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化学大二轮增分强化练——有机化学辨析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 ――届届届届届届届
1.
用以下图所示装置检验对应
气体时,不能到达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
以下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馒头、米饭在口腔内越嚼越甜,是因为它们含有的淀粉发生了酯化反响
B.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 油脂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可水解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D. 油脂、蛋白质都只是由 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
3.
瑞香素具有消炎杀菌作用,结构如下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瑞香素的分子式为C 9H 4O 4
B. 瑞香素分子结构中含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C. 1mol 瑞香素最多能与 3mol B 「2发生反响
D. 1mol 瑞香素与足量的 NaOH 溶液发生反响时,最多消耗
3molNaOH
4.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 蛋白质溶液中参加硫酸铜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水,白色沉淀重新溶解
C. 等质量的CH 4、C 2H 4、C 2H 2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依次减少
D. 分子式为C 2H 4O 2与C 4H 8O 2的两种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
选项 生成的气体
试剂X
试剂丫 A.
CH 3CH 2Br 与NaOH 乙醇溶液共热
制取的乙烯
水 酸性KMnO 4溶 液
B.
C 2H 5OH 与浓H 2SO 4加热至170C 制
取的乙烯
NaOH 溶液
Br 2的CC 4溶液
C.
木炭与浓H 2SO 4加热制取的二氧化 碳
饱和NaHCO 3溶
液 澄清石灰水 D.
电石与水反响制取的乙炔
CuSQ 溶液
B 「2的CCl 4溶液
5. 以下糖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响,又能发生银镜反响的是
〔〕
A.麦芽糖
B.果糖
C.蔗糖
D.葡萄糖
6.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甲烷和氯气反响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响生成硝基苯的反响类型相同
B. 石油裂化和裂解的实质均是将长链烃转化为短链烃
C. 完全燃烧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消耗
O 2量相同
D.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响和加成反响
7.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氯乙烯、聚乙烯、苯乙烯都是不饱和烃
B. 蛋白质溶液中参加浓的硫酸铵溶液会有沉淀析出
C. 苯能与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响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8.
以下有关实验的设计合理的是
〔〕
9.
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作用。
1mol 该醇和Br 2、H 2分别反响,消耗Br 2、H 2的物质的量最多为〔〕 lin
B. 3.5mol ,7mol
C. 3.5mol ,6mol
D. 6mol ,7mol
10.
以下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
C.
D.
装置:用乙酸、乙醇制取乙酸乙酯
A. 1mol , 1mol
实验室制取乙烯
rue
A. 乙烯和甲烷都易发生取代反响
B. 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响
C. 油脂在碱的催化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响生产肥皂
D. 用新制C U 〔0H 〕2悬浊液可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11. 反响条件是影响有机化学反响的重要因素。
以下各组物质的反响产物与反响条件无
关的是〔〕 A. 甲苯与溴
B.丙烯与溴的CC 4溶液
C.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 D.乙醇与氧气
12. “喷水溶液法〞是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
它是先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
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土粒子结合,在地表下
30〜50cm 处形成一
个厚0.5cm 的隔水层,既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有拦截、蓄积雨水的作用•下 列关于聚丙烯酸酯的说法错误是
〔〕
A. 单体的结构式为 CH 2 = CH - COOR
B. 由单体合成聚丙烯酸酯属加聚反响
C.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响
D. 有固定的熔沸点
13. 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
和稀Na z SQ 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 过一段时间后,
取烧杯中的液体进行以下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A. 参加BaCI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 参加碘水不变蓝
C. 参加BaCI 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D. 参加碘水变蓝
1-溴丙烯能发生如以下图所示的 4个不同反响。
产物
物中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响是
〔〕
16. 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制取溴苯: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加热
B.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先参加浓硫酸,再加无水乙醇,最后滴入乙酸
14. a 为高分子化合物,那么产
15. A.①② B.②③
0 魏 KTi1r£L| 点
CH J — CH
—B f 2^2^ c
d
C .③④
15、以下物质既能氧化,又能复原, 还能发生缩聚反响的是
D.①④
A.甲醇
B.甲醛
C.甲酸
D.乙烯
C. 鉴别甲苯和苯:向甲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
D. 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参加NaOH溶液共热,再加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
颜色
17.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16gO2和O3的混合物中所含氧原子数目为N A
B. 含0.1 mol HCI的盐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响,转移电子数为0.1N A
C. 1L的NaCl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一定为10-7N A
D. 42gC3H6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3N A
18. 以下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 B C D
19. 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下属于以
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合成材料是〔〕
A.淀粉
B.玻璃
C.塑料
D.高温陶瓷
20. 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
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B. 将废弃的电池、金属、纸制品等垃圾分类回收
C. 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
D. 医药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使细菌蛋白发生变性
21. 以下有关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动物的皮和毛、蚕丝以作物秸秆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 所有的蛋白质都含有碳、氢、氧、硫、磷等元素
C. 鉴别鸡蛋白溶液和淀粉溶液可以用碘水
D. 人体内的各种组织蛋白质分解的主要产物是氨基酸
22. 以下有机物中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的是( )
A. CCl4
B. 乙酸
C. 苯
D. 溴苯
答案和解析
1. 【答案】C
【解析】解:A•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响生成乙烯,水可除去乙醇,乙烯
能被高锰酸钾氧化,那么观察到Y 中溶液褪色可检验乙烯,故 A 正确;
B.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C ,发生消去反响生成乙烯,X可除去二氧化硫、乙醇,
Y 可检验乙烯,那么观察到Y 中溶液褪色可检验乙烯,故B 正确;
C. 反响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可与碳酸氢钠反响生成二氧化碳,那么不
能检验木炭与浓H2SC4加热制取的二氧化碳,X选择不合理,故C错误;
D. X 可除去混有的硫化氢,Y 可检验乙炔,由图可知,Y 中观察到褪色可检验乙烯,故
D 正确。
应选:C。
A. 与NaOH 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响生成乙烯,水可除去乙醇,乙烯能被高锰酸钾
氧化;
B.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C,发生消去反响生成乙烯,X可除去二氧化硫,Y可
检验乙烯;
C. 反响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可与碳酸氢钠反响生成二氧化碳;
D. X可除去混有的硫化氢,Y可检验乙炔。
此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有机物的制备、有机物的性质及混合物别离提纯、检验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响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的性质及实验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2. 【答案】C
【解析】解:A、淀粉在口腔唾液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麦芽糖,故咀嚼后有甜味,此反应为水解反响,故 A 错误;
B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等均为小分子化合物,油脂为小分子化合物,故 B 错误;
C、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人体中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故C正确;
D、蛋白质是由C、H、O、N、S、P等多种元素构成的,故D错误,
应选C.
A、淀粉在口腔中水解生成麦芽糖;
B、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D、蛋白质是由C、H、O、N、S、P等元素构成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淀粉的性质,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等,难度不大.
3. 【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 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烯烃、酯等有机物的性质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由结构可知分子中含酚羟基、碳碳双键、酯基,结合酚、烯烃、酯的性质来解答. A. 由结构简式可知C 9H 6O 4,故A 错误;
B. 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有羟基和酯基,故 B 错误;
C. 酚羟基的邻位、碳碳双键均可与溴水反响, 那么1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3molBr 2反响,故 C 正确;
D. 酚羟基、酯基及水解生成的酚羟基均可与
NaOH 反响,那么 1mol 瑞香素与足量的 NaOH
溶液发生反响时,消耗 NaOH 4mol ,故 D 错误。
应选: C 。
4. 【答案】 C
【解析】解:A •淀粉、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 A
错误;
B. 蛋白质遇硫酸铜发生变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故
B 错误;
C. CH 4、C 2H 4、C 2H 2的含碳量依次增大,消耗氧气的量依次减少,故 C 正确;
D. C 2H 4O 2与C 4H 8O 2可能为羧酸或酯,不一定是同系物,故 D 错误.
应选 C .
A. 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B. 变性是不可逆过程;
C. 含碳量越高,耗氧量越小;
D. C 2H 4 O 2与C 4 H 8 O 2可能为羧酸或酯.
此题考查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的性质、有机物的燃烧和同系物,难度不大,注意蛋白 质遇硫酸铜发生变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
5. 【答案】 A
故 A 正确;
B. 果糖为单糖,不能水解,故 B 错误;
C •蔗糖为二糖,能发生水解反响,但不能发生银镜反响,故 C 错误;
D. 葡萄糖为单糖,不能水解,故 D 错误; 应选: A 。
-COOC - 、 -CONH - 等,发生银镜反响,那么含 -CHO ,
为高频考点, 把握有机物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 关键,注意含 -CHO 的有机物均可发生银镜反响,题目难度中等。
6. 【答案】 D
【解析】解:A •麦芽糖为二糖, 可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 且含 -CHO ,可发生银镜反响, 能发生水解反响,含卤素原子或 据此分析解答。
此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解析】解:A.甲烷以及苯的H被替代,都发生取代反响,故A正确;
B. 石油裂化和裂解均为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那么石油裂化和裂解的目的均是为了将长链
烃转化为短链烃,故 B 正确;
C. 乙烯和聚乙烯的最简式相同,那么完全燃烧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消耗02量相同,故C 正确;
D. 乙醇为饱和一元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响,故D错误。
应选: D 。
A. 都发生取代反响;
B•石油裂化和裂解均为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
C•乙烯和聚乙烯的最简式相同;
D. 乙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响。
此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根底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
7. 【答案】A
【解析】氯乙烯除含碳、氢元素外,还含有氯元素,故不可能属于〔不饱和〕烃,聚乙烯
不含双键,不是不饱和烃, A 项不正确。
8. 【答案】A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制备、酸性比拟、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 苯与液溴在催化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响生成溴苯,Na0H 可吸收尾气,且倒扣的漏斗可防止倒吸,图中装置可制备溴苯,故 A 正确;
B. 乙醇与浓硫酸加热至170 C发生消去反响生成乙烯,那么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液面下,不应该接触圆底烧瓶底部,故 B 错误;
C. 盐酸易挥发,盐酸与苯酚钠反响,那么不能比拟碳酸、苯酚的酸性,故C错误;
D. 乙酸乙酯与Na0H 发生水解反响,应将Na0H 改为碳酸钠溶液,故D 错误;应选:A 。
9. 【答案】D
【解析】【分析】
白藜芦醇含有的官能团有酚羟基、碳碳双键,酚羟基的邻、对位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响,
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响;苯环和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响,据此计算B「2和H2的最大用量。
此题考查有机物的官能团及其结构,难度不大,注意酚的取代反响位置是羟基的邻、对位,间位不能发生取代反响。
【解答】
白藜芦醇含有的官能团有酚羟基、碳碳双键,酚羟基的邻、对位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响,
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响;苯环和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响,所以1mol 白藜芦醇与
溴水发生取代反响需要溴5mol,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响需溴1mol,所以共需要溴6mol ;
1mol 白藜芦醇含有2mol 苯环和1mol 碳碳双键,2mol 苯环与氢气加成需要6mol 氢气,
1mol 碳碳双键与氢气加成需要1mol 氢气,所以1mol 白藜芦醇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响一共需要7mol 氢气。
应选 D 。
10. 【答案】A
【解析】解:A.乙烯中含碳碳双键易发生加成反响,甲烷为饱和烃易发生取代反响,故
A 错误;
B. 苯环上H 易被取代,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响为取代反响,均可发生取代反响,故B
正确;
C. 油脂在碱性条件的水解为皂化反响,工业上利用该反响生产肥皂,故C正确;
D. 葡萄糖含-CHO,与新制C U(OH)2悬浊液反响生成砖红色沉淀,那么用新制C U(OH)2悬浊液可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故 D 正确;
应选A.
A. 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响,甲烷易发生取代反响;
B. 苯环上H易被取代,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响为取代反响;
C. 油脂在碱性条件的水解为皂化反响;
D. 葡萄糖含-CHO ,与新制Cu(OH) 2悬浊液反响生成砖红色沉淀.此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反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反响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11. 【答案】B
【解析】解:A.光照下甲基上H被取代,催化剂条件下苯环上H被取代,与反响条件有关,故
A 不选;
B. 丙烯含碳碳双键,与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响,产物只有一种,故B选;
C. 与NaOH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响生成乙醇,与NaOH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响生成乙烯,与反响条件有关,故 C 不选;
D. 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与反响条件有关,故 D 不选;
应选: B 。
A. 光照下甲基上H被取代,催化剂条件下苯环上H被取代;
B. 丙烯含碳碳双键;
C. 与NaOH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响,与NaOH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响;
D. 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此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反响的条件,题目难度不大。
12. 【答案】D
【解析】A.由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单体为CH? = CHCOOR故A正确;B.合
—I 成聚丙烯酸酯的反响属于加聚反响,
故B正确;C.聚丙烯酸酯的链节为
,
CQOR. 含有酯基,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响,故C正确;D•聚丙烯酸酯属于混合物,没有固
定的熔沸点,故D错误;
13. 【答案】B
【解析】解:因淀粉是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那么只要袋子不破损,淀粉就不会出来,
参加碘水就不变蓝,应选B。
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而且其它小分子或离子可以通过半透膜,那么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即证明取烧杯中液体无淀粉,可用碘水检验.
此题考查了胶体性质,胶体的透性,根据实验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明确官能团与其性质的关系即可解答,根据反响条件确定
产物及其产物中官能团,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① 1 -溴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可发生加聚反响,产物中有1种官能团〔溴原子〕;
② 1 -溴丙烯在酸性高锰酸钾的作用下,双键断裂,变为羧基,原来还含有溴原子,共
2种官能团;
③ 1 -溴丙烯水化后含羟基和溴原子这两种官能团;
④ 1 -溴丙烯在溴的CCl4中发生加成反响,只有1种官能团〔溴原子〕,综上符合题意的为①④,
应选:D。
15. 【答案】B
【解析】根据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响,醛基既能被氧化,又能被复原,还能和酚发生缩聚反响;羧基不能被氧化,也不能被复原可知:甲醛既能被氧化生成甲酸,又能被复原成乙醇,还能和酚发生缩聚反响生成酚醛树脂,应选B。
16.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制取溴苯:将铁屑、液溴、苯混合加热,故A错误;实验室制取乙
酸乙酯:先参加无水乙醇,乙酸,最后参加浓硫酸,故B操作是错误的;因为苯不与酸
性KMnO4溶液反响,所以鉴别甲苯和苯:向甲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故C正确,为此题的答案;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HX,可用AgN03溶液检验,但必须中和至酸性,否那么生成AgOH,影响观察实验现象,故D
错误。
考点:有机实验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机实验,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此题要注意的是D选项,
要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应该是参加NaOH溶液共热,参加稀硝酸调节至酸性,再再加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此题难度中等。
第10页,共12页
17.【答案】A
【解析】解: A 、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16g 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
量为1mol,个数为N A个,故A正确;
B、钠除了和HCI反响,还和水反响,故此反响转移的电子数多于0.1N A个,故B错误;
C、温度不明确,Kw的值无法确定,故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无法计算,那么氢氧根的个数无法计算,故 C 错误;
D、42gC3H6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
3出中9对共用电子对,故1mol此烃中含共用电子对为9N A对,故D错误。
应选:A。
A 、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
B 、钠除了能和HCl 反响,还能和水反响;
C、温度不明确;
D、求出42gC3H6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C3H6中9对共用电子对来分析。
此题考查了物质的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
的结构是解题关键。
18. 【答案】D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把握操作、现象、结论的对应关系为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 、淀粉与稀硫酸共热后直接参加银氨溶液,未中和剩余的硫酸,所以不会有银镜出现,不能说明淀粉水解的产物无复原性,故A错误;
B、先滴加KSCN溶液,假设溶液无现象,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不能先滴加氯水,故 B 错误;
C、向NaAI02溶液中滴加饱和NaHC0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偏铝酸根的参加,促进了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根离子,不是双水解的缘故,故
C 错误;
D、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生成硅酸沉淀,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故D正确, 应选 D 。
19. 【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合成材料。
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可制造化工产品、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解答】
A. 淀粉属于天然材料,故A 错误;
B. 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合成材料, 故B
错误;
C•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C正确;
D. 高温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合成材
料,故 D 错误。
应选C。
20.【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地沟油〞是酯类物质碱性水解制备肥皂,正确;B、生活垃圾应分类处理,正确;C、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错误;D、有机物酒精能使
蛋白质变性,浓硫酸钠、硫酸铵使蛋白质盐析,正确。
考点:考查STS 中环境保护有关问题。
21. 【答案】C
【解析】解:A•作物的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动物的皮和毛、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故 A 错误;
B. 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氮,还可能含有硫、磷等元素,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含有硫、磷等元素,故 B 错误;
C. 淀粉的特征反响是能使淀粉变蓝色,蛋白质与淀粉不反响,所以鉴别鸡蛋白溶液和淀
粉溶液可以用碘水,故C正确;
D. 人体内各种组织的蛋白质在不断地分解,最后主要生成尿素排出体外,故D错误。
应选:C。
A. 作物的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 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氮;
C•淀粉的特征反响,能使淀粉变蓝色;
D. 蛋白质分解会转变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而排出体外.此题主要考查了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掌握蛋白质的形成和结构特点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根底知识的应用能力.
22. 【答案】C
【解析】解:乙酸与水互溶;CC4、苯、溴苯都难溶于水,CC14和溴苯的密度大于水,苯的密度小于水,所以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的是苯,
应选C.烃、卤代烃等难溶于水,羧酸、醇等一般易溶于水,结合常见有机物的密度分析.此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溶解性和密度,侧重于根底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