及动态参数,在改变实验参数的过程中,能够直观地分析不同静态工作点对电路输出的影响㊂经过测试,该系统仿真效果良好,各种不同情况下的仿真结果与理论保持一致,具有操作简单㊁显示直观和修改方便等特点,能够加深学生对基本放大电路的理解,并激发其学习兴趣㊂关键词:Multism;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仿真;幅频特性;基本共射;动态参数;通频带
中图分类号:TN919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671X(2019)01-0101-03
Analysisanddesignofsingle⁃shotcommon⁃emitteramplifycircuit
basedonMultisim
SONGLu1,WEIYabo2,FENGYanping3
1.DepartmentofMedicalTechnology,Shaanx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Xianyang712046,China2.SchoolofElectrical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PingdingshanUniversity,Pingdingshan467000,China3.Department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Engineering,ZhengzhouTechnicalCollege,Zhengzhou450121,China
Abstract:Inordertoletstudentsunderstandtheworkingprincipleoftheamplifycircuitmorevividly,basedonthetheoreticalresearchofthecommon⁃emitteramplifycircuit,usingMultismasadevelopmentplatform,asimulationsystembasedonpartialpressureoffsetbasiccommon⁃emitteramplifycircuitisdesigned.Studentsonlyneedtoad⁃justtheadjustableresistanceandtheinputsignaltoobtaintheinputandoutputwaveformsanddynamicparametersofthecommon⁃emitteramplifycircuitunderdifferentconditions.Inthecourseofchangingexperimentalparameters,theinfluenceofdifferentstaticoperatingpointsontheoutputofthecircuitcanbeintuitivelyanalyzed.Thesystemhasagoodsimulationeffectinthetest,andthesimulationresultsinvarioussituationsareconsistentwiththetheo⁃ry.Thesystemhascharacteristicsofsimpleoperation,intuitivedisplayandconvenientmodification,whichcandeepenstudents'understandingofthebasicamplificationcircuitandstimulatetheirinterestinlearning.
Keywords:Multism;amplifycircuit;staticworkingpoint;simulation;amplitudefrequencycharacteristics;basiccommonfire;dynamicparameters;passband
收稿日期:2018-04-23.㊀㊀网络出版日期:2018-05-22.作者简介:宋璐,女,讲师,硕士.
通信作者:卫亚博,E⁃mail:tuzi21314@163.com.
㊀㊀基本放大电路是电子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单管共射放大电路是最典型的基本放大电路,因此掌握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对电子电路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㊂然而,在长期教学中发现,由于晶体三极管的知识过于抽象,学生对于由
其所构成的放大电路的理解不够深刻,所以在传统
的电子技术的教学里,也加入了很多实验,让学生可以对电路的掌握更加形象深刻㊂而在理论教学中,由于无法经常将实验设备搬到课堂上,所以演示能力有限㊂为此,基于Multism设计了一种典型单管放大电路的虚拟仿真实验,对其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参数进行研究,并分析了静态工作点对电路工作状态的影响,讨论电压放大倍数㊁输入输出电路和频率特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能将抽象的电路具体化㊁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放大电路的理解㊂
1㊀单管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㊀㊀设计了一个基于NPN型三极管的分压偏置式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㊂其中Q1为电流控制原件,R1和R2为基级电阻,R6为可调电阻,
用来调节静态工作点,R3为集电极电阻,R4射级电阻,R5为负载电阻;C1和C2分别为输入输出回路的耦合电容,C3为旁路电容,V1为直流电源,为整个电路提供合适的电位,使三极管正常工作在放大区[3-4]㊂
图1㊀分压偏置式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1.1㊀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㊀㊀使输入信号为0,当直流电源VCC单独作用时,计算出来的基极电流IB㊁集电极电流IC㊁基射级之间的电压UBE和集射级之间的电压UCE统称为静态工作点Q㊂对于分压偏置式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来说,静态工作点Q的计算方法为
VB=
R2
R1+R2+R6V
CC
(1)ICʈIE=
VB-UBE
R4
(2)IB=
ICβ
-
(3)UCE=VCC-(R3+R4)IC
(4)
式中β-
为直流放大倍数㊂除了UBE=0.7V为已知的,由晶体三极管的性质所决定,其他均可由
式(1) (4)计算出来㊂
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在放大电路中非常重要,设
置正确的静态工作点是保证放大电路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放大的前提必须是不失真,要保证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在合适的范围内,才能使输入信号在整个变化范围内,始终工作在放大区,从而获得一个不失真的输出
[5-7]
㊂
1.2㊀基于Multisim的静态工作点的仿真㊀㊀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推出的原理
图设计㊁电路功能测试的虚拟仿真软件,具有强大的电路分析功能,可用于模拟电子㊁数字电子等各类电
路的仿真测试㊂它提供了众多虚拟元器件,提供了齐全的虚拟电子仪器设备,以图形化的方式消除了传统电路仿真的复杂性,帮助用户使用先进的电路分析技术[8-11]㊂
在Multisim中设计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仿真
原理图如图2所示,通过改变可调电阻R6的阻值,可以调节静态工作点的高低㊂静态工作点过高或者
过低都会使得输出波形出现失真,只有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才能获得一个放大的不失真的输出㊂静
态工作点过低,三极管会进入到截止区,输出波形会出现截止失真,现象是缩顶;静态工作点过高,三极管会进入到饱和区,输出波形会出现饱和失真,现象是削底㊂静态工作点高低的判断,可以参考文献[12-13],这里不再赘述㊂
图2㊀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仿真原理
㊀㊀在使用Multisim对该电路进行仿真过程中,通过调节可调电阻R6,可以获得不同阻值下的静态工作点㊂使用万用表分别测出静态工作点的各个参数,列出的3种情况下的各个值如表1所示㊂可以看出,随着静态工作点的升高,IC也不断增大㊂同时,在表中还列出了采用公式计算出的可调电阻R6的理论值和使用Multisim仿真所测得的实际值㊂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仿真效果良好,理论和实际基本相符㊂
表1㊀
静态工作点仿真结果组别
R6/kΩ实际值R6/kΩ理论值
UBQ/
V
UCQ/V
UEQ/V
ICQ/mA
工作状态
第1组32.30031.1502.60010.0291.9830.985截止区第2组17.91017.5293.6898.9633.0561.518放大区第3组2.130
2.403
6.8956.2886.2242.856饱和区
㊀㊀在Multisim中使用双通道示波器同时观察输入输出波形,表1中3种工作状态所对应的波形如图
3所示㊂其中,图3(a)和图3(c)分别是三极管工作㊃201㊃应㊀㊀㊀用㊀㊀㊀科㊀㊀㊀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6卷
在截止区和饱和区的波形图,可以看出,这2种情况下均出现了明显的失真,分别为缩顶和削底,只有图3(b)静态工作点合适,获得了放大并且反向的输出波形
㊂
(a)
截止区输入输出波形
(b)
放大区输入输出波形
(c)饱和区输入输出波形
图3㊀静态工作点的仿真结果
2㊀单管基本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㊀㊀动态参数的测试参照图2,调节可调电阻R6,获得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使得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㊂
2.1㊀放大倍数的分析
在图2中,调节信号源,使得输入为幅度
10mV,频率为1kHz的正弦波信号,输入输出波形参考图3(b),可以看出此时输入和输出反向㊂
采用开关S1切换电路空载和有载时的状态,用
交流毫伏表分别测量出2种情况下的输入输出电压,结果如表2所示㊂可以看出,带负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比空载时减小,但输入输出波形的相位关系没有改变㊂
表2㊀
动态分析仿真结果
状态ui/mVuo/mV
Au
fL/HzfH/MHz有载7.056566.18980.242244.119.79空载
7.046
733.968108.946
265.5
15.12
2.2㊀通频带的分析
使用Multisim中的交流分析(ACanalysis)可以
对电路进行交流频率响应的分析,具体分析方法可以参考文献[14-15]㊂在有载的情况下,使用交流分析仿真出来的频率响应曲线如图4所示,使用光标分析窗口可以看出放大倍数最大值为Aumax=84.141,如图4(c)所示㊂通过计算上限和下限频率
所对应的放大倍数应为0.707倍的Aumax,应为59.488,使用光标功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2个频率,分别是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㊂同样的方法,可以测出空载时的数据,具体值如表2所示
㊂
(a)
幅频特性曲线
(b)
频率响应曲线
(c)仿真结果
图4㊀
频率响应的仿真结果
3㊀结论
㊀㊀本文设计了一种分压偏置式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仿真系统,采用Multisim作为仿真平台,针对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参数进行分析,并得到了以下结论:
1)在对静态工作点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仿
真软件,得到了不同静态工作点时所对应的输入输出波形,可以看出在放大电路中设置合适静态工作点是非常重要的;
2)在设置了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的前提下,通过
(下转第110页)
㊃
301㊃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宋璐,等:基于Multisim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设计㊀㊀㊀㊀㊀㊀㊀
2014,26(4):101-104.
[9]王旭鹏,刘更,马尚君.含间隙运动副机构的动力学特性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6,35(7):110-115.[10]张雷,贺虎,孔佳元.含间隙和尺寸误差空间连杆引纬机构运动精度综合分析[J].纺织学报,2016,37(6):124-129,135.
[11]赵子坤.含间隙机构动力学仿真与实验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12]朱巨才,符炜.用无质量杆-弹簧阻尼组合模型(MLSD模型)对间隙机构进行分析的方法探讨[J].湘潭大学
自然科学学报,2003,23(2):75-80,94.
[13]王华杰,张军.含连杆摇杆运动副间隙四杆机构动力学仿真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2006,27(5):89-91.[14]张立勋,董玉红.机电系统仿真与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6:59-91.
[15]谢平,杜义浩,邢婷婷,等.机械系统误差分析新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47(7):36-39.[16]杜建军.平面连杆机构运动误差分析系统的开发[D].沈阳:东北大学,2012.
本文引用格式:
富威,崔运山,吴琼,等.考虑间隙的摆弹机构动力学特性分析与仿真[J].应用科技,2019,46(1):104-110.
FUWei,CUIYunshan,WUQiong,etal.Analysisandsimulationofdynamiccharacteristicsofammunition⁃swingmechanismconsid⁃eringclearance[J].Appliedscienceandtechnology,2019,46(1):104-110.
(上接第103页)
对交流参数的分析,得到了放大电路正常工作下的各种动态参数,仿真效果良好㊂
此外,该系统不受仪器和场地的限制,通过改变一些电路参数即可获得不同条件下的输出结果,使得模拟电子学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对促进学生对放大电路的学习有积极的意义,实现了模拟电子教学的现代化㊂
参考文献:
[1]马敬敏.基本放大电路工作波形的Multisim仿真[J].电子设计工程,2014,22(3):133-135.
[2]张士文,殳国华,张峰.一种三极管共射放大电路的讨论[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6):43-45.[3]余平,方杰,吴从兵,等.共射极放大电路输出波形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6):39-41.[4]曹鸿霞,冒晓丽,张加宏,等.Multisim10在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4):169-172.
[5]杨莲红,杨奇,孙万麟.基于Multisim10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14,37(5):127-130.[6]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杜晓玉,孔庆梅,李辉.共射极放大电路失真问题分析[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7,15(4):11-13,26.[8]刘君,杨晓苹,吕联荣,等.Multisim11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2):95-98.
[9]付扬.基于Multisim技术的电子电路综合设计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4):112-114,198.[10]姜海燕.基于Multisim的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仿真与实验分析[J].现代计算机,2017(2):69-71,75.[11]王尔申,庞涛,李鹏,等.Multisim和Proteus仿真在数字电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78-81.
[12]张爱英.基于Multisim的三极管放大电路仿真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13,36(4):123-126.
[13]周萍.图解法分析放大电路三种基本组态的最大输出幅值及失真[J].邯郸学院学报,2005,15(3):49-51,57.
[14]李瑞金.Multisim10对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仿真与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9):132-134.[15]腾香.大学物理实验RC电路时间常数的Multisim仿真测试[J].电子设计工程,2012,20(5):100-102.
本文引用格式:
宋璐,卫亚博,冯艳平.基于Multisim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设计[J].应用科技,2019,46(1):101-103,110.
SONGLu,WEIYabo,FENGYanping.Analysisanddesignofsingle⁃shotcommon⁃emitteramplifycircuitbasedonMultisim[J].Ap⁃pliedscienceandtechnology,2019,46(1):101-103,110.
㊃011㊃应㊀㊀㊀用㊀㊀㊀科㊀㊀㊀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