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高效复习的策略浅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法研究
高三文言文高效复习的策略浅探汤显
摘要: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这句话告
诉我们,只要针对根源,有的放矢,找到好的切入点,并施
于恰当的措施,自能化解存在的问题。
但如果对学生实际情
况,对文言文阅读存在的普遍问题没有清晰的把握,深入的
思考以及没有针对性的措施,想当然去复习,无的放矢,不
仅没有好的效果,更是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时间。
关键词:文言文;高效复习;策略;精准把握
有文章说,学生有三怕,文言文就是其中之一。
毋庸
置疑,这是一大部分学生的心理,这也是高中语文教师必
须直面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实际上讲,相较于现代文阅
读,文言文阅读设置的问题的难度系数要低,只是它有一
个门槛,那就是难以像读现代文一样去读它。
原因有很
多,相比较于现代文,文言文以单音节字为主,一词多义
现象明显;字词含义产生不少转变,古今异义、通假很
多;句子不太完整,省略成为一种时髦;语法结构不太一
样,各种变式句俯拾即是;古今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的陌
生感等等。
这所有的一切都使得本就喜欢娱乐,喜欢轻
松,不愿钻研,不愿思考的学生望而却之,长叹“文言
难,难于上青天”。
反过来讲,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还有一
个,那就是教师还没有真正下足功夫,精巧构思文言文复
习策略,为学生读懂文言文作好必要的铺垫,致使学生产
生畏难情绪而不愿面对。
那么如何做才能使文言文复习更高效呢?
一、高效来自受教者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必须始终从思想上给学生灌输一种观念:考试中的文
言文是浅显的文段,有固定的内容结构,设置的题目难度
不大,比高考其它文本的考查要简单,只要通过规范得当
的针对性训练,是很容易得高分的。
这有助于解决学生的
畏难心理,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为复习取得
高效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高效来自施教者对高考文言文的精准把握
复习最忌讳方向不辨,劳而少功甚至无功作智者所
为,况且学生学习时间紧张,容不得低效和浪费。
(一)精准把握首先表现在对考点的把握上
高考文言文考试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1.断句或字词
意义和用法判断。
2.文化常识判断。
3.文段内容判断。
4.语
句翻译。
这一点似乎大家都知道,但区别在于并非所有老师在
这四个点上做到中心特别突出,有的教师对这四点自身积
累都不够,自然难以把握在各个考点上的重、难点,以致
不得不反复以广撒网的方式来应付复习,致使复习呈现重
复、无趣、低效等特点;有的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主次不
分,枝蔓缠绕,课堂似乎有趣,但实效性却不明显,依然
不能给学生带来明确收获。
(二)精准把握其次体现在对这四个考点的详略处理和
侧重用力上
在这四个点上,内容理解应最略,它立足于文本本
身,是以读懂文本为前提的,是最后派生出来的一个结
果,在教学过程中在这道题上应着力于命题规律的强化。
文言断句、文化常识其次,可以集中一些专题去解决,去
提升。
断句这一考点可通过专题训练引导学生归纳它们的
共性,至于一些难点如“以后”等涉及古今异义以及省略
句等的断句判断上可集合群体力量去汇总,再反馈给所有
学生训练分析。
文化常识考点,方法同断句,可发动班上
所有同学把他们做错的此类题汇总成一些试卷进行训练和
分析。
在文言文复习中核心是语句翻译,这是重中之重。
除了因为它分值占比最大外,实在是因为它本身包含了很
多考点。
翻译能过关,说明其它的考点已基本上已把握。
但这不等同于文言文复习就是从头至尾进行翻译就可。
翻
译的高效必须体现在施教者对考查文段的精准把握,哪些
字词,句式要教师重点提出来,哪些可以一笔带过,必须
要有精细的安排,哪些知识点要详讲,甚至要迁移,要从
点成线成面形成小网络,都要构思好。
如同写作,疏处可
走马,密处不透风。
只有详略处理精准,高效才能呈现。
三、高效复习来自对高考文言文考点的复习策略的处理
(一)复习断句切入重点及策略
A.文言文语法特别是特殊句式讲解归纳。
B.发动学生整理一些涉及省略、倒装、古今异义、词
类活用等现象的句子进行汇总再训练分析。
C.总结断句和命题规律。
(二)复习文化常识切入重点及策略
A.基础训练。
在网上找一些已分类好的文化常识判断
对错题进行训练,达到快速巩固基础的目标。
B.提升训练。
根据基础训练普遍出错的题目对应的知
识点专门设题,再加上学生贡献的易误题,把它们组合起
来再训练,并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它们可能设置的其它点,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编题、命题的兴趣,利用这种策略加深
学生的对题目考点理解,强化学生审题关注点意识。
(三)复习语句翻译切入重点及策略
A.先进行专题知识铺垫:设想以小故事的形式加深对
实词一词多义和虚词的理解,比如:荆轲以义闻天下,燕
太子使人召之。
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待,三顾其舍,亲
除(除掉)其东屋之除〔台阶)尘,引荆轲之车,荆轲感
之应允,与太子归。
太子除(授予官职)其官职,令其刺
秦王。
荆轲曰:“除(除非)吾死,不然事定成!”。
设想以生活中常见的名称或成语来趣解词类活用现
象,如肉夹馍、达人秀、手动挡、电动车、朝思暮想、沧
海桑田等;设想利用古文现代文互译的方式来加深对特殊
句式的理解和掌握;尝试把一些双音节词语译为单音节
字;设置一个补充省略成分的专题……
B.合全班之力编三种资料:一篇名为“高三(1)班高
考文言文通用小词典”的材料,比如以D字开头进行整
理。
断狱:断案。
旦日:第二天。
谠言:正直的言论。
抵…罪:判…的罪。
得其死力:愿为他效力。
得无……
乎:恐怕…吧。
以上是笔者一些粗浅的思考和做法,在文言文复习中
如何变得高效,自然是因人而异,各有妙招,而我的想法
和做法不外乎在“教师”、“学生”、“方法“三个方面力求
挖掘出各自的能动力。
把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
为主导,以“针对性的讲练”为主线的“三主”法贯彻到
位。
教育途中,艺无止境。
吾将上下而求索,以求教学有
高效。
(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中学)
168┆好日子。