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吉林中考专题生物中考模拟(真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吉林吉林中考专题生物中考模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结合下图,关于鸟卵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 1为卵壳,起保护作用,上面有气孔
B. 2、3、4构成了鸡卵的卵细胞
C. 3为卵黄,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
D. 4为卵白,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答案】B
【解析】
2.观察草履虫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应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取一滴培养液
B. 为了便于观察,可在载玻片液滴上放少许棉花纤维
C. 若发现视野中草履虫往如右图中箭头方向游动,应把载玻片往右上方移动
D. 为了观察草履虫的纤毛,应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光线变暗
【答案】C
【解析】解:A.草履虫的生活需要氧气,培养液的表层氧气浓度较大,聚集的草履虫较多。
因此,观察草履虫实验中应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取一滴培养液,A正确。
B.草履虫生活在水中,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时,不易看清。
放少量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B正确。
C.在显微镜下成的是倒像,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
方向相反。
图中显微镜视野中的草履虫在往左下方游动,要想让草履虫在视野内不消失,就要使视野中的草履虫往右上方移动,则玻片标本就要往相反的方向移动,即向
左下方移,C错误。
D.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要观察草履虫的纤毛应该用暗视野,即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或调节反光镜,使光线减弱,D正确。
故选:C。
3.小明这几天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
你可建议他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因为这些
食物中含有较多的()
A. 维生素C
B. 维生素B_1
C. 维生素D
D. 维生素A
【答案】A
【解析】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D
可见,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可预
防坏血病,增强抵抗力。
4.下列组织示意图中属于神经组织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A、是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如心肌、平滑肌等。
不符合题意。
B、是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符合题意。
C、是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
具有连接、
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
不符合题意。
D、是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
不符合题意。
5.市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
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A. 分生组织
B. 机械组织
C. 导管
D. 筛管
【答案】C
【解析】解: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故给移栽的绿化树补充水和无机盐的“吊瓶”
的针头应插入茎的导管,C选项正确。
故选:C。
6.为了预防肺结核病的传播,应该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痰的形成场所是()
A. 鼻腔
B. 喉
C. 气管
D. 肺
【答案】C
【解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进入
肺的气体做一定的处理,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
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
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
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
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
气管和支气管。
7.如表中所列生物名称与如图相符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A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A错误;
B、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
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
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B正确;
C 、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C错误;
D、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
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
因此恒温动物
包括鸟类和哺乳类,D错误。
8.下列动物大都营寄生生活,都会危害寄主健康,其中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A. 蛲虫
B. 血吸虫
C. 蛔虫
D. 水蛭
【答案】B
【解析】解: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
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AC.蛲虫和蛔虫的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
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AC不符合题意。
B.血吸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属于
扁形动物,B符合题意。
D.水蛭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是典型的环节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下列有关脊椎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两栖动物的皮肤可辅助呼吸
B. 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C. 爬行动物为卵生且体温恒定
D. 鸟类主要依赖气囊辅助肺呼吸
【答案】C
【解析】A、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湿润可辅助呼吸,正确;
B、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正确;
C、爬行动物为卵生但是体温不恒定而不是体温恒定,错误;
D、鸟类主要依赖气囊辅助肺呼吸,正确。
10.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生物既属于分解者又属于消费者的是
()
A. 真菌
B. 蚯蚓
C. 细菌
D. 蘑菇
【答案】B
【解析】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
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进入生态循环,因此真菌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
蚯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同时蚯
蚓又能分解有机物生产无机物,所以蚯蚓还属于分解者。
11.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70岁的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P•艾利森( James Allison)以及76岁的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疗法以及免疫负调控的
抑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癌症属于“现代文明病”的一种,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文
明病”的是()
A. 糖尿病
B. 肥胖症
C. 心脑血管疾病
D. 艾滋病
【答案】D
【解析】
12.某同学在校园中发现了一种不认识的植物,观察后记录如下:①植株高大,可达
20米②叶椭圆形或卵形,薄革质③花长在树枝基部,种子的成熟期在每年的9~11
月份,成熟的种子呈现褐色,外有果皮包被。
该植物与下列哪种植物同属于一类?()
A. 肾蕨
B. 油松
C. 玉米
D. 海带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植株高大,可达20米、②叶椭圆形或卵形,薄革质、③花长
在树枝基部,种子的成熟期在每年的9~1月份,成熟
的种子呈现褐色,外有果皮包被。
可判断该植物是被子植物。
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海
带属于藻类植物,不能产生种子,油松属
于裸子植物,玉米属于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因此C
正确。
故选C.
13.2019年10月,长沙一直高温,直到月底气温大幅下降,才满城桂花飘香,你推测
桂花推迟开花最可能与()有关。
A. 阳光
B. 温度
C. 空气
D. 水分
【答案】B
【解析】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
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2019年10月,长沙
一直高温,直到月底气温大幅下降,才满城桂花飘香,造成桂花推迟开花,因此影响
桂花开花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
故选:B。
14.心脏中的瓣膜保证人体血液只能按照一个方向流动,不能倒流。
下述心脏内的血液
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 动脉→心房→心室→静脉
B. 静脉→心室→心房→动脉
C. 动脉→心室→心房→静脉
D. 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答案】D
【解析】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
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
这样就保证了血
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因此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如图所示:
故选:D。
15.如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处进行重吸收作用
B. 经过a处后,血液中葡萄糖量减少
C. 经过a处后,血液中的氧气量减少
D. 与②中液体相比,③中液体尿素浓度较高
【答案】B
【解析】解:A.a处是肾小管和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在此处进行重吸收作用,A正确。
B.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经过a处后,血液中葡萄糖量增加,B
错误。
C.经过a处肾小管和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后,部分氧气用于肾脏的生命活动,血液的氧
气会减少,C正确。
D.②是原尿、③是尿液,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
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③尿液中尿素
浓度较高,D正确。
故选:B。
16.小红同学遇到几年不见的阿姨,阿姨对他说:真是女大十八变啊,越变越好看了呢!与这种变化直接相关的器官是()
A. 雌性激素
B. 子宫
C. 卵巢
D. 乳房
【答案】C
【解析】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的作用;子宫有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儿发育
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输卵管输送卵子及受
精完成于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与这种变化直接相关的
器官是卵巢。
卵巢是分泌雌激素的重要器官,而雌激素促使女性发生第二性征的改变。
17.小明发烧,到医院经验血检查,下图为小明的血涂片,医生判断小明患有炎症。
那么,下图指标异常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解:图中①是白细胞、②是血浆、③是红细胞、④是血小板,白细胞能吞
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因此当人体患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多,因此图中指标异常的是①白细胞。
故选:A。
18.央视推出的《朗读者》备受各界人土喜爱,其中著名演员斯琴高娃声情并茂的朗读《写给母亲》时,在场观众都被感动的泪如雨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观众听《写给母亲》后感动的泪如雨下,此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 观众听《写给母亲》后感动的泪如雨下,此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 斯琴高娃朗读时的形象,会在观众的视网膜上成像,在大脑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D. 斯琴高娃朗读时的声音,会依次通过观众的外耳道、鼓膜、半规管传导到耳蜗
【答案】D
【解析】 A 、观众听《写给母亲》后感动的泪如雨下,这一反射属于条件反射,需要
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参与,并且是人类特有的反射,A正确;
B、看到令人感动的画面就会泪如雨下,此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感受器为视网膜,B正确;
C 、斯琴高娃朗读时的形象,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
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
形成视觉,C正确;
D、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
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故听觉产生的大致过程为:声波\rightarrow 外耳道
\rightarrow 鼓膜\rightarrow 听小骨\rightarrow 耳蜗\rightarrow 听觉神经\rightarrow 大脑,D错误。
19.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制作酸奶和馒头都需要用到乳酸菌
B. 甲烷菌是生产沼气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菌
C.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D. 利用好氧细菌来净化污水
【答案】A
【解析】解:A.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制作馒头要用到酵母菌,A错误。
B.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
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B正确。
C.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
能够生产药品,例如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
行大规模的培养,使之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C正确。
D.一些好氧细菌可以分解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使污水得到净化,D正确。
故选:A。
20.同学们对生物进化的知识进行梳理,你不认同的是()
A. 米勒实验证实了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生物进化的历程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
C. 滥用抗生素导致“超级细菌”的产生
D.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答案】A
【解析】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21.(1)图一中,B是________;从结构层次上来看,A属于________。
21.(2)图二中,关节很灵活,离不开③________内的滑液和________(填数字)。
21.(3)当你完成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正确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
(用相关数字排序)。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
收缩
21.(4)图三表示屈肘动作,此时①________处于________状态。
【答案】(1)肌腱, 器官
【解析】解:(1)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A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有
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包括B肌腱和肌腹。
图一中A骨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
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
【答案】(2)关节腔, ⑤
【解析】(2)关节面表面覆盖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能够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
冲运动时的震荡。
③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使关节活动灵活。
【答案】(3)③④①②
【解析】(3)人体的每个动作都至少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当你做任何一个
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①相
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
正确排序:③④①②。
【答案】(4)肱二头肌, 收缩
【解析】(4)图三表示的动作为屈肘,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22.(1)小麦属于禾本科植物,在生物分类中,比“科”小一级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_。
22.(2)小麦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这种方式繁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2.(3)小麦有多种性状,生物体的性状是基因和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2.(4)科研人员利用纯种抗锈病小麦和纯种感锈病小麦进行杂交,子一代全为抗锈
病小麦;子一代之间相互交配,子二代既有抗锈病的,又有感锈病的。
已知该相对性
状由一对基因控制,理论上子二代抗锈病小麦中有________(用分数表示)含有感锈
病基因。
22.(5)某同学想确认抗锈病小麦对小麦锈菌的抗病能力是否比普通小麦强,方案为:选择多株抗锈病小麦,接种小麦锈菌并观察感染情况。
该方案存在的明显不足是
________。
22.(6)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病基因转入普通小麦中,获得抗病毒的小麦新
品种,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填“可遗传的变异”或“不遗传的变异”)。
【答案】(1)属
【解析】解:(1)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
可见比科小一级的是属。
【答案】(2)有性生殖
【解析】(2)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叫做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答案】(3)环境
【解析】(3)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同时也会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小麦的性状是
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4)2/3
【解析】(4)基因A为显性,基因a为隐性,让子一代Aa与Aa之间杂交,遗传图解
如图所示:
根据图解可知:子二代中抗锈病基因组成是AA或Aa,其中抗锈病纯种占的比例是:
1/3,抗锈病小麦中带有感锈病基因的比例是2/3。
【答案】(5)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解析】(5)“对照原则”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该实验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答案】(6)可遗传的变异
【解析】(6)利用转基因方法获得抗病毒的小麦新品种,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23.(1)如图为“ 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本次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
它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结构简单,只由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它寄生在感染者的肺部细胞内,利用自己的遗传信息和人的肺部细胞内的___________,进行大量复制,导致人体肺部细胞损伤引发肺炎。
23.(2)该传染病爆发期间,没有专门针对该病的药,感染者康复很大程度上需要依
赖自身的免疫力,当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后,可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________,
消灭部分病毒,该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
23.(3)在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期间,你的科学做法中不包括()
【答案】(1)蛋白质, 物质和能量
【解析】解:(1)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十分简单。
无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
的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是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因此新
冠病毒寄生在感染者的肺部细胞内,利用自己的遗传信息和人的肺部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进行大量复制,导致人体肺部细胞员伤引发肺炎。
【答案】(2)抗体, 特异性免疫
【解析】(2)新冠肺炎病毒属于病原体,该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
抵抗该病毒的抗体,用以清除侵入人体内的该病毒,这种免疫称为特异性免疫。
【答案】D
【解析】(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在新
型冠状病毒爆发期间,我们的科学做法是:出行戴好口罩、不聚会不聚餐、宅在家少
出门、有信息不乱转发。
24.(1)将种子播种到秧田后,利用薄膜覆盖,明显缩短了种子发芽的天数,这主要
是因为薄膜内_____________较高。
24.(2)在调查中发现,稻田中的蛙的数量比上次调查时明显减少,经了解,蛙的数
量大量减少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3)到了收获季节,不少农民在稻田里焚烧稻杆,其主要危害是
________________。
24.(4)焚烧后剩余的物质是水稻从土壤中吸收的________。
【答案】(1)温度
【解析】解:(1)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
将种子播种到秧田后,利用薄膜覆盖,明显缩短了种子发芽的天数,这主要是因为薄膜内温度较高。
【答案】(2)过量捕杀, 环境污染
【解析】(2)青蛙的受精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对环境的依赖性大,威胁青蛙生存的主要因素是化肥的过量使用、农药的大量使用,水污染等环境污染破坏了青蛙的生存环境,以及人类的过量捕杀等,这些人为因素导致青蛙数量减少。
【答案】(3)环境污染
【解析】(3)秸秆在燃烧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4)无机盐
【解析】(4)焚烧后剩余的物质是无机盐,水和无机盐是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试卷第11页,总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